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研读会简报第46期

发布时间:2017-05-11
字体: 打印
分享:

 

 

[编者按]

2009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部的青年学者们历时五年,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全部50卷的集体学习。

五年间,他们平均每年安排10卷的学习,不定期地举办读书会,由两至三位报告人,分别报告学习体会,然后参会者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会后整理通报。通报的内容以报告人的研读笔记为主。五年坚持下来,颇为难得。本网将分期刊登这些通报的主要内容,其中一些个人体会明显具有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不成熟的痕迹,望网友予以谅解,以能够启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为盼。

 

46卷研读会概况

 

2013620日在马研院会议室召开了原理部《马恩全集》第46卷读书研读会,本次会议的主要报告人是张建云和崔云,会议由余斌主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18577月到185810月期间所撰写的七篇经济学手稿。张建云的读书报告主要就第46卷七篇手稿的内容概况及第46卷中讨论的几个重要问题如关于现实个人及其物质生产、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传统农业的现代化问题、关于自由自觉劳动、机器体系与工具的区别及工人的劳动、资本生产的普遍性和个人独立性问题、关于自由和平等问题、关于奢侈问题介绍了本卷涉及的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实谈了自己的理解。崔云的读书报告主要就本卷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构、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最后与会者就机器体系对工人的异化问题、奢侈,以及关于工资与利润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张建云的研读笔记

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计划写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著作,为此他收集了大量资料,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46卷收集的就是马克思七篇经济学手稿:这批手稿是马克思于50年代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这些手稿是后来的《资本论》最初的草稿,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手稿中有很多闪光的思想,其后由于《资本论》是一个完整体系,有些思想火花没有机会得以进一步发挥,因而更显弥足珍贵。

一、46卷七篇手稿的内容概况

1.《巴师夏和凯里》,是一篇未完成的手稿,写于18577月。在这一手稿里马克思分析了巴师夏和凯里这两个庸俗经济学家及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批判了他们所鼓吹的阶级矛盾调和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在的对抗性矛盾。马克思原想对巴师夏的书进行评论,但是后来他断定,这本书不值得作更详细的分析,因此放弃了最初的想法,致使这一草稿未能完成。

2.《导言》,也是未完成手稿,写于18578月底。马克思在这里详细地叙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割裂生产和分配等的内在联系,把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永恒不变的“一般生产”,认为发生变化的只是分配方式,因而把分配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批判了这些观点,在这里第一次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说明他所使用的从抽象到具体这一逻辑方法同现实即同历史过程的一致性。由此,马克思提出了后来《资本论》的结构的初步方案。此外,马克思还从社会经济基础出发,还考察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作了重要的提示。

3.《〈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写于185710月至18585月。这一手稿就是后来《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他的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和一些细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在这一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商品、劳动、价值、货币和资本作了详细而系统的探讨,在这里马克思再次谈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述了逻辑分析和历史考察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了从原始公社制度到资本主义前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探讨未来社会形态时,对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人的发展和人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作了精湛的论述。手稿还谈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决定性意义,时间的节约及其意义,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十分广泛的问题。

4.《七个笔记本的索引(第一部分)》。第一稿涉及计划中的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内容;第二稿涉及其中的《货币》章的内容。

5.《〈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部分》写于18588月至10月,马克思按照上述《索引》的轮廓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写作计划,撰写了《商品》和《货币》章的初稿和《资本》章的开头部分。现在发现的只是该手稿中《货币》章的结尾部分和《资本》章的开头部分。

6.《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马克思为了写作第三章《资本》,后来重新整理了18571858年手稿,制定了新的索引。

7.《〈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草稿》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和利润》三个部分,这一划分法在18571858年手稿中已经提到过,它后来成了《资本论》结构的基础。这个提纲还包括《其他问题》一篇,主要是经济学说史的材料。

二、46卷中讨论的几个重要问题

1.关于现实个人及其物质生产

现实个人及其物质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两个最基础性概念。在《马恩全集》第3卷《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个人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只是这两个概念在早期著作时还很笼统,没有很具体的说明。在46卷经济手稿研究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经济活动出发,将这两个概念具体化,哲学的高度还在,但是其内容已经没有了抽象色彩,而是一个令人信服的现实概念。

