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美国工会运动和美国共产党
一、美国工会面临的压力和发出的反抗及诉求
1.金融和经济危机给美国工人和工会造成很大打击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仅股市、金融衍生物市场大起大落,美国的实体经济也遭受严重打击,工人权益受到侵蚀,工会受到打压。2009年6月1日,具有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奥巴马政府决定拨款300亿美元支持通用汽车公司(GM)利用破产保护进行全面重组。至此,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依美国《破产法》申请破产的美国第三大企业、第一大制造业企业,也是涉及员工人数第二多的破产企业。7月10日,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韩德胜(Fritz Henderson)宣布了通用汽车公司的重组计划,将在美国原有的6000家销售代理商裁撤2000家,关闭14家设在美国的制造厂。为进一步削减开支,于2009年底在美国本土裁员2万人(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本土原有雇员88000人)。而据美共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介绍,从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破产”以来,美国汽车行业工人的工资、退休金和福利平均减少了50%,几十家汽车厂倒闭,大约20万工人丢了饭碗。目前,通用电气公司(GE)的管理层也在与工会谈判,试图削减员工的福利,通用电气公司的工会面临被削弱或被摧毁的危险。不仅企业工人工会因关厂或裁员受到打压,就连过去端着“铁饭碗”的公共部门雇员工会、教师工会、消防员工会等也遭受打击。
2.工会作出的反抗
美国的工会大都是民主党的支持力量。它们对奥巴马的上台寄予厚望。但令工会领导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奥巴马刚刚上台执政,他领导的美国政府就通过了“预先设计好的”关于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的“破产保护”方案,开始了针对北美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产业工会——“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加拿大汽车工人联合会”和“钢铁工人联合会”等的直接打击。对于资方来说,寻求这种“破产保护”是逃避劳工法和工会合同规定的资方责任的最便当理由,也是削减工人长期以来争得的工人权益、削弱工会力量的有力武器。美国工会对遭受这样的直接打击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为避免整个企业倒闭和使工人蒙受更大的失败,它们被迫在劳资谈判中作出妥协和让步,接受了使工人工资、津贴和福利都减半的无奈结果。
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不仅美国工业企业雇员的薪水、福利、退休金大幅缩水,公共部门雇员的利益也受到蚕食。危机发生以来,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的预算缺口很大,执政当局便采取各种手段压缩开支,削减预算,甚至把手伸向政府雇员的腰包。2011年2-3月间,威斯康星州共和党议员控制的议会通过一项旨在剥夺政府雇员“集体谈判权”的法案,该法案规定政府雇员不能通过传统的工会集体谈判权来要求政府涨工资,并要求这些公务员支付更高的养老和健康保险金,这就相当于使这部分人的收入降低了8%。类似的法案在共和党人控制的其他几个州也相继实施或准备实施。这一法案在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引发了持续数周的由公共部门工会领导并吸引了10多万社会各界群众参加的大规模抗议运动。在抗议示威的队伍中,不仅有州政府雇员、学生、教师,还有开着拖拉机的农民,有拖着水管的消防队员。在美国社会,政府雇员是待遇高、享受较好社会福利的阶层,本来与其他劳动阶层是有距离的。但如今,连政府雇员的权利也都受到侵害,其他阶层自然会有“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因此,各阶层的人都加入到反抗的队伍中来。抗议者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采取灵活的战术,直至在州议会大厦静坐示威。威斯康星州的抗议得到来自全国50个州的声援。最后,试图剥夺雇员集体谈判权的法案被迫撤销,提出议案的议员被剥夺议员席位并遭到起诉。
应该看到,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资方以降低劳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借口向劳方和工会发起攻势,并借助媒体推波助澜,制造对劳工不利的舆论环境。在这种对工会十分不利的背景下,威斯康星州反抗运动的胜利具有示范作用,对各工会和整个劳动阶层无疑是个鼓舞。
在美国,工会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一些专门的工会运动研究和培训机构。例如,哈佛大学法学院劳工和工作生活项目就是这样的机构之一。哈佛大学劳工和工作生活项目是面向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工会运动的研究和培训机构。该项目隶属于哈佛大学法学院,主要是对世界劳工和工人运动等相关问题从法律、经济、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多学科研究,并致力于培训工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该项目是一个综合性项目,包括以下四个领域:(1) 哈佛工会项目;(2)养老金项目;(3)科学家与工程师劳工项目;(4)变革中的劳动力市场项目。其中,哈佛工会项目始于1942年,主要是对全球工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进行培训,多通过案例教学。截至2011年2月,已经组织了101期,每期授课6周,由各地工会资助其工会领导者前来参加培训。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地的许多工会领导人都参加过该项目的培训。