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特聘研究员

陈志尚: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

来源:《红旗文稿》2009年第20期 发布时间:2013-11-08
字体: 打印
分享:
  2003年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它放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执政理念的重要位置,实际上成为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关键范畴。六年来的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但在理论上,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和解释不完全一致。主要涉及如何认定以人为本的内涵,如何认识以人为本与中国民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需要从理论上分清是非。本文着重分析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和解释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含义

  查阅文献可知,“以人为本”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500年前古代政治家管子的著作《管子》一书中,之后《贞观政要》也用过。联系上下文,他们所说的“人”就是指百姓、民,其实是以民为本的另一种表达。古代的民本思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主要是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认为它们是国家兴衰存亡的决定因素。但是,古代的民本思想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它以肯定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为前提,说是民贵君轻,其实是君贵民轻。现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不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现实,总结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赋予这个概念以崭新的含义。

  胡锦涛同志讲得非常清楚:“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7日)据此,再联系其他重要论述,我对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含义,有这样的理解和解释:

  1、以人为本的“人”,是集合名词,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现实的人,既不是孤立的彼此没有联系的个体的简单集合,也不是排斥具体个体的抽象的类,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具有各种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创造着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样的“人”,是由所有个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社会有机系统,是个人、群体和类的统一。因而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现代社会的全体成员,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但其核心和主要部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最大的人群共同体。

  2、“本”,中文是一个多义字,可解为:基础、主体、根本、本原、本质、出发点、目的,等等。“人”之所以为“本”,具有多层涵义:首先,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因而“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人的生命。第二,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是人类文明和一切物质的、精神的财富的创造者,是改变世界、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而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第三,人民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主人。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第四,正因如此,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而以人为本正是党的本质和宗旨的另一种表达。贯彻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目的和最高标准,发展就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所共享,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可见,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深刻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及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理,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理论创造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项重大发展。

  二、搞清人本主义这个概念的由来和实质

  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后,有的人迫不及待地发表文章,宣传以人为本就是主张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等等。有人则感到,以人为本有“人”和“本”两个字,似乎很难与人本主义分开。这样的说法、想法流传开来影响很广。我认为这是对“以人为本”的错误解读。很多人是粗心大意,不求甚解。但有的文章是搞文字游戏:抓住表面用词相似,抹杀含义区别,把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相混淆,作似是而非的诡辩。为了分清理论是非,有必要说明人本主义这个概念的由来和实质。

  “人本主义”这个词是国外传入的,是对anthropology和humanism这两个外语词的意译。

  Anthropology源于希腊文antropos和logos,中文被译为“人类学”、“人学”。被译为“人本学”主要是哲学界,被译为“人本主义”,则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之前极少。在一些哲学辞书中,“人本学”和“人本主义”被说成是一个意思。如《现代西方哲学辞典》(求实出版社1990年出版)就说:“哲学人本学的概念实际上等同于我们所说的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说的人本主义思潮。”不仅如此,而且引申说,“指的是哲学上以人为对象,以研究人的本质为中心的学说。”甚至扩大为“以人为对象的……包括各种出发点相异、内容迥然不同的关于人的观点、理论和学说。”“可以指古今中外存在的各种关于人的哲学思潮。”我认为,这样使用“人本主义”,其涵义显然被泛化了,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人本学”,或者“人本主义”,本来只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不等于所有“关于人的以偏概全学说”都应归入人本主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人本主义成为具有各种不同特点和倾向的流派拼凑在一起的、缺乏科学性的折衷主义混合物。

  Humanism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us。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最早使用了hnmanistas(人道精神)这个词。14世纪初开始欧洲发生了延续了几个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贯穿整个运动的一条红线或者说本质特征,是继承和复兴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传统,提倡以世俗的人为中心,建设和传播区别于神学学科的人文学科,尊重人的价值,发扬人道精神。17-18世纪,西欧启蒙思想家和政治家继承文艺复兴的传统,把它提升为以平等、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使之成为推动欧洲各国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期间以humanus为词根的一些与人性、人文、人道有关的词陆续产生和被使用。1808年一位德国教育家把它们合成为德语humanismus,之后被译为英文humanism这个专用名词。中文译者把它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文主义”。译为“人文主义”可能是着眼于这个词的外延,即它所概括的对象的范围,指以(世俗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广义的人文学科。而译为“人道主义”则是着眼于它的内涵,即本质特征,指人道精神。这两个词从不同视角反映了同一对象,是互相渗透的。

  Humanism中文被译为“人本主义”也很晚,大致也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那么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又是什么关系呢?

