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忠军: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其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科学回答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为新时代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刻把握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对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完成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历史给人们的深刻启示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要的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明确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第一条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经济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确立的重大政治原则。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党的全面领导,能够凝聚经济建设的磅礴力量,激发经济建设的强劲动力,确保经济工作的正确方向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定不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

  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对经济工作所涉及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领导。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大脑和中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

  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做到“两个维护”。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尤其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尤其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激发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要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向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他指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样样是政治,样样离不开政治”“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经济与政治辩证统一关系。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党员干部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国之大者”、党之大计了然于胸,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善于洞察经济活动的政治后果,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把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到经济工作各方面,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想问题、作决策,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要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要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就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战略部署,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推动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一,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推动各方面共同做好经济工作提供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定期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决定重大事项;中央财经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及时研究经济社会领域重大改革,其他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重大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地区按照党中央要求,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措施、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

  第二,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了9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集中全党全国智慧、凝聚各方共识,使其既坚持全国一盘棋,又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既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又着眼长远、把握大势,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坚持和完善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制度。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和作出的,需要转化为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的强大合力。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党中央及有关部门建立完善了任务分工、督促检查、情况通报、监督问责等一系列制度。通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项决策部署都得到全程无缝落实;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各地区各部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问题和贯彻落实中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如实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完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督查考核机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保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全面领导,意味着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就是统揽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统揽国家治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调各方,就是领导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体行动,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要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时把握的根本原则。要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体制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形成上下一条心、合力办大事的生动局面。既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又要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的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区事务,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鼓励支持基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还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发挥地方、基层的积极性,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坚决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止不切实际地定目标,更不能搞选择性执行。坚决防止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凌驾于大局利益之上,坚决纠正为了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和损害其他地区利益的错误倾向。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就要深刻把握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历史经验表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常常腐败问题多发,资金资源密集领域往往腐败问题易发。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现象就不会根除,反腐败斗争也就不可能停歇。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就要将防腐措施与改革举措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进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有针对性地补齐制度短板。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全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努力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各级领导干部肩负贯彻落实党中央经济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责任。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关键是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这些都对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能力是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能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时刻考验干部的政治定力。如果干部政治素质不过硬,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政治过硬、对党忠诚,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

  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成为胜任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善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对重大风险的预见、应对、处置能力。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坚持全球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要始终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本地区本部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网络编辑:张福军

  来源:《经济日报》2023年10月10日

发布时间:2023-12-04 1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