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李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3-02-13
字体: 打印
分享: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以其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又要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坚持”对此作了全面系统准确的凝练概括,是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观点。
一、“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彰显人民观点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共出现了177次,深刻彰显了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点。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党对自身性质宗旨的深刻诠释和生动表达。
  正确的理论来源于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观点,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制定任何一项政策、推进任何一项改革、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 真正的经得住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理论,必然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进行社会物质生产的伟大实践之中,必然来源于人民群众攻坚克难、推动社会变革的无穷智慧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一系列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象化、具体化、现实化的过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可以在指导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得到实践的检验,获得人民的认可,赢得群众的拥护,也能够吸收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先进经验,汇聚起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使得理论更具有人民性。
  科学的理论立足于人民。“为了谁”是理论使命的话语体现,也是理论根本性质和最终目标的直接阐释。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自身立场和理论立足点置于广大劳动群众身上,将“人民解放”奉为自身理论的宗旨和使命,立场植根于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 理论不仅为人民描绘世界图景,引导人民认识和理解世界,也为人民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引导人民科学、辩证、全面地思考问题,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群众一旦把科学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就能在实践中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积极反作用,从而使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已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先进的理论造福于人民。人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活动开展的直接动因,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习近平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3] 坚持人民至上,既是由党的理想信念和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由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的。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是党的工作“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执政水平和成效如何,最终是由人民来当“阅卷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4]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变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遵从人民利益诉求,植根于服务人民的事业,才能激发人民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的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书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崭新篇章。
二、“坚持自信自立”全面彰显国情观点
  自信自立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在禀赋和精神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和优秀品格。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持自信自立自强,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立足中国国情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依靠中国自身力量推进伟大实践,取得了彰显中国特色优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坚持自信自立,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风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理论创新立足中国国情。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必须立足于国情。毛泽东在1944年就说过:“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5]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其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不是教义,而是思想方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更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时代课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科学回答,得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创立了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新篇章。有了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以更加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理论实践依靠中国力量。没有哪个国家或民族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实现强大和振兴,如果这样做了,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国的附庸。习近平强调:“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6]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我们党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巨大的信心决心、坚定的意志勇气,自信自尊、自立自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了更加坚实基础。特别是面对美西方国家发动的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在坚决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把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潮流,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理论成果彰显中国特色。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习近平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中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我们党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功开辟和推进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为推动世界和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纵观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遍览全世界四千多个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实践上不断谱写出崭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了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也彰显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征、中国基因。
三、“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彰显发展观点
  习近平深刻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7],鲜明阐释了我们党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充分彰显我们党运用发展观点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价值导向,对于我们坚持守正创新,以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准确理解守正创新的内涵价值和发展本源。守正就是固本培元、坚守正道、追求真理,按照事物的本质要求、客观实际、发展规律办事。创新就是进行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有目的地创造出新生事物,用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守正创新生动反映了革命建设发展伟大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结合时代条件大胆实践,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党取得了百年历史伟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从实践上守住了发展道路和方向的“正”,创造了根植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新”。守正创新深刻演绎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充分汲取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养分,又有机融合现代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从根源上守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创造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守正创新内在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本质上守住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正”,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
  深刻认识守正创新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习近平高度重视守正创新,把守正创新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比如,对理论建设提出“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对党史学习教育提出“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对深化改革工作提出“要加强改革前瞻性研究,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对经济工作提出“我们要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对文化事业提出“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相适应”;对世界格局变化提出“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牢记初心和使命,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对制度建设提出“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些重要论述,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赋予了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正确运用守正创新相辅相成统一联系的辩证关系。守正与创新不可分割、不可偏废,是有机整体,双方在相互统一相互联系中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一方面,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和保障。离开守正谈创新不是真创新,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浪潮,如果无视国情民意、文化传统、历史根基,改旗易帜、改弦易辙,就会偏离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正确发展方向,“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因此,必须在守正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创新,坚持科学真理、遵循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在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使事物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新发展新突破,确保不出现方向性迷失、不犯颠覆性错误。另一方面,创新是守正的完善、发展和趋势。离开创新谈守正不是真守正,面对快速变化的发展环境,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不及时对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事物进行彻底革命,必将会死水一潭、止步不前。因此,必须在创新的推动下进行守正,大力开展思想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通过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实现守正更具生机、活力迸发。
四、“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彰显矛盾观点
  习近平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正是因为牢牢掌握着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真理,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善于认识矛盾、抓住矛盾、化解矛盾,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中国的现实问题,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打开工作新局面。