  有人认为,既然人道主义、人本主义都来自外文humanism,那么人道主义就是人本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谁要批判人本主义就是反对人道主义。这是典型的强加于人。

  从西方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际情况看,关于人的理论研究,除了anthropology之外,更多的是用Humanism。而在很多以Humanism为主题的论著中,往往包含人的哲学、人道精神和伦理原则、人文学术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对应的都是Humanism这个词,不像中国人把它的含义分成“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几个词。因而对中国人自己在不同场合翻译或使用“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这两个词的关系,只能根据分析人们的著作,大致作这样的区分:人本主义侧重于表达世界观(即本体论)和社会历史观,主要回答什么是人、人性和人的本质,人在世界和社会中的位置,主张以人为本原、主体、中心来认识和处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而 人道主义则侧重于表达价值观,主要回答做人(律己、待人)的基本原则,主张尊重人的价值,把实行平等、自由和基本人权作为指导和评价人们行为的规范和标准。因而,西方各种人本主义,往往就是它所主张的人道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而人道主义则是人本主义的实践原则。当然,这种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因为无论是自称或被称是人本主义或者人道主义的学说、理论、思潮,都不可避免地包含上述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区别只是各种学说的重点和观点不完全一样。再说,概念的泛化不仅发生在人本主义上,也发生在人道主义上,而且“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这几个概念也往往被混用。

  三、马克思与人本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

  上述那种把人本主义概念加以泛化(实质是违背逻辑规则的非科学抽象)的手法,被用到了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关系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人本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这种错误倾向由来已久,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其目的主要是,用人本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来取代历史唯物主义,否定共产党领导和人民民主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行西方的资本主义。

  其实,如何认识马克思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老问题,是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者(特别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

  所谓马克思与人本主义的关系,主要是指马克思(以及恩格斯)与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关系。研究马恩经典著作可以认识到,马恩在学生时代就掌握了欧洲文化遗产的优秀成果,他们的世界观有一个从黑格尔辩证法、经过费尔巴哈人本学、到创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经过带有空想成分的共产主义到创建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在1843到1844年,他们确实受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影响很深。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是过分地颂扬费尔巴哈。二是把自己所信奉的共产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三是沿用费尔巴哈的思想方法,用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来解释历史,批判资本主义,论证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尽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已从费尔巴哈的爱情、友谊等变为生产劳动,提出了著名的“劳动异化”论)。这是国内外一些人热衷于议论马克思生前未发表的这份《手稿》,以此作为宣扬马克思是人道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的主要根据。可是,第一,马克思的这部《手稿》只是他思想转变过程中的一段的一个记录,不是全部,更不能反映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第二,上述涉及人本主义的内容也只是《手稿》的一个内容。写作手稿是在1844年8月,当时马克思正处于世界观转变的关键时刻,全面地分析《手稿》的内容,应该说《手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确实记载了马克思很多原创性的天才的思考和论断,为我们研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手稿》中的一系列论述说明,马克思已经在若干基本点上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空想共产主义,走向并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另一方面,上面提到的一些论述也说明,马克思当时的思想还没有完全突破人本主义的框框,是采用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观点和方法,即用抽象的人的本质自我异化和复归来解释历史,这部分内容带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性质。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然而是事实,是马克思当时思想和《手稿》的真实情况。第三,《手稿》是没有完成的。在此之后一个月,即1844年9月,马克思的思想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和恩格斯发表了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紧接着第二年(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了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时与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写这本书的目的马克思自己说:“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4页)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从前的哲学信仰”,一个主要对象就是费尔巴哈人本学(即现在人们所说的人本主义)。从此以后到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同包括费尔巴哈人本学在内的所有旧哲学“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彻底决裂,创立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1页)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这就是马克思和人本主义关系的实际情况。遗憾的是那些惯于从《手稿》中摘取个别语录,宣传马克思是人本主义的人,无例外地,都有意回避了《手稿》的全部论点和精神实质,以及之后马克思的全部著作。

  四、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1、两者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不同

