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肖 行: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发布时间:2017-04-05
字体: 打印
分享:

 

尽管马克思已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一百多年了,但马克思主义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科学技术的发展、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到来失去其熠熠光辉,它不仅给20世纪世界的历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对当今世界同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使得欧美国家的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资本论》的销量瞬间骤增,这虽不能说明大家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了,但至少可以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可预见性,更加为其真理的力量折服。当下,马克思主义正以其真理的最强音震撼欧美,磅礴于全世界。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一个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可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不仅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还必须予以巩固和加强。

 

一、马克思主义是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共同思想基础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任何政党都有与自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均相适应的、能达成广泛共识的、凝聚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思想基础,它是国家的稳定器、民族的凝结剂和社会的方向盘。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将丧失其凝聚力,就会如同一盘散沙,最终因无法维系和支撑而无法继续生存、发展。

当然,共同思想基础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是个人意志的主观反映,其产生根源于一个民族的共同利益,生长于一个社会共同的事业,凝结于一个国家共同的奋斗目标。“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最根本的共同利益和奋斗目标。近代以来,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为了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奋斗目标,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斗争。历史与事实都已证明,在我国一切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强、改良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旧式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等都无法完成救国家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的历史使命,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谋求自身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了我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诉求,为我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及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和灵魂,也是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共同思想基础。

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其根本属性所决定的。任何哲学社会科学都具有既反映现实社会,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即既具有客观现实性又具有阶级性两重属性。马克思主义从不避讳自己理论的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立场。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毛泽东也曾明确说过:“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就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洛也不得不承认:“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和有力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要繁荣发展,要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应有之责、应尽之责。

其次,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从来就不存在真空状态,若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这个阵地,资产阶级就会毫不客气地乘虚而入。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与斗争不仅长期、艰巨而又极其复杂,而且还是一场殊死搏斗。妥协换不来和谐,过分爱惜自己“羽毛”,一味地不闻不问带来的只能是阵地的失守,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肆意横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强化自己的阵地意识、问题意识和底线意识,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这一阵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站在不同立场、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断深入之机,利用其经济、科学技术等优势及其话语霸权强势将体现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巧妙”包装,大肆炒作、渗透,企图抢占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与制高点,与我争夺人心民意。因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将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自觉联系起来,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守、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等方面,不仅要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划清界限,而且要科学分析、有力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并揭穿其“庐山”真面目。不当明哲保身、袖手旁观的“绅士”,要当敢于亮剑发声的战士,当“人在阵地在”的勇士,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这一共同思想基础,形成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社会的大合唱。

最后,繁荣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不仅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同其他任何理论一样,就其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而言,都会受到时代条件、学科发展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及研究者本身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角度等的限制,其影响力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有限的,都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着眼于对当今我国社会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要发展,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应根据特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努力将回归和超越相结合,在继承、弘扬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巩固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在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正本清源”“返本开新”,以新鲜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许多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等,就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对“三大规律”进行丰富、深化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

 

二、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因而,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所谓的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都是在本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产生、发展和繁荣起来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将马克思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对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那样:“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早期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引进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思想传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启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如饥似渴的中国先进思想家们迫不及待地除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以及苏俄的一些马列主义小册子翻译过来外,还产生了大量介绍和鼓动宣传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文章与论著。如:陈独秀的《马克思学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庶民的胜利》等,李达的《马克思还原》《社会革命的商榷》,瞿秋白翻译的《论列宁主义基础》,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等等。早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引入、传播马克思主义,既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社会不懈追求的结果。

二是理论融合阶段。尽管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就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就能原封不动、自然而然地用来解决中国革命所遇到的所有问题。由于处在幼年阶段,党及其理论工作者的理论准备、实践经验等皆有不足,对中国历史、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及其规律认知的不足,加上共产国际错误的指导,使得党内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中国革命遭遇了重大挫折。李大钊是我国最早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将其运用到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中去的党的领导人,他指出,我们“应该细细地研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详细一点说,就是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研究怎样成了中国今日政治经济的情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民族独立的运动,把中国从列强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文化、中国具体实际相融合成为当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的理论关切。

三是创新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者应结合本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今天则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探索和研究“三大规律”并形成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提出并形成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并破解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理论,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面临诸多的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五个面对、五个如何”呈现了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现实任务的繁重性。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自觉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为灵魂,引导自身繁荣发展,这是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要求,这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根本特征之所在。

 

三、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是深刻揭示自然、人类社会及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尤其是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的思想武器,对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起着重大的理论、方法论及方向性等指导作用。

其一是具有理论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内容广博,是一门涵盖了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文学、法律、道德、宗教、新闻、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科学理论,对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各门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思想,及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极大的理论推动作用。当前,各种形形色色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及社会思潮纷纷踏至,我们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论青红皂白只是一味地接受、复制、追赶,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本民族固有的特性,甚至被西化。我们应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功能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全过程,去规定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促进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其二是具有方法论指导作用。“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这就是耳熟能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矛盾分析、社会主体分析、社会系统研究、社会过程研究等方法,同时形成了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批判性、科学性、客观性、联系性、发展性、整体性、具体性等一系列原则,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的本质区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受研究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多,且研究对象极其复杂,难以量化,具有不可控制、不可确定等特点。一旦研究主体方法不对,其结果将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其三是具有服务人民的方向性指导作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开宗明义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为无产阶级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理论,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以实现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一种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辩护和服务的理论,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学说。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并为广大民众所普遍接受,关键原因就在于其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鲜明的政治立场。毛泽东思想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上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42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更是明确地指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邓小平始终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思想从“科学发展”的理论高度,丰富和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文化建设思想的时代内涵。他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始终站稳人民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及其理论的根本宗旨和一贯主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站稳人民的立场,坚持为人民拿笔杆子,为百姓做学问,自觉聚焦到人民关注的现实问题、关心的利益问题、关切的重大问题,努力做出无愧于人民并经得起人民检验的新成果。

综上所述,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其基础上不断予以加强、巩固,这是其存在、发展和繁荣的根本保障。一旦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失去了灵魂,就失去了正确的立场和方向,不仅难以取得科学的成果,甚至还可能走向歪路、邪路,与党和人民背道而驰,对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较为清醒的意识。

 

来源:《观察与思考》2016年第10

网络编辑:岚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