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特聘研究员

李慎明: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来源:《红旗文稿》2014年第16期 发布时间:2014-12-02
字体: 打印
分享:
  邓小平理论的最大贡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政治成果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371页)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可以被视为邓小平的政治遗嘱。

  不仅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也反复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如此重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基本路线就显得意义重大。

  如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呢?1977年7月,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2页)因此,用邓小平相关思想来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才不至于割裂、歪曲甚至损害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从完整表述中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就是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党的这一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不少同志往往只记住了朗朗上口并通俗易懂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记得甚至根本不知道党的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不知道党的基本路线中还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重要思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重大偏差。如往往只想着GDP,并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到跑要项目和招商引资上,忘记了“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大会上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这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要争取外援,并尽最大可能利用世界各国方方面面的资源,但是这个立足点,只能放到我们自己长时段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上。企图用金钱买回或用资源换回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不切实际的。

  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时指出:“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这就旗帜鲜明地倡导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同志倡导的这一精神,在今后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必将结出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硕果。

  二、在政治经济文化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中完整地准确地

  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完整的统一体,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

  按照邓小平的原意和党的十三大的精神可以明确看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三个方面,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之中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则是在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坚持的立国之本。而“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总方针,正如邓小平所说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从而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的时代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根本任务,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在四项基本原则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要求主要是指向经济范畴;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指政治范畴;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则主要是指文化范畴。经济、政治、文化,这就组成了一个大社会。党的基本路线把经济建设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改革开放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基本国策从四项基本原则中单列出来加以特别强调,则充分反映了这两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除非遭遇大的战争,否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必须强调,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都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四项基本原则相背离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以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本文一开始就引用了邓小平的一段重要论述:“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在这一论述中,特别强调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社会主义,二是改革开放,三是发展经济,四是改善人民生活。这四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社会主义是必须坚持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必须实行的政策,通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来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着改善人民生活,这一论述,把我们所有工作的落脚点放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上。这里还应特别关注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是仅仅为着增加经济总量,或者是仅仅为了彰显政绩的GDP。

  三、从社会基本矛盾中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忽视科学技术和资本当然是一个绝大的错误,但不能只记得科学技术物化后的生产工具和从劳动所产生的财富中分离走的资本,而忘记了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的本身。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首要的是保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然也要同时调动、发展拥有先进劳动工具和资本的资产者的积极性。如何恰当兼顾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和资产者的积极性?这就要不断调整、完善我们的生产关系。

  在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我们应重视马克思的以下论述:“机器正像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社会生产关系,才是经济范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马克思还指出:问题“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同上书,第771页)因此,机器与牛本身只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任何时候都不应提出机器与牛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机器与牛归谁所有才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才有姓社姓资这样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而不属于生产关系的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如何改革开放,才体现着社会的生产关系。

  现在有的人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私有制这一生产关系才能保护、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这是没有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所造成的。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机器人等新技术新应用的迅猛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三五十年内,劳动生产率会大幅度提高,大量的无人工厂甚至会在世界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一系列生产工具的大变革,必然会使失业人员急遽增加,广大劳动人民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即呼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方式的产生。

  要从社会基本矛盾中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既有联系,又有着根本的不同。改革开放前,我们提基本矛盾多,存在对主要矛盾重视不够的倾向。但改革开放后,在纠正上述错误的同时,又出现了对基本矛盾重视不够的问题。这就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出现一些新的偏差。比如,只重视增加现实生产力的问题,忽视了解决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忽视了青山绿水急遽减少,大气和地下污染日益加大等问题。这实质上是在扩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加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

  有的同志提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也有同志认为,随着我国GDP的增长,原来提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可以重新解读为我国比较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当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作如下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矛盾。还有的同志提出,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已经得到极大提高,GDP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这些看法可能有些偏颇。

  我们应该记住邓小平所作的如下嘱托:1990年12月,邓小平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年谱(1975—1997)》,第1324页)1993年9月,邓小平在与其弟邓垦的谈话中满怀忧虑地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同上书,第1364页)关于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明确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按:即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从邓小平大量相关论述来看,其晚年已经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深入思考着当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换和表述问题。

  四、从四项基本原则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完整地准确地

  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项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邓小平说,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持党的领导。而有的人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一条,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一论点,很值得商榷。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的党的领导,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还值得坚持吗?还有人说,最为重要的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这一点来说,这种观点也有其特定的道理。但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却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形态,离开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形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成了空中楼阁。这恰如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必须认识到,四项基本原则每一条都很重要,这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3页)但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正如邓小平所说,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党的领导。

  五、从改革开放实践的现实中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按照邓小平的设想和党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且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但在实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些人往往只记得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且是以GDP为中心)和改革开放这一基本点,为建设而建设、为改革而改革、为开放而开放以及为招商而招商、为投资而投资,这就带来躺在床上吃祖宗、杀鸡取卵吃未来,环境污染,财富占有与收入分配拉大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恰如邓小平说,四项基本原则,连讲都很少讲,甚至变成谁讲四项基本原则,谁就是保守、僵化。这也正如恩格斯批评伯恩斯坦所说的: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那种认为“经济建设或改革开放就是一切,没有方向之分”的人,所要搞得经济建设或改革开放,其实质却是另外一种方向。

  因此,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首先是基本路线要年年讲。不仅要讲,更要在各项工作中落实。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全面科学地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得到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才有实现的可靠保障。

  (作者: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