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的位置 > 首页 > 思想政治教育
卢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勘察与现实建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互联网逻辑和网络化秩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样态,无论是其内在的发生逻辑还是外在的运行机制,皆超出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解释范围。互联网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并让个体以符号的形式实现了自身的“虚拟在场”,个体以肉身和符号的两栖形式游走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而要让携带着各种符码与标签的个体达成共识,仅凭简单的“新瓶装旧酒”势必出现理论解释力不足与实践效果甚微的现状。因此,应超越互联网技术框架,在技术与价值统一的基础上,从概念、范畴、理念上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并辅之以人文精神弥补与法律约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勘察与现实建构提供支持力、再生力与保障力。
  但凡论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必谈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基础。实际上,现代信息技术俨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基本维度和实践的基本要素。当然,技术除了作为方法与手段之外还有价值维度,其价值导向蕴藏着活力、蓄足了耐力。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既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剖析技术作用的场域和边界,更应深入打量和品咂技术背后的价值与意义。
  互联网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个体以肉身和符号的两栖形式游走在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当个体以符号的形式实现了自身在虚拟空间的“在场”时,这些携带着各种符码与标签的个体有着怎样的特点?他们又是如何在虚拟空间达成共识、重新凝结的?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何以对信息传播技术进行积极吸纳和有效驾驭,使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进行制度调试时保持价值平衡?这些问题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互联网的工具延伸与对环境的重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
  互联网的崛起使得当代社会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再从现代向后现代的双重转型。这种双重转型所形成的关系纽带断裂致使现代社会日益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尤其是互联网带来的时间、空间、主体三位一体关系的拆解和断裂现象,足以说明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写了固有的时空结构和文化规则,也改变了社会整合方式。而社会认同的重构与共识的达成并非各种抽象要素和碎片化观念的外在组合,而是由不同要素、多种力量形成的一种互补共生关系。因此,对互联网时代观念冲突、社会思潮碰撞等现象进行理论回应的诉求催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互联网的工具延伸与对环境的重构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延伸并拓展了社会生活环境,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引发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因此,全方位考察信息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既要立足于网络技术与社会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也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场域的拓展、结构的优化与功能的跃升。
  1. 现代信息社会引致时间、空间、主体关系的变革。随着数字、信息、人工智能全方位、强有力地推动社会转型,信息和意义流动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本线索,并带来认知观念、理论研究、思维逻辑、行动方式的变革。首当其冲的是时间、空间、主体关系的断裂与拆解。
  首先,以速度为中心的时间感知,将时间从既定的社会结构中脱嵌出来,时间在面临速度时大大压缩,“错过了”“赶不上”“快速变现”等等词汇成为人们害怕跟不上节奏的普遍焦虑现象。人们甚至用时间荒、时间焦虑等词汇来描述个体对时间紧迫感的心理体验。加之技术的突进,时空距离持续不断压缩,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距离都在缩小。缩短时间和克服空间为主要症候的时空压缩席卷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1]现代人甚至以“躺平”的姿态来缓解内卷的压力。
  其次,以流动为常态的空间拓展与空间叠加现象日益彰显。在产生互联网以前,人们可以自身体验到自己灵魂所在的地方,能思考,能影响自己,但是不能影响百里以外的一个物体或一个地方。人的思想和心灵都是在场性的。[2](P278)个人才是自己身体及各种能力禀赋的最终拥有者,其独占性非社会或他者所赋予。[3](P3)而互联网冲破了这一限制,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只要取出手机,便能即时即地实现工作、消费、娱乐、学习等。身体衍化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移动空间站,盛载着催人兴奋的话题,让视觉性的在场,能为人的肉眼所捕捉。新技术与新状况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乃至伦理道德。[4]
  最后,伴随着新一轮科技浪潮由向体能的替代和解放,转向智能的探究和数字空间的开辟和建构,既往的主体关系被解构,形成了社会的新形式。[5](P569)借助舆论力量,众多被隐匿的信息与复杂的诉求得以呈现,这打破了既往的主体关系,形成了多维话语表达渠道。因此,“网络不单单是一种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引领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个体、组织、政府、国家等各种社会组成要素都要通过网络这张网建立联系,确定关系,实现权力勾连和资源分配。”[6](P1984)
