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首页  |    
我的位置 > 首页 > 习研中心 > 中心成果 > 学术论文
沈壮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

  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因应时代的呼唤,守正创新、持续用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了朝气蓬勃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自己“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是自己“必须更多强调”的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并于2016年12月7日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于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刻阐论、精心部署;在赴地方和学校考察调研的过程中,进课堂、会师生、听意见,反复叮嘱、殷殷期勉一定要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战略擘画和以身示范,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勇担使命指明了方向,也注入了强大动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现新风、培育新人、不负新时代的内在要求。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有一极为重要的方面,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他强调:“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导向、问题意识的重要论述,体会其中的精神要义,将之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之中。 

一、增强问题意识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强调思政课教学要有问题意识,即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关注问题、积极回应问题的自觉意识。 

  增强问题意识,是教育的本质要求。问题与教育,是天然地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问题的存在,是教育产生的根源、存续的理由、发展的动力。古往今来,真正的学习者无不是怀着色彩斑斓的梦想和好奇、带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走进学校、接受教育,由不知而知、由不解而解、由传承已知而探索新知,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成长;教育也正是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推动人与社会的发展,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失去了问题意识,教育就迷失了本性、卸掉了本职。思政课教学作为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显然也应贯穿教育的这种本质要求,始终葆有问题意识,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践履自己的教育使命。

  但同时还要看到的是,思政课不是一般的教育形式,它在体现教育本性之一般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与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等不同,思政课教学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问题之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思政课是塑造人与社会灵魂的课程,聚焦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要回答的是人生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大问题,是集中体现教育政治属性的课程、集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和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些方面聚合在一起,凸显着思政课鲜明的政治性、价值性、思想性、现实性和复杂性,也意味着思政课会面对较之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等更为多样、更为深层的“为什么”的发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解疑释惑”的本质规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教学的开展,要有更为自觉的问题意识。 

  思政课教学所要传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要解决的理想信念问题,所要塑造的价值观、实现的政治引导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世事的发展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这些问题域,影响思政课教学所面对问题的密集程度、复杂程度及具体的发问形式;思政课教学所面对的青年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现实生活的复杂多样、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左右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当今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之“百年未见”,意喻变革之深广、动荡之频繁、不确定性之剧增、综合国力竞争之激烈,意味着这是一个“多问”的时代,“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等时代之题更为切近地提置到世人面前。当代中国,正开拓着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旧题、新问,叠现、胶缠。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论及我们前行途中各种问题的频现,强调增强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如,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新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出现,而且多数又是我们过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出现这样的状况,是由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引起的。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2015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列举了一系列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比如,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及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等。他强调:“凡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党的理论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这些“之问”会以相应的形式转化为思政课课堂上的学生之问,期待思政课教学给出积极回应、深度解答。也唯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学才能更为深入、具体地引导学生们理解和把握“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发挥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可以说,思政课教学要增强问题意识,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是“多问”的现实与时代发出的呼唤,是思政课有效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党和人民事业的内在必然。

二、化“意识”为“方法” 

  称职的思政课教师、有效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有问题意识。但是仅有问题意识、仅将对问题的关注停留在思维的层面、“心动”的层面,还是远远不够的。问题意识要成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有效展开的活性因素,必须化“意识”为“方法”,走出“意识”,成为“行动”。这里的化“意识”为“方法”,即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自觉的问题意识,而且要切实将高度的问题意识转化为自觉的教学方法,使问题意识融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回应学生关心的问题、疑惑的问题的过程。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面,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这里强调的“启发式教育”就是一种内含着自觉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会讲”“讲好”亦即对好的教学方法的特别强调;有没有问题意识融贯其中,显然也直接关系着教学是否能达到“会讲”“讲好”的理想状态,关系到学生能否“水到渠成”地形成相应的认识、得出相应的结论。将问题意识融贯教学过程、转化为教学方法的路径很多。如果沿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进程来概括的话,各式各样的基于自觉问题意识而展开的教学,必然内含三个要件。

