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任丽梅:新质生产力理论:引领未来新型工业化的思想革命

发布时间:2024-05-08
字体: 打印
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2020年实现了基本工业化,探索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也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经验,以期从中获得未来有益自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秘诀。“新质生产力”理论即是针对此需求所做的理论回应。“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6日至8日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的。针对黑龙江的经济发展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在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同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三谈“新质生产力”,深刻阐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与理论。同月,政府工作报告在当年工作任务布置中明确,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首位。中国未来将进入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质生产力理论形成于人类社会进入新型工业化转折过渡时期,是在对工业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一次理论创新,它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工业化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而且,这一理论也将为世界各国走出当前的经济低谷、开启新一轮全球化和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一、后工业时代呼唤新的发展理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征新变化,西方“后工业社会”发展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时代发展需要新的发展理论和指导思想。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新质生产力理论也是应时代需要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有关工业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将带来一场持续新型工业化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
  (一) 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成本病”的问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欧美等西方国家率先完成了基本工业化,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化时代”。根据西方后现代化理论,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国家将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发展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新经济,“社会从权力本位走向知识本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有关“后工业社会”理论所描述的社会特征和其所做出的发展预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现实呈现,包括推动了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后工业社会”发展理论因此成为显学,其相应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图景和策略,在世界上处于工业化各个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利用其先发优势把握了“后工业社会”发展的理论话语权。
  在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主导的后工业经济,经济虚拟化和去工业化是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在近几十年来所出现的最重要的变化。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经济服务化5和金融化6成为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些理论预判因为在现实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呈现,因而在理论界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那些相信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国家在按此路径展开自己的现代化实践之后,却纷纷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实践证明,得到了现实验证的理论并不一定发挥正向历史作用,甚至还有可能是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如导致西方发达国家自身走向“实体经济空心化”等。因为,在西方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其发展依然是以资本为逻辑展开,资本的力量强大,知识经济中知本的力量和作用也要为资本服务。因而,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新兴的知识经济所提供的就业空间有限,所带来的切实的利益和持续的收入改善也有限。更重要的是,知识经济如果不能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物质生产深入结合,其价值的实现与拓展也会受限。
  由于上述诸多的发展限制,当今世界上许多先发国家和地区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发展中都面临着一个类似的困局,即出现所谓的“成本病”问题。如知识经济、创意经济更多地出现在类似硅谷那样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聚集区,没有实现与传统的工业深入结合,导致传统重工业严重衰退。曾经的工业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老工业基地问题”,如美国五大湖“铁锈地带”地区(Rust Belt)、德国莱茵-鲁尔区、法国洛林地区和日本北九州地区等。这些地区衰退的具体原因虽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存在着一些共性的生产力不协调的原因,如:生产结构单一,主要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重工业。国际上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世界性钢铁产能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下,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重工业的大工业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空间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整体资源出现短缺等。事实证明,简单化的“后工业”生态主义,即通过不发展重工业或者将其转移到后发国家,并不能真正解决重化工业的污染等问题,不能消除“成本病”。凡此种种,说明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并不适合指导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代需要一种有别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引导后发国家走上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的发展理论。中国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恰逢其时,应时而生。
