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刘仁营 李海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学习习近平关于历史自信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24-08-21
字体: 打印
分享: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号召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五史”学习中汲取历史经验、获得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二次会议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了“历史自信”重要命题,“历史自信”一语成为党的文件和相关研究中的高频词汇,在重要场合被经常提及。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的“历史自信”命题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突出和强调,这一方面说明党的“历史自信”命题在当下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自信”、探索其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命题的提出
  注重从历史学习中汲取历史智慧、厚植历史自信,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我们党都特别注重通过学习历史,增强历史自信。毛泽东就是践行和推动向历史学习的光辉典范。1944年3月,《新华日报》刊登了郭沫若的史论著作《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从这一文献中读出了警示和深意,并将其作为重要整风文件,在全党推广学习。他说:“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正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革命实际,不断向历史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才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邓小平也高度重视总结历史,从历史中获得智慧启迪,认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实践过程中,突出重视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一方面,党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部署,号召广大党员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习近平也身体力行,带头学习思考,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场合,他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进行总结论述,逐渐形成了关于“历史自信”的重要命题。2021年11月11日,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向全党正式提出了“历史自信”这一命题,要求全党“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这是他第一次明确提出“历史自信”。此后,他多次围绕这一命题进行了重要论述。其中,“历史自信”重要命题贯穿于党的二十大始终,无论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还是在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以及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会重要讲话中,他都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党的二十大之后,“历史自信”继续作为高频词汇出现在习近平的多次讲话中,如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重要讲话中,“历史自信”重要命题都屡被提及。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科学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说,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自身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本质特征、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历史经验以及未来前景等在总体上所持的高度认同与自我肯定的态度。中国共产党在回顾奋斗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形成历史自信的过程中,深入辩证地理解了历史自信的本质,形成了对历史自信的系统而全面的科学认识。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对自身在奋斗征程中的历史出场、历史成就、奋斗精神、历史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历史方向等方面,呈现出的高度自我认同、自我肯定的态度和精神状态。
  (一)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出场的自信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是从登上历史舞台之时就带有的自信。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从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发展成为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支撑我们党不畏艰难险阻,一路披荆斩棘,从苦难辉煌走向逐步胜利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出场伊始就具备的历史自信。具体而言,这种历史自信包括初心使命的纯洁性、指导思想的先进性和阶级立场的进步性。
  其一,在初心使命上,我们党有着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纯洁性。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上下求索,但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因为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925年,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初心使命的纯洁性,使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衷心拥护,在与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
  其二,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党有着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先进性。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为旨归,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正是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让初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奋斗征程中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其三,在阶级性上,我们党有着其他政党无法比肩的进步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是世界上最具有革命性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当起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一开始就把工业无产阶级作为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把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作为我们的同盟军,从而科学地确立了我们党的阶级基础和依靠力量。正是这种阶级上的进步性,让我们党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带领人民扭转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出场伊始的自信,使我们党从一开始就保持必胜信念,并在此后的历史征程中攻坚克难,夺取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不断证实和巩固着这种历史自信。
  (二)中国共产党对历史成就的自信
  历史成就是历史自信的客观基础。一方面,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得以自信、能够自信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不断开创未来的底气所在。
  其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其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实现了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我们党“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其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我们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其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谱写了人类反贫困的历史新篇章,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另一方面,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这是我们党得以自信、能够自信的历史渊源和坚实支撑。革命年代,面对外敌进攻,毛泽东立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伟大历史实践,庄严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取得的历史成就。历史成就能够带来自信,这种自信是我们党继续前进的强大底气。因为历史成就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一个不断奋斗、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历史成就带来的自信也不是一次性的,这种自信能够让我们党继续取得更大的成就,进而获得更强的自信。同时,如何化历史成就为历史自信,继续保持艰苦奋斗,避免陷入历史自满,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把夺取全国胜利比作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出长剧的小序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取得的成就有着清醒的历史认知,彰显了我们党要在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创造更大成就的信心和决心。
  (三)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精神的自信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纯洁的初心使命,就有着与生俱来的奋斗精神,这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最初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淬炼、重塑于党艰苦卓绝的百年奋斗历程,并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增强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
  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积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凝聚着共同的精神力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坚定弘扬者,我们党充分发扬民族精神,并在艰苦卓绝的百年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虽然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特有的时代内涵,但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在特定时空下的具体表现,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充实和发展,进一步丰富我们党的精神世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扬奋斗精神的重大意义。他指出:“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些伟大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它们如同一座座丰碑串联起了党的百年历程,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其一,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历史自信的重要来源,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体现。拥有了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能在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思想作风等方面成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
  其二,奋斗精神是激励我们党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同困难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毫不畏惧、夺取胜利,首先就是源于我们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奋斗精神。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注重传承和弘扬奋斗精神,带领全国人民以自信昂扬、精神焕发的状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仅粉碎了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图谋,而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注重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赓续,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自信
  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习近平指出:“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一方面,我们党特别注重从我国古代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汲取开拓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从毛泽东读史论政、将古人智慧用于指导革命和建设,到习近平以史为鉴、从古代历史中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都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特别注重总结自己历史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是在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历史时刻,我们党及时对自己的历史进行深入总结,形成了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三个历史决议”。
  其一,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必须联系中国革命的实践来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必须团结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之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其二,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入概括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指出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确立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原则,重视加强党的团结。其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关键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百年奋斗历程就是我们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历史自信,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一方面,历史经验能够丰富党的历史智慧,提高我们党解决问题的本领,确保党的事业逐步取得成功。历史经验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凝结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思想武器。正如毛泽东所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正是因为我们党重视历史经验、运用历史经验,善于从历史经验中丰富自己的历史智慧,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另一方面,历史经验能够带来自信,但是对历史经验的自信不等于经验主义。因为对历史经验的运用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与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殊性相结合。新时代我们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把总结历史经验与新时代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符合新时代新情况的历史经验。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五)中国共产党对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历史方向的自信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一个政党要发展、要振兴,必须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具体践行“两个结合”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朝着正确的历史方向勇毅前进。这个方向,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就是世界大同和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方向。
