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方毅:“千万工程”蕴含的科学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4-12-25
字体: 打印
分享: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着眼于浙江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实际,着眼于农民群众最大的诉求期待,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民心工程。“千万工程”不仅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论,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一是坚持“小中见大”。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千万工程”从人居环境改善入手,确实是个小切口。但是,它是从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入手,从制约农村发展最基础的问题入手,从而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源,唤醒了万千村民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唤醒了村干部在广袤农村大地上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激情与梦想,也唤醒了市场、社会资本、城里人对农村的向往和关注,最终作出的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文章。这是一个大情怀、大格局,也是一个大民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聚焦现阶段农民群众需求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重点实事,抓一件成一件,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千万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始终坚持“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绝不能忘了初心,搞形式主义,损害人民利益。 

  二是坚持“以点带面”。所谓以点带面,就是要先搞好试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不要一哄而起。当时浙江省委定的是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但事实上是一干起来以后马上就形成了“鲇鱼效应”,整个浙江农村全部动起来了。没有列入示范村、整治村的坐不住了,没有干出名堂的村干部坐不住了,在外面的乡贤坐不住了……全省上下你追我赶,各种创新此起彼伏,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使得整个浙江农村从几处盆景变成了全域风景,美丽成为常态。“千万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坚决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扩张、冲动投资,最后是一地鸡毛、债台高筑。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深化,加强督查落实,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三是坚持“循序渐进”。事物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千万工程”范围不断延展、内涵不断丰富、成果不断放大,真正体现了从环境改善到产业兴旺再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序推进和与时俱进。坚持二十年如一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是“千万工程”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它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一年一年地见成效。既要避免激进毛躁,也要避免自设藩篱、画地为牢、小富即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锚定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不折腾、不动摇,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以一步一个脚印的“量变”跑出乡村振兴的“质变”。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各村的资源禀赋不同,文化传承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必须走特色之路,注重“千村千面”“万村万象”,立足不同村的具体情况,分类确定建设模式,制定“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力戒千村一面,力戒照搬照抄,力戒形式主义,不搞整齐划一、不做过头事。“千万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把握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区域差异大的实际,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传统农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千万乡村找到最适合解决自身矛盾特殊性的“最优解”,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五是坚持“组织保障”。“千万工程”从实施之初就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构建科学规划、逐步扩容、投资建设、制度创新等一整套推进机制,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实施“头雁工程”。通过“第一书记”“干部包村”“驻村工作队”和“村级组织一肩挑”等方式,充分发挥村级干部的“领头雁”作用,推动村级组织持续建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千万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逐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机制,切实避免能责不符、人事失配的“小马拉大车”现象,以及因为不具备项目规划建设管理能力等原因而导致的半拉子、烂尾工程现象,坚决查处权力寻租、能人腐败等败坏党和政府形象的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来源:学习时报 

  网络编辑: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