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杨希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传播

发布时间:2021-06-04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沟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欣欣向荣,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相互交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积极开展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贯通,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文化发展形态,推动人类社会繁荣进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尊重和顺应人类文化发展趋势。各国文化相互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人类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就包括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大力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超越时空束缚,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文明观。这种新文明观要求尊重各国文化、文明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要求以“尊重”“包容”“互鉴”的态度来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并将世界多样性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人类文明存在的现实样态。20171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清晰地表明了文明交流、文化传播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

 

  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2015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强调指出:“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才能超越文化的相互隔阂;各国文明的相互借鉴,才能超越文明的相互冲突;各国文化和文明的共存,才能超越某种文化、文明的独自优越,最终助力建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开放包容的世界,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中华文化具有相通之处。加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互鉴,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有利于为促进世界政治经济协调发展和文化共同繁荣,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华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有利于促进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共同建设命运与共的美好世界。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世界情怀和天下担当的文化。20171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在今天国际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能够将“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的理想追求介绍出去,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所了解和认识,促进各国相互尊重,促进各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担当,建设命运与共的美好世界。

 

  中华文化蕴涵着“义利统一”的价值理念,有利于相互尊重各国发展利益,建设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各国的利益汇合点,实现共同发展。“义利统一”的价值理念,特别强调在“利”与“义”发生冲突时要把“义”放在首位。中华文化中的义利思想,有助于促进其他国家和民族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相互尊重与维护国家主权,摒弃文化霸权主义思维,促进国际秩序走向公正化、合理化,为人类持续和平和发展自觉尽到国际责任。

 

  中华文化蕴涵的“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各国在多样中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尊重包容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政治选择,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的良好愿望,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理念和方法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如何进行中华文化对外交流,采取怎样的文化交流形式、向世界展示怎样的文化内涵等,是需要认真解决和考量的问题。

 

  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开放包容理念。“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和血脉,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鲜亮名片。作为人类大家庭的成员,应主动分享自己的精神财富,并通过学习借鉴别的国家文化精髓丰富本国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其他各国文化一道,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共同繁荣。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开放包容理念,还要求我们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时要在遵循平等与尊重原则的前提下与世界其他文化展开真正的对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相互交流间虚心学习、共同进步。

 

  坚定文化自信,创新文化身份认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底气靠的是中国人民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对本国的文化具有高度的自觉与自信,更要善于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整合国际资源,为全球文化注入中国元素。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或者排斥的情况不可避免。在这样交流的过程中,如何形成合理的文化定位,正确对待不同文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既要敞开胸怀,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接纳世界文化,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身份认同,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创新叙事方式,有效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中华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广度及被接受程度,搞清国外民众对于我国文化和价值观还存在哪些误解,明确中华文化需要对外传播的内容是什么,找出有效传播的现实途径。要创新叙事方式,建立行之有效的传播机制,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中华文化产品。文化对外传播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实现的重要途径。创新文化传播机制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方式。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上升,构建全新的文化传播机制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现实选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渠道,在以政府倡导和投入为主的同时,还要增加多层次的交流协作,增加民间文化、艺术组织、普通民众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语言学习交流也是文化传播的有效渠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文在世界上传播和被接受的广度和程度对于中华文化的有效交流与传播至关重要。如果能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中文爱好者、学者使用中文创作并发表传播,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就会更大,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也会更大。

 

 

网络编辑:张福军

来源:《红旗文稿》2021年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