  一是“迎着问题去”。迎着问题去,意即思政课教学要直面问题,以问题为教学展开的起点、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大家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避开了“问题”,也就避开了“期待”;平铺直叙必然平淡无味,吸引不了学生,赢得不了课堂教学的“高抬头率”。问题导入,往往是好的教学的开篇。在思政课教学中,所需要的开篇即“迎着去”的问题,包括该课程教学所覆盖的、所相关的领域中,学生高度关注或存在困惑的问题;教师设置,但为学生所应关心和理解的问题;该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思政课教学所应“迎着去”的问题,忽视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教学目的和效果的实现。如果说回应学生高度关注或存在困惑的问题是“解惑”的话,那么,讲清楚教师设置、但为学生所应关心和理解的问题,讲清楚本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则可谓之“传道”“授业”(当然,“解惑”中亦有传道授业在)。这三方面有机贯通在一起,也才能更好地体现、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实现思政课教学对学生成长的引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当用力的,是将学生所关心、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学生高度关注的问题,做到了这一点,即教学中师生“视界融合”“同频”或谓“共情”的初步开始。这是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效起点。在这一以问题为切入点的教学导入设计中,问题的表述如何由“硬”而“活”、由“大”而“小”、由“远”而“近”、由“浅”而“深”,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多费考量。

  二是“沿着问题讲”。沿着问题讲,意即要将问题意识贯穿思政课教学展开的全过程,要沿着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而构成的逻辑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论语》载,颜渊曾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循,即“有次序”之谓。教学活动沿着一个接一个的发问即问题的逻辑而展开,才有可能始终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师生一道在“探究”中前进,“欲罢不能”。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即深入地研究和把握问题,抓住其中的要害处、关键点,理出其间的逻辑脉络、问题序列;“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即针对这些要害处、关键点、沿着问题中所蕴含的逻辑脉络、问题序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如庖丁解牛般地对问题作出透彻的分析、解答。做到思政课教学过程始终“沿着问题讲”,核心在于理出问题的序列、沿循问题的序列,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自觉的问题意识,深刻掌握教学内容中蕴含的问题逻辑,敏锐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状态、理解与接受程度等,并基于此而将问题的设置、解答等融入教学过程的具体展开之中。 

  三是“提出问题收”。提出问题收,意即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政课教学段落如一节课或一次课等要以对相应问题的透彻解答为其收尾处,也要以提出新的问题为其收尾处。新提出的问题,应是在该段落或该节思政课教学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发的,也应是下一段落或下节课程教学所要“迎着去”的问题。提出新问题,会使学生“意犹未尽”,有利于学生带着思考和期待进入新一段落或节次的思政课之中。这样的诸多思政课教学段落贯联在一起,便构成整体上“沿着问题讲”的一门思政课。思政课教学“迎着问题去”——“沿着问题讲”——“提出问题收”的展开过程,会引导学生在对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探寻中一步步进入思想价值观念的“澄明之境”,实现人生识见的“长进”、理想信念的厚植。

三、化“自发”为“自觉”

  强调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增进问题意识,要将问题意识融入教学全过程,为学生解疑释惑,归根到底,还是以对“教师侧”的分析为着眼点的,关注的是作为主体和主导的教师为学生的“求解”作答的过程。这是有效思政课教学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思政课教学还要努力实现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求解问题的能力。我们这里所讲的化“自发”为“自觉”,即思政课的教学要努力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求解问题的能力实现由“自发”向“自觉”的成长。为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答问”启“发问”、引“求解”向“自解”。 

  一是以“答问”启“发问”。即通过教师的不断“答问”,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问题意识,形成不断主动“发问”的意愿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入主动“发问”的状态,是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以激活、调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为活跃学习主体的重要条件。在这种状态中,学生才会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同行者、对话互动者、相促相长者;在这种状态中,真正有效的主动学习才能得以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思政课教师所讲,经不起各种“为什么”的追问,教学效果不会好;学生没有“为什么”的发问和追问,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在没有学生主动发问和追问的课堂上,即便教师抛出再多的设问,那也只是教师单维度的“自演”,不是师生“共构”的教学、不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激活的教学。“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有发问、善发问、常发问,说明个体的主体性处于发动状态,这不论对于个体学习、教学展开,还是对于学术活动、人生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极为重要的有效条件。古人曾多有“学贵知疑”之论,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亲自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阐述了问题在理论创新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强调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当代,“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概括而言,自觉的问题意识、良好的发问能力,与能够不断实现超越的个体、不断开辟新知的学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一定要具有自觉的问题意识,唯此才能够敏锐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担当新使命,开拓新事业。与此相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神圣使命的思政课教学,在开展具体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和发问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将教学中教师的“答问”过程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发问”意识和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是引“求解”向“自解”。即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自觉的问题意识、良好的“发问”能力,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能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有限的学校思政课教学,不可能解答、预答学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广阔的社会天地间、崭新的未来开拓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发挥使学生受益终生的作用。思政课教学,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即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有论述、反复强调。2013年12月3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他特别指出:“学习不是背教条、背语录,而是要用以解决实际问题。”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强调我国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2017年5月3日,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及青年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他强调“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要“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叮嘱:思政课无论怎么讲,“最终都要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是一代代新人把握人生际遇、成就出彩人生的必备个体条件,也是一代代新人能够担得起使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素质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写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也唯有在创造性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中才能不断续写出民族复兴新的篇章。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推进的宏伟实践,“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会有一张张崭新的“考卷”需要自主作答。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能够敏锐地把握问题、以高度的主体自觉求解问题,这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永葆青春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学担负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 