劳工和工作生活项目每年都会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和研究员,与世界各国的工会组织及其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项目。近年来,国际合作研究涉及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劳工生存状况及工会建设等问题,研究者曾多次到中国的广东等地调研。目前该项目正同广州中山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单位合作,筹建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工人运动的交流平台。伊莱恩•伯纳德女士任项目执行总监。她长期致力于工会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是中美工会合作的主要推动者,曾组织了第一届“中美劳工会议”,为在中国的沃尔玛连锁超市建立工会组织提供了法律和道义支持。伊莱恩•伯纳德女士特别提到,培训项目要根据形势需要及时调整。例如前段时间,金融和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工人及工会受到打击,于是,该项目新增授课内容,拓展和更新工会领导者对当前世界经济背景下工会工作的理论知识,以提高他们捍卫工人和工会权益的能力。
3.美国左翼工会人士谋求世界工会合作
2011年5月28-29日,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六届论坛——“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回应——新自由主义还是超越”在马塞诸塞大学阿姆斯特分校举行。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论坛的组成部分,在每届论坛期间还必定召开一次“美中劳工会议” (US-CHINA LABOR MEETING)。这一届“美中劳工会议”的主题是“本次危机形势下的世界工会合作”。参加这个专题会议的,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论坛代表,还有来自美国各行业工会的领导人,共计30多人,其中有的是美共党员。
会议由国际食品行业工人工会领导人保罗•加弗主持。他回顾了前几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并说明了今年会议主题的意义。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的实体经济,美国许多企业倒闭,导致大量工人失业。而政府和资本家及其掌控的媒体却把美国工人工作岗位的丢失归罪于中国,认为是中国工人抢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参加此次会议的工会人士大都反对这一主流看法,主张美中工人应加强相互理解,两国工会之间应加强联合,共同维护工人的权益。会议的组织者意在通过此次会议加深两国工会之间的沟通,探讨美中工会在危机背景下加强合作的领域与途径。会上,长期致力于美中劳工交流的美共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作了题为“对中国及其工会的阶级性的理解”的发言,强调中国工会与美国工会在阶级属性上是统一的。他深刻地指出,中国工会与美国工会不同,在中国,国家相当于一个“已经崛起并取得国家政权” 的大工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工人组织,而工会则相当于这个执掌政权的大工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下属委员会。国家需要解决粮食供应、经济发展、教育、平等、环境、公共卫生等一系列问题,它必须在这诸多任务中间按轻重缓急找到一个平衡点,还必须组织经济发展,防止国际资本颠覆中国的企图得逞。而工会的任务不仅要维护工人在工作场所的利益,还要参与国家整体政策的制定。国家要协调下属各委员会之间的矛盾。离开了协调机制,即使下属委员会能够有效地工作,那也会导致工会被削弱或解体。哈拉比说,在美国,2009年人们曾听说,由于汽车工会的“贪婪”,造成了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破产。今天人们又听说,由于公共部门雇员工会的“贪婪”,造成州和市政府的“破产”。然而,破产的是资本主义,工人的组织不过是替罪羔羊。中国同样也是一个替罪羔羊。美国人不断听到关于中国是美国高失业率的原因所在、中国试图向美国儿童下毒或者中国在操控人民币汇率等等说法。剥削者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就如同他们对美国的工会所采取的敌视态度一样,这是一种阶级性的敌对态度。它反映出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组织的恐惧和仇恨。因此,在哈拉比看来,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说,捍卫中国及其类似国家不受剥削者的攻击,是符合工人利益的。在我们的阶级组织之间,无论其执掌了政权与否,开展合作都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笔者在会议中作了题为“国际工人的团结、联合和阶级意识是赢得自己未来的关键”的发言,阐明一个基本观点,即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美国工人失业的根本原因,包括美国和中国工人在内的国际工人阶级只有加强团结,共同与资本家斗争,才能争得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的未来。其他美国工会人士和中国学者也在会上作了发言。
会议组织者和参会的美国工会人士希望参会的中国学者向中国工会组织转达他们的三大愿望:一是希望中国的全国总工会能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推动全世界工会的合作,完成一些具体任务,如向昂贵的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发出挑战,在环境和劳动安全方面进行合作,组织起来捍卫遭受巨大打击的工会和工人等。在他们看来,完成上述任何一项任务都会向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和全国总工会关心世界工人的工作条件,与世界工人站在一起。二是希望全总能邀请美国工会领导人到中国进行为期几周的考察和交流,从全国、省级及工厂车间等多层面了解中国的工会及其工作,相应地,美国工会(如来自钢铁、石油、医护等行业的工会领袖、哈佛大学劳工和工作生活项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劳工研究项目负责人等)也有意邀请中国全国总工会领导人及代表到美国考察,以更多地了解美国工人的工作条件及斗争情况。三是希望与中国联合举办国际石油工人工会国际会议,共同探讨“环境和劳动安全”、创造“绿色工作岗位”问题,也可以就“石油价格攀升”的主题展开研讨,因为昂贵的石油不仅是对中国的掠夺和对中国稳定的破坏,还给全球带来极度贫困和痛苦。
