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谢丽威 韩升: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蕴涵

发布时间:2023-11-08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坚持人民至上”列在“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本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段论述高度概括和深刻展现了习近平人民观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蕴涵。全面把握和系统阐释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蕴涵,对于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明确人民的现实本质: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概念是对资产阶级虚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超越,既非遮蔽生成前提的纯粹先验设定,更非掩盖特定目的的虚假意识粉饰,而是廓清和确立了奠基社会生活、立足客观境况、致力实践创造、表达真实诉求、追求自由解放的“现实的人”的历史创造主体地位。在这样一层意义上,人民才真正获得了在推动历史发展中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并不是‘历史’把人当做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此,“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作为阐明社会发展历史之唯物主义本质的逻辑前提得以确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进行了明确概括:“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正是从现实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及其形成的复杂社会关系出发来明确人的本质,并由此考察社会历史发展所蕴含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才从根本上超越了机械经验主义者“僵死的事实的汇集”和主观唯心主义者“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概念不是资产阶级思想家虚设市民社会构成的封闭自足、空洞虚无的“原子”,而是在复杂社会关系中不断破除发展障碍、追求自我实现的活生生的现实个体。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成员认知上的原子论倾向,指出:“原子的典型特性就在于它没有任何特性,因此也没有任何受它自己的自然必然性制约的、同身外的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原子是没有需要的,是自满自足的;它身外的世界是绝对的空虚,也就是说,这种世界是没有内容的,没有意义的,空洞无物的,正因为原子是万物皆备于自身的”。正是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赖以维系的所谓平等契约才遮蔽了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及其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并由此建构了一个以原子化自我为起点的黑格尔所说的“需要的体系”。在这个“需要的体系”中,自我无限膨胀的欲望在“理性的算计”配合下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构成社会的普遍性:“我必须配合着别人而行动,普遍性的形式就是由此而来的。我既从别人那里取得满足的手段,我就得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同时我也不得不生产满足别人的手段。于是彼此配合,相互联系,一切个别的东西就这样地成为社会的”。基于工具理性的“算计”完全替代了基于实践智慧的“行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建构的唯一原则,人也彻底沦为资本逻辑所支配和控制的对象和客体,失去了主宰生活和创造未来的能力。作为基于利益交换逻辑而形成的“需要的体系”的资本主义社会注定不会成为人类社会普遍性的“历史的终结”而只能是一个注定要被扬弃和超越的特定阶段和特殊形式,因为在构成和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主体认知上资本主义的预设是虚构的、空洞的和封闭的,由此而预想的“最后之人”也不过是一场意识形态的迷梦罢了。
  当然,历史唯物主义也充分肯定了“现实的人”所具有的明确的欲望、需要和利益诉求以及由此而演化出的社会关系:“他的每一种本质活动和特性,他的每一种生命欲望都会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把他的私欲变为追逐身外其他事物和其他人的需求。但是,因为一个个人的需要,对于另一个拥有满足这种需要的手段的利己主义的个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言自明的意义,就是说,同这种需要的满足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所以每一个个人都必须建立起这种联系,为此,每一个个人都同样要成为他人的需要和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牵线者”。但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将这种需要的满足和利益的交换神化为社会关系建构的至高原则,也没有停留在碎片化、微观化的需要分析和利益探究上,而是由此深入到更为广阔、更为宏大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去探求一种更加积极的人的本质力量确证和主体实现样态。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的:“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新的证明,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历史唯物主义的“需要”当然关注人的自然需要和生理需要,但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进入到一种更高端的社会需要层面;历史唯物主义的“利益”当然包含着个体利益的追求与实现,但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进入到一种更广阔的社会价值层面。由此,“社会”绝不仅仅是滕尼斯笔下与注重“本质意志”的“共同体”相对的强调“选择意志”的、作为“机械聚合和人工制品”的“社会”,而是具有重要构成意义的生存处境,这是一种超越了简单利益交换关系的、内蕴着个体与总体辩证关系的生机勃勃的有机共同体——规定着“现实的人”并被“现实的人”的现实活动所改变。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现实的人”所处的特定的时代境遇和社会关系都构成了其一切认知产生和行动发生的存在论前提,由此而展开的日常现实生活本身就是历史演进与发展的有机构成部分,融入世界之中而非处于世界之外更非超乎世界之上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弥合个体性与总体性分裂与对立的关键所在:“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人也是总体,是观念的总体,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人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得总体而存在一样”。正是在这种个体性与总体性的辩证统一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概念获得了扎根现实、推动发展、创造未来的真理支撑和道义支持,并由此超越了以英雄没落的“众庶”涌现、个性泯灭的“无名氏”崛起、非理性狂热的“群氓”躁动为主要佐证的西方消极主义人民群众观。也正是在这种个体性与总体性的辩证统一中,作为历史主义之前提的“现实的人”才真正具有了现实性,并在具体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实然”与“应然”的动态张力中成为推动文明进步、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理想状态的主体性力量。由此来看,历史唯物主义重视的是“那些作为社会积极成员的个人所进行的现实的人的活动,这些个人作为人也有痛苦,有感情,有思想,有行动”。也就是说,人民不是简单而抽象的原子预设,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个体,具有鲜活、丰富而深厚的生活世界意蕴。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概念是在破除将人民抽象化、符号化、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中得到确立的:“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意识形态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
  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概念,不能只停留在注解典籍文本的单纯理论层面,而是需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与人民打成一片,感知、理解和体悟人民的生产环境和生活处境,真正成为人民的一员。从人民中走来的习近平是真正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在接地气地与人民真正交友、深入基层获取最确实民情、积极认真解决人民实际困难中真正做到了感人民所感、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谋人民所谋,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信念贯穿到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之中。正是基于这种现实而确切的经历和真挚而朴素的情感,习近平人民观具有了厚重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在习近平人民观中,人民不需要美轮美奂的说辞,人民需要的是朴实无华、真实感性、踏实可靠的生活。设身处地地理解人民,才能真正走向、走进人民,才能真正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真正为人民谋利造福,才能真正与人民共同开创美好未来。人民至上原则绝非高亢的说教信条,而是在悲伤着人民的悲伤、忧虑着人民的忧虑、快乐着人民的快乐、幸福着人民的幸福中传递的感同身受和脉脉温情。习近平人民观中内蕴的人民情怀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至上原则的最真实表达和最生动诠释。
