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林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发布时间:2022-12-12
字体: 打印
分享:

  人类解放,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历史进步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它的真理之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却跨越三个世纪、传遍全世界,“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书斋的学问而是实践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余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改革开放40余年来,新时代这十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始终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行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接续推进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接续创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时代新征程,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和重大时代课题。

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是历史与现实的契合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家,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进程演化的“拐点”,此后,中国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1898年,康有为曾直言痛陈:“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是近代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所处悲惨境遇的真实写照。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中国开始明显地落后于历史发展,落后于时代潮流。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主要矛盾决定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

  1847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创立。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于19世纪,致力于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实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机统一。

  列宁生活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致力于回答“帝国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俄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列宁曾总结道,从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将近半个世纪里,俄国进步的思想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分析俄国问题的认识工具、解决俄国问题的实践工具,发动了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并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俄国化,并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进而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从西欧引入俄国,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创造了一个光辉范例。毛泽东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019年6月访问俄罗斯时,习近平总书记登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深刻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所以它和中国的这种渊源关系,在我们心中是很重很重的分量。

“阿芙乐尔”,在俄语中是“黎明”或“曙光”的意思。中国共产党人的旗帜上书写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这个历史性课题,就是完成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能够来到中国并植根中国,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既具有历史必然性,也具有现实可能性。概括地说,主要在于:其一,马克思主义担负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高度契合;其二,近代中国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国情相同或者近似;其三,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以及苏联)对中国采取了不同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平等的对华政策;其四,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各种主义和思潮,都在中国进行过尝试,但都没有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其五,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其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使“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是管用的“真经”。正是马克思主义,正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与中国进行历史性对接和现实性互动,也意味着同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

二、“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旨归

  “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人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不容易,但是,要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这个思想武器更不容易。真正把握好、坚持好、运用好这个思想武器,就要解决马克思主义服中国水土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亦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旨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一个宏大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是自发实现的,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其立场观点方法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思想创造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的。但是,在此之前,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已经走上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实践之路,同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勾勒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与宏大气象。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理论正一步一步走向自觉与成熟。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关于选举问题的讲话时曾指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个重要关键的会议。一次是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一次是一九三八年的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正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一认知,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从其亲身经历中和中国革命失败的痛苦中得来的极其重要且影响极其深远的结论。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总结道:“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此后,毛泽东一再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不断重申这一理念。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一再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在于解决中国问题。问题就是任务。前已述及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政党或小资产级的政党)能够担负的。而中国共产党则从自己建党的一天起,就把这样的两重任务放在自己的双肩之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两大历史任务和百年主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解决了不同历史时期遇到的中国问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社会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历史的结论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历史的结论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积累了丰富的新鲜经验,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深启迪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在于创造些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新的东西,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飞跃是马克思主义螺旋式发展的典范

  “知向何处,则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则不竭尽于动力。”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阻断了近代中国社会正常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落后了。这种落后,最主要的,一是科学技术落后,二是社会制度落后。在追赶时代的过程中,中国曾向西方学习,既从器物方面进行过努力,也从制度方面进行过尝试,但最终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历史证明,以西为师,走西方的道路走不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地看,这是一个关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极其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文化现象。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提供了革命成功的光辉榜样。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这是新的抉择。但是,历史证明,在中国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是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革命的目标相同,革命的路径有别。历史同样证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又要反对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正确的路径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拓者。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并以“写字与临帖”喻称社会主义建设要“以苏为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所以称之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链条上,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变成了中国的东西,在中国落地扎根、深入人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并提出小康社会目标。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之所以称之为新的飞跃,是因为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链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增添了全新的东西,指明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从不同的维度考察和概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百年主题,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从新的实际出发,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三个方面成就”,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十六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智慧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之所以称之为新的飞跃,是因为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链条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全新的东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中国意义。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答案,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担当、人民情怀、文化底蕴和科学方法。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进一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基于宏大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其理论延展和历史生成逻辑,同时也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发展链条上新的历史性飞跃。恩格斯指出:“从一种运动形式转变到另一种运动形式,总是一种飞跃,一种决定性的转折。”实践的飞跃是如此,理论的飞跃也是如此。这就是理论创新螺旋式发展的逻辑。这种发展,不仅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而且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飞跃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四、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立场观点方法在21世纪中国的最大集成和创新发展,是其根本立场、思想观点、科学方法的新时代表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重大命题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指出:“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邓小平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简单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中国实际,也不能简单拿党过去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和由此产生的具体政策举措来套今天的工作。什么事情都要看一百多年前是怎么说的、几十年前是怎么说的,不能越雷池一步,只能亦步亦趋,那还怎么前进?!那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造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形态。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河,才能源远流长。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不断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宇宙)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六个坚持” 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视域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最重。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理论创新、理论的生命力与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归根到底就是,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归根到底就是,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贯穿其中的一个主要点就是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归根结底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思维始于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发展始于问题。增强问题意识,科学对待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分层,聚焦新问题、深层次问题、急难愁盼问题、重大问题、突出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深刻懂得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认清我国基本国情,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归根到底就是,美美与共,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六个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它们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马克思指出:“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如果说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解决的是中国站起来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解决的是中国富起来的问题,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解决的则是中国强起来的问题并同时为人类进步、世界大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问题。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理论的飞跃”反映的是“存在”的飞跃、“现实”的飞跃、“实践”的飞跃。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密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壮大的密码,归根到底就是不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林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学术探索》(网络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