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小平: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的生成之源、精髓要义与实践进路

  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中华文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诸多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的生成之源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活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新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发展。

  (一)历史渊源:中华民族长期奋斗创造的文化精品与智慧结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创造出了难以计数的文化精品与智慧结晶,它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传承中华民族长期奋斗创造的文化精品与智慧结晶,体现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自觉和文明自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1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智慧和创造,体现了当时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和文明发展程度。在习近平看来,这些文化精品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亲历者”,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沧桑巨变,而且塑造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形成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有为、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繁衍壮大的历史发展脉络。总之,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精品与智慧结晶的耀眼光芒。

  (二)现实根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土壤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植根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土壤。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之需是理论得以产生、发展、创新的根本动力。理论也只有回应时代之问、满足实践之需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正是立足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致力于不断回答时代之问,满足时代之需。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提升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尤为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问题,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2为切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弘扬中华文明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走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3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真理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事实上,新时代以来,面对治国理政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习近平充分汲取中华文明古老智慧,注重从中国智慧中寻求启示,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比如,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4;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方案。再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也是在现代化理论与中华文明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伟大成果。可见,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植根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土壤。

  (三)个人情愫:习近平学习工作成长经历中形成的文明情怀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基于其学习工作成长经历中形成的文明情怀。书籍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主要载体,习近平在学习工作成长经历中坚持阅读经典书籍,是其个人文明情怀形成的基础。习近平酷爱读书。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5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躬耕基层到领航中国,读书始终是习近平的最大爱好。正是在不断的阅读中,促使习近平文明情怀的萌芽和发展。在回忆童年时,习近平曾动情地讲述过母亲带他买《岳飞传》小人书的往事,在母亲的引导下,岳母刺字给习近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6习近平曾在梁家河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梁家河的乡亲们记得“近平炕上都是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干了一天活后,晚上他还点着煤油灯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习近平在回忆“上山下乡”时说道:“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7习近平在学习和工作的不同阶段都坚持阅读。通过阅读经典,习近平幼年时树立了精忠报国的宏愿,青年时坚定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身的信念。

  如果说,坚持阅读经典贯穿于习近平学习工作中缔结文明情怀的始终,那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重视,则是习近平文明情怀的充分彰显。对河北正定古城、福州市三坊七巷、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等一系列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习近平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在一次考察中看到元代书法家赵蒙所撰写的碑文缺乏保护,上面落满了灰尘,立刻找来主管部门,并给予严肃批评,他说:“我们对文物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8  1991年在福州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特别重视对三坊七巷的保护。他在三坊七巷召开的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上强调:“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9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十分重视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曾两度到良渚调研。他特别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10习近平在长期的学习工作成长经历中所形成的文明情怀,充分体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精髓要义主要包括:深刻阐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新定位中华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科学阐释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重视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等。

  (一)深刻阐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在2023年6月2日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全方位、深层次概括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1.突出的连续性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1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世界上几大古老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断5000多年,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关于中华文明这一特性,早在2011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就进行过阐述。他说:“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12之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例如,2013年3月18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3   2019年8月19日在敦煌考察时,习近平再一次强调了中华文明的这一特性,他指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14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华文明具有其他古老文明未曾出现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究其根源在于它具有文化上的连续性,不仅语言文字不间断地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更是连续发展的过程,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不断传承发展。习近平之所以反复强调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在于其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只有充分理解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才能真正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以及未来中国。

  2.突出的创新性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15。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富有创新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出自《易传·系辞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易传·系辞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革故鼎新”出自《周易·杂卦》,这些古代典籍中所阐发的“日新”“革新”的价值理念,奠定了中华文明中创新求变的精神根基,成为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思想的源头活水,是激励中华民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在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阐扬创新精神,不断揭示创新是革故鼎新的实质、核心和根本,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来说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它激活了中华文明的生机和活力,在中华文明史上实现了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40多年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守正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创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面对新矛盾新挑战,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16一个文明只有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否定自身中的消极成分,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否则就不能摆脱衰亡的命运。中华文明能够生生不息、绵延5000多年不断,就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革故鼎新到守正创新,创新性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

  3.突出的统一性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17。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政治方面来看,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且不论分裂的时间有多长、分裂的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始终生生不息、延续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历来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传统,各族人民都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责任。

  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18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数次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这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牢固基础。民族融合的关键是文化认同,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流交往交融,在文化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经济上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使不同文化的族群由淡漠隔阂走向自然融合,使各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统一而不可分的整体。这就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的原因所在。目前,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56个民族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这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明的特点,不在于没有多样性,而在于能将多样性容纳在统一性之中。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19在习近平看来,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20

  4.突出的包容性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21。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历经5000多年演进,绵延不断,并与时俱进,因其具有开放、吸纳、包容异质文明的能力,每当遭遇到由社会危机引发的文明危机,中华民族能依据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通过吸纳异质文明的营养进行文明内部的自我改造,从而实现文明的创新发展。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历史上儒、释、道互相融会,形成了以儒为主导,道、佛为辅翼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价值取向,数千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以及情感与爱好,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共同铸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中华文明智慧,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指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2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正是在数千年间与世界各文明的不断交流互鉴中得以发展壮大。中国历史上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堪称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今天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在与多种文化的交流中宽仁以待,“美美与共”,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23

  5.突出的和平性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24。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承认并尊重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观追求;以和为贵,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该互学互鉴、平等交流,反对文明冲突,要对话而不要对立。在处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上,主张“协和万邦”,主张民族不分大小、国家不分强弱,彼此之间应本着相互平等的原则,实行相互援助的方针;反对侵略、热爱和平,主张各国互相团结,同各国人民和睦共处。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崇尚亲仁善邻、讲信修睦,追求天下太平。中国人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习近平指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25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事实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广泛影响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扎实推进,都彰显着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彰显着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思想魅力。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26   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再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27可以看出,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将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进步。