关于现实个人,马克思首先批评了那种认为“个人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由自然造成的”的思想,指出个人的发展过程。“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只有到十八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对个人说来,才只是表现为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现为外在的必然性。但是,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看来是一般关系)的时代。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第46卷上,第21页)再如在这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里,单个的人表现为摆脱了自然联系等等,而在过去的历史时代,自然联系等等使他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这种十八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46卷上,18页)

关于物质生产。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一个统一过程思想。“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交换和消费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东西,这是不言而喻的。分配,作为产品的分配,也是这样。而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它本身就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因此,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随着分配的变动,例如,随着资本的集中,随着城乡人口的不同的分配等等,生产也就发生变动。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46卷上第2728页)

2.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

从人的发展角度划分社会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它同从生产力、社会关系等角度划分社会形态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如何分化出商业活动,商业活动如何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原始自然、封闭僵化血缘关系,既使人建立了广泛的社会联系,同时又使个人的独立性和全面发展成为现实。正是人们之间联系的普遍化,使社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根据人的发展、个人的独立性和全面性发展,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这个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马克思说:“在生产者之间出现了一个商人阶层,这个阶层只是为卖而买,只是为再买而卖,这种活动的目的,不是占有作为产品的商品,而只是取得交换价值本身,取得货币。”“一切产品和活动转化为交换价值,既要以生产中人的(历史的)一切固定的依赖关系的解体为前提,又要以生产者互相间的全面的依赖为前提。每个人的生产,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同样,他的产品转化为他本人的生活资料,也要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消费。价格古已有之,交换也一样;但是,价格越来越由生产费用决定,交换渗入一切生产关系,这些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自由竞争的社会里,才得到充分发展,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充分。”(46卷上第94页开始)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的互相的和全面的依赖,构成他们的社会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表现在交换价值上,因为只有在交换价值上,每个个人的活动或产品对他来说才成为活动或产品;他必须生产一般产品——交换价值,或孤立化和个体化的交换价值,即货币。另一方面,每个个人行使支配别人的活动或支配社会财富的权力,就在于他是交换价值或货币的所有者。他在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活动的社会性,正如产品的社会形式以及个人对生产的参与,在这里表现为对于个人是异己的东西,表现为物的东西;不是表现为个人互相间的关系,而是表现为他们从属于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是不以个人为转移而存在的,并且是从毫不相干的个人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单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相联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46卷上103页)“每个个人以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如果你从物那里夺去这种社会权力,那你就必须赋予人以支配人的这种权力。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46卷上第104页)

接下来,马克思将上述思想进行了展开,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社会关系及其局限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在一切价值都用货币来计量的行情表中,一方面显示出,物的社会性离开人而独立,另一方面显示出,在整个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对于个人,对于所有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异己性的这种基础上,商业的活动又使这些物从属于个人。因为世界市场(其中包括各个人的活动)的独立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随着货币关系(交换价值)的发展而增长,以及后者随着前者的发展而增长,生产和消费的普遍联系和全面依赖随着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独立和漠不关心而一同增长;因为这种矛盾导致危机等等,所以随着这种异化的发展,在它本身的基础上,人们试图消除它:行情表、汇率、商业经营者间的通信和电报联系等等(交通工具当然同时发展),通过这些东西,每一单个人可以获知其他一切人的活动情况,并力求使本身的活动与之相适应。{就是说,虽然每个人的需求和供给都与一切其他人无关,但每个人总是力求了解普遍的供求情况;而这种了解又对供求产生实际影响。虽然这一切在现有基地上并不会消除异己性,但会带来一些关系和联系,这些关系和联系本身包含着消除旧基地的可能性。}”(46卷上第106页。