  在百年奋斗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了正确决断,牢牢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其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把握时代大势,顺应历史规律作出的正确抉择。鸦片战争之后,无数有志之士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尝试了各种方法均以失败告终。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对症良方”,带领人民“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其二,“以苏为鉴戒”思想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通过学习苏联经验,我们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发现了这一模式存在的弊端。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戒”,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正是因为我们党正确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才能避免重蹈苏联模式的覆辙,并为今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经验。其三,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洞察时代潮流、把握历史规律、坚持历史方向的伟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及其运动变化,准确判断世界大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遇到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不要丧失这个机遇。许多人不懂得这是中华民族的机遇,是炎黄子孙几百年难得遇到的机遇。”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其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前进方向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特点,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历史篇章,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历史方向的历史,就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方向奋勇前进的历史。正如习近平所说:“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作为政党,一旦正确认识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了历史方向,就要矢志不渝在正确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才能不负历史使命、创造历史伟业,也才能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奋斗征程中,正是因为我们党顺应了历史潮流和人民期待,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才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还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既是对我们党能够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历史方向的肯定,也更加坚定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社会发展规律,不存在一经形成就永远不变的社会发展规律。在新时代,我们党应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时俱进、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实践中印证方向的正确性,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时代价值
  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我们党明确提出并反复强调历史自信,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蕴含着深厚的时代价值。这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四个自信”,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巩固人民对党坚定不移地拥护和支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有利于从根本上增强“四个自信”
  历史自信能够为“四个自信”提供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历史积淀。习近平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与“四个自信”相比,历史自信是更为基础的自信。只有通过学习历史,坚定历史自信,才能进一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而激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坚定信心。因为历史自信和“四个自信”是有机统一的,所以习近平强调:“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就要从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
  其一,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使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探索出了这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自信使我们更加坚定道路自信,我们的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其二,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使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正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才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高度的历史自信,使我们党深入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并在伟大实践中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断增强着理论自信。
  其三,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有利于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不断探索,并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检验而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不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沃土、充分吮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长起来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制度体系。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经过历史确证、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具有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制度。
  其四,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从根本上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让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历史自信包含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源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又源于我们党基于高度历史自信基础上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是我们党在奋斗征程上不竭的精神滋养。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正是这种历史自信,使我们党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最根本保证。习近平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在奋斗征程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管党治党强党的历史经验,坚定的历史自信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其一,坚定的历史自信有利于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在这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中,正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才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成为人民干事创业的主心骨,带领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当前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自我革命“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充分汲取了历史决议中总结的历史经验,从七个方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系统部署,彰显了我们党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智慧和力量的高度自信。
  其二,坚定的历史自信有利于我们党充分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作用。我们国家从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从“落后就要挨打”的旧中国百年屈辱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下取得的。历史反复确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定海神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号”巨轮才能在风云变幻中保持正确航向。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并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出了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
  其三,坚定的历史自信有利于全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首要的是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我们党在革命早期曾遭受两次严重挫折,主要是因为当时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之后,正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才从濒临灭亡的险境一步步转危为安。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运筹帷幄、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才能够战胜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战胜的艰难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因此,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使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有利于巩固人民对党坚定不移地拥护和支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从而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党的百年奋斗史证明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让人民进一步筑牢历史记忆,更加坚定不移地在党的带领下开创新的历史伟业。
  其一,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增进人民对党的肯定和认同,更加爱党敬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的伟大历史成就大大提高了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振了人民的骨气、志气、底气。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让人民深刻体悟到党的初心使命,深刻认识到党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也深刻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在党的带领下开创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其二,坚定的历史自信能够让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一方面,党的奋斗征程史,是一部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书写的历史。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试图通过歪曲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的险恶用心,我们党秉持高度的历史自信,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党史学习,帮助人民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使人民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另一方面,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是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发展、携手共进的历史,是中华儿女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历史。历史自信能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力量。
  (四)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胸怀天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人类解放与发展的伟大事业。坚定的历史自信,使我们党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复兴。正如习近平所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其一,坚定的历史自信使我们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坚定的历史自信让我们党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即毛泽东思想的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另一方面,坚定的历史自信,使我们党在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把稳了社会主义航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历史终结论”等错误观点甚嚣尘上。在一片唱衰社会主义的论调中,高度的历史自信,让我们党坚信“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坚定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抵御住了来自西方国家的挑衅,带领人民闯出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决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行稳致远。
  其二,坚定的历史自信使得党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注入了生机活力。历史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从根本上扭转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使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迎来新的光明前景。一方面,坚定的历史自信,让我们党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和实践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影响力、感召力,提振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也使中国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坚定的历史自信,使我们党为人类实现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证明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多样性,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的困局,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为第三世界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树立了光辉典范。可见,正是坚定的历史自信,让我们党能够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让“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作出更大历史贡献”。
  四、结语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习近平关于“历史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最终落脚点均指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自信”重要命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大势中洞察时代需求、把握历史主动的历史自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来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包括我们党对历史出场、历史成就、奋斗精神、历史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认识历史规律、把握历史方向等方面的自信,它为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历史支持。从这种自信中我们党可以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增进团结,更加坚定地走好未来之路,交出让人民满意的历史答卷。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1期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