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和强大政治优势。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不仅需要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更需要过硬的调查研究能力。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调查研究的真实性、科学性,并最终影响到对实情的把握和决策的制定。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需要避免常见问题与错误。
(一)避免“社会赞许”,采取“三无”调查法
所谓“社会赞许”,就是指在调查研究中,调研对象为了让他人对自己产生正面印象,经常会以符合社会主流、社会期待的观点掩盖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这种心理往往会给调查结果带来偏差,进而影响到结果的可信度。
由于不同的人对于社会赞许的期待不同,在调研对象中,既有趋向于诚实回答问题的人,也有趋向于在回答中美化自己行为和想法的人。在调研者无法分辨调研对象真实意图的情况下,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就容易受到影响。
虽然这种由社会期许带来的偏差无法被精准排除,但可以通过科学的调研方法尽量避免和减少。比如,调研对象在受访时之所以会对社会赞许产生期待,主要是作为调研对象所产生的高暴露感、被关注感以及与调查者之间的距离感,使当事人产生为保护自己或维护自身社会形象而隐瞒自己真实想法的做法。
因此,在对特定群体进行走访调研时,最好采用“无陪同、无接待、无身份”的形式进入现场,即“三无”调查法。“无陪同”,可以拉近调研者与调研对象之间的距离,观察到现场的真实情况;“无接待”,能降低调研对象的被关注感和高暴露感,有利于消除顾虑、畅所欲言;“无身份”,可能消除调研对象的戒备心理,避免其自动开启“社会赞许”式的应答模式,有助于调研者倾听到群众心声,收集到真实的社情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 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参考“三无”调查法,调整自己的调研方法和手段,避免使调查研究成为群众眼中的走形式和花架子。
(二)避免“听风就是雨”,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收集信息是做好调查研究的第一步。信息内容的准确性、信息来源的多元性,往往可以直接影响调研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有些研究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却没能产出相应的调研成果,原因可能就在于没有提前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实际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缺乏经验的人容易在收集信息阶段犯两种类型的错误。一种为收集到的资料中包含有大量错误信息。二手资料是我们在做调查研究时不得不借助的调研工具,它往往是一些经过人为编排、加工或处理的数据,如数据库、报告、文件和他人口述等。如果调研者不善于识别二手资料的真实性,就会增加信息处理的难度。
另一种是收集到的信息残缺不全,不够完整。实事求是地讲,有些社会问题的调研存在难到现场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便能请到当事人作为调研对象,也很难避免其所提供的信息存在局限。
这就要求调研时要“多走、多看、多听”。因为只有在信息渠道、信息形式和信息内容等方面实现了多元,才能通过量的积累尽可能排除不实信息,通过收集多视角的局部消息、片面信息拼出相对完整准确的信息。
“多走”意味着调查研究者要亲临现场。“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到达现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正确的调研方向,排除与调研无关的干扰信息、与事实不符的研究思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叶障目、盲人摸象。
“多看”意味着调研者要留意现场中的细节。正所谓“魔鬼在细节”。见微知著是调研者应当具备的能力。只有对现场的细节观察全、观察细、观察透,才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排除掉不实信息,获得更准确、更鲜为人知的一手资料。
“多听”意味着调查研究者应“找对人”“听懂话”。“找对人”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关键。只有找到关键人物,才能对事件进行真实还原。“听懂话”就是指在与调研对象进行交流时,要注意区分对方语言的表意与隐意,听懂话外音和潜台词。
(三)避免先验性,破除“镜像思维”局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进行干预,并将北朝鲜军队逼至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自从联合国军介入后,中国政府一再警告:如果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将出兵进行干预。与此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已得知中国军队正在向东北地区集结的消息。
即便是这样,中央情报局仍得出了中共高层会放弃出兵朝鲜的错误结论。这是因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中国在时机、地缘、形势上都不具备优势,且支援朝鲜“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此顽固地认为中国不会出兵朝鲜。
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情报界对这次严重误判进行了认真反省和深入研究,并从中提炼出了“镜像思维”这个概念。镜像思维是一种认为“所有人都像我这么想”的思维方式,在镜像思维的主导下,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而非客观事实作出判断,这就容易导致认知错误。
在调查研究中,要想破除镜像思维对认知的干扰,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调查研究前清空自己。认知是具有经验性的,以往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所经历的研究实践都有可能成为思考时的支点。一方面,正确的认知支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认识事物、作出判断;另一方面,建立在认知支点上的主观认知,会让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趋向于“带着答案找证据”。一旦认知支点发生错误,调查研究就会逐渐背离真实情况,离正确的结论越来越远。因此,在开启一项新的调查研究时,要注意以事实为依据,而非以经验为依据。
二是要在调查研究中坚持自我反思和批判。这是因为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即便在收集信息的阶段保证了所收集信息的客观性和多元化,也有可能在处理和分析信息的阶段受到干扰。因此,有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既有主张,在形成认识的过程中保持开放的状态。
(四)避免片面性,注意调研的系统性
开展调查研究是一项“苦差事”,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坚持“慢工出细活”。
首先,调研是奔着问题去的。发现真问题、准确认识真问题、切实解决真问题,难免会涉及各种利益群体与既定的社会关系。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有时甚至需要抽丝剥茧捋清其中的利益关系,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围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充分考虑不同元素的相互作用,注重运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其次,事情的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寒,往往会经历一个从隐性发展至显性的过程,因此,就要求调研者要具有历史眼光,要对问题的历史有充分了解。
再次,理清问题的过程,是抓住事物发展本质规律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能够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调研报告虽然找到了社会急需解决的真问题,并展开了深入考察、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但是唯独没有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这样的调研报告,就属于“虎头蛇尾”,在实际中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最后,注重调查研究的系统性,还要通过不断拓展调查研究的时间长度、积累认识相关问题的知识厚度,避免浮光掠影、管中窥豹,仅凭借当下和局部做“切片式”研究。
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也是必要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调研者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根本问题,从表象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并整理出清晰的调研思路;科学的方法能够帮助调研者对当前现状作出分析、归纳和解释,有利于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推测。当然,调查研究者如果能够拥有广泛的知识面,就能在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时具有更加多元化的视角。
对现实深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事物发展的动向,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决策。因此若想真正搞好调查研究,获取高水平、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成果,就要立足当下、借鉴历史、放眼未来。
(作者: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特聘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前线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楚雅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前线》杂志2023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