“毫无疑问,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同样毫无疑问,在个人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社会联系之前,他们不可能把这种联系置于自己支配之下。如果把这种单纯物的联系理解为自然发生的、同个性的自然(与反思的知识和意志相反)不可分割的、而且是个性内在的联系,那是荒谬的。这种联系是各个人的产物。它是历史的产物。它属于个人发展的一定阶段。这种联系借以同个人相对立而存在的异己性和独立性只是证明,人们还处于创造自己社会生活条件的过程中,而不是从这种条件出发去开始他们的社会生活。这是各个人在一定的狭隘的生产关系内的自发的联系。

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力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空虚之中,也是可笑的。资产阶级的观点从来没有超出同这种浪漫主义观点的对立,因此这种浪漫主义观点将作为合理的对立面伴随资产阶级观点一同升入天堂。”(46卷上第108页)。

3.传统农业的现代化问题

46卷中有很多涉及农业问题的讨论。如何改造传统的自然状态下的农业,农业如何现代化问题,这涉及到如何理解农村城市化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关于农业现代化这个概念人们有很多理解,如农业科技化、农业机械化等等。马克思在46卷中,说得很清楚,即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商品化、资本化、市场化。

“这样把每一生产部门脚下的自然形成的基础抽掉,并把这种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转移到它外部的普遍联系中去,——于是,过去多余的东西便转化为必要的东西,转化为历史地产生的必要性,——这就是资本的趋势。一切生产部门的共同基础是普遍交换本身,是世界市场,因而也是普遍交换所包含的全部活动、交易、需要等等。”(46卷下第19页)“从这方面看,例如农业,比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低(这里是指价值生产的生产率)。同样,从另一方面看,——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直接减少必要劳动时间来说,——农业比所有其他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高。然而,只有在资本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般生产形式占统治地位的地方,这种情况本身才能有利于农业。”(46卷下第181页)“英国租地农场主和法国农民,就他们出售的商品都是农产品来说,他们所处的经济关系是相同的。但是,农民出售的仅仅是自己家庭的小部分剩余产品。产品的主要部分由他自己消费,因此他把其中的大部分不是看作交换价值,而是看作使用价值,即直接的生存资料。相反,英国的租地农场主全靠出售自己的产品,即依靠作为商品的产品,从而依靠自己的产品的社会使用价值。因此,他的生产的整个范围都由交换价值控制和决定。现在可以明白,例如为了使谷物仅仅作为交换价值来生产,从而全部投入流通,这要求劳动生产力、分工要有怎样完全不同的发展,个人在生产中要有怎样不同的关系;为了使法国农民变成英国租地农场主,要有怎样的经济过程。”(46卷下第467页)农业生产方式根本变化了,整个农村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因此,农业失去了为使用价值(作为直接的生存资料来源)而劳动的性质,而农业的剩余产品的交换对于农业关系的内部结构来说失去了迄今为止是无关紧要的和外表的性质。在某些地方,农业本身开始完全由流通决定,转变为纯粹设定交换价值的生产。这样一来,不仅生产方式改变了,而且一切与之相适应的旧的、传统的人口关系和生产关系,旧的、传统的经济关系都解体了。”(46卷下第485页)

4.关于自由自觉劳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由自觉劳动是人的本质问题。但在1844年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没有对自由自觉劳动作过多的阐述和解释,自由自觉劳动还是一个很抽象的规定,具有着浓重的哲学色彩。在46卷中马克思对自由自觉劳动这个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说明,可以说是对自由自觉劳动这个概念的具体解释。

“亚当·斯密正是把劳动看作诅咒。在他看来,‘安逸’是适当的状态,是与‘自由’和‘幸福’等同的东西。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状况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求,这在斯密看来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诚然,劳动尺度本身在这里是由外面提供的,是由必须达到的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必须由劳动来克服的那些障碍所提供的。但是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而且进一步说,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这些也是亚当·斯密料想不到的。”“不过,斯密在下面这点上是对的:在奴隶劳动、徭役劳动、雇佣劳动这样一些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始终是外在的强制劳动,而与此相反,不劳动却是‘自由和幸福’。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是这种对立的劳动;另一方面与此有关,是这样的劳动,这种劳动还没有为自己创造出(或者同牧人等等的状况相比,是丧失了)这样一些主观的和客观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下劳动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但这决不是说,劳动不过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就象傅立叶完全以一个浪漫女郎的方式极其天真地理解的那样。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46卷下第112页)