  充分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去认识问题。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谈到,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8] 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一直坚持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坚定选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后,没有奉行拿来主义、教条主义,而是充分认识到与马克思主义出生地的西欧和先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俄国完全不同的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勇敢清醒地正视和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类矛盾和实际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回答和解决了在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不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新的飞跃。
  充分运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去解决问题。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9] 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同样如此。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一直坚持既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又善于优先找准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时期的关键节点,党都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过科学研判、认真分析,先后提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以解决主要矛盾为着力点,带领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精准洞察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最新论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突破口。
  充分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去防范问题。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相互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10] 也就是说,当事物的运动只有数量上的变化时,它就处于一种相对静止、平和的状态;当事物的运动积累到一定量,突破临界点实现质的变化时,就会出现显著的变动,每次社会发生的革命性变革就由此而来。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一直注重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运用到具体实践中,面对矛盾问题时,坚持用好“团结”与“批评”这对矛盾关系,一方面通过调整政策、改善民生、教育引导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对抗性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推动党内团结和干部能力提升,不断提高党抗击风险的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狠下功夫,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五、“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彰显联系观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系统观念,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系统观念是应用系统思维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对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是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的客观要求。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生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背景之下,且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也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复兴,且对后者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两个大局”既能为我国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也会带来十分严峻的风险挑战。尤其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叠加地缘冲突,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国政治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从国内来看,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拿出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大的政治定力、经济实力、创新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的准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将系统观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是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科学方法。发展和安全,是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两大支撑,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保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同时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发展是第一要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1],进一步对发展的重要性作了强调。高质量发展,首先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只有经济稳住了,其他方面才有可能。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系统谋划、攻坚克难,实事求是推动工作,尤其要兜住民生底线。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一部分专门就“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全面论述与部署推进,“安全”一词也是在“人民”与“发展”之后,出现于报告第三高频率的关键词,足见我们党对安全这一国之大事要事的重视程度。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只有把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有机统一,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防范化解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各种风险。
  坚持系统观念是处理整体和重点两个关系的有效路径。所有事物都有整体和重点之分,“整体”是包含“重点”的“整体”,重点突破是事关全局的关键,要服从整体推进这一目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是推进现代化进程必须正确处理的一对重要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重点代替整体。习近平多次强调二者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关系作出深刻论述:“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12]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的集中体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坚持系统观念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明显变化,系统观念始终是处理各种问题和解决各种矛盾的必然选择。不论是改革发展,还是经济社会稳定,都要从系统观念和全局出发,既注重抓全面系统的面上工作,又注重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最终实现整体推进的目的。
六、“坚持胸怀天下”全面彰显大同观点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13] 这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胸怀天下,致力为世界发展、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博大胸襟、全球视野和大国大党担当,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与世界、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
  坚持胸怀天下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体思想的超越和升华。“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是各国人民都在苦苦追寻答案的“时代之问”,坚持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在长时间的理论积淀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给出的中国答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类求解放,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也是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明显特征。《共产党宣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并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提倡通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人对“物”的依赖逐渐削弱,人类迎来了自我的解放,形成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脱胎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价值追求,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高度统一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共同体思想带有比较明显的阶级属性,本质上是与资本主义对立的,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本国本党的狭隘范围,赋予了“共同体”思想全新的时代意蕴。这样的胸怀天下理念所展现的大同观点更加包容、更加纯粹、更加彻底,充分体现了中国这个“部分”与世界这个“整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天下”字义为普天之下,古时多指中国,后词义延展为全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构筑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理念的传统文化基座。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呼应了“亲仁善邻”“睦乃四邻”的优良传统,正确义利观鲜明了“重义轻利”“以义让利”的道义选择,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反映了“以和为贵”“兼爱非攻”的和平思想,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展示了“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广阔胸襟,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诠释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14] 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是对“和合理念”“大同理想”“天下情怀”等传统家国天下理念的高度凝练和创新发展。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持续提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议到共识再到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中国这个“部分”显现出了影响、推动世界这个“整体”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力量。
  坚持胸怀天下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和捍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此前,习近平已在多个场合阐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全人类共同价值这6个词12个字,提炼出了人类不同文明求同存异的价值共识,反映了世界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回应了全人类追求更加美好生活、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共同呼声,打破和跨越了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差异、文明程度和发展阶段等一道道有形或无形的墙。中国共产党以无与伦比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洞察人类进步潮流,领航世界发展方向,用共同价值凝聚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的合力,这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进一步的理论深化和精神升华。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途径,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推动全球共治共建共享到维护世界秩序,无不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和捍卫,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跳出国家、民族的“小世界”,和全世界置身一处、融为一体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对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福祸相依”的整体性有着精准的认识和把握。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六个坚持”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作为判断大是大非的重要依据,作为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指引,准确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作者为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理论视野》202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