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的位置 > 首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孟睿:论列宁对科学技术力量的认识及现实启示
  科学技术力量(以下简称“科技力量”)是指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二重影响,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既可以是正向力量,又可以是负向力量。列宁对科技力量的认识,主要是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需要展开的。作为第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苏俄在科技力量的发掘和应用方面面临很多新问题。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及其对工人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科学技术对无产阶级先锋队文化力量的增殖作用及表达方式,科学技术在苏维埃俄国工农业发展中的应用,都是必须关注的要点。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发挥科技力量的经验,深化了对科技力量的认识。
一、科技力量的二重作用:资本主义灭亡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力量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是榨取剩余价值和加剧社会分化的力量,它既使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定时期保持动态平衡,也造成一定时期内的阶级分化甚至引起社会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科技力量的性质和作用方式都有了很大变化,苏维埃政府在推动其“社会化”的同时,也降低了其导致社会过度分化的张力。
  (一)科技力量的革命精神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作用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促使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并带动了生活领域的全面变革。“手工工场向工厂过渡,标志着技术的根本变革,这一变革推翻了几百年积累起来的工匠手艺,随着这个技术变革而来的必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最剧烈的破坏,各个生产参加者集团之间的彻底分裂,与传统的完全决裂,资本主义一切阴暗面的加剧和扩大,以及资本主义使劳动大量社会化。”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成为社会变革的旗手,不仅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动,也将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劳动关系中的人道主义因素泯灭殆尽。这个过程也培育了另一种形式的力量——革命因素的增长与物质基础的积累超过了以往,科学技术在为资产阶级带来可观利润的同时,也在积累着反对力量,这种被资产阶级学者看做技术“副产物”的革命因素,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技术改进既使生产资料和流通手段集中起来,使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劳动过程社会化,于是日益迅速地造成以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进行社会革命的物质条件,这种革命是无产阶级阶级运动的自觉体现者国际共产党的全部活动的最终目的。”科技力量引起的波澜或潜流,以资本家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起来,资本家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创造了辉煌的资本神话,也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
  对旧式生产关系的颠覆是一切科技力量的禀赋,这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毫不例外。列宁明确指出:“科学和技术每前进一步,都必不可免地、毫不留情地破坏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小生产的基础。”科技力量的发挥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经济追求,也离不开价值规律的制约,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交融使得科技力量的双向性尤其明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一方面增强了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业绩,另一方面也将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欲望推向极致。带着发财的欲望和征服的心理,资产阶级在运用科技力量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也使这种力量畸形地显示出来。就积极方面而言,“资本主义把贫穷困苦、愚昧无知的农民的因循守旧的手工劳动,变成科学地运用农艺学,打破了长期以来农业的停滞状态,推动了(并且继续推动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从消极的方面看,科技力量导致城乡分化加速,造成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也是农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的重要原因。“农业资本主义第一次打破了我国农业数百年来的停滞状态,大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改造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可见,科技力量所引起的“破”与“立”是同时存在的。
  (二)科技力量的辩证特征及其对苏俄社会主义发展的引领作用
  科学技术是摧毁封建专制、扫清宗教迷雾、培育唯物精神的积极力量,自然科学所引起的哲学变革给人们提供了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基础,使人们有可能采取科学的眼光认识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哲学、自然科学及其联系,有可能采取辩证思维来分析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关系。“根据经验谈论社会主义”、推行新经济政策、“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都是列宁在现实环境中依照辩证法提出的工作思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进行通盘考虑并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实践,科技力量就能够合理地发挥;反之,就可能将科技力量引向歧途。人们关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中有不少教训,利用科技力量主观地变更社会的自然秩序,换来的是意想不到的后果。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在主要的方面继承了俄国历史上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建立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但是科技力量的发挥还不是以有序的方式推进的。