接下来,马克思又作了更深入的讨论,分析了劳动的具体内涵。“物质生产的劳动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获得这种性质:(1)劳动具有社会性;(2)劳动具有科学性,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劳动单纯看作牺牲,而且,因此把它看作决定价值的东西,看作是对物所支付的价格,而且按照各物所花费的劳动的多少来决定它们的价格,这纯粹是消极的规定。”(46卷下第113页)“对安逸的否定,作为单纯的否定,作为禁欲主义的牺牲,不创造任何东西。一个人可以象僧侣之类那样整天灭绝情欲,自己折磨自己等等,但是他所作出的这些牺牲不会提供任何东西。物的自然价格不是为这些物所作的牺牲。这倒使人想起那种非产业的观点,即认为向神灵供献牺牲就能获得财富。除开牺牲之外,还需要有某种别的东西。所谓牺牲安逸,也可以称作牺牲懒惰、不自由、不幸,即否定某种消极状态。”(46卷下第115页)

由此,马克思确定:“直接的劳动时间本身不可能象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观点出发所看到的那样永远同自由时间处于抽象对立中,这是不言而喻的。劳动不可能象傅立叶所希望的那样成为游戏,——不过,他能宣布最终目的不是把分配,而是把生产方式本身提到更高的形式,这依然是他的一大功绩。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对于正在成长的人来说,这个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训练,而对于头脑里具有积累起来的社会知识的成年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运用,实验科学,有物质创造力的和物化中的科学。对于这两种人来说,由于劳动要求实际动手和自由活动,就象在农业中那样,这个过程同时就是身体锻炼。”(46卷下第225页)

特别注意,马克思肯定说劳动不是游戏,但是他也肯定也不是纯粹为了分配,为了直接功利,这表明劳动既具有外在性,又具有自觉性;既是愉快的,又是严肃的。

5.机器体系与工具的区别及工人的劳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大机器体系对于工人来说,是异己力量,不属于工具范畴。这也是个值得关注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今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克服异化,也是我们今天的课题。

“加入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后,劳动资料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变化,它的最后的形态是机器,或者更确切些说,是自动的机器体系(即机器体系;自动的机器体系不过是最完善、最适当的机器体系形式,只有它才使机器成为体系),它是由自动机,由一种自行运转的动力推动的。这种自动机是由许多机械的和有智力的器官组成的,因此,工人自己只是被当作自动的机器体系的有意识的肢体。在机器中,尤其是在作为自动体系的机器装置中,劳动资料就其使用价值来说,也就是就其物质存在来说,转化为一种与固定资本和整个资本相适合的存在,而劳动资料作为劳动的直接手段加入资本生产过程时所具有的那种形式消失了,变成了由资本本身规定的并与资本相适应的形式。机器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不表现为单个工人的劳动资料。机器的特征决不是象[单个工人的]劳动资料那样,对工人的活动作用于劳动对象起中介作用;相反地,工人的活动表现为:它只是对机器的运转,对机器作用于原材料起中介作用——看管机器,防止它发生故障。这和对待工具的情形不一样。工人把工具当作器官,通过自己的技能和活动赋予它以灵魂,因此,掌握工具的能力取决于工人的技艺。相反,机器则代替工人而具有技能和力量,它本身就是能工巧匠,它通过在自身中发生作用的力学规律而具有自己的灵魂,它为了自身不断运转而消费煤炭、机油等等(辅助材料),就象工人消费食物一样。只限于一种单纯的抽象活动的工人活动,从一切方面来说都是由机器的运转来决定和调节的,而不是相反。科学通过机器的构造驱使那些没有生命的机器肢体有目的地作为自动机来运转,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46卷下第207页)

