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张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4-06-17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当代中国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文化要求,明确百年来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紧扣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根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显著优势,以其坚实的精神支撑力、深刻的理论导引力、显著的价值感召力、强大的文化生产力,必将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彰显其思想伟力。
坚实的精神支撑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记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建构精神家园的活动中积淀的思想智慧和理性思辨,形塑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筑牢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文脉根基与现实基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从对民族之“根脉”的意义上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对其的本质认识。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力度,尊重、继承、保护传统文化,延续我们的精神命脉;要把握“第二个结合”,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更好地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通,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伦理道德规范、制度法律体系等哲学文化资源优势,完成“以文化人”的时代使命。结合时代之问、实践之问,立足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生机活力,对强国建设、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精神支撑作用,突显其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
深刻的理论导引力: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根基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意识形态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决定中华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常态化。新时代,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要始终牢牢把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要始终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是根本。我们要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念,增强阵地意识,始终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不断巩固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统阵地与新兴阵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筑牢政治根基,为坚定文化自信引领政治方向。
显著的价值感召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深厚的价值底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魂之所系、情之所依、行之所向,是决定民族和国家兴盛与否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能够唤醒人民群众内心的精神归属与文化认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和一个国家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在社会运转、国家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美好愿景,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根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凝聚全社会的意志、团结全社会的力量。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些共同价值既是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遵循;要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相关的制度规定和政策要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贯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实践遵循。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引领社会风尚、凝聚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从而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强大的文化生产力:发挥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作为推动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环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作为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指导、优化生产力布局,不断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兼具物质属性与经济功能的文化生产力,具有输送文化产品、传播文化价值、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加大文化改革的力度,不断优化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完善文化生产力的顶层设计,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提供思想引领、资源支撑和新动力源,全面提升文化治理效能,促进公共文化事业规范、持续、健康发展;要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着力提高公共事业性文化供给的标准化水准和社会普适性,满足人民基本的文化诉求,保障人民享有的文化权益;要坚持持续发力,鼓励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协同发展,扩大文化产品供给,构建梯度布局、特色鲜明、井然有序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要做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精神丰盈和物质富足的双向度美好生活需要。
  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鲜明地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立为当代中国新的文化使命,深刻论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观念基础以及物质基础。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地位,不断深化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规律性认识,探索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增长点与实践创新着力点,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任务分解到各方面、各领域、各主体,制定科学策略、探寻可行路径、统筹推进文化建设,形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整体合力。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深化与实践逻辑研究”(22ZDA120)】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