在不平衡的状态下,苏俄在农业上实现“生产在事实上社会化”非常困难,在政治上克服旧传统和铲除根深蒂固的官僚思想也非常困难,这些问题阻碍了苏俄从“既贫困又衰弱的国家变成既强大又富饶的国家”的步伐。列宁深刻指出:“只有帮助农民大大改进以至根本改造全部农业技术”,才能加速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一个时期,由于技术力量主要掌握在一些旧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手中,由于对旧知识分子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在短期内难以培养出合适的科技人才,也由于“用新的方式去建立千百万人生活的最深刻的经济的基础”存在诸多局限,科技力量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没有完全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发挥作用,这给苏维埃政府在科技政策和社会动员方面提出了挑战。
  苏俄不仅接收了优秀的遗产,也不得不接收被弄得破败不堪的局面。在当时,通过科技力量建立最深厚的经济基础,能够通过机器大工业将民主精神同铁的纪律结合起来,同社会的统一意志结合起来。但即使有一群掌握了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并有一批积极投身社会建设的技术工作者,要在短时期内杜绝那些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封建活动的现象是不容易的;即使掌握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驾驭科技力量,要在规律之外另行一套也是不行的。列宁谈到社会发展以及党的领导的作用时,把科技力量与政治生活等方面联系起来,认为“问题只在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文化力量”,先进文化总是与先进的技术相伴而生,先进的意识形态也总是技术力量的良好注释,科学技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作用是以消除社会积弊和弘扬积极因素为基础的。列宁也同时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另一面——“已经夺得了政权的工人阶级在它着手把资本主义所积累的一切最丰富的、从历史的角度讲对我们是必然需要的全部文化、知识和技术由资本主义的工具变成社会主义的工具时”,如果这种力量与邪恶及阴暗相结合,那就是社会进步的阻滞力,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坚决制止的。
  (三)科技力量的创新意识及其在未来共产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力量历来是以求新为重要取向的,表现为对社会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科技力量在社会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合理健康地使用。列宁把电气化作为苏俄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目标,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是苏联的“第二个党纲”,因为没有电气化,就不能转入真正的建设。在列宁看来,这个“党纲”具有更明确的现实特征,不仅在代表大会上可以修改,也在每天、每个工厂、每个乡里不断地修改着,是表明俄国向共产主义经济基础迈进的“第一张草图”,其目的是“使它们的规模与技术基础达到足以彻底地永远地战胜饥饿和贫困的水平”。列宁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根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保障,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已经具备但需要进一步健全的;二是技术保障,即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的科学技术水平,这是极其薄弱和亟待发展的。列宁认为,当时所建成的每一座电站都是教育的据点,都是工农业生产的根据地。有了电气化的推动,就可以从一匹马跨到另一匹马上,从贫苦的庄稼汉的马上跨到沃尔霍夫水电站的马上,“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列宁看到了科技力量与社会主义命运的关系,看到了工业技术水平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看到了电气化在社会各部门中的综合推动作用,这种作用在以后的发展中又体现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合作社网、农具租赁站等方面,表现为运用新技术杠杆推进农业发展和利用科技力量使农民脱离贫困。“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一党纲突出了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电气化”是管动力的,“苏维埃政权”是管方向的。“电气化计划”是转入“真正的建设”的条件,是最后胜利的条件,有了电气化,就有了照亮农民黑暗生活的“非自然的光”,就拥有了挖掉资本主义复辟老根的力量。科技力量的发挥必须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服务,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舍此别无他途,那种只讲科学技术而不关心科技力量为谁服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列宁从当时的紧迫情况出发,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是把共产主义看成科技力量、领导力量、群众参与的合力结果,通过合力形成战胜资本主义的力量。他还有一个扩展式的表述:“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二者异曲同工,都有“苏维埃政权”这个政治核心,都注重科技力量的发挥,其目标不仅在于运用“非自然的光”照亮农民生活的黑暗,更在于用共产主义思想之光照亮群众,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电气化不是“电气幻想”,而是真正的希望,并且可以是“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欧洲和亚洲的榜样”,“否则,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有任何技术成就,在这方面的一切理想就要落空”。列宁的表述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愿,即迅速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运用科技力量实现改善生活进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科技力量增强国家各项基础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在科学技术影响下的社会主义劳动组织及其劳动生产率是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内容,“共产主义的力量源泉和必获全胜的保证就在这里”,“战胜资产阶级所需力量的最深源泉”也在这里。
二、科技力量的价值关怀: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