接下来,马克思又多次表明了这一观点。“在机器体系中,对工人来说,知识表现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而活劳动则从属于独立发生作用的物化劳动。如果工人的活动不是[资本的]需要所要求的,工人便成为多余的了。”(46卷下第210页)“机器体系的这条发展道路就是分解——通过分工来实现,这种分工把工人的操作逐渐变成机械的操作,而达到一定地步,机器就会代替工人。(关于力的节省问题。)因此,在这里直接表现出来的是一定的劳动方式从工人身上转移到机器形式的资本上,由于这种转移,工人自己的劳动能力就贬值了。由此产生了工人反对机器体系的斗争。过去是活的工人的活动,现在成了机器的活动。所以,带着粗暴情欲同工人对立的是资本对劳动的占有,是‘好象害了相思病’似地吞噬活劳动的资本。”(46卷下第210页)“现实财富倒不如说是表现在——这一点也由大工业所揭明——已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产品之间惊人的不成比例上,同样也表现在被贬低为单纯抽象物的劳动和由这种劳动看管的生产过程的威力之间在质上的不成比例上。劳动表现为不再象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分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关于机器体系所说的这些情况,同样适用于人类活动的结合和人类交往的发展。)这里已经不再是工人把改变了形态的自然物作为中间环节放在自己和对象之间;而是工人把由他改变为工业过程的自然过程作为媒介放在自己和被他支配的无机自然界之间。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46卷下第218页)

6.资本生产的普遍性和个人独立性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马克思在讨论资本生产也可以说是商品生产的时候,时刻也没有离开人即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个人联合起来组成的社会,因为现实的人及社会发展才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46卷手稿中及在其后完成的《资本论》巨著中,也是反复阐明这个道理,它深刻地表明一个道理即经济生产如何改变了人和社会。在46卷中,马克思阐述和解释这个问题的地方特别多,这里只能作简要介绍。

“一切以直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既会减少交换者的人数,也会减少投入流通的交换价值总额,而首先是减少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资本的趋势是(1)不断扩大流通范围;(2)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另一方面,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来生产剩余价值,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如果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一方面创造出一个普遍的劳动体系,——即剩余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那么,另一方面也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而且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之外表现为自在的更高的东西,表现为自为的合理的东西。因此,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此产生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46卷上第392393页)

“结果就是: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个人从这个基础出发的实际发展是对这一发展的限制的不断消灭,这种限制被意识到是限制,而不是被当作某种神圣的界限。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表现为支配自然界的实际力量)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体的认识。发展过程本身被当作是并且被意识到是个人的前提。但是,要达到这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生产条件,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46卷下第36页)

“交换者生产商品,并且是为商品生产者而生产。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作为独立的私人而生产,自己主动进行生产,只是取决于他本身的需要和他本身的能力,从本身出发并且为了本身,既不是作为某个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成员,也不是作为直接以社会个人的身分参加生产的个人,因而也不把自己的产品当作直接的生存源泉。但另一方面,他生产交换价值,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只有经过一定的社会过程,经过一定的形态变化才能成为对他本人有用的产品。因此,他已经是在某种联系中进行生产,即在只有经过某种历史过程才形成的生产条件和交往关系中进行生产,而这些条件和关系对他本人来说表现为自然的必然性。这样,个人生产的独立性,就由在分工上取得相应表现的社会依赖性来补充。”(46卷下第365页)

7.关于自由和平等问题

这也是一个宏大问题。在46卷中,有相当多内容。这里也只能简要介绍。马克思的核心思想是阐明建立在商品生产、交换活动基础上的自由和平等的进步意义。

关于交换活动中产生的平等、自由对卖者来说,“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工人和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国王,两者职能相同,地位平等——都表现为3先令的形式。他们之间的一切差别都消失了。卖者作为卖者只表现为一个价格3先令的商品的所有者,所以双方完全平等,只是这3先令一次是以银的形式存在,另一次是以沙糖等等的形式存在。”(46卷上第199页)

“只有他们在需要上和生产上的差别,才会导致交换以及他们在交换中的社会平等。因此,这种自然差别是他们在交换行为中的社会平等的前提,而且也是他们相互作为生产者出现的那种关系的前提。其次,既然个人之间以及他们的商品之间的这种自然差别,是使这些个人结合在一起的动因,是使他们作为交换者发生他们被假定为和被证明为平等的人的那种社会关系的动因,那么除了平等的规定以外,还要加上自由的规定。尽管个人A需要个人B的商品,但他并不是用暴力去占有这个商品,反过来也一样,相反地他们互相承认对方是所有者,是把自己的意志渗透到商品中去的人。因此,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人的法律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自由的因素。谁都不用暴力占有他人的财产。每个人都是自愿地出让财产。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46卷上第194页)

