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宏大且精深的关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理论体系,核心在于其对人的本质的独到阐释。在此框架内,人并非孤立的抽象实体,而是深植于社会关系网络与历史动态进程之中的实践主体。这一理解超越了纯粹思辨的范畴,强调人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塑造自身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概念,赋予我们以透视力,去洞察那些潜藏于社会变迁表象之下的深层动力机制,从而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征途中获得行动的自觉与力量,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演进历程中,人的概念历经了一个深刻的动态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检验过程,这一过程蕴含着对多种理论遗产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超越。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抽象人性观念、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狭隘视角,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化倾向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并具体化了对人的本质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定位。
受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启发,马克思、恩格斯超越了超验的、脱离历史语境的人性论,转而从社会历史实践的坚实土壤中挖掘人的本质,明确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不仅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支柱,也精辟阐释了人的本质中蕴含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双重属性,体现了人的存在本质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内在统一。
通过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深度批判,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马克思揭示了劳动异化现象,即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本质分离,这一洞见不仅呈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的人的异化状态,也深化了对社会生产关系矛盾的认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阐述了劳动异化如何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工人在创造丰富物质世界的同时却自身陷入贫困与被奴役的状态,这种现象加剧了人与物、人与自我之间的对立,突出了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紧迫性。
在实践层面,马克思与恩格斯不仅批判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非科学性,更提出了基于科学分析的社会主义革命路径,强调共产主义运动与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性,这既丰富和完善了人的哲学概念,将其根植于无产阶级的现实生活与斗争实践中,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人民立场——即哲学应当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解放事业的理论武器,致力于推动社会向更加自由、平等和公正的方向发展。这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概念进行的一种历史唯物主义重构,旨在为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
二
人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宏阔理论体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诠释基于三大交相辉映的理论维度:社会关系的综合网络,历史进程中的动态主体,以及对人类彻底解放的理想追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将人的本质置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凸显了社会实践对个体形成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着重指出,个体的特性与行为模式是在生产、政治及意识形态等多个维度的社会关系中被形塑的。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暴露了劳动异化与贫富并存的现象,以及剥削与人性扭曲的现实。同时,政治关系,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工人阶级斗争,以及强调的意识形态领域实践变革,均展现了权力结构与思想文化如何深刻影响人的认知与行动,进而框定了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的边界。
其次,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历史是一种动态演进过程,它不仅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更是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内在动因。历史的进步动力源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互动,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变革生产关系的决定性力量,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促进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制度发展的催化剂。《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度揭露,不仅展示了生产力增长带来的物质丰饶,更揭露了相应生产关系加剧剥削与社会不平等的负面效应,指明了通往人类全面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因此,理解人的本质需置于具体历史情境中,对历史进程的深入探索不仅增强了我们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知,也为实现自由平等社会的自觉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最后,人类解放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标,意在废除私有制与阶级压迫,恢复并拓展个体自由创造的潜能。马克思认为劳动本应是实现个体自由与完善的重要手段,但在资本主义框架下却转化为异化劳动,进而严重限制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力。通过对资本主义运作逻辑的深刻剖析,马克思不仅批判了剥削的本质,还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构想,视其为消灭剥削、重塑劳动尊严的关键。这一构想实现的先决条件在于无产阶级的觉醒和革命行动,以及持续的社会结构变革。在共产主义图景中,劳动转化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积极力量,预示着全人类解放的光辉前景。
三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的深刻剖析,依然是我们洞察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利器,其当代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关系与历史演进的双重维度审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其本质寓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要求我们深切关注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塑造作用,尤其是认识到不公正的社会结构会限制个体的发展,并致力于消除不公与剥削,构筑公平正义的社会关系框架,为人的全面发展铺设道路。同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同历史时期赋予人类不同的生存状态与挑战,如从农业社会的困顿到工业社会的进步,提示我们要不断为人类开拓更宽广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面对当代社会的种种挑战,如贫富差距、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我们需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强化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推动财富合理分配,优化教育体系,最大程度上确保机会均等,从而拓宽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途径。
其次,坚定不移地追求人类解放与社会正义的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社会不平等与剥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诸领域,相互交织而成人类进步的枷锁。比如,资本利润最大化牺牲劳动条件与薪资公正,资本家通过制度设计削弱劳动者政治参与度,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窒碍批判思考与文化多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正是秉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的逻辑”超越了“资本逻辑”。
最后,与时俱进地探索适应新时代的人类全面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一追求需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探索与之相适配的发展路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虽为教育、医疗等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引发了数据隐私侵犯、数字鸿沟加深等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着眼人类科技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对科技伦理进行深入探讨,确保技术进步服务于人类的共同福祉,而非成为新的压迫和异化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阐释在当代社会依然焕发着理论光芒,指引我们从社会关系的调整、历史进程的推进,到全球合作与科技伦理的考量,全方位地思考与实践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启示与实践导向。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