  苏俄建立之初,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迅速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都需要大力增强科技力量。从现实出发,列宁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提出苏俄通过工业化、电气化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的计划,把“电气化”“生产率”与社会主义命运以及共产主义前途密切结合起来,探索了发挥科技力量的现实途径。
  (一)保障新社会制度胜利的重要力量
  科技力量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关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走向何处,不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态度能够完全决定的事情,也不是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能够完全决定的事情。在列宁看来,尽管这些影响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政治因素和主体因素都很重要,但要巩固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并战胜资本主义的干涉和颠覆活动,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为重要。“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历史教训,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提高生产率,以跨越式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家,是一个硬道理。科学技术就是劳动生产率,是国家的生命线,不仅代表物质积累的速度,也代表维护自身安全的强度。列宁说:“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这里包含了科学技术的保障能力和发展功能。科技力量是现在的实践基础,是未来的发展希望。“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是把生产能力、技术改进以及提高劳动出产率与社会主义的命运结合起来的生动事例,普通工人奋不顾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生产的产品“归他们的‘远亲’即归全社会所有”。社会主义时期的科技繁荣之道在于,它比资本主义社会更懂得科学工作者联合起来的意义和无穷力量。在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技术主体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技术客体的效用性也大大提高。大工业、标准化、现代管理都是造就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要前提,“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但是,从资本主义社会中继承下来的技术或生产力不能是固定不变的,原封不动地拿来又会生出诸多扞格。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有知识、有经验的工人,需要有管理才能的干部,需要有党的领导和协调。
  (二)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泉源和基础”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都对大工业做过客观的分析,认为大工业中包含着无尽的力量和能量,不仅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还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全面变革,不仅提高了协作生产的能力,还锻炼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由现代大工业积累的生产率和精神力量,为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做好了准备。大工业和现代技术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经验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列宁曾说道:“没有邮电和机器的社会主义,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在他看来,现代化的企事业部门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是社会主义的标志,“邮电和机器”可以看成科学技术的代称,是能够代表社会发展技术水平的内容。大工业生产方式是任何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所必须拥有的,它可以为资产阶级生产利润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在两种制度下,科技力量的服务方向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列宁没有把科技力量看成社会主义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认为科技力量还要和政治领导、科学管理以及群众广泛参与等因素结合起来。科技力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特定的意义,这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运用科技力量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类。“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主义要求广大群众自觉地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基础上向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迈进。”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实现伟大的任务,劳动人民有充分的理由贡献出全部力量以及发挥尚未复苏的伟大的革命和革新力量。
  (三)提高苏俄管理效能的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没有必然的政治取向,但是,科学技术在为不同的社会服务时,就明显地带有那个社会的性质。“资本家所关心的是怎样借掠夺来管理,借管理来掠夺”,随着管理技能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资本主义的剥削能力和剥削程度也随之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金钱和技术成为资本家关注的主要内容,一切能够获利的方式,都可以成为剥削的技能和管理手段,很多消极的内容都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体现出来,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陈旧技术造成的隔绝状态,沙俄时期的专制遗存、传统的陋俗影响、农村公社的落后,都与技术水平有关。二是资本主义对技术力量的人为阻碍,这种阻碍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本家的意愿。一方是财富的积累,一方是贫困的积累,由于科技力量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它只能是资本家榨取血汗的工具,本来是中性的技术内容就带有了资产阶级性质。