二、美国共产党的新发展
1.金融和经济危机在客观上为美共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美共副主席贾维斯•泰纳谈到,当今的危机是华尔街的贪婪和美国政府政策造成的,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引起的。过去10年间,美国关闭了5万家工厂,导致大量工人失业,进而失去住房、退休保障、医疗保险等,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人数达3000万,某些地区失业率高达50%。危机对青年人打击很大,1800万年龄在18-25岁的青年人待业,53%的大学毕业生离校后一年之内找不到工作。社会贫困化日趋严重,5000万人处于生活保障线下。危机表明,资本主义无法解决自身的矛盾,资本主义为自己准备了掘墓人。危机发生以来,一项社会调查显示,20%的被调查者赞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33%的人更喜欢社会主义。这种情况在美国是前所未有的。在泰纳看来,这是美国共产党的主张可以得到劳动人民支持的潜在基础。美共正努力抓住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这一历史机遇,开展各项工作,壮大自身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
2.把反资本主义的斗争与工会运动相结合,扩大党的社会基础
美共以各种方式向民众说明危机与资本主义运营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唤醒民众的阶级意识,积极投身于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在威斯康星州爆发大规模抗议运动进程中,走在前台的是工会运动领导者,但美共以参与者的身份始终支持这场斗争,美共领导人萨姆•韦伯通过美共网站接连发表文章,表明美共的支持立场。他在2011年2月28日发表题为《威斯康星及其背后:冲突是不可调和的》的文章中,分析了这场斗争的根源和性质。他指出,这场斗争实际上是右翼极端分子试图按照跨国资本的利益重组政府、削弱工会权利、社会权利以及美国人民通过长期斗争赢得的其他基本人权所引起的。在共和党右翼看来,政府对被统治者不负有任何责任,公司的利益高于人民的权力,而政府不过是一个将劳动人民的收入转移给最富有的美国人和企业并保证资本主义持续运转和盈利的机构。然而人民要维护自己不可剥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自里根执政以来的30年间,这种不可调和的对立一直是极端右翼与工人阶级和广大美国人民之间斗争的核心。正是代表跨国资本利益的极端右翼对美国人民权力和生活状态的打击引发了劳工及其盟友波澜壮阔的反击,展示了人民的力量和团结。现在至关重要的是“加强与这些英雄的工人、学生、宗教及民权领袖、运动员、农民以及其他所有与我们并肩战斗的人们的团结” 。
在4月的美共会议上,韦伯发表了题为“为工人的权利、就业和和平而站出来”的讲话,谈到威斯康星州的斗争与争取社会主义的关系。韦伯认为,威斯康星州民众运动胜利的意义可与半个世纪前由马丁•路德金领导的 “公共汽车抵制运动”相比,那场运动最终迫使有违美国宪法的地方政府的歧视黑人的种族隔离政策被撤销。他谈到,这场争取民主权利的反击运动具有全国性的规模,起始地是威斯康星州,并向印第安纳、俄亥俄、密歇根、佛罗里达等州扩展。斗争的形式多种多样,斗争的策略富有创造性,它带着一种久违了的阶级情绪、感情和意识上的变化。数以万计的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无法运转了,美国梦破碎了,人们需要一种更好的体制。在人们寻求解决包括扩大公共就业岗位、对富人征税、把钱花在人民的需求上、削减军事支出、从阿富汗和利比亚撤军等问题的方法时,社会主义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实环境正影响着人们的观点,这种环境有利于人们向共产党靠拢。因此,美共的工作和计划要考虑到这一新情况。韦伯提出了加强党的宣传工作,扩大党对工会人员、有色人种、妇女、青年的影响等任务 。
当然,美共很清楚,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主义革命尚未提上日程,这场斗争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美共本身还不能站在斗争的第一线。但与工会运动联合,与广大社会阶层建立统一战线,在现阶段开展争取雇佣劳动者民主权利的斗争,能唤起民众的觉醒,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社会基础。目前美共根据劳动者失业严重这一现实,提出扩大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岗位等政策建议,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争取广大社会阶层的支持。
3.改变工作方式,积极吸收新党员,壮大自身队伍
美共自金融危机以来,加大互联网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自己的网站,及时发表有吸引力的文章。据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百多万网民访问美共网站,每个月约有数百人发表评论(回帖),每周都有数千人将网站上的文章转发给了他们的亲友。美共还通过网络会议,制作视频短片等形式扩大宣传,吸引网民。
美共20世纪50年代曾拥有10万党员。但后来,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党员人数锐减,现有党员3000人。但这3000人当中,有1500人是在过去的两年里加入美共的,其中35岁以下的占35%,这足以说明美共近年来在组织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美共简化了接纳新党员的方式,申请者可在网上提交申请。美共领导人提出,要为人们接触党和共青团提供机会,包括俱乐部活动、马克思主义学校、电子邮件、网站、社交活动等等,首先把更多的人吸引过来,以普通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宣传美共的观点,尤其要把那些对资本主义感到失望,但又不知道如何战斗的年轻人吸引到组织当中来,然后通过举办马克思主义学校、青年课堂、工人课堂,对年轻人进行理论培训。美共的青年组织现在很活跃。随着党的队伍的扩大,美共的地方组织也相应地建立起来,如在美国南部原本没有党组织的地方现在建立了党组织。美共还开始在联邦、地方政府和议会的选举中争取选民,在个别选区,美共提出的候选人能得到高达50%的选票。
