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梁海峰: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1-06-29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要准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更要弄清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来龙去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它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的学科,其学科体系建设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体系建设,有利于追本溯源,解决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问题;有利于与时俱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发展创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以时代问题为导向,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研究相结合。马克思曾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回答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总结了帝国主义时代的各种新变化、新情况,并结合当时俄国的具体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高度。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不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与实践的结合,都是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离不开对实践的追踪,更离不开对实践史的研究。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环境、人口、生态等问题依然存在,信息化、智能化、虚拟化等新现象层出不穷,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这些新问题、新现象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只有将思想史研究与实践史研究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时代脉络,找到时代发展规律,回答时代之问。

  第二,以高质量成果为抓手,夯实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本身而言,不仅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够,与学科相关的成果数量也略显不足。这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某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浮躁的风气,如重数量、轻质量;重发表、轻价值;重名利、轻合作;重资源、轻成果;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门具有“史学”性质的学科,要求科研人员坐得了冷板凳,扎进马克思主义文本里,平心静气,刻苦钻研,厚积薄发,久久为功。中国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这里的“器”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但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就急于发表观点,这样很难将马克思主义做深做透,更不可能出现“大师”。我们知道,马克思正是几十年如一日在英国图书馆里刻苦研究,才完成他的鸿篇巨制。没有高质量的成果,理论就缺乏说服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成果,不仅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科建设在高质量成果铸成的理论基础上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第三,以相关机制和制度为保障,努力培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后继人才。从高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现状来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发展的最大瓶颈。如果说考古学等曾经是学科建设中的“绝学”和“冷门”,那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冷门”,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迫在眉睫。有些高校找其他专业教师兼职,更不会花大力气去招才纳贤,学科发展形同虚设。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一是对学科本身发展的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成立较晚,在同其他学科一起发展的过程中,不占有优势,得不到重视;二是后备军不足,由于这一学科原有的教师储量就不多,培养的学生又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也没有继续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导致人才队伍出现严重短缺;三是人才流失严重,由于青年教师和学者面临较大的科研压力和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学科发展,导致人才的流失。人才培养是一个学科有后劲的关键因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含糊。首先,可根据自身条件实施不同级别的人才工程,发现一些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专家学者,聚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其次,完善学科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制度,建立规范的奖励机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帮助和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最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他们的劳动和付出,在思想上主动引导、在工作上为他们创造条件,让青年学者可以踏实做学问,安心搞科研。

第四,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借鉴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发展需要博采众长。首先要体现继承性。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发扬光大。同时,要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虽然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但也有相通的地方。凡是有益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知识和方法,我们都可以拿来、吸收和借鉴。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我们既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亦步亦趋,应对其进行批判吸收。由于西方学者较早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其成果相对较多一些,而且他们在获取第一手资料时,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和考据有着天然的优势。科学家有国界,但科学没有国界。我们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民族性,但并不排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对于国外学者提出的理论、概念,要评判、分析和鉴别,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其中合理的、正确的、有价值的内容利用起来,取各家之所长,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方法,打造标识性概念,提出具有引领效应的理论观点,体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原创性、时代性。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