  (二)全新定位中华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8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以及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习近平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全新定位,这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上尚属首次,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华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深邃思考。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历届党的领导人对中华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关系的认识,基本上都坚持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来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9“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30。这一论述表明: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促进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立足中华民族5000多年延续的血脉基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特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远景,全新定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一科学论断不仅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原则,而且从大历史观看更加突出强调传承中华文明的智慧、弘扬中华文明的精华,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具有根和魂的重大意义,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书写中华文明史上的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三)科学阐释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对此曾有过多次论述,其中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所作的科学阐释具有经典性。他指出:“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31从整体来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共同呈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具体而言,“讲仁爱、重民本”是核心,是中华文明精髓之所在;“守诚信、崇正义”是基本要求,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品质;“尚和合、求大同”是灵魂,是指引中华民族得以跨越5000多年历史长河的孜孜不倦的终极价值追求。这表明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具有不同层面,但它们相互之间又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只有综合把握各个层面共同发挥的作用,才能完整准确地呈现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四)重视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在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众多可供当今社会借鉴吸纳的价值理念中,习近平尤为重视弘扬中华民族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重点强调了“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32。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33。习近平之所以如此重视这一问题,是因为当今世界在西方“普世价值”的影响下生发出了种种问题。在资本逻辑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沦为美西方发达国家攫取高额利润的原材料、廉价劳动力输出基地;在强权逻辑下,世界各国屈从于美西方主导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然而,不论美西方国家承认与否,21世纪的世界都无可辩驳地成了一个“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34。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充满着中华文明智慧,是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源头活水,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对中华文明中“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等价值理念的生动实践,理论和实践都充分彰显了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大意义。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的实践进路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既立足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延续的精神基因,又是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深刻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深入推进中华文明发展史研究,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鸦片战争后,以“船坚炮利”为表征的西方工业文明在中华大地上称霸,一度让我们“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35。中华文明成果被劫掠、被损毁,中国人被歧视、被侮辱,民族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在国家、民族、文明面临全面危机的情况下,出现了“全盘西化论”。然而,深入研究中华文明发展史可知,在历史上,不仅有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还有从汉唐到宋元的1000多年的东学西渐。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文明,曾经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先进完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文学艺术高峰林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更是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只有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正确地认识中华文明,才能找准中华民族的历史方位。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习近平在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中,特意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华文明的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的这一要求,我们只有深度揭示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文化精品与智慧结晶,展现中华文明历尽沧桑始终绵延不绝、传承不断的顽强生命力和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才能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进而激发蓬勃的中华文明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的辉煌。

  (二)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读懂中国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前所未有。然而,美西方国家仍然有不少人残存着近代以来形成的对中华民族的刻板印象,抱持着冷战思维和霸权思维,认为强大起来的中国必然走国强必霸的西方大国崛起的老路,读不懂中国“永不称霸的和平宣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肆意抹黑中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现阶段,中国迫切需要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改变中国国家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的局面,有效缩小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号召“我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36。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展现好中国的形象必须要有好的素材。站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史的大历史维度考察,中华民族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若星辰的文化精品和智慧结晶。无论是跨越时空、震惊天下的甲骨文,还是四季如画、诗意栖息的良渚遗址文化;无论是让人叹为观止、神秘莫测的三星堆遗址,还是绮丽壮美、意蕴深长的敦煌莫高窟,无不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绝世无双,无不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卓越辉煌。这些不计其数的文化瑰宝是我们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宝贵资源。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时,我们既要回望历史,充分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更要立足当下,向世人展现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一步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资源。同时,在讲故事时,还要注意将中华文明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贯穿其中,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充分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三)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要求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贯彻落实习近平的这一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大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研究阐释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当前“两个大局”下,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打压”前所未有。为遏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打“西藏、新疆牌”破坏中国的民族团结,妄图分裂中华民族,以此阻遏中国和平发展进程。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可知,美西方国家的这一图谋,根本不可能得逞。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的各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经过自然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过程,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意识,这种共同体意识既是经济纽带,也是文化纽带和精神纽带,56个兄弟民族始终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大家庭。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觉醒,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民族存亡之际,中华各族儿女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展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凝聚力。追溯中华文明发展史亦可知,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昭示了中华民族是建立在民族融合基础上的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这种既多元又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维系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精神纽带,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之源。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大一统”“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等思想观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和不断发展的根脉,为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思想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37历史上,虽然各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但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38。足见中华各族儿女对中华文明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我们必将牢牢铸就打不烂、攻不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我们客观审视现代社会时,不得不承认,曾经历史地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资本主义文明,而不是社会主义文明。正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9但是马克思在惊叹于资本主义文明威力的同时,又超前地预言了“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40。进入21世纪,在资本的主导下,人类文明所向往的“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依然笼罩在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冷战思维的阴影之下。资本逻辑所主宰的资本主义文明依然无法摆脱逐利的根本属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极端气候频繁出现,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及其不合理性越发显现,暴露出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理论和实践都在呼唤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深刻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41在这一宏大时代场景中,顺应世界人民的广泛期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显示出光明前景。人类文明新形态绝不是天外来物,“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考察,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当代形态”42。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厚植于中华文明的丰厚沃土,汲取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实现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克服资本主义文明重利轻义的劣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超越资本主义文明“见物不见人”的狭隘逻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充分借鉴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明成果,打破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一体独尊的局面,充分彰显了强大的优越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进世界文明进步事业贡献中华文明的独特智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网络编辑:张剑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3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23-12-06 1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