4. 对奥巴马采取支持的态度,以遏制右翼势力
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时,美共是支持奥巴马的,把奥巴马的当选看作美共的一个胜利。美共的这一策略,招致美共内部部分人和国际上其他共产党的误解和批评,认为这是修正主义。但美共领导人仍坚持这一策略。如泰纳所说,他们很清楚奥巴马不是社会主义者,充其量是个改良的资本主义者,奥巴马不会给美国带来社会主义。但奥巴马试图分裂华尔街阵营,阻止劳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支持奥巴马当政,会给美共赢得更高支持率,取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韦伯在4月的会议上重申,支持民主党打败共和党,这并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基于在明年选举中彻底打败右翼这个最迫切的任务而采取的政治现实主义手段。因此,美共应支持奥巴马推动改良,不给右翼上台的机会。
三、几点思考
(1)金融和经济危机给美国工人和工会造成很大打击,这引发了新一轮美国工会运动的勃起。这种现象在欧洲也同样出现。几十年来,由于福利国家制度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随着西方社会从大工业向后工业的转变,劳动方式也从集体向个体转变,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集体谈判制度逐渐被个体契约所取代,导致了工人队伍的分散和阶级意识的丧失,世界工人运动陷入低潮。如今,资本主义危机不仅危及下层劳动者,而且伤及作为西方社会砥柱的中产阶级,这为新的工人运动和其他社会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但这种运动目前多以捍卫雇佣劳动者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为目标,尚未转变为以夺取政权和制度替代为目标的政治革命。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值得关注。
(2)应该看到,近20年来,跨国资本为追逐利润最大化而借全球化向中国这样劳动力价格低廉、投资环境安全的国家转移企业和资本。这一过程不仅导致本土工厂关闭、工人失业,同时也造成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中国工人的备受剥削。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跨国资本为摆脱困境,不惜违反劳动法来降低各阶层劳动者的福利,同时又在人民币汇率、双边贸易等问题上造谣惑众,挑拨发达国家工人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人的仇恨,引起世界工人之间的竞争,导致发达国家的工人迁怒于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工人。因此,加强国际工人队伍内部的阶级意识、消除彼此的误解,是当前各国工会面临的挑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工会运动的前途和命运。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政府、工会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做沟通工作,这不仅对加强国际工会的团结和合作有好处,而且对于树立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世界劳动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也十分必要。
(3)马克思主义学者,尤其是从事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学者,应该关注当前世界工会运动的新动向。迄今,我们对世界社会主义的研究,往往仅是关注共产党及左翼运动,忽视工人运动,把两者割裂开来。现实中,国外共产党普遍意识到,目前共产主义力量仍处于弱势,只有依托工人运动及其他社会运动,并在其中发挥先锋队的引领作用,才能发展壮大。或许工人运动将是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起点。因此,我们应该拓宽研究视角,把研究重点放在两者的结合上。
参考文献:
[1] CPUSA Program: The Road to Socialism USA: Unity for Peace, Democracy, Jobs and Equality, http://www.cpusa. org/ party-program.
[2] 29th Convention: A committee report to the 29th 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http://www.cpusa. org/ 29th-convention-constitution-committee-report.
[3]《50州民众上街声援 威州抗议规模扩大 越战后仅见》,《星岛日报》2011年2月28日。
[4] 高轶军:《美国威斯康星州7万人示威抗议雇员工会权被剥夺》,http://www.people.com.cn/2011-02-20,转引自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2/1509422.html.
[5]《通用行将破产 乌云笼罩底特律汽车业》,http://auto.ifeng.com/topic/GM2009/news/industry analysis/ 20090601/ 44924.shtml.
(编辑:黄华德)
注释:
Sam Webb:Wisconsin and beyond: the conflict is irreconcilable. http://www.peoplesworld.org/wisconsin-and-beyond-the-conflict-is- irreconcilable/ February 28 2011.
SAM WEBB:Stand up for workers' rights, jobs and peace .http://www.cpusa.org/stand-up-for-workers-rights-jobs-and-peace/ April 20 2011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