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特聘研究员

田心铭:理性的认识 历史的结论

来源:《人民日报》2009年1月5日 发布时间:2013-11-22
字体: 打印
分享: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这是理性的认识,也是历史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根本指导地位,是因为它既符合客观实际,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有机统一。科学的理论,不仅能客观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揭示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总之,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种思想、一种理论是否具有广泛的价值合理性,要看它所追求的是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工人阶级运动登上历史舞台的,这是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而成为一个有觉悟的阶级的标志。工人阶级的特殊历史地位,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是用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阶级对立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参与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代表工人阶级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表达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指引人民前进的科学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源于实践又由实践进行检验的。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实践充分表明,正是由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我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胜利,才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鸦片战争以后,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进行了不懈奋斗。然而,这些努力都没有成功。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续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规律,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受“左”的思想影响,在探索中也出现了重大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实现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形势来说,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要把13亿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甚至导致国家分裂、民族解体,回到旧中国一盘散沙、备受屈辱的局面。当然,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我们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

  



  

网络编辑: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