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首页  |    
我的位置 > 首页 > 习研中心 > 研究动态
潘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点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其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彰显了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意蕴和精神底蕴。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要求我们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基点,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支撑、思想航向指引、价值体系支撑和文化资源涵养。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往强调的“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新要求,是我们党一以贯之运用意识的反作用的生动体现。
  没有深厚文化的底蕴积淀和先进文化的引领导航,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和精神力量的不断升华,一个国家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从衰败危亡走向崛起复兴的历程,也是中华文化焕发活力、彰显生机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邓小平指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和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既是对文化底蕴、历史基础的自信和自觉,也是对文化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的期许和希冀,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推进文化现代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文化自信是体现自强的自信,文化自强是彰显自信的自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统一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信自强,是我们党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对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要价值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自强既是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鲜明标识和根本目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厚文化资源相适应,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承接,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航向
 
  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任何一个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都需要一个占据统摄地位、有引领功能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犹如旗帜和灵魂,发挥思想航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必须用好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我们党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理论是非、厘清工作导向,从多方面发力、采取多种方法把这一根本制度贯穿文化建设各方面,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有力扭转了思想文化战线上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清醒判断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风险挑战,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突出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键在于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地用以统领新时代文化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根基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风雨同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凝聚人心、汇聚民意的强大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平稳有序推进的价值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围绕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作出一系列战略安排,各项部署也更加全面和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正式提出、培育践行到广泛践行,在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积极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最大公约数”的作用,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着力点在于落实的广泛性。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人们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通过法治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注重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日用而不觉的基本遵循。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道德是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要求和重要保证。必须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道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道德基础。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
 
  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中华文明赓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达成一种协调适应的良性互动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本质是扬弃文化传统,故步自封、陈陈相因没有出路。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才能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旨在增强文化建设的内生性。内生不等于自生,不是一味排斥外来文化。任何根深叶茂的文化都不是孤立于世的,而是具有强大的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总之,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旨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从而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优势。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优势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优势的有效路径。历史和实践证明,离开自身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并不存在,完全从外部输入的现代化也难以长久持续。只有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开辟正确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0月17日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深刻指出:“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思想根基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优势。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适应关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科学的选择机制和转换机制。就选择机制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既坚持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又在新的实践条件下实现创新发展。就转换机制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近十年,我国深入实施“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成中国国家版本馆,开展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等,就是在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家底,为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支撑。
 
(作者:潘娜,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网络编辑:小天
来源:《前线》2023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23-09-18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