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窦兆锐:礼敬历史,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发布时间:2023-09-12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华民族从远古洪荒中一路走来,创造了以浪漫绚丽的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原始社会文明、以古朴厚重的青铜礼乐为代表的奴隶社会文明、以豪迈恢弘的盛世王朝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文明。经过近代以来的血火洗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书写新的文化辉煌的雄壮号角。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发出了“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和理论宣言,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努力奋斗。
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是源自历史的深邃洞察,也是昭示未来的远见卓识,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回望过去,曾经与中华文明并肩行进在人类文明大道上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罗马文明都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消亡消散。唯有中华文明从远古的洪荒蒙昧中一路走来,5000多年栉风沐雨、千锤百炼,在岁月枯荣中薪火相继,在兴衰交替中赓续发展。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赓续,未来中国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牢牢把握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一脉相承的思想精髓,以高度的独立自主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办自己的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奏出中华文明高亢嘹亮的时代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守正创新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迎接新挑战中接受新事物,在破除旧桎梏中熔铸新传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来,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中华民族知耻后勇、奋起直追,迸发出惊人的创新伟力,创造性地运用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开启了中华文明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创新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推动拥有5000余年古老历史的中华文明走向现代,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沿着“两个结合”的历史正道坚定前行、守正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定会铸就人类文明的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突出的统一性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突出的连续性推动统一性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巩固和升华。纵观人类历史,国土沦丧、国家分裂、民族离散是导致各大文明中断消亡的主要原因。与已经消散在历史深处的古代文明相比,千百年来滋养中华文明的各文化区域凝聚成为血脉相连的中华大地;创造中华文明的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熔铸成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守护中华文明的历代国家政权赓续“大一统”精神传统,不断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发展成熟。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文明巨轮劈波斩浪、勇毅前行提供坚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是统一性、创新性与和平性的重要前提。没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就不可能如滚雪球般凝聚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没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就不可能在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守正创新;没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就不可能在数千年的历史尺度上保持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没有上述的一切,中华文明也难以创造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伟大奇迹。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不断深化和扩大开放,不断吸取人类文明一切先进成果,不断促进中外文明交流的高质量发展,树立以交流互鉴推动文明创新发展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自古以来,“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价值追求就渗透于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好治恶乱、崇礼尚法”的治理观、“推己及人、利人达人”的社会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观、“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文化观、“互惠互利、义利兼顾”的经济观、“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战争观以及“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世界观,这些优秀文化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和平、维护和平的文化特性。面对曾经的侵略者,我们不搞同态复仇,而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面对霸凌者,我们不逞匹夫之勇,不卑不亢,以斗争求和平;面对弱小者,我们不恃强凌弱,而是将心比心,平等相待。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继承弘扬崇尚和平、维护和平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才能行稳致远。
坚持走“两个结合”这一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到范缜所谓“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从老子所谓“反者道之动”到荀子所谓“制天命而用之”都是典型代表。中华文明“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与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高度契合。中华文明“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人民观高度契合。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智慧结晶体现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也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契合”是“结合”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是两者有机结合的思想基础。
  “两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筑牢道路基础。一方面,“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构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代中国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为社会主义制度灌注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两个结合”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筑牢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道路基础。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为我们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事业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二个结合”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为我们更加自觉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更加辩证科学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提供了光辉典范和方法路径。“第二个结合”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当代价值和未来潜力,为我们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开拓了更加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第二个结合”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开辟、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为我们更加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精神指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高度统一的历史正道。
锚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奋斗目标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从远古洪荒中一路走来,创造了以浪漫绚丽的彩陶文化为代表的原始社会文明、以古朴厚重的青铜礼乐为代表的奴隶社会文明、以豪迈恢弘的盛世王朝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文明。经过近代以来的血火洗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吹响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书写新的文化辉煌的雄壮号角。
  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更是无从谈起。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会繁荣兴盛,人类文明新形态才能不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把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理念,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相结合,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结合,努力创造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形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把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结合,努力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新形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把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与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相结合,与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相结合,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共存,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谋世界发展与繁荣,共享人类发展、安全、文明之成果,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