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论坛与讲堂>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图片新闻

何贻纶 刘彩红 李奎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创新——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综述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2-02-21
字体: 打印
分享:

  2007年11月10-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政治学等理论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的40多位院长、主任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

  大会由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建平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以及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施祖美莅临大会并致辞祝贺,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廖福霖教授致欢迎词,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汪征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祖英教授等出席大会。论坛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主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科学创新”,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与建设以及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社会科学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现将论坛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程恩富教授认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其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确立促成许多高校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一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高校理论战线》等国内一些学术刊物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导向;另一方面,积极把世界一流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正在筹备出版英文版《国际思想家评论》杂志,以进一步增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其三,近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十分活跃,应重视世界各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所取得的成果。

  专家学者们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着根本不同。社会科学具有阶级性、政治性和民族性。因此,中国社会科学水平的高低不能以在世界主流刊物发表的论文多少来衡量。程恩富教授认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三大理论体系的关系,即:中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传统国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他提出解决这三者关系的基本思路是“马学为体或为导,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即把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社会科学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的主导,同时批判地借鉴西学和国学;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以“世情为鉴、国情为据、党情为要”,从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的现实出发,积极引领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

  应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李建平教授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文本研究,矫正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误读、误解、误用,准确全面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真实思想面貌,揭示它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全面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李建平教授建议,要进一步认识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重要性;想方设法尽一切力量,收集开展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资料;经常召开马克思主义文本问题研究的学术会议,加大国内外交流力度;重视翻译队伍建设,加快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历史考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翻译速度;在北京尽快筹建马克思、恩格斯博物馆。他强调,开展文本研究不能止步于文本研究,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力求在基本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

  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对话。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教授指出,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国际对话,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无论从纵向看还是横向看,都存在着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究竟如何对待国外马克思主义、国外社会主义流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必须思考的问题。秦宣教授强调,我们不能还停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等问题的争论上;中国要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必须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话。在国际范围内,应该有马克思主义不同学派的对话与争论:一方面,要采取“引进来”的方式,把国外学者请进来,把国外马克思主义、国外社会主义研究成果引进来,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要“走出去”,通过对话,积极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在国内,要有不同学科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体攻关,在集体攻关中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创新团队,在学术团队中产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坚定信仰,始终不渝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复旦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学明教授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要避免重蹈伯恩施坦的覆辙,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生命融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之中去,发出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强音。陈学明教授认为,首先,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检验,检验哪些原理已经过时,哪些原理应予以发展;第二,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与否时,要总体上有个判断,明确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中处于何种地位;第三,检验者需要站稳立场,马克思主义是劳动人民的学说,要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第四,必须正确、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五,不能情绪化地去研究马克思主义。

  要把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建设成为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地。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兴茂教授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院长的光荣使命,就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建设成为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地。目前全国许多高校相继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但应正视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者相对匮乏的现实,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人才培养。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朝科、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马艳、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科部主任吴珍美也就此问题作了精彩发言。

  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体系的创新交流了研究成果。汪征鲁教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价值观确立至今,经历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转换;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观是在当代世界科技、经济、文化和中国历史文化两个背景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程启智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的两大维度——所有制理论与依赖理论,并且从马克思生产关系依赖理论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主张其可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础,急需在当代传承和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贻纶教授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要素,应以这三个基本要素为出发点、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不能简单照搬西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概念、范畴,孤立地研究和叙述国际关系,要依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说明当代国际关系的时代特征和本质,说明民族国家在当代国际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地位。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苏振芳教授指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所决定的,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能够使我们增强识别和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与会专家学者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从整体上把握时代精神,发掘时代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杰强调,要关注现实,拓展马克思主义研究视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邰丽华指出,有选择地缩小收入差距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黄金辉从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与会学者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必须密切关注中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抓住社会生活所凸显的问题与主题,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和层面上,从和谐社会建构的视阈内,从科学发展观贯彻的维度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彻中,真正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构建出以人为本的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体系。

  “生态文明”新理念的提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也是本次论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态文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思华教授回顾了这一理念的发展历程。刘思华教授早在1986年5月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论点,并积极倡导把“生态文明观念”写入党、国家、政府的重要文献尤其是党代会报告,推动生态文明从理论殿堂奔向实践洪流,使生态文明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他认为,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论与文明理论的完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新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使人类文明体系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了“自然的世界”,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其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时代。上海海事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董金明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是基于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必然选择;他还分析了中国实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历史转型的社会历史条件:其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推进生态文明实践的思想条件;其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实践的制度基础;其三,中华文明中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传统是推进生态文明实践的历史文化资源。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永森教授从对弗洛姆的异化和消费异化理论的分析中得出启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能导致消费异化,消费异化导致消费主义盛行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危机呼唤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更要呼唤消费文明的观点。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鲍宗豪教授也从社会需求和谐角度谈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并进一步提出,生态文明从理论转化为指标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使生态文明从理论走向实践,增强生态建设的可行性。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潮光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方兴起、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研究员等也作了专题演讲。

  最后,程恩富教授总结说,应该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广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单位的负责人,要明确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责任,必须牢牢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分析中外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使命,又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自身生命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提与保障。



  责任编辑:王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