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思想,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领路人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两个确立”写入党章,又写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新时代所取得的一切历史性成就,发生的一切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
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条基本原则。恩格斯明确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而没有这种统一的和指导性的意志,要进行任何合作都是不可能的”。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强调:“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 “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从容驾驭各种复杂局面,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充分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坚强的战略定力、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厚的人民情怀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成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是民族复兴的领路人。
不断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首先,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一系列中央重大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人,全面加强党对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经济发展等重大工作的领导。从2015年起,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年初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成为坚持和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其次,2017年10月27日,党的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规定中央政治局同志每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再次,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促进请示报告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最后,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确保中央对重大决策定于一尊的权威和令行禁止。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自我革命,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强的政治保证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不限于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而必须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覆盖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各个单位组织。而且,党的领导必须是实实在在的领导,必须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而不是空洞抽象的领导。十年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第一条基本方略,被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从根本上改善了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以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新挑战,针对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贯彻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制定和贯彻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探索出一条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438.8万件、470.9万人。经过坚决的斗争,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2020年底,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5.8%的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遏制腐败充满信心,比2012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的成功秘诀。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并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审议通过5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推出2000余项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了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了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
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充分彰显,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得以续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现全面小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方略,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十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包括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启新征程,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蓝图。当前,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中央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绘就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并进行了科学的战略部署。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确地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消除贫困到推进共同富裕,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实现了年均6.6%的中高速增长,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GDP为17.5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深入实施自主创新驱动战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年来,党中央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深入实施自主创新驱动战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创新投入大幅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由1.91%提高到2.44%,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第12位。”这为我们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打下了基础。
辉煌的成绩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新时代的巨大成功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现代化只有西方一条路的神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围绕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党中央积极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首先,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深入推动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切实整治网络空间,使马克思主义阵地更加巩固,主旋律更加响亮。其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通过积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得到弘扬。再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先后推出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精品力作,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最后,强化文明认同,加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毛泽东同志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显著增强。“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新时代十年,除了上述五个方面外,其他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全保障得到极大加强。比如,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党中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国防实力大大提升,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在推进“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上,党中央不断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决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在外交上,党中央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了一个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总之,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卓越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及更为坚强的政治保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不仅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能力、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向终点线冲刺的最关键阶段,而且使科学社会主义展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开辟了社会主义振兴的新阶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征程上,虽然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任何力量不可阻挡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必将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18期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