  在习近平人民观中,人民情怀从来都不是虚假的承诺和空洞的幻影,而是贯穿在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民生事业之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是对习近平人民情怀的最生动写照。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总是渗透和体现在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现实问题的关心和关注上,总是渗透和体现在对每一件民生实事的推动和落实上。习近平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动脱贫致富到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从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到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从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到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从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到全面推进共同富裕,从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到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每一项民生事业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对人民情怀的最充分体现,都是对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可靠保证,都是在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可以说,立足人民的现实生活,谋定人民的利益诉求,笃行人民的幸福期盼,是对习近平人民情怀的最有力注解和最深刻诠释。
  习近平人民观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论的重大创新和重要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新时代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高的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的最新成果,贯穿、渗透和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在党的二十大所擘画的宏伟蓝图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人民的主体地位必将得到更加充分的维护,人民的主体力量必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人民的主体幸福必将得到更深层次的实现:“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人民观的现实本质充满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历史主动精神,融汇于在过去、当下、未来的交汇点上不断推进和深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之中,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本质的充分彰显和时代展现。
二、扎根人民的社会实践: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路
  历史唯物主义是真正人民性的理论,书写的是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展现的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一个历史范畴,指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活动原则的实践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样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性体现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性体现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富起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性体现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强起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说,人民性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之中。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实践观和人民观是内在统一、高度契合的,也就是说,实践必然是人民作为主体的实践,人民必然是处于实践之中的人民,人民的伟大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沧桑正道。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性和实践性上保持了内在一致,实现了人民主体与时代实践的逻辑自洽和历史证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然是人民创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观渗透和体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之中。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路由此得以展开。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根本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真理性表达的根本依托。实践具有根本的属人性,是澄清理论认识、透析社会关系、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路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体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联系过程,是人民作为主体在尊重客观规律和追求主观目的的有机统一中不断创造历史并实现和确证其自由个性的积极活动。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引领历史潮流、创造历史伟业的真正主体,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人民创造历史实践的真实表述和自觉显现。任何脱离人民实践的思想理论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过眼云烟,都不过是构成和佐证特定阶级意识形态的只言片语,都不过是对现实物质利益关系的扭曲的、虚幻的抽象表达。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以人民的伟大实践而非某个天才思想的灵光乍现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由此找到了从根本上批判和破解资本主义困境、探究和建构未来理想社会的钥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由此而言,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特定阶级狭隘的历史局限,破除了一切遮蔽与掩盖人民主体性的唯心史观思想症候,真正将人民高扬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上。历史唯物主义书写的是人民的伟大实践,传递的是人民的真实心声,表达的是人民的价值诉求,承载的是人民的理想期盼。历史唯物主义是人民伟大实践的思想表达和理论概括,人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忠实记述者和自觉践行者。
  高度重视人民实践的巨大创造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想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相比于唯心史观以英雄人物或天才头脑来解释重大历史事件、理解社会发展动力而陷入神秘主义的历史偶在论(即历史发展毫无规律可言,不过是某些英雄或天才的意志使然)而言,历史唯物主义坚信,人民拥有高度的实践精神、自觉的实践意识、审慎的实践品格和强烈的实践愿望,对于重大历史变迁的发生、社会发展进程的推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观内涵着对英雄人物及其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英雄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结果,本身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重要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民与英雄不是隔绝分离的对立关系而是高度融合的内在一致关系:英雄是从人民中成长起来的杰出分子,是人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是英雄最真实生动的底色,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在这样一层意义上,人民是囊括一切积极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的有机整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社会历史合力论的积极呈现,概括和浓缩着社会现实发展的主流价值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趋势。