四、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

  近年来,在关于思政课教学的各类讨论中,问题意识是被高度关注的话题,但同样要看到的是,问题意识相对不足,也是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近年来我们于数十所高校所进行的相关问卷调查中,希望思政课教学能够对自己关心的问题给以回应和解答,是被访学生表达出的重要期盼。在2015—2020年的调查中,被访学生建议思政课教学要积极回应理论热点问题的比例分别为63.6%(2015年)、60.4%(2016年)、65.4%(2017年)、62.9%(2018年)、56.0%(2019年)和52.8%(2020年),要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比例分别为68.4%(2015年)、69.0%(2016年)、72.0%(2017年)、76.2%(2018年)、79.6%(2019年)和73.4%(2020年)。2021年年底在70余所高校调研所得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说教过多”(48.5%)、“教学形式单一”(41.5%)、“缺乏实践教学”(40.0%)和“不注重课堂互动”(29.7%)等,认为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授课内容枯燥乏味”(47.9%)、“语言不够通俗,很难懂”(27.4%)和“没有联系实际,很空洞”(27.0%)等。学生反馈的这些信息,其实都从不同维度反映了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不足、化“意识”为“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虽然很想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但对学生们心中装着的问题把得不真切,导致教学无法“同频共振”;有的教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把得很准,但囿于“功力”不够或准备不足,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欠深欠透,让学生感到“不解渴”;也有的教师“不愿”或“不敢”碰问题,绕开问题走,满足于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这些现象的存在具有客观原因,比如,将问题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本身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一些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尖锐敏感问题讲清楚讲透彻也不容易。但是,将对问题意识的高热度关注转化为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自觉贯穿融入,是“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必须迈过的关口。迈过这样的关口,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能够发引人深思之问,做澄明透彻之答,育善发问、能解题之人,必须按照这些要求不断练内功、强素质,成为乐教、善教的好老师。 

  一是要锤炼坚定信仰。思政课是塑造信仰的课程,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坚定信仰。“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定的信仰,也是思政课教师敢于直面问题、敢于“亮剑”的底气和勇气所系,是思政课教师科学分析问题、正确回应问题的立场和价值坐标点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只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客观看问题,就不用担心在政治上出问题。要给教师充分的信任,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思政课教师要抱持的坚定信仰,既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也包括坚定的教育信仰,即坚信教育是“仁而爱人”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始终特别清醒和坚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是要厚积扎实学识。扎实学识,是师之为师的基本条件。德之不高者无以为师,不学无术者更无由为师。“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思政课重在价值引导、信仰塑造,但绝非与知识教育相游离,真善美从来交融一体。合格的“人师”、合格的“经师”两者在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这里,也始终应是高度统一的。古人云:“学识一分不到,便有一分遮障,譬之掘河分隔,一界土不通,便是一段流不去,须是冲开,要一点碍不得。涵养一分不到,便有一分气质,譬之烧炭成熟,一分木未透,便是一分烟不止,须待灼透,要一点烟也不得。”没有扎实的学识,自身“不通”“不透”,教学必然是烟笼雾罩,更谈不上引学生进入“澄明之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这里的“广”,包括知识视野之广、国际视野之广、历史视野之广等多个方面,亦是对思政课教师厚积扎实学识提出的要求。 

  三是要打牢理论功底。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称为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强调“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是必须掌握好的看家本领。我们的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教师“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以深邃透彻的思想、鞭辟入里的分析说服学生、引导学生,并勇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基本功就在于透彻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也是我们可以增强“眼力”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具有过硬的“看家本领”,思政课教师才会有感知问题的敏锐、透解问题的智慧、“不怕问”的底气和“见问则喜”的胸襟,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关心的问题、不容绕过的问题掰得开、揉得碎,抽丝剥茧,讲得清楚。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求我们思政课教师扎实、系统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并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结合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史,结合新时代的新实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从而在教学中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生命力,增进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作者简介:沈壮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2-08-16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