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首页  |    
我的位置 > 首页 > 习研中心 > 通知公告
习研部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2022年7月1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举办2022年度第8期学习报告会,学习主题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习研部主任陈志刚提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录的著作处于两个百年交汇之际,很多著作体现了总书记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思考,以及对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整体设计和探索。另外,这一时期新冠疫情的暴发也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变化。概言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思考也进一步深化,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学深悟透上持续发力,结合前三卷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及时跟进学习,联系实际学习,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逻辑结构、重要地位和世界意义。

习研部开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报告会现场

  与会老师进一步明确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桁林阐述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方法要求。一是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内容联系起来阅读。四卷本最鲜明的共性就是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把它当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把钥匙;最大的变化则是从第三卷开始突出强调党的领导,将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两点都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重要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核。由此向外拓展,层层递进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各部分内容有机统一。二是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体系,特别是其中所贯穿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层逻辑。

  任洁阐述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且每隔两年多就结集出版一卷,从2012年11月15日(第一卷的首篇文章发表时间)到2022年5月10日(第四卷的末篇文章发表时间),共出版了四卷。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为了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应时出版。这是把握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的最新文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

  尚伟阐述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要思想的必要性及其重大的理论意义与世界意义。第一,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全人类共同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第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思想的国际话语表达。第三,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渊源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思想观念在新时代的弘扬与光大。第四,习近平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是对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认同和吸收,如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的核心思想。第五,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一句空话。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第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我国积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思想,有助于我们凝聚人类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范强威分享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的新认识。第一,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的理念引领。第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多边主义的核心和依据,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反对恃强凌弱,反对以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第三,“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水平合作、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

  田坤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兴衰成败。对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窑洞对”以后,中国共产党没有停止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实践探索。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探索出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设置“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专题,系统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敢”自我革命、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是指引新时期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文献。

  刘海飞阐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专题的三个理论创新点。第一,“国之大者”。这一新的概念或用法在这一专题的前三个材料中均有出现。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国之大者”,约有一二十次之多。“国之大者”,事关人民幸福,事关民族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期间谈到秦岭违建带来的深刻教训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提“国之大者”。那么,究竟什么是“国之大者”呢?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他还说过,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此外,他也说过,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第二,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三力”要求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找寻到了一个切入口。第三,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新的征程上每一个人应有的态度或精神。

  梁孝阐述了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文化建设部分的思考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要坚定文化自信,研究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必须从历史高度,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独特性,并非简单的区别,而是一种优越性,是人类发展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有四点要求:一是要阐明独特性,明确“我们是谁”;二是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所形成的新的自我意识;三是要全面研究独特性在人类未来发展中的意义;四是要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同时也重新审视世界。

  任丽梅分享了《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学习体会。我国明确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自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须阶段和必然要求。习近平用四个“度”来描述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一个大科技时代。多年来,中国坚持科技独立自主发展,取得了多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并带动产品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我们完全有信心未来在科技竞争中能够突围、胜出。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出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所在,提出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相关顶层设计既实且稳,未来中国必将迎来一个科技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研部副主任戴立兴研究员点评发言指出,各位老师阐述的思路比较清晰,把握也比较准确。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治国理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底气越来越足,认识越来越深化。中国共产党人以自我革命为永恒的课题,坚持自我革命与发展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必将开拓更美好的未来。

(刘燕供稿)

发布时间:2022-07-18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