  从表层看,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在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上都主张认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时应确立人的主体地位,都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神本”、“君本”思想,这是两者的共同点。但是从深层看,两者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是根本对立的,这不能不影响到它们各自对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西方人本主义各派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在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虽然其中有的流派也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即所谓“自然的先在性”),但是由于它们片面地夸大“人”的主体性,使“人”成为脱离了物质世界(自然界、社会)的绝对物,无条件地宣扬人是第一位的,是宇宙的中心,甚至颠倒过来认为现实的自然界和社会都是“人”所创造的,都是以“人”的存在和意志为转移的,所谓“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等于虚无、没有意义”,等等,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再说,人本主义思想家们所讲的“人”,都是指脱离具体历史时代和现实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人性和人的本质是这样的“人”生来就有的、始终不变的,即马克思所说的“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至于什么是人性和人的本质,各流派具体的说法虽然各种各样,但其共同点都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观念的、精神的东西。人本主义的全部理论,就是以这种主观设定的、抽象不变的、带有普遍形式的“人”、“人性”和“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和基本前提的。正因为如此,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人本主义者,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违背人道的现象,但是由于它们不了解、不承认、不掌握社会及人自身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可能深刻揭示各种反人道现象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只能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历史,把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社会的矛盾都归结为人性的异化和复归,把所谓人类的“善良天性”或“理性”看作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与人本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主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否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物质观(即“物质本体论”),恰恰相反,对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确认,是以无条件地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为前提的。如,我们讲人是主体,发挥人的主体性,绝不是说人可以不顾客观条件的制约,可以违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单凭人的主观愿望和目的而任意作为;而是认为,人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首先必须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严格遵循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在这个前提下,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力,才能达到既有利于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互相促进,使人类得以实现持久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其次,我们讲以人为本,这个“人”,不是什么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的“个人”。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现实的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的具体的人,人的本质是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从事生产等社会实践,正是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的本质决定了人有一系列与动物根本不同的特性。马克思主义也不同意人本主义者所说的,是什么人性的异化和复归决定社会历史的变迁。恰恰相反,人是在不断地改变客观世界(自然和社会)进程中不断地改变人自身的,其中包括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体的人和人性的矛盾、斗争、变化和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和人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最后,与人本主义把人归结为“个人”或抽象的“类”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认为现实的“人”总是个人、群体和类的集合,个人总是结成一定的群体,又总是分属于不同的阶级、阶层,而人民则是最大的人群共同体。因而讲“以人为本”,不仅要讲为“一切人”,“人人”,要求执政党和政府向社会全体成员负责,而且必须突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占人口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主导地位,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

  2、两者的价值观不同

  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上都主张继承人类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道精神,即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理想,并以此作为指导和检验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标准。从表层看,这也是两者的共同点。但从深层看,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不是简单地继承人道精神这份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的。人本主义是从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理解和解释人道精神的,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把传统文化中的人道精神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并把它与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因而事实上存在着两种人道主义,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与无产阶级人道主义(在我国曾被称为“革命人道主义”)、资本主义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世界上各种人道主义组织和个人,虽然都主张发扬人道精神,彼此可以对话和合作,但由于各自所依据的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其对人道精神的理解及所从事的人道救助工作的方式和效果,也是有区别的。

  在价值观上,人本主义各派一般都坚持以个人为本位,在处理个人和社会、他人的关系问题上主张个人主义,尽管有时也讲在“利己”的同时要“利他”、也讲对社会的贡献,但都坚持以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或放大到他所属的小团体、阶层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目的和中心,以“实现自我”为主要的价值追求。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则大多主张“人类中心主义”。所以,人本主义价值观表面上似乎具有普遍性的形式——“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其实是狭隘的、自私的、片面的,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想范围,更不可能在实践上超越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范围。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支配行动以及权衡得失的基本原则,虽然也可能暂时缓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持久,不可能阻止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的激化,爆发社会危机和对抗。

  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以社会和人民为本位,在处理个人和社会、他人的关系上主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即把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在努力实现、维护、保障、发展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正确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每个人都应以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目的和最高标准,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主要是通过代表和执行人民意志的政府)应努力关心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生存、发展、幸福等各种需要。通过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到缓和或消解矛盾,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坚持以本国人民和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整体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严格遵循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久共存的目的。

  3、两者实现理想的道路、方法不同

  从表层看,似乎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都把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作为理想目标,这也可以说是两者的共同点。然而在深层次上加以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由于彼此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即理论基础不同,因而对于实现理想的道路和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人本主义者们,或者把建立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于“人性”的普遍改善,说服统治者发善心、施仁政或伟大人物、“救世主”的出现,从而使“理性”、“正义”得到胜利;或者干脆回避现实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群众的命运,一味宣扬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人生就是个人“自我设计”、“自我选择”,凭“个人的意志”去实现所谓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这种脱离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实践上除了发泄对现存社会的不满,作一点批判,或陶醉于所谓“自我实现”,把信奉者引入歧途之外,根本改变不了现存的任何东西。尤其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各个流派,在涉及世界的前途、人类的命运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上,大多数是主张在维护现代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作一些改革或改良,反对甚至敌视劳动群众进行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斗争,因此,在实践上是软弱无力的,它们的理想只能是一些不切实际无法实现的空想。

  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根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的总根源,指明了人类解放——消灭剥削、压迫、战争、腐败、堕落、贫富两极分化、生态危机等各种社会弊病,实现一切人的真正平等,使每个人都能有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机会与条件,都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一古今中外人民群众世代追求的伟大理想得以实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选择用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它能使理想逐步转化为现实的最有力的证明。

  由此可见,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完全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一个新的科学概念,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人本”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决不能因为二者都含有“人”和“本”这两个字,就不顾它们的内涵,简单地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人本主义,甚至把马克思主义也归结为人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尽管曲折流传,派别多样,观点复杂,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就是它们都没有超越封建的或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范围,都有各自所处时代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尽管它们同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有一定的思想联系,但彼此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这在理论上必须分清是非、不能混淆。

  

  网编: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