“对于这些社会主义者必须这样回答:交换价值,或者更确切地说,货币制度,事实上是平等和自由的制度,而在这个制度更详尽的发展中对平等和自由起干扰作用的,是这个制度所固有的干扰,这正好是平等和自由的实现,这种平等和自由证明本身就是不平等和不自由。认为交换价值不会发展成为资本,或者说,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不会发展成为雇佣劳动,这是一种虔诚而愚蠢的愿望。”(46卷上200页)

“因此,如果说流通从各方面来看是个人自由的实现,那么流通过程就其本身来看,也就是从它的经济形式规定来看,则是社会平等的充分实现(因为自由这一关系同交换的经济形式规定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既同交换的法律形式有关,又同内容即同使用价值或需要本身有关)。主体作为流通的主体首先是交换者,每个主体都处在这一规定中,即处在同一规定中,这恰好构成他们的社会规定。其实,他们只是作为主体化的交换价值即作为活的等价物,作为价值相等的人互相对立。作为这样的人,他们不仅相等,他们之间甚至不会产生任何差别。他们只是作为交换价值的占有者和需要交换的人,即作为同一的、一般的、无差别的社会劳动的代表互相对立。而且他们所交换的是等量的交换价值,因为这里的前提是等价物的交换。因此,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作为纯粹观念,自由和平等是交换价值过程的各种要素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46卷下第471472页)

8.关于奢侈

这里,马克思有一个对奢侈的定义。很有意义,以前没有太注意,涉及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奢侈问题。

“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即由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社会需要即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越是成为必要的,现实财富的发展程度便越高。财富从物质上来看只是需要的多样性。手工业本身并不表现为必然要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相并存。这种农业是把纺、织等等作为家庭副业来经营的。然而,举例来说,如果农业本身是建立在科学经营基础上的,如果它需要机器,需要通过贸易得到化肥,需要来自远方国家的种子等等,而且,如果农村的家长制手工业消失了(这一点已经包含在前提中),那么,机器制造厂、对外贸易、手工业等等就成了农业的需要。农业或许只有靠输出丝织品才能得到鸟粪。这样,丝织厂就不再是奢侈品的生产部门,而是农业所必要的生产部门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业不能再在自己内部自然而然地找到它自己的生产条件,这些条件已作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存在于农业之外(而且,这种存在于农业之外的部门,连同这个外在的部门具有的那全部错综复杂的联系,都成了农业的生产条件),主要地和基本地是由于这一原因,便发生了下述现象:以前表现为奢侈的东西,现在成为必要的了,而所谓奢侈的需要,例如对于那个自然产生的并完全从自然必要性中成长起来的部门来说,也成为必要性了

这样把每一生产部门脚下的自然形成的基础抽掉,并把这种生产部门的生产条件转移到它外部的普遍联系中去,——于是,过去多余的东西便转化为必要的东西,转化为历史地产生的必要性,——这就是资本的趋势。一切生产部门的共同基础是普遍交换本身,是世界市场,因而也是普遍交换所包含的全部活动、交易、需要等等。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生产的发展既扬弃这种自然必要性,也扬弃那种奢侈——当然,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这只是以对立的形式实现的,因为这种发展本身又只是规定一定的社会标准来作为必要的标准,而同奢侈相对立。”(46卷下第19页)

而马克思对禁欲、对自愿受穷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关于奢侈的思想。“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可见,决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因而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46卷下第225页)“因此,从内容来看,发财致富表现为自愿受穷。只有寡欲、放弃需要、放弃以商品形式存在的价值的使用价值,才有可能以货币形式积累价值。”(46卷下494页)

 

崔云的研读笔记

《马恩全集》第46卷为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时间跨度为18577月到185810月。