  当然,强调人民伟大实践的历史创造作用绝非一时兴起的盲目的民粹主义冲动,更非无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纯粹主观意识虚构。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所指出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由此可见,人民的伟大实践必然是在特定现实的社会语境中真实发生的,不仅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而且无法脱离具体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人民实践的创造性要在延续和更新而非隔绝和断裂文化传统的意义上得到更加生动有力的体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最真实、最客观、最生动地展现了社会习俗、惯常理念、道德规约、伦理教化等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传统。可以说,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世界渗透和展现着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之间灵动转换、游刃有余的实践智慧。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强调,必然蕴涵着对社会发展进程不可违背和逆转的客观规律、现实社会实践必然依托和承载的文化传统的承认与尊重。可以说,强调社会发展规律、历史文化传统与人民主体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之现实性和真理性的有力证明。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不是游离于人民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之外的虚幻空想和抽象迷思,而是扎根于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世界以引领社会文明进步、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客观真理,是社会正义、历史道义与人民情义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融通。
  习近平的人民观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之中,蕴涵着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最真切、最真实、最真挚的感知和体悟。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七年的知青岁月到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的长期地方工作经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推动历史发展的理解与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切身经验紧紧联系在一起:那些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那些求真务实的工作方式、那些统筹谋划的战略理念、那些坚忍不拔的担当精神,都是在作为人民群众最普通一员进行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锻造的,都是在团结、凝聚和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不懈奋斗的进程中养成的,并为其进入中央工作后确立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这一根本价值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正是在充分发掘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蕴含的磅礴伟力和有效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共识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才创造了新时代十年的深刻变革和辉煌业绩,为进一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扎根人民的社会实践,必然蕴涵着对人民最真挚的热爱和虚心向人民学习的胸襟、识见。习近平指出:“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人民是历史脉搏跳动的最真切感知者,是时代变革洪流的最真切体验者。理解人民,向人民学习,才能感悟历史,才能引领时代,才能开创未来。对习近平而言,人民群众的质朴善良和踏实勤劳是最可贵的品格,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沉淀积累的实践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惟有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政于民,才能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才能为做好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提供最坚实、最有效的实践路径。正是在这样一层意义上,习近平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习近平看来,日常的平凡才是真正的伟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是一切国家制度、社会规范、价值体系和思想理论的源头活水,是洞悉社会发展秘密、破解社会发展难题、找准社会发展途径、实现社会发展目的的关键所在。因此,扎根人民平凡而又伟大的社会实践,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治国理政,才能切实可行地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才能稳步推进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
  扎根人民平凡而又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真正走进人民生活的深处,真实地关注、再现和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游离于人民的真实生活之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在习近平看来,只有“身入”、“心入”、“情入”人民不懈奋斗的社会实践之中,自觉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吃透生活的底蕴,体悟生活的本质,理解生活的意义,创造生活的价值。习近平指出:“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人民主体与现实生活是高度一致、有机融合的,离开人民就无法理解生活的真谛,离开生活就无法理解人民的本质。人民的现实生活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真正的表达和体现,是一切真正旨向人类文明进步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国家体系和观念架构的发生域和诞生地。一切脱离人民现实生活的思想观点、话语形式和理论体系都是虚幻空洞的主观意识迷雾,都无法呈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进步的主流价值、时代演进的宏大旋律和世界变化的客观趋势。对于习近平而言,理解了人民的现实生活就触及了最真实的时代脉搏,就明确了最现实的问题意识,就掌握了最朴实的真理话语,就巩固了最坚实的发展基础。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绝不是单纯私人意义上的个体行为,也绝不是自我悲欢的纯粹主观表达和个人好恶的随意宣泄抒发,而具有强烈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的创造行动,蕴涵着特定时代代表主流价值取向和文明进步趋势的家国情怀。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家国情怀既不掩盖人民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也不回避主流宏大叙事所具有的突破性和超越性,实现了个体化追求与共同体目标的贯通整合、协调一致。习近平人民观中饱含的家国情怀是丰富而充盈的,人民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从来都是紧密关联、一体同构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实现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愿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社会的发展的有机融合,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精神、描绘中国蓝图的社会实践所具有的家国情怀和蓬勃伟力。正是在这样一层意义上,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面向未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更加辉煌的丰功伟绩,书写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传奇,彰显习近平人民观在传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所体现出来的真理属性和科学价值。
三、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归旨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归旨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正确揭示,可以说,不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被长期遮蔽,而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也被无情压制。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区别和超越于其它一切特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就在于其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揭示、对全人类整体利益的维护和对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最根本、最彻底、最纯粹的人民立场,蕴涵着最博大、最无私、最崇高的价值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根本使命,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为价值追求,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这是共产党和人类有史以来其他所有政党相区别的本质所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始终贯穿着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初心与使命,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最充分体现。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习近平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人民立场的新时代彰显,代表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鲜明的人民价值归旨。