  2. 互联网作为工具向度的延伸及其对环境的重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带来文明要素、文明结构、文明形态的变革,也推动了人类自身的性质和演化的大转折。人类在创造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随之不断地提升了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而人类有意识地见证和促进自身的进化,则是把握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问题的阶梯和支撑点。
  首先,互联网作为工具向度的技术延伸是指凭借技术手段,对空间上彼此分离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匹配和组合,并能对虚拟结合的信息沉淀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不仅引致了人类信息采集、处理、传播、管理等整体性的变革,而且人类社会信息生产、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使社会生活更加智能、更加智慧,且实现了多领域、跨领域应用。换言之,凭借信息技术,可以精准观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浸泡在人性之海的每一道波纹,每一个浪涌之中。
  其次,互联网对环境的重构。“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7](P1)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的数字环境,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在许多领域深度改变着我们所处的社会空间结构和状态。其实,互联网一经问世,就呈现出改变社会的特质,即“网络空间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新构造、新模式,且开始出现‘网络空间现实化’的现象。这意味着网络空间有可能从虚拟性过渡到现实性成为一种实体的概念”[8]。其实,网络传播与在线生存已经成为大众的日常体验。通过这些体验,世界在我们的意识当中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全面。“社会不再是空间上被界定的地点,而是由网络成员们自己根据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来划定边界并可以朝任何方向延伸的社会网络。”[9]也正是由于互联网对环境的重构,人们才实现了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两栖存在模式。
  最后,互联网作为工具的延伸与其对环境的重构,皆不是基于某一项技术的突破而发生的,而是基于创新驱动、开放共享、结构优化的观念,采用多点突破、各学科竞相领跑,尖端技术融合汇聚的并发。它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而发出具有前瞻性的学术声音。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嵌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逐渐从嵌入现实世界到融合现实世界,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的信息圈。这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联动、全程监测、全域行动、全景描述、全时展开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议题回应
  互联网从作为工具的延伸发展到对环境重构,衍生出了一个新型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它立足于新的生成方式,以信息为基点来阐释关于人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哲学思考。它不仅丰富与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为科学诠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奠定了基石。
  1. 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延伸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扩容,打造网络主阵地,争夺网络空间话语权。在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同时,党中央也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使得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10](P559)。互联网随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与最前沿,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最大增量。
  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一是互联网的出现,引致数字媒体涌现并作为活跃因变量嵌入现实社会,致使各种传播活动呈现井喷之势。人类难以脱离技术的裹挟,并在各种场所、活动中被技术量化或准入。而既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应付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针对性的方法,亟需一种新形态的出现来予以回应。二是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特性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我们需要穿透现实的表象和问题的迷雾,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化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空间的存在形态。
  其次,随着技术与社会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日益从现实时空延伸到虚拟时空,呈现出线上与线下两栖登场的现象。所谓现实时空是指在线下面对面接触,是指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展开与延续的形式,以及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结构。因此,现实时空是一种空间上的在场接触。而虚拟时空作为一种网络化社会生活的结构性镜像,它不仅意味着个体行为的展开路径和程序等形式的变化,而且也标志着社会结合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个体摆脱空间在场的束缚,传统关系纽带的断裂与板块的断层凸显,个体的倾向、判断、选择、决策等日益得到重视和强调。各种观念“以符号的方式存在,以符号的方式进行传播,思想也能够离开当事人而向其他人传播”[11](P300),各种矛盾也随之复杂。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时空的一切不合适宜的新奇体验皆可以在这种结合方式的变化中找到合理的解释。[12]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时空的存在方式,有助于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生性话语。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遇时各要素的交互作用、融合共生的产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不仅意味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身的成熟状态,也预示着提出这一概念的历史条件也相对成熟。换言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本身就蕴含着一个从经验层次到价值层次的转化和提升过程。
