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李建国: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品质期刊

发布时间:2021-09-18
字体: 打印
分享: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作为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作为促进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精神和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来谋划选题,充分体现刊物的政治视野,坚守办刊初心、引领学术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水平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努力办成高质量、重原创、影响大、风气好、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品质期刊。

提升期刊高举旗帜服务大局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肩负好职责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紧紧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引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刊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文章。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步伐,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研究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我们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步伐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加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系统完备、体系严整的科学理论,成为指引中国、影响世界的伟大理论,学术理论界要深入回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什么、何以产生,关于这一思想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等问题,以学理明思想,用学术讲政治,通过扎实研究和创造性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走向世界,推动理论研究学理化、体系化,为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强化选题导引和策划,加强对经典著作的阐释,引导推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重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研究领域,如对智能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前沿性探讨等;进一步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栏,努力承担好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的使命和责任。

提升期刊学术引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办好高品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努力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紧紧围绕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办刊与学术研究联动,设置议题要面向问题、面向实践、面向世界,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性发展。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理念,回答时代课题,将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很好结合起来,为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要始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敢于、勇于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研究领域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加强对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包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在内的“四史”研究,加强重大社会思潮辨析引导,引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善于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占领学术制高点,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引领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世界文明发展,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提升期刊融合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甚至引领社会舆论的趋势正在显现。如何把有深度的理论文章更好地传播给大众,是所有学术期刊共同面临的挑战。要勇于创新、勇于变革,积极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等全方位创新,通过新媒体与传统纸质期刊在内容、渠道、平台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真正使理论研究宣传工作紧跟时代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面向时代、面向现实,打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窗口。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新的历史趋势,将纸质期刊进行电子化,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送至读者,实现期刊的掌上阅读;在加强期刊微信公众号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分享传播最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扩大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努力实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媒体融合优势,通过“一体多翼”的传播格局协同发力,主动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工作,为营造同庆百年华诞、共铸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作出积极的努力。

提升期刊凝聚优秀学术人才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高品质学术期刊要引领学术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离不开优秀学术人才的支持,只有团结凝聚更多优秀学术人才、刊发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才能引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发展前沿。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坚持开门办刊,充分吸收借鉴其他学科高品质期刊的办刊经验,与国内重点高校、重点研究机构等合作办好世界性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研讨会、全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全国性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全国性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全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全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建设论坛等,支持马克思主义优秀学术人才特别是青年学者成长,团结凝聚马克思主义学术大家名家,更好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展示更多高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期刊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作出新的贡献。面对日益激烈的优质稿源竞争,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尤其要树立稿源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坚持来稿和约稿相结合,主动加强同马克思主义学术大家名家的联系,增强约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坚持纸刊、学习强国号、微信公众号、期刊网站、客户端等一体化发展,服务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作者和读者,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优秀学术成果的大众普及和应用转化,努力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方面迈上更高台阶。

提升期刊出版把关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应始终坚持以论文的创新水平与科学价值为选稿用稿标准,围绕重大主题组织专栏专题,善于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把好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价值取向关,尤其是要有效发挥学术期刊在学术质量、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引导把关作用。要加强期刊编委会建设,发挥好期刊编委的作用,完善同行评议机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编校制度,在审稿记录长期保存、完整可查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加强校对工作,切实提高编校质量,建立完善期刊每期出版前集体审校制度,筑牢期刊编校质量安全屏障。不断优化和完善稿件编审出版流程,提高审稿和出版的时效性,继续坚持为有重大创新观点的高质量论文开设快速审稿发稿通道。加强新媒体编辑力量和技术力量,完善相关内容审核把关机制。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完善学习制度,激励编辑依靠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回首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体系”建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要继续发扬一往无前的精神,努力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新阶段,坚持新理念,把握新变局,融入新格局,奋斗新征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一定会在引领学术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研究》执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