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钟超:“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发布时间:2024-08-20
字体: 打印
分享: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契合性
  文脉与国脉相连,文运与国运相通。当今世界,中华文明是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这是值得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地方。然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蒙辱、民族蒙难、文明蒙尘,整个国家走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至暗时刻。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上下求索,直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真理性,不仅为中华民族找到了抵御外侮、奋起直追的现实途径,同时也为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引。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从思想内涵和价值主张上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从价值观看,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强调“以人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生态观来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强调“民胞物与”“斧斤以时入山林”;从社会观来看,马克思主义主张构建自由、平等、公平的社群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强调建设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这些都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也是“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能够激荡出绚烂文明图景的内在逻辑。
  坚守“魂脉”和“根脉”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路径。历史和实践都表明,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只有坚守根与魂,文化发展才能不断催生出“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源泉,文化事业才能焕发出“百舸争流千帆竞”的蓬勃生机。
  “魂者,器物之统摄也。”坚守魂脉,才能维系事物的根本、源泉和血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魂脉,在党的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引领作用。作为雄踞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指引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伟大旗帜。坚守魂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中的根本制度,牢牢坚守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和红线,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永固、航向不偏。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建设者和弘扬者。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当然,强调坚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并非要一味复古、食古不化,而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活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释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坚持“两个结合”,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东方大国,我们深知文化建设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寻找文化创新发展的立足点、支撑点、突破点、闪光点。
  贯通古今,返本开新。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这是我们今天推进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我们切不可“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而应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保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从传统中找寻挹注和灌溉现代文明的思想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以百姓心为心”遥相呼应;我们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我们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现了先贤“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历史夙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来越宽广、事业越来越兴盛。
  正心诚意,盈科而进。严复曾说:“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既等不得,也急不得,因为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并非如经济建设那样满足要素资源就能轰鸣开工。文化的繁荣,首先需要的是正心诚意,抛却大干快上的实用主义思维,科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持如钱穆所指出的“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取精用宏,盈科而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文明的要素萃取出来,进而转化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今年春节,潮汕地区的春节习俗“英歌舞”火爆出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刚健之美,甚至在海外也吸引了不少点赞和关注。前两年,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用创新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释放出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和魅力,显示出传统文化资源的巨大潜在能量。
  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几遭劫难而始终屹立不倒,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张骞出使西域、佛法西来、欧风东渐,都曾带来外来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冲击,但这些因素最终都成为中华文明重新塑造自身的养分。中华文明具有求同存异、和合共生、兼收并蓄的文化品格,我们以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为自身文明的发展汲取更多元的资源。尤其是,当代中国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秉承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原则处理国际关系,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霸凌,超越零和博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外交理念和实践展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将会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带来更澎湃的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年4月9日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