  一方面,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在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视野中,观察、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场域中的存在形态及其运行机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空间打破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隔阂,以两栖登场的形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无缝隙接榫,以及“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的全面贯通。因此,我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不是只停留在文本解释,而是回到当下生活情景本身所进行的重新调整,并赋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如果说“概念的内涵和意义在于对其用法这一命题是否有效上”,那么我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彰显在对此概念的运用中。因为“当我们定义一个词语时,定义的目的是让争论集中于事实上。好的定义是把对术语的争论转变为对事实的不同看法,从而掀起进一步研究所需要的争论”[13](P35)。就此而言,是否能引导我们去重新认识信息时代各种观念、思潮嬗变的事实,是否能解决好互联网引起的时间、空间与思维的嬗变以及对思想行为的影响,则是我们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依据。
  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空间所呈现的一种新形式。它演绎着思想政治教育无时无刻的“在场化”特性。我们对其概念的界定,旨在追问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社会中的发展逻辑。
二、从技术到价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
  如果说,互联网在技术向度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场域提供了工具效能,那么在价值向度上,它则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社会环境整合的价值功能。因此,在复杂交互的时空场域中,需要我们从技术到价值的逻辑进路来思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场域的存在形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拘泥于线上,而是“线上与线下”的无缝隙接榫,即一种无时无刻“在场化”的教育。要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关键在于对技术场域的空间连接与虚拟整合的认知上。
  1. 技术场域的空间连接充溢着技术与价值的双重逻辑。技术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满足其自身的生态系统条件和现实发展水平。数字化时代,庞大的数据流动、远程在场的存在方式,足以让人们相信可以用技术方案来解决各种问题。因为所有的治理目标的实现似乎皆可以转变为技术革新,形成技术化的话语体系的研究路径。一旦把这种观念用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就会脱离技术空间的生态系统条件和现实发展水平,夸大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际上,技术无时不受到政治、文化、制度、价值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与支配,在其空间连接中充溢着技术之维与价值之维。
  首先,依靠技术、实现连接。一方面,网络行为主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人,所以“人的网络行为既有区别于、超越于现实的‘虚拟’成分,又有源自于、依赖于现实的‘实在’因素,具有了虚实交融性”[14]。即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将分散、隔离的用户有效地连接起来,也可以将任意的两个不临近位置或场所直接连接起来,人们不需要身体在场就能直接与远距离对象结合,个体摆脱了空间在场的束缚。另一方面,互联网借助大数据和系统算法,对海量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得网络世界的虚拟结构也可以凭借特定的数字化机制与整合机制进入稳定的联系与团结状态。这一过程,折射出了互联网的技术之维。
  其次,互联网铸就的虚拟空间,不仅是一个与现实世界体系连接的镜像虚拟世界,还是一个倾注人类文明与智慧、思维与经验,兼具自由性和创造性的智慧空间。“起初我们塑造了工具,最后工具又反过来塑造我们。”[15](P42)一方面,技术主动用多元交互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和知识识别,以及对于运作环境中对象的声音、形体、动态、色彩以及生理指标进行多元取点与实时辨识,[16]进而考察虚拟网络“数字人”与现实社会“数字行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搭建起“数字关系”,进行思想道德测量、审视和判断。另一方面,在由信息技术形塑的流动社会里,人们脱嵌于共同体,又投身到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社会与流动的互联网空间,致力于重构社会的精神基础,而这一切无不呈现出技术的价值之维。