  (二)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生产力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亟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提出的。而黑龙江,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是我国重工业和传统制造业重点发展区,曾经在国防安全、机械制造、能源资源开采等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传统重工业生产结构过于单一,单纯依靠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未能得到及时改善,以及不在开放的前沿等原因,黑龙江并未抓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带来的以国际科技引进为主的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机,加之石油、矿产等资源日渐枯竭,以至于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进入工业社会后,其发展一度仍然面临着产业转型困难的局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为其开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方”,即“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从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经验来讲,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在经过一定的工业化发展之后,经常会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应对投资效率递减、人口老龄化、新旧动能转换等问题。这就要求未来的经济发展需以新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禀赋的动态升级(提升传统要素的质量)以及通过要素组合方式的变革来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根据新质生产力理论,未来的经济增长会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数据与技术等新要素的投入,而不是进一步增加资本、人口与土地的投入,或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通过生产要素组织创新所形成的生产力,而是一种更加突出强调科技创新、模式培育、场景拓展、产业协同、数字赋能、生态保护的生产力。7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引起了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并为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更换了动力引擎和作业载体,从而实现产业形态上的升级,这正是适合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模式。”
  新质生产力理论虽然是针对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和工业化转型提出的,但它却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新质生产力理论要求经济与社会形成一种在发展动力、发展形态、发展理念上均与传统生产力有着质的差别,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通过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探索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高效能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理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对未来各国持续工业化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内涵与实践导向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生产力概念的一个全新的、更高级的、更时代化的、更完整的创新性描述,是面向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
  新质生产力属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范畴,是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不断提升过程中呈现出的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形式。长期以来,人们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要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并率先指出“科学是最具有革命意义的生产力”。邓小平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了科学技术这一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新质生产力理论首先是突出了新时代生产力理论中的“新质”。从词义上来讲,在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百科中,“新质”的解释是:“指多个组分结合形成整体的生态系统,出现了各组分单独存在时所没有的特点和性质”。生产力系统中分工实际上是劳动者技能程度、劳动工具的专业程度、劳动对象的复杂程度的综合体现,实际上就是生产力“质”的发展程度。生产力诸因素在构成生产力系统时首先在物质技术属性上要彼此互相适应,这种在物质技术属性上互相关联的状态即称之为质态。所谓“新质”就是出现了质的变化之后新的质态。在新的生产力体系中,由于各要素的发展不均衡,导致内部基本矛盾的双方主次地位发生根本变化,即原来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矛盾次要方面上升为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方面时,体系就发生了质变,事物或体系就转化成为另一种不同质态的事物或体系。生产力生态体系出现了质变,是指生产力体系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跃升式转变。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也就是说,新质生产力不仅包含“高科技”的科技因素,还包括“高素质”的劳动者、“新介质”的劳动资料和“新料质”的劳动对象。可以说,新质生产力突破了“物”的单纯形态,强化了“更高素质的劳动者”“科技”和“数据”等新要素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实践导向
  新的发展实践是由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发展理念是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新阶段,新质生产力理论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形成一种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新型生产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实践导向。第一,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生产要素、生产方式、技术水平、发展模式等全方位升级转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与引擎就在于科技创新。因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的战略。通过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加产出,并用新科技为产业发展赋能,积极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开拓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第二,新质生产力是注重内部和谐和对外开放协调的生产力,具有产业协同、多方联动的组织形态。因而,新质生产力就要按照内生发展的特点和开放协调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开放性,拓宽产业以及产品的领域,优化配置以获得更多的成长资源,既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也促进产业协同与区域协同,实现发展的协调性,以推进生产力实现“质态”的变化与跃迁。第三,新质生产力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粗放型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绿色、低碳作为发展的基本形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最鲜亮的底色。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充分发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的作用,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促使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第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体系,构建国际国内生产与科技创新两个“双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第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共享为目的,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整合社会资源,畅通教育、科技与人才的“三轴联动”,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高效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全要素分享与人民共享。
三、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新质生产力理论应时代发展需求,完成人类社会在实现基本工业化之后开始向新型工业化过渡的关键时期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包括重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要素的内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境界;改变传统理论对经济结构发展的服务化导向,指出了未来新型工业化将深入发展实体经济的新路径;赋予了生产力发展以新的时代价值诉求,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目标,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重新定义了生产力要素及其地位
