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的位置 > 首页 > 马研院 > 马研院简介
开拓创新进取 又好又快发展——庆祝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五周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今年12月26日,是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五周年的日子。五年来,在社科院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在院内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马研院特邀顾问、特聘研究员、离退休老干部的始终关心下,马研院认真落实中央对社科院的“三定位”在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和政策探讨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此,我代表马研院全体人员,对一贯关心和支持马研院的院内外各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简要地回顾和汇报马研院发展的有关情况。

  一、东方风来满眼春。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视。2005年5月19日,陈奎元院长代表院党组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汇报工作。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根据社科院的提议,同意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005年12月26日,马研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成立。除专职科研人员外,还在全国理论界聘请了108位著名学者为特聘顾问或特聘研究员,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刘云山同志在成立大会上指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件大事。

  陈奎元院长要求,马研院的学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进一步把中国社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风展红旗如画。2006年8月,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成立,首批学部委员为冷溶、江流、靳辉明、李崇富、程恩富,马研院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的唯一依托单位。五年来,马研院在人才队伍、研究机构、学科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成为一所具有很强实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国内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马研院现有人员144人,其中研究岗位132人,硕士以上人员121人,正高职称25人,副高35人,拥有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越南语、朝鲜语、老挝语、意大利语等10国语言能交传口译的科研人员15人左右。

  马研院现设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等5个研究部、18个研究室,研究领域覆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全部二级学科,以及政治学的若干二级学科。现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5个重点学科,以及党建党史、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等3个重点建设学科。

  一些学科的带头人在相关领域引领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若干项目的第一首席专家或首席专家;还担任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等的会长或副会长,在国内外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学术影响。

  马研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0人。2006年起,主要面向全国高校、党校和社科院系统接收访问学者,现已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40多名。

  另外,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社会思潮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科院与宁波市战略合作办公室,均隶属于或设在马研院。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是全国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之一。

  三、弄潮儿向涛头立。马研院成立后,一直自觉地站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策创新和思想理论交锋的前沿。

  一是组织开展大量学术研究,推出大批学术成果。共立项课题260项,其中社科院重大课题8项、重点课题19项;国情调研重大项目9项、重点项目11项、考察项目1项;青年启动基金项目61项、青年发展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12项。

  同时,还承担了一系列上级单位和领导委托、交办课题及与其他单位的横向合作课题,如“中海油集团的改革发展道路”,“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等重大调研项目,以及社科院与宁波市政府的战略合作项目。共出版专著76部、译著18部、论文集27部、教材6种;发表论文1432篇、译文82篇、研究报告128篇。

  与教育部社科中心联合制作的8集电视专题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纵横谈》,在党的十七大前夕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后根据李长春同志批示,在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重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这些成果,有些获得了院、所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有写受到了上级党政部门、有关领导或合作单位的高度评价。面对中外马克思主义、西方理论和国学三大知识体系,我们既反对对西方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也反对对马克思主义和国学研究的教条主义。科研人员在推进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同时,在思想理论战线上若干重大和热点问题上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尤其是针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观和某些僵化思想等进行了科学评析。

  二是创办和组织一系列学会、论坛、报告会。主要包括:“北京思想家论坛”,已举办7次。“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已举办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已举办四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高层论坛”,已举办3届。“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国际论坛,按年度在国内国外轮替举办,已在日本、法国和中国举办五届。中越、中俄马克思主义论坛,已举办三次。“中外马克思主义学术报告会”,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重大理论问题或热点问题作学术报告,已举办64场。“马克思主义系列研讨会”,由马研院各研究部主办,已举办128场。这些已成为我们推进理论和应用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思想交锋的重要平台。

  三是认真落实学术“引进来”、“走出去”的要求,以我为主,不断加强国际交往,努力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际前沿。我们组织人员到国外进行中短期学术访问近百人次;一些知名学者活跃于重要的国际研讨会和大学讲坛上,努力扩大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先后接待来访国际客人上百人次,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越南、古巴、尼泊尔、土耳其等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共产党理论家有理论交流和人员来往。在外国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著作,也年年增多。

  四是加强期刊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和扩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平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起改为月刊,2009年起进一步扩大为160页,现已成为思想理论战线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一面旗帜。《马克思主义文摘》月刊2006年创办时为内刊,2009年起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公开出版、马研院主编,受到知识界的高度评价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2010年创刊,由1995年创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更名而成,是全国唯一一部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综合性年鉴。《国际思想评论》2010年与英国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出版社签订合同,并已邀请50名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知名教授为编委会成员,拟于2011年春推出这一国际性学术杂志的创刊号。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网2005年底创办,点击率在社科院所级网站中一直名列前茅。为进一步整合力量,自今年起将上述力量组建为马研院“期刊网络中心”。马研院掌握的这些期刊网络,围绕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编发了大批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在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上述成绩的取得,来自于马研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来自于各级领导部门、兄弟单位及各界人士的主动关心和积极支持。

  五年来,马研院的领导工作、党的建设、机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不断改进。党委会议、院务会议、院长办公会议制度不断完善,党政班子工作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5月选举产生第一届党委、纪委,随后结合部室调整进行了党支部改选。党政班子经常研究和指导工会、青年、妇女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工作,经常给予经费支持;始终强调建设一支充满活力、运转高效、服务一流的机关工作队伍,机关工作赢得科研人员的肯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科研工作和职工身心健康一起抓。2007、2008、2009年马研院连续三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在不久前社科院第五届运动会上,展现了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获得团体总分第2名的好成绩和精神文明奖。

  马研院领导班子敢于改革创新、敢于管理和善于管理,特别强调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制度动力。一是主动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和聘任制改革试点,改革用人机制。从2008年10月开始到2009年3月基本完成岗位设置和人员聘任,实现了人事管理的制度调整。二是率先实行研究室主任竞争上岗。通过竞聘,一批年轻有为的科研人员走上研究室主任岗位,实现了业务干部选聘的制度创新。三是实行科研工作的质和量的考核。2008年以来已连续实施三年,有效地推动了“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四是实行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起点制度。2009年底开始试行,并区分一般科研人员、有外语特长的科研人员、编辑人员三种情况提出不同的起点标准,起到了提高评审质量、推动科研工作的双重效果。五是改进课题管理。课题立项时,要求研究部召开会议集体讨论,并形成“课题申报论证会纪要”。课题结项时,实行院内外专家匿名评审的新规定。六是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凡应聘科研人员,由领导班子成员和研究部主任签署意见后,才能择优进入面试环节。为防止学术近亲繁殖,自马研院成立起,便开始实行一个导师最多只留院一个学生的制度,班子成员带头严格执行。

  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五年来,在中国社科院党组的直接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研院认真贯彻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战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大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打下了坚实基础,迈出了一大步。走过五年,我们逐渐成熟;走过五年,我们更加自信;走过五年,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李长春同志指出,中国社科院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带了一个好头,以后近三十所高等院校也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这件事本身就是一面旗帜。社科院党组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把该学科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优势学科,努力办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责任和使命重大。我们决心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更加自觉地坚持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继续开拓创新,为把马研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发布时间:2011-09-23 1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