  最后,我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不能拘泥于技术工具层面,也不能超越时空发展的限度和客观条件;既要关注技术话语和技术基础,也要关注技术的价值创造,维持技术生态系统平衡。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提出恰到好处,因为它既有缺场又有亲历现场,以及各种感官联觉和身体直接参与,并成为缺场实践赖以依靠的生命活力。因此,在场体验与缺场想象的连接、线上与线下的无缝隙接榫、技术与价值的统一,揭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场景中的两栖特点。数字互联技术进入地方空间后,衍生为彼此交织、互渗互通的崭新场景。它不再停留于作为人群聚集与身体在场的空间本义,也不停留于作为交流的数字平台,而被赋予了聚集资源、提供服务,实现信息互通、关系互联、文化互融的功能。个体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是为了追逐单一时空中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场景的虚实相生、社会场所的互通互联、文化场域的交互开放,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空间。这种虚与实、线上与线下的无缝隙接榫,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栖登场,构成了全域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单一的现实属性转换为适应虚与实的“两栖”属性。
  当然,信息技术所塑造的虚实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基于虚拟时空与现实时空全面交织、人类与机器全面联结、学校与社会全面互动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上活动时的现实要素是通过虚拟整合和教育系统的关联特质所衍生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两栖登场的形式在虚与实、线上与线下的活动中,进行多渠道的交互作用。虚拟时空与现实时空的缔结融合,是构成教育主体之间跨越虚拟与现实,两栖轮番登场的基础条件。这种虚实交织所构造的境域,既保留了真实世界的教育活动价值,又跨越了时空阻碍,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单一的现实属性变成了适应虚与实的“两栖”属性,并能在虚与实、线上与线下交织的二重空间完成教育活动。
  (二)技术与价值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
  技术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统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格局。依赖技术、人、社会等要素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基本的、恒定的指标。依赖于技术场域中多种力量的博弈,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也得到了延伸和扩充。
  1. 技术作为支持力,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维度和实践的基本要素。技术是诠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技术相对于价值而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工具、方法、方式等非价值内容,它是在工具层面上进行资源配置。当然,技术在一定空间结构和时间情景中,在融合多元要素时,需要价值引导,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一方面,技术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发生耦合关系的动力源。技术不仅构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基础,更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维度和实践的基本要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较为适恰的起点与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超强的结合能力,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时空到虚拟时空,从在场整合到虚拟整合,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等结构性议题的形成。在数字化的复杂环境中,各要素错综复杂,指涉问题盘根错节,仅仅凭借技术,无法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互联网的价值之维。
  2. 价值作为主导力和技术协同共进,构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格局。互联网在给社会带来全新体验和全方位变革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风险。脱离价值的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不对榫,无视矛盾与基本格局,将致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无从谈起。因此,价值和技术的统一是诠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格局。
  首先,单纯的技术变革与创新的边际收益,远不能满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所需要的阈值。互联网未实现优质信息的自由流动,却导致了“信息茧房”与“回声室”效应。一方面,尽管算法推荐实现了人与信息之间的精准高效匹配,满足了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但“信息茧房”也使得用户喜好固化、视野狭窄、价值观极化。有数据显示80%的微信用户从订阅号、朋友圈、看一看中寻找阅读内容。这种仅仅从用户喜好出发推送内容的方式,将信息选择权直接让渡给技术,引致信息质量的把关人缺位,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与价值导向性无法保证。因此,算法推荐遮蔽了内容的价值导向,引致主流意识形态被算法遮蔽。另一方面,以用户的关注度和信息的热度作为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再加上资本逻辑的助推,势必诱发劣币驱逐良币,污染用户的信息环境,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算法犹如一台巨大的过滤器,催生了“过滤气泡”①,阻碍了不同观点的交流。技术存在的隐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然而,算法的技术偏向和结构缺陷在实践中无法通过技术矫正来解决。
  其次,互联网媒介技术改写了固有的时空结构和文化规则,个体以符号的形式实现了自身与虚拟世界的在场,突破了时间壁垒,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实时传递信息,个体思想互动无时不在。人们试图“利用符号以建构一个可以共同生活的文化”,来抚慰原子化生存的生命个体的焦灼与不安,并试图创建一个心灵的避风港。我们运用复制、虚拟与仿真的技术,不断扩张性地建构世界,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同时也激发了自身对虚拟人物、虚拟物品与虚拟场景的追求与占有。人们开始抱怨“低头族”和“网瘾族”随处可见,“秒回”让人们成为移动互联网全天候的应答机器。[17]人们不禁追问,由技术带来的这些现象究竟是认同还是迷失?[18]既然技术的结构性缺陷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无法完全通过技术来矫正,那就必须将技术与价值的双重统一贯穿于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全过程。