三是阻碍技术自身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在规定了(即使是暂时地)垄断价格的范围内,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这种现象是由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的,它造成了对于发展科学、学习科学知识的严重阻碍,工人阶级由于缺少科学文化知识也使“他们不能文明地处理业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科学技术成为工人阶级提高管理能力的工具,这种力量被应用到建设和管理中时会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里,“凡是熟悉实际生活、阅历丰富的人都知道:要管理就要懂行,就要精通生产的全部情况,就要懂得现代水平的生产技术,就要受过一定的科学教育”。很多事实表明,科学和群众结合、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结合,就可以成为社会管理的积极力量;科学和官僚主义结合、和落后意识结合,就可能成为社会管理的阻滞力。那种貌似懂得一切实则一无所知、“貌似激进实则是不学无术的自负”,也“浸透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习惯”,使得“用讨论代替行动、用空谈代替工作”成了“‘有学问的人’的特点之一”,这是苏维埃社会管理的极大障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把科学技术作为新社会制度胜利的保证,也把它作为社会物质生活的保障。列宁把科技力量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对科技力量的解放作用,“有社会主义才能使科学摆脱资产阶级的桎梏,摆脱资本的奴役,摆脱做卑污的资本主义私利的奴隶的地位”;二是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三是科技力量及其表达上的创新,“社会主义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方法”实现向“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迈进”。
三、科技力量的人才保障:知识分子的作用和专家的使命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初,属于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的人数是有限的,列宁从巩固和发展苏维埃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提出发挥知识分子的技术开发作用、技术传递作用、技术应用作用和技术普及作用。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列宁要求大力培养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同时努力改造和利用旧知识分子,以建立庞大而有力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队伍。
  (一)发挥科技力量是“现在的任务”
  针对当时一些人轻视技术、轻视学习的不良表现,列宁指出,产生这种思维的原因是签署公文比领导生产要容易,这样的靠签署公文来领导的人是非常可耻的。“你们完全了解,不识字的人实现不了电气化,而且仅仅识字还不够。只懂得什么是电还不够,还应该懂得怎样在技术上把电应用到工农业上去,应用到工农业的各个部门中去。”旧社会中的贫困人民没有文化,是愚昧落后的重要原因,不能把不识字作为革命的本色,不能把不懂技术作为自豪的事情,不能把不懂管理作为犯错误的理由。识字是学习科学的前提,科学就像一座堡垒,是需要用毅力攻克的;科学是一个丰富的宝藏,能够在其中探索到无价珍宝。摆在党员群众面前的任务有三重理解:在基本层面上是勇气、毅力,再加上基本文化素质;在应用层面上是技术、管理,再加上实践中的结合;在效果层面上是变革、求新,再加上综合发展。攻克战争时期的军事堡垒,攻克建设时期的知识堡垒,都要有攻坚精神和拼搏意志,相比之下,后者更紧迫,更需要坚韧和毅力。要发挥技术的力量,首先是学习技术、掌握技术。列宁认为,面对各行各业迅速发展的现实以及各类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培养自己的干部队伍和科技人才是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因为管理本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它以现代科技为基础,是有效地发挥科技力量的重要方式。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是相互促进的,管理需要技术,技术促进管理,这种关系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体现。“要管理就要懂行,就要精通生产的全部情况,就要懂得现代水平的生产技术”,缺乏利用先进技术的本领和固守陈腐的管理教条,都是毫无意义的。新思维、新方法的出现是以破除旧思维为前提的,所谓不破不立即是此意,而学习则是更新观念、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驾驭和利用科技力量的不二法门。科学技术是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无产阶级用事实表明,它是而且只有它才是现代文明的支柱,它的劳动创造了财富和豪华,它的劳动是我们全部‘文化’的基石”。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不仅决定着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对生产实践本身的改造和完善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当时,苏维埃社会主义要培养的是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干部,是懂得管理、熟悉专业的干部,培养的技术人才是体现政治素养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专门人才。在这方面,要坚决克服那种越是没有文化越是革命的错误认识,克服把愚昧无知当成光荣传统的错误认识。在当时,“技术决定一切”的关键在于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干部决定一切”的关键在于培养强有力的管理队伍,二者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们都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人才建设上。前者注重科技力量的发挥,后者注重管理效能的发挥,“这应该成为我们工作中的主要推动力和衡量我们的实际成就的条件和尺度”。
  (二)正确对待和利用旧知识分子
