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纯东: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14-10-20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增强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有效应对国际各种思想文化斗争的重要途径,更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切实增强和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它的话语体系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鲜明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我们党和政府进行决策的有力支撑。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始终存在着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代表何人的利益、为谁服务这一政治方向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指导,是指哲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宗教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话语体系建设,都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渗透到各学科的理论、概念、观点之中。而不是像现在有些学术观点主张的那样,仅仅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和哲学、法学、经济学、新闻学、宗教学等并列的一门学科,当作“诸多学说中的一种”。认为只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等具有鲜明政治性和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经济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宗教学等学科则要与所谓世界公认的、成熟的西方这些学科的话语体系相一致。
必须明确,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当以反映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学术观点为神圣职责。无论本身就是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还是意识形态特点比较突出、政治属性比较鲜明的学科,抑或是一些远离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属性不很突出的学科,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自觉地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学科中的指导作用,中国自己的特色、风格的话语体系在这些学科就丧失了。其后果只能是马克思主义阵地的日益缩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逐渐弱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很难体现到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中并真正发挥指导作用。
另外,这里所说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思想方法上。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内在规律和基本特征,有其自身的话语范畴、思维逻辑和表达方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中,片面教条地理解和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论述和观点。而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明确强调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必须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对外宣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空前关注,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讨论持续升温。
当前在国际上,包括欧美国家左翼政党、研究机构、学校乃至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机构、主流社会的重要团体与个人,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相当认可,对中国道路也很有兴趣,有的在研究,有的在宣传,有的从不同角度关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人的声音。因此,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人也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是人云亦云。这就把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提到了议事日程。
为此,我们必须精心建构、加快形成独具中国特色、能与国际对话的对外话语体系,积极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之中。用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发展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不断增强中国成就、中国理念、中国道路的说服力和认可度。
要创造更多机会,鼓励我国学者以多种方式与国际交流,走出去开讲坛,进行宣传。也可以支持和资助国外的学会、基金会研究中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外国学者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的作用。在对外宣传上,应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及其理论成果、当代中国的形象、制度原因,不仅是重点,也是外部世界的兴趣所在。我们应当对中国成就、道路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寻找制度原因和理论原因,形成科学准确反映党和人民这些年的奋斗、创造、经验的概念、理论、观点,向外传播,使中国道路、话语体系对西方、对全世界都具有影响力。我们必须在充斥着霸权与挑战的国际竞争中,积极建构并维护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着力打造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与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相对接,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而更好地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并对一些居心叵测的“关心”与质疑予以积极回应。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介绍中国的发展进步,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深刻变化,深入阐释中国发展进步的路径、轨迹和原因,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民生安排的正当性与科学合理性。这样就能消除负面影响,让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真实、理性地了解和看待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必须坚持积极的批评、鉴别和独立自主精神
面对西方学术话语霸权的干扰和影响,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敏锐性和理论鉴别力,在建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时,对西方学术话语绝不能趋之若鹜,而是既要秉持存疑和警醒态度,积极进行批评鉴别,又必须坚持独立思考与平等对话的态度,大力发扬独立自主精神。
第一,要有积极的批判态度。历史经验表明,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去占领;如果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各种落后的、低俗的甚至反动的文化就必然去占领。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空前发达,西方文化影响空前扩大的情况,理论界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网络、媒体及生活中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形形色色观点进行鉴别、开展批评,帮助人们辨别是非,在鉴别和批评中形成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
第二,要有独立自主精神。有些概念、理论本身就是色彩鲜明的政治概念。我们一定要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使之成为体现我们意识形态的概念、理论。不能迁就、屈从西方文化强势下的宣传,不能按照他们的路子、概念、是非来裁剪我们的现实。有些我们可以认可、接受的概念,要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不能仅仅允许西方的“六经注我”,而且要有我们的“我注六经”。同时,对他们基于国际话语对我们的攻击,应该走“各说各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传播路径,不要相信那种西方的概念都有普世性的鬼话,不要以为他们可以垄断表达人类公理的权力,而我们只能按照他们的思路走。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概念、范畴和思想观念,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坚持为我所用,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予以科学辨析和有力批驳,进而推进中国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宣传。正如刘云山同志指出的:“要坚持用中国的理论、中国的学术解读中国的奇迹,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创造、理论的独特贡献、制度的独特优势,谱写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我们要坚信,中国的事情办好了,中国不断发展强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了,我们的标准就成为国际认可的标准,我们的话语就至少是他们不能否认的话语了。在这方面,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的一致性。我们在实践上坚定走自己的道路,在理论、话语建设上也要坚定走自己的路,既然有道路自信,就应有自己的话语自信,道路不照搬,语言、概念也不能照搬。
网络编辑:岚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