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亚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科学指引

发布时间:2022-09-22
字体: 打印
分享: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创新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引。

  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新态势,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为新时代全面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提供了行动指南,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

  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阐明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认识,为新时代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战略指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潜能,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提出科技成果要完成“三级跳”,明确了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否则,只能是观念或知识形态上的潜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强调“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 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明确了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又充实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目标,为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提出“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全球视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创新是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全球视野阐明了创新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世界各国有力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彩虹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