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史少博、谢宗睿:《共产党宣言》与日本共产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29
字体: 打印
分享:

 

170年前,《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本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7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全球,以理论的方式改变世界。对于中国而言,“共产党宣言”译名来自日文,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宣言”的意思。《共产党宣言》指出,“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刊发170周年之际,本报有幸访问了年近九旬的日本共产党理论家不破哲三,请他来谈谈《共产党宣言》之于日本共产主义者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日本共产党与《共产党宣言》的第一次接触

《中国社会科学报》:围绕《共产党宣言》与日本共产党之间的历史渊源,请您谈谈《共产党宣言》是如何传播至日本的?在这段历史中,又有哪些值得后人铭记的关键时刻?对于日本共产党员而言,在最初接触到《共产党宣言》时,是如何认识该著作的?

不破哲三: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先驱者们,在20世纪伊始就已经开始阅读和讨论《共产党宣言》。190411月,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首次刊行。该版本由社会主义者堺利彦和幸德秋水共同翻译,刊载于《平民新闻》。《平民新闻》当时是反对日俄战争的重要舆论阵地。但是,刊载《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期《平民新闻》立即就被日本政府禁售了。

堺利彦于两年之后,也就是1906年,在《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的创刊号上,全文刊发了《共产党宣言》。或许是因为该杂志属于发行量很小的研究类杂志,所以没有受到当时日本政府禁止售卖的打压。它也成为了一战前,日本唯一获得合法刊行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

1922年,日本共产党成立。此后,日本政府对涉及共产主义的言论和相关出版物的打压愈演愈烈。1928年至1935年,在众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通力合作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全30册)得以出版发行。这也是二战前全世界范围内鲜有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集。然而,比较可惜的是,《共产党宣言》却未能被收录于其中。

不过,即便是在压制言论的体制下,《共产党宣言》仍然通过各种“不合法”途径多次再版,以“手递手”的方式得以广泛传播。凝结于《共产党宣言》之中的革命理论,也由此成为了先进的人们之共有财产。毫无疑问,这也成为推动日本共产党在19227月正式成立的巨大力量。

 

理解马克思,要回到马克思

《中国社会科学报》:《共产党宣言》对于日本共产党的理论建设具有何种意义?《共产党宣言》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观点、方法,对于日本共产党的思想和理论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不破哲三:在日本共产党的纲领中,开头就对党的创立及其意义作了如下阐述:“日本共产党继承我国进步和变革的传统,在日本与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成立于1922715日。日本共产党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政党。”

在日本共产党章程中,第二条明确规定:“党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由此可见,日本共产党无论是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还是在推进党在各领域的活动方面,都始终努力贯彻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我们在对这一理论的官方表达中,一直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一说法。“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本人在表达自己的理论性立场时所使用的词汇,而且从内容上看,“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也是同义语。

对于身为科学社会主义者的马克思而言,《共产党宣言》可以说是他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起点。马克思以《共产党宣言》为出发点,为了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扩展至其理论的全部领域而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当他阐发“剩余价值学说”这一理论时,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已经过去了近20年的时间。其间,无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还是革命运动的理论和路线,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在学习马克思的理论时,我们提出了“到马克思自身的历史中去解读马克思”这一口号。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刚刚提及“到马克思自身的历史中去解读马克思”,那么,针对《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不破哲三:在《共产党宣言》中,紧跟在您所引用的这句话之后的部分,就是强调要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之后,《共产党宣言》在谈到实现“工人革命”的时候,对将要实行的变革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在这一部分,《共产党宣言》将变革的内容归纳为“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由此可以明白,《共产党宣言》里所说的“消灭私有制”,指的是“生产手段的社会化”。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未来社会的经济关系作为研究课题。当时,他围绕共同生产的生产物这一问题指出,生产手段作为社会的共同所有将继续得以保留,而生活手段则被分配给个人,实际上成为了个人的私有财产。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态度,在第一国际时期,当反对派攻击称“第一国际就是要消灭工人的私人财产”时,恩格斯对此予以了坚决驳斥。

《中国社会科学报》:然而,谈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我们不得不提“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对于《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您怎么理解?

不破哲三:当时,欧洲主要国家中,完全不存在保障普通选举权、经由国民选举而产生议会和政府的民主政治体制。在这种条件下,要发动推翻反动体制的革命,除人民的起义外,别无他法。这一点也反映于当时马克思的革命论中。

伴随形势发生的种种变化,在若干国家中诞生了民主政治体制。此时,最早对此予以关注的,就是马克思本人。他最先指出,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国家中可以展望,通过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而实现革命。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的两次发言,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在海牙会议决定终结第一国际在欧洲的活动之后,马克思在阿姆斯特丹群众大会上发表的演讲(18729月)。马克思说:“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以便建立一个新的劳动组织。”随后,关于方法问题,他又说道:“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如果我对你们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许还可以加上荷兰,——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中,暴力应该是我们革命的杠杆。”

其二,1878年,德国俾斯麦政府否定德国工人党的合法性并提出镇压立法后,马克思一边阅读议会的讨论记录,一边在记事本上写下了下面这段话:“这里所谈到的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和包含在其中的社会变革(转变)。只有当该社会中的掌权者不用暴力方法来阻碍历史发展的时候,历史发展才可能是‘和平的’。例如,如果在英国或美国,工人阶级在议会或国会里取得多数,那么它就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消除阻碍其发展道路的法律和设施,而且这也只能在社会发展为此已足够成熟的情况下进行。但是‘和平的’运动遇到同旧秩序利害相关的人的反抗,仍然会变成‘暴力的’,如果说这些人被暴力所镇压(像在美国内战和法国革命中那样),那就因为他们是‘合法’暴力的反叛者。”