  列宁强调,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确实带有旧社会的不良习气,但在大多数知识分子那里,这种不良习气是可以根除的,不能把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一概推向落后的一群中。要知道,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可能是暂时落后的,但他们在科学技术上却是绝对先进的,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思想的改造发挥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同新经济政策的迂回道路相比较,这一途径显得更为直接。对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和专家,要采取恰当的政策,不因旧社会的身份经历而歧视他们,不因曾经有过思想上的保守而拒绝他们,也不因生活上的小资产阶级习气而排斥他们,要相信,通过思想引导和政治宣传,他们大多数人可以成为新社会的建设者。“要清醒地观察事物:资产阶级曾起用先前那个阶级的人才,而我们现在也有同样的任务——善于吸取、掌握、利用先前那个阶级的知识和素养,为本阶级的胜利而运用这一切。”在任何社会的变化过程中,都不能完全拒绝旧时期的社会人才,对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旧社会的技术人员,要帮助他们消除小资习气,倡导健康的生活观;要帮助他们消除剥削意识,倡导健康的劳动观;要帮助他们消除落后意识,倡导健康的社会观。在技术人才的应用上,盲目自负是不行的,那些宏大的技术事项不是靠自大来实现的,只靠拍胸脯保证是不行的,成果不是吹出来的。“资本主义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遗产,给我们留下了一批大专家,我们一定要利用他们,广泛地大量地利用他们,把他们全都用起来。”科学技术及其力量本身是中性的,可以为不同的阶级服务,它为哪个阶级服务就带有了哪个阶级的特征,科学技术可以与经济、政治结合,可以与思想、文化结合,这些都是可能产生强烈导向性的力量。就人才归属来看,他们可能有不同的政治态度,需要进行思想引导,通过社会主义思想使中性的科技力量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变为引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科技力量的发挥上,共产党人既要保持谨慎和谦恭的态度,“也要无情地反对那种貌似激进实则是不学无术的自负,好像劳动者不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不利用他们,不经过同他们共事的长期锻炼,也能战胜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制度”。在方法上,争取和利用资产阶级专家,不是坐等即来的事情,而是时不我待,尤其是在涉及对外技术交流的事项时。“必须用同志合作的气氛、工人政治委员和共产党支部来包围他们,使他们无法挣脱,但应当使他们有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好的工作条件,因为不如此,这个由资产阶级培养出来的阶层就不去工作。”健康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旧知识分子的转变,必须打消他们的疑虑,在思想上教育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中团结他们。
  (三)专家是“技术和文化的唯一财产”
  专家就是财富,因为专家可以直接地利用科技力量创造财富,也可以间接地通过采用技术进行一系列的转化创造财富,还可以通过建设将创造财富的潜能变为社会现实。要知道,只有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才对科学文化及其作用抱有一种情感,真正感受到自己与科学技术原本是一体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就是驾驭科学技术的能力。“应该珍视每一个专家,把他们看做技术和文化的唯一财富,没有这份财富,什么共产主义也不可能实现。”在国家电气化计划要求下,如何利用专家不仅是一个方法和策略问题,也是一个技巧和科学管理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有效发挥科技力量,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向广大群众讲清楚专家的技术价值,向群众讲清楚利用专家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而且站在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高度上看待这个问题。还要让广大群众看到专家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中的作用,在进行商业计算中的作用,在实现高效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在改造社会精神面貌中的作用。列宁关于专家是“技术和文化的唯一财产”的论断,指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亟需专家来参与建设的需求,没有专家,苏维埃社会主义事业就缺少了灵感,没有专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发展就缺少了动力,在党的引领下发挥专家的作用并且保证其作用方向,就能使专家的技术力量汇成一种合力。在列宁看来,专家与社会的技术、文化是一体的,专家是技术、文化的发现者和传播者,专家对技术、文化有自己特殊的情感,技术的发展状况、技术的利用状况与专家的能力及其对待技术和文化的态度有密切关系。“技术薄弱的国家机构只能为一个版图较小、活动范围较小的国家服务。”在这样一个新时期,关心和照顾旧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一项重要任务,“反专家主义”是有害的和可耻的现象,他们经常在工作中显示出对“钻研业务,掌握技术,变成内行”的冷漠和轻视,结果在管理中造成了庸俗的闹剧。专家和技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具有活力的专家和具有动力的技术的结合,影响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
四、列宁对科技力量认识的现实启示
  在列宁看来,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需要科技力量,保障人民群众利益需要科技力量,与国际资产阶级竞争同样需要科技力量。但是,科技力量的发挥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应用得好会有积极作用,否则就会有消极作用。列宁的有关思想和实践对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科技发展及应用,对于我们依靠科学技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启示。
  (一)坚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创新性地发展和利用科技力量
  不论是被称为第二个党纲的“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还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力量认识的深化和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还会有更新的论断被提出来。这既是对科技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决定的,又是在特定环境中的话语表达的要求,其基本理念是把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为科技力量的发挥创造优越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还不够明显,这是一个现实的客观判断。如果说列宁所处时代的任务是稳定国内秩序和摆脱贫困状态,那么,我们今天的任务则是通过一系列创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科技创新,不仅要在物质数量上有所提高,更要在质量上有长足发展,通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使“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提出质量强国建设,就是要通过提升内涵和品质来提高现代化的水平。“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今天的科学技术成就,也不能满足于今天的科技力量,与现实需要相比较,我们对科技力量的发挥方式、发挥机制的探索还远远不够,科学技术发展的潜能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还远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状态。