  新质生产力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生产力要素中加入数据新要素,提升人的要素在生产力各要素中的突出地位,并通过对生产要素进行了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促进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基础之上的生产力质的跃升。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理论突破了传统制造业领域对生产力要素的限定,将数据作为新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列,从而解放和发展新的生产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市场,任何工业化时代的高新技术,都可以通过中国的市场迅速形成庞大的产业链。这也是为什么在后工业化时代,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能超过美日德三大工业国家总和的根本原因。但是,单纯扩大市场规模也只是实现经济在量上的积累,并没有实现质的提升,而且还可能加剧国际产业竞争。而发现生产中新的生产要素并认识其可能会给生产力发展带来质的提升,将弥足珍贵。事实上,数据不仅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还是AI(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算法、算力、数据)之一,是发展大模型等AI在各垂直行业落地的关键所在。在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AI将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将数据作为新型的劳动要素,体现数据和数字技术的特殊价值。而数字经济的本质发展不仅在于场景创新,也不只是发展AI新产业,而是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纳入经济社会大循环,加速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的融合,顺应了数字化发展的新要求,开辟经济数字化新领域新赛道。
  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理论强化并提升了人的要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切的生产与发展都是基于人的活动展开。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人才强、科技强,才能产业强、 经济强。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18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提升我国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力。所以,发展中不能出现“人学的空场”,相反还要突出“人”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二)改变传统西方发展理论对经济的服务化导向,擘画未来新型工业化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根据西方发展理论,经济越发展,第三产业占比越高,服务业越发达,经济服务化趋势越明显。按照传统后工业社会理论,工业制造经济必然走向服务经济。然而,新质生产力理论并不认为经济向更高级发展必然以服务业比重上升为必然标准。相反,新质生产力仍然强调发展现代制造业,核心基础仍是实体经济,未来新型工业社会,发展服务业也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中西方关于未来工业化发展理论在具体路径上的最本质区别。
  中国从建国后到上世纪七十代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再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基本实现工业化,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一半。按照西方发展理论的标准,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完成经济“服务化”转型升级,进入到后工业时代。但是,经济“服务化”虽然是中国以及普遍进入后工业化国家的普遍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却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首要实现的指标。虽然,发展服务业是最省力、最具有吸引力的工业化道路,但却不一定是帕累托最优选择。中国的基本国情、工业化路径选择以及当今世界新的科技发展潮流,决定了我们不能放弃实体经济。近年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困境,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西方传统理论指引后工业社会的经济虚拟化、服务化和金融化发展,维护了垄断资本的利益,却给社会甚至全世界带来高昂的代价和巨大的成本。自2008年以来持续至今的世界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拉入低谷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以实现基本工业化为界,世界各国面临着一个持续工业发展路径的多元选择难题。是选择西方指导的一元的后工业化道路,还是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自己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问题将决定未来各国持续工业社会发展的成败。世界走出经济低谷自然不能依靠“始作俑”的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是经济发展的表象,但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实质,更不是经济发展的绝对方向。事实上,制造业或者说实体经济仍然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事实证明,后工业并不意味着无工业,而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而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服务业将是一种在先进制造产品和技术的加持下的新型服务业。不能将这样的新型服务业简单地归为传统服务业范畴,或者简单地贴上社会经济服务化的标签。一定要从中找出经济结构升级中的三个产业的发展变化及其主次地位变化,寻找出蕴藏在其背后的深层次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这样才能理解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之处。
  新质生产力理论不以资本为逻辑,并且改变了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化导向,在推进自身新型工业化发展中,进一步强化了以制造业为支撑的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产业和经济基础,从根源上避免了自身出现类似于西方国家近些年经济空心化的可能性。所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中,新型服务业不是替代先进制造业,它既重视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又坚持实体经济地位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在新质生产力理论看来,要让经济走出“低谷”,就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新型举国体制促进新型服务业态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以促进生产力的能级跃迁。当前,数智化与制造业高度融合所生成的新型数字服务业,正是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新业态。综合以上创新,新质生产力理论突破了传统“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理论在少数几个产业领域打转转的局限,也突破了产业结构单纯地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的论断。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坚持制造业在新型工业化中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继续发展先进制造业。逐渐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19。
  (三)赋予生产力发展以新的时代价值诉求,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和共同价值需求。人是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是以人的发展需要为准绳。当然,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生产力发展所服务的主体对象是不同的,因而其所反映的价值诉求也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是为满足资本家的资本增殖需要;而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生产力则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如果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不能满足人的幸福生活,不能体现人的尊严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就认为它不符合基本的人文价值。”