一、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本卷共收录了马克思七篇经济学手稿:(1)《巴师夏和凯里》;(2)《导言》;(3)《〈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4)《七个笔记本的索引(第一部分)》;(5)《〈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部分》;(6)《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7)《〈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草稿》。其中,占据本卷最大篇幅的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最出名的为《导言》。

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理论作了系统论述,第一次对商品、劳动、价值、货币和资本等作了较系统的探讨,阐述了商品以及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以及这种转化的必要条件,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转化形式和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的对抗性矛盾和发展的历史趋势,奠定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二、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构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这一逻辑方法,并在这一方法指导下,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构安排问题。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称,“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人信用)。(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国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又一次提到结构问题。“I.1)资本的一般概念。(2)资本的特殊性:流动资本,固定资本。(资本作为生活资料,作为原料,作为劳动工具。)(3)资本作为货币。Ⅱ.1)资本的量。积累。(2)用自身计量的资本。利润。利息。资本的价值;即同作为利息和利润的自身相区别的资本。(3)资本的流通。(α)资本和资本相交换。资本和收入相交换。资本和价格。(β)资本的竞争。(γ)资本的积聚。Ⅲ.资本作为信用。Ⅳ.资本作为股份资本。Ⅴ.资本作为货币市场。Ⅵ.资本作为财富的源泉。资本家。在资本之后可以考察土地所有权。然后考察雇佣劳动。以所有这三者为前提,价格运动作为在流通的内在整体性上被规定的流通来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三个阶级作为在生产的三种基本形式上和流通的各种前提上来看的生产。其次是国家。(国家和资产阶级社会。——赋税,或非生产阶级的存在。——国债。——人口。——国家对外:殖民地。对外贸易。汇率。货币作为国际铸币。——最后,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社会越出国家的界限。危机。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的解体。个人劳动实际转化为社会劳动以及相反的情况。)”

此后,马克思又提到资本的研究结构问题,他仍按照从抽象到具体这一逻辑论述从开始的资本的一般性到资本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具体结构如下:“Ⅰ.一般性:(1)(a)由货币变成资本。(b)资本和劳动(以他人劳动为媒介)。(c)按照同劳动的关系而分解成的资本各要素(产品、原料、劳动工具)。(2)资本的特殊化:(a)流动资本、固定资本。资本周转。(3)资本的个别性:资本和利润。资本和利息。资本作为价值同作为利息和利润的自身相区别。Ⅱ.特殊性:(1)资本的积累。(2)资本的竞争。(3)资本的积聚(资本的量的差别同时就是质的差别,就是资本的大小和作用的尺度)。

.个别性:(1)资本作为信用。(2)资本作为股份资本。(3)资本作为货币市场。”

在货币章和资本章之后,马克思又写了价值章,并把价值章标为Ⅰ,表明它在货币章之前,而后从《七个笔记本的索引(第一部分)》中马克思的结构安排看,第一个问题为价值;第二个问题为货币,第三个问题为资本一般。

无论从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批判》整体结构安排还是从每一部分的结构安排看,马克思始终遵循着他自己的从抽象到具体这一逻辑方法,从最抽象的、最简单的商品范畴开始,到最具体的、最复杂的世界市场范畴。

三、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

在第四十六卷中,马克思多次谈到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主要内容有:

1.从物质内容角度

从物质内容角度看,资本与雇佣劳动均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这一点与西方经济学所讲资本与劳动是两大生产要素基本相同。

2.从关系角度

从关系角度看,资本与雇佣劳动是对立的;在生产过程中,资本与雇佣劳动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关系,且资本(物化劳动)是被动的,雇佣劳动更具主动性;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资本与雇佣劳动是对立的。“一方是资本,另一方是劳动,两者作为独立的形态互相对立;因而两者也是作为异己的东西互相对立。与资本对立的劳动是他人的劳动,与劳动对立的资本是他人的资本。”“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中,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彼此发生这样的关系:一方(资本)首先作为交换价值同另一方相对立,而另一方(劳动)首先作为使用价值同资本相对立。”

