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于2012年4月14-15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刘国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和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等著名经济学家,以及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在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传中教授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继勇教授分别致欢迎辞,程恩富教授致开幕辞。
这次年会以“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为主题,集中研讨财产的占有与财富的生产,财产占有与收入分配,财富生产与收入分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和原因,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后果和提高的途径;世界贫富差距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国富与民富的理论与实践,先富与共富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刘国光在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流行的“如果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的说法,是不够精确、不够全面的。不能简单地说“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准确地说,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才是死路一条;坚持资本主义方向的改革,也是死路一条。过去30多年里,我们改革的大部分时间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点,放在做大蛋糕上即GDP增长上,没有来得及放到分好蛋糕上,以致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们要克服这个缺陷,把分好蛋糕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着重点放在分好蛋糕上,即放在民生和分配上。为了显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的决心,建议十八大报告宜重笔墨阐述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和不搞两极分化的多次论述,尤其是不要回避邓小平一再提出的“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的告诫。
刘国光说,我们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市场取向改革。但是,从一开始我们也认定这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是什么,邓小平也讲得很清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为实现这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就要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可知,邓小平为什么多次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当作社会主义的“两个根本原则”来反复强调。
程恩富指出,目前我们要面对的贫富分化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全球的问题。不仅要研究收入分配,还要研究财富分配。衡量贫富分化程度时最重要的是财富的差距,而不是收入的差距。我们不仅要研究财富的分配,还要进一步研究财富的生产,这就涉及所有制问题。不能就分配谈分配,不能在分配方面兜圈子。在有些重要场合,有人把分配看成社会问题,不看成经济问题,只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结为再分配的力度不够,这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不正确的。只有把收入差距看成经济问题,才会认识到所有制结构决定初次分配公平与否,才会知道以公有制为主体最重要。在初次分配与公平的关系方面,十七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的表述有重要区别。十七大报告的提法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个提法比较科学。
程恩富说,造成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公的最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78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几乎是单一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如今,单从数量来看,非公经济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滑,这一比重已经和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国有经济的比重相近。这样一种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必然决定在财富和收入分配中劳动所得份额越来越少,而资本所得份额越来越多。值得警惕的是,国内个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极力鼓吹实行国有企业和土地私有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三化政策”,宣扬不改革国有经济的性质便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如此可笑的谬论,是在公然掩盖一个众所周知、甚至连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不否认的基本事实:私有化市场经济制度肯定会产生两极分化!这些颠倒黑白的言行打着通过“非国有化”或“民营化”或“市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幌子,恰恰正在背弃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正在把中国引向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的境遇,正在把中国推向社会动荡的灾难局面。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秘书长、马研院原理研究部主任胡乐明教授,原理部副主任余斌研究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了主题发言。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网络编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