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重点把握的系列关系
自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座谈会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这一思想。应该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一系列重要关系。
一、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深入学习贯彻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上得以充分彰显。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首要的方面。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价值意义、践行要求等诸多方面。首先,从其生成条件上说,这一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它深深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作为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自己深厚的理论来源。其次,从其内容构成上说,这一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博大精深,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再次,从其价值意义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在理论上,它创造性地坚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在实践上,它高瞻远瞩、举旗定向,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矢志远大、放眼未来,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根本遵循。最后,从其践行要求来说,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应当而且也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力。一是精通理论、内化理论,这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前提所在。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深刻地而不是肤浅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真正使其内化于心。二是要回到实践、落到实处,这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所在。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
二、在逻辑与历史的关系中深入学习贯彻
历史地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要求,历史分析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列宁曾经明确地指出:“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1](P283)按照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要求,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入学习贯彻,至少应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总体上历史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比如,这一思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在不同阶段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特别是文本载体、内容特点、成熟程度如何,等等。二是在重要原理、观点和论断上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化拓展过程。“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2](P227)要了解这一思想体系中的这个或那个理论、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后来又有哪些新的提法或论述,比较权威的论述是怎样的。例如,关于“文化自信”的理论和观点,比较早的是习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P479)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又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继而形成了“四个自信”的科学论断;2021年11月,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4](P44)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文化自信”论断的深化拓展过程。了解了这一过程,显然更有利于历史地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文化自信的观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其他内容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者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论者。在强调历史分析的同时也承认逻辑的作用。这是因为,逻辑与历史是不可分割的。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5](P603)也就是说,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就此而言,强调历史分析也应该注意其与逻辑分析相统一。同时还要看到,历史和逻辑毕竟不是一回事。历史的东西总是零碎的、具体的、偶然的,而逻辑的东西则是对历史的东西的概括总结、加工改造,是从偶然中发现必然,在具体细节中发现一般、主流。因此,逻辑的东西更能深刻地反映历史。就此而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要把握其历史过程,更要抓住其理论逻辑。要运用逻辑分析法,通过综合概括、抽象分析,对这一思想的逻辑主线、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研究、作出科学说明,力求做到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逻辑地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深入学习贯彻
任何事物都是部分和整体的统一体。事物的部分是事物整体的局部,是构成事物整体的要素。整体与部分相对,指的是整个事物的全部。部分与整体是有区别的,但是,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同任何事物一样,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至少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容十分丰富的有机整体。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我们党在新时代先后明确提出的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等,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必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以及其中的其他组成部分发生联系。它既要受到其他部分的影响,也要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到其他部分。因此,只有在与整体的关系中、在与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中,才能更好地学习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并将其贯彻落实好。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本身也自成整体。从大的方面说,它由文化理论观点和文化工作布局两大部分构成。无论是文化理论观点还是文化工作布局,都包含许多具体的内容,有不同的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因此,只有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才能学习把握好习近平文化思想本身,并将其贯彻落实好。
四、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中深入学习贯彻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事物就是矛盾。事物的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是相对的。由此来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个关系很重要。正如毛泽东所说:“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6](P320)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必须运用这个方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统一。一方面,要充分地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由许多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观点或论断构成的。比如,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强调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围绕这些方面,提出一些实际的要求,这些都是个别的、具体的、鲜活的。这些方面操作性比较强,是更加接地气的内容,自然要好好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另一方面,也要深刻地看到,在习近平文化思想里还有一些一般性的思想观点或论断。其中,首先是关于文化一般的观点,如文化价值的观点、文化自信的观点、文化交流互鉴的观点,等等;其次是更一般的哲学层面上的内容,特别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层面上的观点。如果说,“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那么,这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内容。当然,还不止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内容,如实事求是、实践基础、知行合一等,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也程度不同地得以彰显。这些方面都是一般性的、具有普遍的意义,是更加“顶天”的内容,自然也要深刻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在这里,我们应当记住并践行毛泽东强调的话:“不但应当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研究广泛的真实生活和革命经验所得出的关于一般规律的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7](P533)按照这一要求,我们不但应当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文化规律的一般结论,而且应当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因此,只有在个别与一般关系中,才能学习把握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并将其贯彻落实好。
五、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中深入学习贯彻
事物都是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时候,要注意到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其中,关于全面性的要求,列宁讲得很清楚。他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8](P294)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引用了这段话并强调指出“我们应该记得他的话”。[6](P313)关于重点性的要求,毛泽东指出,分析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6](P322)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全面性与重点性的有机统一。按照全面性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应当全面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生发展条件、历史演进过程、思想内涵体系、多维价值意义,以及承载这些内容的、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部文献;就应当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到实践的所有应有领域中。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要重点学习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发展的重点要素、基本条件、历史演进的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基本原理、重要观点、重点文献,抓好重点领域的落实等。就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来说,在坚持全面性基础上,要重点把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要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论述、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关于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论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重要论述、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论述、关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等等。当然,全面与重点的区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只有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中,在两者的有机统一中,才能真正深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文化思想。
六、在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中深入学习贯彻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同时,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得以充分体现。坚持守正创新,在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首先要坚持守正。守正,一般地说,指的是坚守正确的、进步的、科学的东西。事实证明,“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9](P16)特殊地说,守正主要指的是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本身是在实践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成果,同时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只有坚持守正才能抓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其次是坚持创新。创新,一般地说,指的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特殊地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创新,即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二是实践创新,即创造性地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伟大实践,在文化建设中,走出新路子,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领域,创造新机制,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守正与创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守正不是守旧,创新不是叛道。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要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
(作者简介:周向军,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名誉院长)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23-12-20 15: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