  列宁时期的苏俄面临人才极度匮乏的境况,今天的中国则在各行各业都拥有一大批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苏俄科技力量的目标是从贫苦的庄稼汉的马上跨到沃尔霍夫水电站的马上,今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则是从富起来的阶段跨越到强起来的阶段,已经从坚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跃升为“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成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禀赋和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从过去的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不竭动力。从本质上看,列宁的关于科技力量的认识突出的是“用”,即如何利用科技力量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服务,如何利用科技力量改善群众生活并使国家走出困境;今天,我们已经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贫困状态并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对科技力量的使用更突出“用”与“创”的结合。以“创”来体现特色,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都要在“新”上做文章、下功夫,这是凸显科技力量的重要途径。“我国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列宁关于“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论断,体现了科技力量与政治制度的一致性,而当今中国的科技创新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的,集政治方向、政治策略和政治眼光于一体,顶层设计与有效落实是两个核心要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调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二)深入理解科技力量的本质及其作用,依靠知识分子推进科技创新
  列宁不仅看到了转变旧知识分子的必要性和利用科技力量的可能性,也对培养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提出了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力量的发挥也走过类似的道路,在发挥和利用知识分子方面有很多创建性的理论和实践。而今,时代变了,思维变了,对科技力量的应用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习近平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必须有一支能打硬仗、打大仗、打胜仗的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建立一支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创新人才、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必须有一套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科技力量的积聚和转化过程中,智慧在人民之中、力量在人民之中、道路在人民之中、目标也在人民之中,对科技力量的认识和运用必须坚持人民主体性。“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知识分子是发挥科技力量的中坚,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我们经常讲全球化进程中商品、资本、信息等的全球流动,这些因素不是自行运动的,背后的力量是人才和科技创新能力,“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套系统工程,决定着国家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这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内容。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基础上,要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育识才、爱才之风,养成敬才、用才之气,打造人皆成才、人尽其才的局面,培养出一大批善于管理和善于创新的人才。贯彻人才聚集的长远举措,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养社会贤才以待之,以“功成不必在我”之气度打好人才培养持久战。
  (三)充分发挥科技力量的潜能,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列宁尤其关注科技力量的发挥,强调通过科技力量与资本主义国家竞争。在国内,他要求通过电气化“完成可以挖掉资本主义复辟老根的改造”,“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在国际上,他认为:“战胜资产阶级所需力量的最深源泉,这种胜利牢不可破的唯一保证,只能是新的更高的社会生产方式,只能是用社会主义的大生产代替资本主义的和小资产阶级的生产”。当今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力量的强弱及发挥状况,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先进技术、尖端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共性原因是“这些科技创新带来了科技的飞跃,也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改善人民生活和增强人民健康需要发挥科技力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科技力量,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发挥科技力量。一句话,中国要实现快速发展,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无视科技力量。中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努力成为尖端技术发展的领跑者,没有只争朝夕的劲头是不行的,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功夫也是不行的,必须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提高科学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走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才能占据先机、赢得优势,从过去的跟跑、并跑转向并跑、领跑。在科技力量的发挥上,我们已经实现了许多方面的跨越式飞跃,这既是过去的成就又是新的起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技力量的认识也在深化和细化,民生方面的技术改善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样态,空间技术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措施。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23-12-20 15: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