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夏文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24-01-12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对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发扬光大。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秉持文明的连续性,在行稳致远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连续性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保证。人类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立足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从动态连续性的角度把握文明的内涵和价值,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核心要义。对于中华文明来讲,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尧、舜、禹,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从秦汉大一统到后来列朝列代政权更迭,其间虽历经风雨、分分合合,但中华文明道统、文脉和价值一直没有中断。这也为我们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规律性的认识。从现代化的文明意蕴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立足于现代化基础上的新文明的创建,都与这个国家的文明传承有着内在的联系,一个国家的文明必然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赋予独特的精神力量。只有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才能使中华文明根深叶茂,进而开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花。当然,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角来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还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辩证扬弃的态度,既不能食古不化,也不能割裂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关联。只有立足现实,坚持问题导向,在批判继承中才能将中华文明推向新境界。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从中华文明历史中汲取营养。习近平主席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在人类不同文明成长的漫长历史轨迹中,中华文明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压力,通过自身调整和更新,在吐故纳新中保持着文明的连续性。中华文明能够在各种现实压力下保持一种独特的不可压倒的精神力量,就是因为其从一产生就蕴涵着天人合一、民为贵等具有重要价值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操守。这是中华文明能够抵抗住各种挑战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须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事实上,走自己的路正是中华文明连续性最为重要的品格,中华民族在每一次重大磨难中都能够奋发自强,就是因为始终坚守走自己的路的强大信念。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最关键的就是在不懈地探索和斗争中坚持走自己的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风云变幻,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主自信自强,在走自己的路中不断应对新挑战、创造新业绩。
  坚持文明的创新性,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创新性推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复杂变化的外部世界,中国人民从来都是通过创新来改变自身命运的。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追求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使命,创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引领着中华民族无畏困难和风险,在不屈不挠的勇敢抗争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文明奇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从物质层面上来看,无畏品格推动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从一诞生起,就以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勇于面对现实,勇于开动脑筋,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发明了陶器、青铜器、铁器、丝绸等。大禹治水、坎儿井、京杭大运河、“四大发明”等更是见证着中国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勇气。从制度层面来看,无畏品格推动着制度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民族的制度文明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包括以秩序、和谐、稳定为要旨的礼仪制度;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为要旨的教育制度;以军功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为主要形式的人才选拔制度;以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为要旨的天下观等。从文化层面来看,无畏品格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是一代代仁人志士勇于迎接挑战、矢志博采众长、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一种创新进取精神。人类文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以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一种攻坚克难的创新勇气。中华民族每每遇到艰难险阻总是能够无所畏惧并能够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创新精神。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创造人类新的文明成果: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伟大目标,这对于世界反贫困都具有重大意义;提出并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目标和参照系。可以说,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最为需要的就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进取精神。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以更大勇气、更开阔的视野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秉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传统,通过自主创新走出一条强国之路。
  坚守文明的统一性,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基础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统一性表达着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实践。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必然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利益结构调整,这就需要我们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下更大功夫。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要进一步强化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特别是注重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统一性表达着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共同理想信念,也体现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讲,要使得自身的文明形态代代相传,就必须通过互学互鉴和相互包容的方式,维系自身文明的统一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传统和风俗习惯,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同的文化传统都建立在中华民族统一的价值和制度基础之上。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要求来看,统一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维度。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从来都是坚定不移的,外部势力针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任何妄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理。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关注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们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缔造了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各民族多元一体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而且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出优势。统一的中国是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会最大程度地维护各民族的利益,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民族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维护文明的包容性,在互学互鉴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包容是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著名学者杜维明指出:“中国文明在新石器时代有几个不同的源头,既有仰韶文化,也有龙山文化;不仅在渭河下游或中国北方,而且在长江流域;不仅有山东,而且有长沙的楚文化,以及更边远地区具有本地方特色的文化。”事实上,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平性都建立在包容的基础上。正是因为包容性,才使得各种文化形态在中华大地上并行不悖、茁壮成长。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互学互鉴。一是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要面向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营造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借鉴的文明生态空间。二是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不因国家大小、强弱而划分文明等级,尊重各个国家对文明的选择和认同,坚决抵制文明优越论,反对以西方的所谓文明标准来评判各种文明的高下,反对一些国家在文明问题上对其他国家说三道四、颐指气使。三是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全方位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依托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各类人文交流平台,积极构建中国与各国间人文学术交流机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自立自信与扩大开放相结合,不断拓展国际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厚植文明的和平性,在追求天下大同的目标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和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价值目标。孔子早在《论语•学而》中就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治国之道,其最大的成功奥秘就在于坚守了“和为贵”的根本原则。中华文明为何特别强调“和”的作用?就是因为从文明发展规律的视角来看,“和”体现着天、地、人相助相守、一体化生存发展。“和”是万物之母,自然界内生出“致中和”的秩序,就可以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天地万物一经“和”的阳光普照,就必然生机勃发。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体现在相互尊重、超越冲突的价值追求之中,和平与共处是相辅相成的、互为条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华文明反对倚强凌弱、以大欺小,反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主张通过以礼相待、相互协商实现和平共处。从天下太平的意义上讲,中华文明中关于“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念,正是对人类交往实践目标的最好诠释。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实践中不断强化和平价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承着和平性的价值理念,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国强必霸”的零和博弈逻辑,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西方现代化历程来看,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西方现代化是资本野蛮扩张的现代化。尽管这种类型的现代化对于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本质上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在国内表现为对本国劳动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另一方面在国外则表现为对世界市场的野蛮占领和对落后国家的殖民与掠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着眼于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着眼于构建人类和平共处的新秩序,因而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赞同和拥护。从和平的价值意蕴上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网络编辑:张福军
  来源:《前线》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