  而且,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诉求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也表现出阶段性,体现了生产力在价值维度发展的时代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效的生产方式,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以资本为逻辑的西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按照当前经济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的新阶段,以及贯彻以共享为特征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主要目的,在具体的现代化建设与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体现了其价值维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把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始终强调通过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突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开拓未来发展空间。
  在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中的“现代社会”应该是人的本质地、全面地和自由地发展的社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不以资本的逻辑展开,才能避免两极分化,才能避免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当前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就是要以人为本,“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而这是以资本为驱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可能做到的。”
四、 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三个核心思想指导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实践
  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新质生产力理论扬弃传统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三个固化思维,遵循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立足本国国情,用三个核心思想突破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指导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满足可持续性发展要求。
  (一)以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指标思想扬弃传统生产力发展单一技术指标的生产力判定方法,促进更整体均衡的新型工业化
  传统生产力发展理论以单一技术指标(如“能耗”)的判定方法衡量经济发展速度与程度,不能完全反映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和工业化的均衡程度。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全要素综合指标弥补了传统单一指标判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方法上的不足。新质生产力着眼于生产全过程,强调以新型举国体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指标推动产业优势互补,促进社会生产能力整体大幅度跃升,最终促进工业体系更均衡发展。在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诸如“地条钢”之类产能,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一大批传统产业被认为是“过剩”产能。而直到新能源的引入方才化解了这个认识上的“堵点”和实践上的“卡点”,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全面均衡发展。如电解铝,中国是全球电解铝第一大生产国。根据国际铝业协会(IAI)数据,2022年中国电解铝产量为4021万吨,在全球占比达到59%。20余年来,全球电解铝增量基本来源于中国。电解铝的化解之道,主要通过引入新能源来解决,我国提出要在“十五五”期间,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这样,一方面,利用新能源的绿色低碳为电解铝获得了新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电解铝大量稳定可调节使用电,使得不稳定的新能源有了用武之地。相信以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指标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应用,必将促进工业化向更整体均衡方向发展。
  (二)以全链条的产业链共同协作思想扬弃传统产业链发展的高低端二分法,促进更系统充分的新型工业化
  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利润率,但作为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环节的利润都是全产业链共同协作的结果。新质生产力理论扬弃了“高新技术产业——低技术产业”的二分法,推动经济发展从单纯不同的产业领域去寻找增长点到向全部产业寻找未来成长点转变,从新技术、新要素、新劳动者素质等多个不同角度来开拓创新,形成完整的工业生态体系。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要求的,“创新链要配合产业链”,“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5。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从技术到机制到模式到再到服务的更系统充分的新型工业化发展。
  (三)以强调在重点突破基础之上的区域间协同创新思想扬弃传统区域发展的“创新中心-生产边缘”二分法,促进更全面协调的新型工业化
  一直以来,我国东部的发展对西部的发展起到牵引作用,形成国家区域发展的“雁阵模式”。但是,“雁阵模式”不仅在不同的国家间难以长期持续,在一个国家内也不应该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类似于世界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带动作用一样,西部的发展一旦形成对东部带动的依赖,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创新动力就会减弱。并且在这个进程中,中西部地区财富分配不平衡问题也可能进一步制约经济的整体发展,甚至可能会产生社会问题。新质生产力理论强调以协调为内生特点,强调区域间的协同创新。在其指导下,“东部-西部”、“城市-农村”在分工基础之上将融合一体化发展。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此前的区域差异会成为产业调整布局的契机,在新质生产力理论产业协调与区域间协同创新的理念下,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西部会承接东部的一些产业,其自身经济增长会加快,甚至经济增长率会远高于东部,从而真正进入新型工业化。
  以上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三大核心思想,是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三大具体路径。它从源头打造新型工业制造的新优势,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现代新型工业体系由大到强转变,进一步稳固实体经济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基础地位,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五、 结语:新质生产力理论开启未来以高质量为要求的新型工业化的新模式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未来将进入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体现了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类社会所有重大的主题性运动和变革,都是在新的、更先进的、具有更大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与意识形态思潮的深刻影响下酝酿、形成和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而言之,新质生产力理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推动开启一种内增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适应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强调为经济社会开拓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避免重复西方竞争型甚至是零和博弈型的不友好不可持续的现代化道路,为中国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新思路新方案。
  (作者简介:任丽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科技意识形态竞争”(项目编号:21FKSB017))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知网-《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网络首发时间: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