  最后,“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19](P329)。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网络领域的价值导向功能,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能增强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度,缓解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矛盾。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技术和价值的统一,从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出发,注重考察个体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及时回应群众们关切的问题,坚持主流价值引导,规避陷入非理性困境,同时也要在形式上注重沉浸体验、参与分享等,以形成多元主体共享共治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念。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技术的支持力和价值的主导力,激活了公众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共振。它以明确的价值目标为导向,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的理想。
三、再生力与保障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建构
  我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望远镜式”的尝试性描摹,旨在观察多主体参与、多环节交错与多情境交织的多元融合的教育形式。我们把揭示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连接逻辑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再生力,并辅之以人文价值弥补与法律约束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保障力,进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一)瞄准关系与依靠连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再生力
  数字化虚拟生存世界打破了自然作息时间规律,形成共时性存在方式。当数字化虚拟关系置换和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往时,我们通过信息终端的“屏幕的点击”,让异地共在状态逐渐成为人们互相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共同在场既指行动者面对面的互动,也指不同行动者借助媒介突破时空限制参与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从面对面延伸到屏对屏,关系与连接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1. 瞄准关系,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揭示其关系链与关系网。关系是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复杂时空、交织场域运演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人、技术与社会构成了一个彼此纠缠的关系网。“个人和社会结构都是接受外界影响的效应场。没有一个可以独立于这些联系,且这些联系不仅创造了它们,还让它们交织在一起。”[20](P61)关系是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演方式的重要维度。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既带来精细化与专业化的道路,也引致区隔化和碎片化的局面,进而引致理论与实践的断裂,内容与形式的脱节。虽然我们从全方位、多视角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诸如超越传统,重构方法论转向、优化内容结构、推进功能升级,但仍未解决“内容陈旧、方法落后”“原创性理论困乏”“思想游牧与语言过剩”等难题。其原因在于缺乏对关系维度的揭示。唯有瞄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尝试性连接,才能规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区隔化与碎片化乃至主体之间出现的断裂。
  因此,厘清关系维度,必须弄清以下问题:一是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过去以政治、文化等为主要传播方式转向以计算机数字化为基础时,思想政治教育与以数字形式编码的文化形成了怎样的“交互”关系,所形成的“文化交互界面”有着怎样特征?二是当我们从数以万计的监控影像中抓取人的思想活动数据并结构化时,如何把握技术场景里的多重力量,以及“隐喻的空间力量”里蕴含的“多重意识”?它们怎样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中回响与守望?三是当我们按照原生数字形态呈现时间码、获取位置,通过数字编码、播放平台或其他渠道时,如何揭示系统中各要素、各层次之间建构和解构及其相互依赖又相互拆解的关系?[21](P403)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把握各要素、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在不确定中求选择,在选择中求再生,在再生中求蜕变,以激活技术的再生力。
  2. 依靠连接,激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再生力与协同力。如果说一切伦理行为事实上都是一种连结行为,与他人的连结,与自己亲朋的连结,与共同体的连结,与人类的连结,最后是置身宇宙之中的连结,那么我们所要探讨的伦理连接,就是在伦理理念、伦理主体、伦理动力等要素构成的伦理结构中,通过增加过渡性机制, 使之始终保持有机、开放、具有再生力的必然联系, 确保社会伦理秩序的正常运行。[2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它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连接,乃至全要素的连接互动,以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再生力,进而从全域视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