  习近平人民观立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现实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脚于增进民主福祉的价值归宿。习近平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尽管“有没有”的问题已经解决,但“好不好”问题的解决依然任重而道远。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绝不仅仅限于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的满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民生福祉拥有更为丰富而多元的内涵,正如习近平所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得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整体而言,理解现阶段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等丰富内涵可以从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个层面展开:获得感强调的是按劳分配的经济正义层面,增强人民的获得感需要坚持社会分配中的人民至上原则,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抑制资本无序扩张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幸福感强调的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富足层面,增强人民的幸福感需要坚守和弘扬基于社会现实的主流价值导向,高度关注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积极提供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公共文化产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安全感强调的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层面,增强人民的安全感需要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积极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因此,需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全面、系统、深入理解习近平人民观的美好生活价值内涵,由此才能真正理解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归旨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正道坦途。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作为所有国家顺利开展治国理政之前提和依据的政治合法性绝非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君权神授”,更非资产阶级虚构的“天赋人权”,而是深深植根于现实的物质生活和经济基础之中,集中体现在对最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的谋求和实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所以能够代表人类社会的理想和未来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蕴涵渗透和体现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实践之中,在习近平看来,治国理政的本质在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标准和价值尺度体现在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回应、保障和实现上。从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都需要贯彻和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民主体性渗透和融入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之中。2019年10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纵等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习近平2019年11月2日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经过系统阐述和深入实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人民性的重要体现,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发展层面诠释了习近平人民观的历史唯物主义主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实效性体现和渗透在对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尊重、维护和保障上,倾听人民的真正心声、回应人民的现实关切、释放人民的创造活力、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了“中国之治”的人民性,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所以具有巨大优势和无比先进性的根本原因所在。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得民心,确保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人民价值归旨。
  习近平人民观基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落脚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各项民生实践和民生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变的语境中的重要话语表达,体现了习近平人民观内蕴的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自觉。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概念,从物质生活水平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到民主政治生活更深层次的参与,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进一步彰显到生态优美和谐的进一步完善,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的提升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都囊括其中。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是简单明确而实实在在的,既体现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现实民生问题的解决上,又体现为对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经济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上。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以说,习近平人民观包含着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冷静思考、审慎决策和系统谋划,贯穿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旨向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全局性、统筹性、战略性推进和实现。
  对习近平而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是一句空话、套话,需要发扬接续奋斗的务实精神,通过真抓实干、不懈努力真正落实在每一项可感可知的现实民生举措上,将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贯穿在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之中,将人民最日常、最普通、最真切的忧乐悲欢渗透进治国理政的各环节之内。在习近平看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要更加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事关民生幸福的各项实践举措的有序推进和扎实落实使中国亿万最普通的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新时代十年,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的16510元增加18618元。城乡居民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50.1辆和30.2辆,平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分别为161.7台和89.0台,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为253.6部和266.6部……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日子还会越过越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更加迫切,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必将通过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接续奋斗创造更大、更多、更辉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人民观的美好生活旨归必将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得到更大程度和更深层次的体现和实现。
  (作者简介:谢丽威,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韩升,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