从这段话中可以发现,与阿姆斯特丹演讲相比,对于革命能否在某些国家和平发展这一问题,马克思进行了更加具体的思考,说明的内容也更为充实。可见,马克思的革命论在不断顺应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国民主权的民主主义政治体制进化方面逐渐予以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趋势将会是“多数人革命的路线”。

在革命论问题上,我们认为,要将《共产党宣言》中的规定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势下来看待。正确地把握马克思革命论在后来的发展及其方向性,极为重要。然而,那种将《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阶段性的革命论加以固定化的做法,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令人十分遗憾。

 

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削足适履”

《中国社会科学报》:《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对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的革命性著作。日本共产党是如何利用《共产党宣言》来对党员开展理想教育和学习活动的?从书本到行动理论,《共产党宣言》中的哪些思想内容对日本共产党员产生了深刻影响?

不破哲三:在对前面问题的回答中,我已经表明了我们的立场。从这一立场出发,我们十分重视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经典的学习,而不仅仅局限于《共产党宣言》这一本著作。

在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内部,每年都会举行多达21次有关《资本论》的专题座谈会。同时,关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的讲座和关于日本共产党纲领的相关讲座也是齐头并进,并贯穿全年。这些并行展开的讲座活动会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传播,同时相关讲义的内容还会被制作成手册,以便将学习活动扩展至日本共产党全国的各个分支机构和党员。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的讲义中,我们当然会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以及此后的理论性发展进行专门的讲解和研讨。此外,作为日本共产党的青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还将日本共产党高层领导集中学习时的讲义——《与马克思为友》作为教材,不断扩大对其学习的活动。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在充分领会科学的、革命的精神之基础上,对日本共产党正在经历的现实形势和从事的运动中所面临的课题等进行分析,进而将这种分析思维延展至对21世纪的日本及世界情势的分析上。总而言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解读和研讨不会教条,更不会削足适履。

 

《日本共产党纲领》的思想承袭

《中国社会科学报》:日本共产党是否出台过诸如“日本共产党宣言”之类的,或者冠以“共产党宣言”之名的理论性著作?日本共产党将如何沿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来进行党的建设?

不破哲三:对于我们而言,具有此等意义的文件,就是《日本共产党纲领》。我们在2004年第二十三次大会上,对1961年第八次大会所决定的纲领,进行了根本性的修订。该纲领是我们党的理论发展所结出的硕果。其中,既包括我们跨越半个世纪的经典研究的成果,也包括我们彻底清算斯大林时代以来的错误遗产而得出的成果。

《日本共产党纲领》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概括了二战前日本社会形势和当时党的活动的历史。第二章分析了当前日本社会的特征,并明确了其总体性特质。第三章分析了世界形势——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特征。第四章规定,日本当前的革命是以打破对美从属地位和大企业、财界统治为目标的民主主义革命。同时,还明确了达成该目标的道路以及统一战线的方针。第五章阐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即未来社会的目标以及达成该目标的道路,并对21世纪的世界进行展望。

《日本共产党纲领》阐明了奉行科学社会主义的日本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要创造一个怎样的日本和一个怎样的世界。因此,虽然我们没有使用诸如“日本共产党宣言”之类的词语,但借用提问中所谈及的说法。我认为,该纲领可等同于所谓的《日本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昭示着新的历史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结合日本共产党自身的发展和实际情况,谈谈《共产党宣言》在历经170年漫长岁月之后,对于今天的日本共产党和未来的日本而言,仍具有怎样的意义?

不破哲三:对于《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起点而具有的意义,我刚才已经作了阐述。提问中提及了“未来的日本”,在这一点上,《共产党宣言》中显然还包含着许多对现代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的命题。这些关于未来社会的新命题既是我们开展运动的目标,也应该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目标。

在马克思去世后,有位意大利社会主义者给恩格斯写信求教,希望恩格斯为其昭示出“能够简洁地表现必然到来的社会主义时代之理念的口号”。恩格斯曾经这样回答,“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恩格斯给出的回答,正是出自《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谈到未来社会时,使用了“自由人联合体”“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等说法。“自由”“自由的发展”等词语也被无数次地反复提及。可见,“自由”被当作了未来社会的决定性特征。那么,这里所谓的“自由”到底为何物呢?毋庸置疑,从政治压迫下解放而赢得的自由、从经济压榨中摆脱而获得的自由,这些都构成了未来社会的“自由”的重要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此后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构建《资本论》的过程中,进一步阐明了“自由”这一词语所包含着的、对于未来社会所具有的特别意义。而这一特别意义表现为,在未来社会,所有人都拥有“自由的时间”,即能够保障所有人都拥有不受到任何外在义务的约束而完全由自己自由灵活支配的时间。

由于剥削阶级被消灭,所有人均参加生产活动,因而能够实现劳动时间的大幅缩短,进而保障所有人都拥有“自由的时间”。不再只是少数人,而是保障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充分发展自己能力的条件。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的“利润第一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但在未来社会,获得了自由时间的所有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届时,人类社会将会真正开启一段崭新历史时代。

马克思曾经写道,资本主义的终结将结束人类社会的“前史”。这句话昭示我们,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将开启人类社会的“本史”。这是何等宏伟的展望。在2004年修订后的新的党的纲领中,我们吸纳了上述认识,全面展现了未来社会的崭新面貌。

 

 

网络编辑:张福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