  首先,线上与线下的连接(或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催生了从流动空间变化角度来思考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意识。流动空间已经覆盖到整个地方空间,并促使地方空间的流动增强、叠加凸显。而线上与线下的连接、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的贯通旨在获得你在哪。这就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重新思考,不仅要从过去关注特定内容转换到关注连接本身,而且要求即便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虚拟空间,也要基于流动空间变化角度来思考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问题。
  所谓全域,是指地方空间与流动空间(或者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线上与线下)②的相互连接。我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不能只从地方空间来思考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还要从流动空间变化角度来思考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更要将流动空间对地方空间的影响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影响纳入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运筹谋划中。由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线上与线下无缝隙对接,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两栖登场的全域性教育模式。
  其次,无论社会因素和社会形态如何改变,人们的交往活动却都有着较为稳定的关系模式,呈现出不变的规律。传统的熟人关系、陌生人关系仍然是互联网交往场域的主要类型,并以社交朋友圈、网络论坛、微博公共空间等方式呈现。借助数字技术、模拟仿真后叠加连接到真实世界,让人获得超越现实的存在体验,[22]获取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新见解,以实现视觉形象与情怀的升华。因此,要充分利用流动空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沉浸式的社会化场域与关系,促使“个人—社会”活动有效连通,形成线上与线下全域性教育模式。
  最后,多元主体相互连接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协同力。网络时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群体难以计数。这些通过数字技术连接起来的主体群体的活动范围超越了现实空间,其活动内容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现实生活紧密相联、融为一体,这是人类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外在表现。[23]所谓连接,不仅意味着对多元主体的连接,更意味着对社会结构、社会活力和社会基础的整体把握,促进我们追寻其内在联系,揭示其联动效应,以打造一元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共进,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技术支持力与社会保障力
  互联网技术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撼动了各种制度,转化了各种文化,创造了财富又引发了贫困,激发出了贪婪、创新和希望,同时又加强了苦难,输入了绝望。”[24](P1-2)如果说全域性的数字挖掘与数字处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技术支持力,那么人文价值弥补与法律约束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社会保障力。
  1. 夯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建构的技术支持力。当代人类文明正经历着一场立体的、多要素的、全景式的数智化变迁(数字化+智能化),社会的变迁也呈现出浓郁的数智化特征。这些延伸和拓展提升了网络社会的社会功能,并向现实社会四处辐射,与现实社会中的人-事-物直接发生关系。因此,网络社会不再局限于网络空间,而是不断扩散和深入到现实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个体体验以及与个体相关的个人世界不断嵌入在数字化网络里,被链接、被观察、被评价。个体的能力、特质、偏好、形象等信息被数字化,且网络具备了智能学习、筛选分析的能力,一旦当网络空间的范围不断接近或超越现实社会的范围时,“一网打尽”就成为可能,并直接支配人们思想行为或社会运行。而网络社会功能不断与现实社会功能叠合,产生叠加效应,推进现实社会运行不断向网络化转化,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提供基础。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建构旨在基于信息技术进行全域性的数字挖掘与数字处理,全面、立体、客观地记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的各个细节,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解疑释惑,回应网民们关切的问题。
  2. 人文价值弥合与法律约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保障力。一方面,技术一定要与人文价值相结合,以慰藉心灵,激荡理想信念。将人文价值与法律约束自然而然地连同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们要跳出纯粹以技术思考技术的局限,让人文价值赋予技术思考更多的活力,以规避技术的互联网战胜人文的互联网。通过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来规避技术化、工具化,帮助人们在互联网上自由表达,确保人们在理性与感性的判断上合理宣泄消极情绪,尤其是在对公共事务的观察上赋予人们更人文、更深邃、更深刻地思考,规避离开价值判断,去生搬硬套概念。另一方面,法律约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运作的保障力。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因此,完善网络治理法治保障体系,是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缓解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保障力。
  总之,在文明变迁的道路上,可能会涌现繁杂的景象。人的思想道德如果今天缺个角,明天裂个缝,也就离坍塌不远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理念重塑、逻辑重塑还是制度重塑都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卢 岚,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20 0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