在生产过程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关系,物化劳动表现为原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为活劳动加工和使用,从这一意义上讲,资本是被动的,雇佣劳动是主动的。马克思讲到,“劳动是酵母,它被投入资本,使资本发酵。一方面,资本借以存在的对象性必须被加工,即被劳动消费;另一方面,作为单纯形式的劳动,其纯粹主体性必须被扬弃,而且劳动必须被物化在资本的物质中。资本(按其内容来说)对劳动的关系,物化劳动对活劳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资本在劳动面前表现为某种被动的东西,正是资本的被动存在作为特殊实体同作为造形活动的劳动发生关系——一般只能是劳动对它的对象性的关系,劳动对它的物质的关系(所有这些,在交换价值一章以前研究生产一般的第一章中就应该说明);物质,物化劳动,对于作为活动的劳动来说只有两种关系:一种是作为原料,即无形式的物质,作为劳动的创造形式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单纯材料;另一种是作为劳动工具,即主体活动用来把某个对象作为自己的传导体置于自己和对象之间的那种物质手段。”“物化劳动本身在与活劳动的关系中又表现为原料和劳动工具。”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可知,无论是资本还是剩余价值都是雇佣劳动或者说活劳动创造的,没有雇佣劳动或活劳动,就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资本,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经济,从这一意义上讲,雇佣劳动应为主体地位,资本应从属于雇佣劳动,而资本主义经济却将这一关系颠倒过来,使资本统治雇佣劳动,雇佣劳动从属于资本。资本统治雇佣劳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身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失去了表现为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的生产资料,仅剩下可以当作商品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出卖给那些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资本家,得到工资购买生活资料以维持、发展和延续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同它的物质存在要素—— 工具和材料——的分离被扬弃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存在就是以这种分离为基础的。”“工人在同资本的交换中处于简单流通的关系之中,因而他得到的不是财富,而是生活资料,是用于直接消费的使用价值。”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是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资本家统治工人的关系。“在资本和劳动的交换中,劳动作为劳动,作为自为存在的劳动,必然表现为工人。同样在这里,在第二个过程中,资本本身表现为自为存在的价值,即所谓独立自在的价值(这一点在货币中只是表现为倾向)。然而,自为存在的资本就是资本家。”资本表现为资本家,劳动表现为工人,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自然表现为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统治雇佣劳动,资本家自然统治工人。

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决定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分配关系,即资本家得到工人创造的利润,工人支取维持、发展和延续其劳动力的工资。然而,为掩盖这一事实,西方经济学抛出了各种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就是西方经济学用企业家才能(包括冒险精神等)来解释利润是资本家的报酬。对于这种类似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给以了嘲讽和批判。“当一切经济学家谈论资本和雇佣劳动、利润和工资的现存关系,并向工人证明,工人无权分享取得利润的机会的时候,当他们想劝慰工人安于对资本家的从属地位的时候,他们总是向工人指出,工人与资本家正好相反,工人取得收入的某种固定性,这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并不为资本的巨大冒险行为所左右。正象唐·吉诃德安慰桑科·判扎那样:虽然老是挨揍,并不需要勇敢。”也许西方经济学者会这样说,工人虽然拿的只是工资,分享不到利润,但它们并不需要资本家那样的企业家才能。

在西方经济学中,无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尤其是创造性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远大于资本这一要素,按此逻辑,劳动者的报酬之和应远大于资本所有者所得之和,而事实并非如此。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统治雇佣劳动的事实。

 

相关讨论

一、关于机器体系对工人的异化问题,与会者认为,(1)通过轮岗,通过改变职业方法解决这个问题,(2)关键不在于异化,而在于劳动产品、成果是否归劳动者占有和享受。

二、关于奢侈,与会者提到,恩格斯曾经将奢侈品称为“发展资料”。发展资料与生存资料都是人类所需要的。未来社会里,发展资料不再只是极少数人所享用的。

三、关于工资与利润问题,与会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如金融界高管、企业经理等虽受雇于资本家,但他们不同于一般工人,他们所拿到的报酬很大一部分比例来自利润,即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劳动报酬与马克思经济学中所说的工资不是一回事。

 

(执行编辑:崔云,审校: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