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第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综述
2013年11月2日-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在四川大学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邓纯东致开幕词,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唐永进、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兰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学部委员程恩富作题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论坛主题报告。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主持了开幕式,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金民卿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机构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主题,针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马克思主义与加强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等重要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一、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指导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纲领性文件。深入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因此,认真学习和落实习近平讲话成为本次论坛的一个集中论题。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今中国思想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非常突出。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决不能动摇,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在多样中谋求共识,在多元中谋求主导,在多变中把好方向,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程恩富的主题报告,就是围绕着习近平同志的这次讲话展开的。他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是指导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纲领性文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讲话精神,理直气壮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研究工作。总书记的讲话既具有理论创新性,也具有鲜明的批判针对性。一方面,高度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严厉批评了国内外的一些错误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借助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战斗性相统一的品格,既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也要敢于对各种错误思潮展开批判。
邓纯东认为,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改变“一手软,一手硬”的工作局面。我们过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经济建设关系的问题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目前“一手软”的状况在一些党组织、一些地方和单位中仍然存在。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第二,必须弘扬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优良传统。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对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教育,这是我们党实现对人民有效引导,对党的事业有效领导非常成功的方法。第三,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武装人民,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理论界有责任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多地覆盖全体人群,教育和引导人民。第四,必须加强思想理论文化工作的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要通过我们理论工作者,包括教学研究工作者利用课堂、报刊、论坛等进行传播。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从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苏振芳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和权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对整个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产生一种教育和规范作用。不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我们党和国家苦心经营和奋斗了数十年的物质和精神成果,都可能瞬间成为历史的泡沫。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正确处理政治性、学术性、科学性、有序性、针对性、实效性和整体性问题。王文余从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角度提出,文化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意识形态,只有正确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才能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经受住全球化的冲击,才能应对其他意识形态的挑战。新时期中国的发展证明了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
与会学者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是对大家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然会去占领。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在社会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很流行,甚至在实际上占领了一些思想文化阵地。所以,马克思主义学者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正面教育,正面引导,正面灌输;另一方面,要敢于直面错误观点,不能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对那些打着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的口号、宣传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包括对国内一些知名学者的错误观点,都要予以坚决的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责任和使命。
二、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形式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谈到,从空想社会主义一词的提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大体是五百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六个阶段。这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社会主义发展历程问题。结合社会主义发展史来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践形式,也成为这次论坛的热点议题。
程恩富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中,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这可以从目标、途径和理论基础进行认识。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中的多数人关于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的认识与马克思是一致的。即人类社会最终要消灭市场经济、私有制,实行按需分配。但是中间要经过过渡,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要积极发展非公经济。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多数人选择的途径是错误的。他们搞实验搞试点有积极作用,但是通过说服统治阶级达到目标,没有一个成功。而马克思则是先建立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然后领导工人阶级全体人民通过暴力或非暴力夺取政权,再推行新制度。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论证未来社会的理论和当时的一些剥削阶级思想相比有进步性,但是与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比显得严重不足。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程恩富认为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马恩列的社会主义经济观,认为在全社会实行公有制和统一的按劳分配,是没有商品货币的完全的计划经济。第二种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观,认为只要消灭私有制,存在两种公有制,实现两种形式的按劳分配,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保留一定的商品货币关系,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三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观,认为社会主义只要公有制占主体,私有制可以相当程度地存在;只要按劳分配占主体,非按劳分配可以存在;可以实行有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不一定是计划经济为主体。他认为,三种社会主义经济观都是正确的,三种观点是根据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部分质变把社会主义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先后实现三种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观。
詹金荣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角度,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形成过程、重要内容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以及当代价值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不仅拓宽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领域,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提供了参考。
魏则胜认为,作为启蒙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学说,其任务在于通过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全人类的解放以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使命就是继续启蒙:经过思想启蒙的社会个体,能够摆脱康德所说的“不成熟”状态,从自由个体走向历史主体,能够承担起推动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历史使命。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同,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也存在各种模式。方浩范从马克思主义朝鲜化发展历史角度论述了朝鲜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他认为,朝鲜的马克思主义同样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朝鲜的传播不同于中国。
三、科学把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如何看待毛泽东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影响,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关系,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物质准备和制度基础。因此,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金民卿提出一个定位式的论断: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他认为,毛泽东提出了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命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和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制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探索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头。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关于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讨论,涉及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表述不同问题。十八大的有关文献在全面完整的表述中,是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简略重点的表述中只是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此,程恩富指出,自洽性的统一提法当然是全面完整的这种表述,但平时可以采用简化的表述:最佳提法是“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其次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这种观点在会议上引起了热议。
学者们认为,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越来越多,按照科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整合研究已经提上日程。对此,张景荣认为,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合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出版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整合研究的基本问题趋于取得共识,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到不断的拓展和深入。当前的研究必须加强前瞻性,要注意把握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成果,作出全面准确的阐述。
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上探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辉煌成就取得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走对了路子,建好了制度。正因为如此,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问题,也成为本次论坛的一个主要论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90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成果的结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羊绍武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四大优势:从执政党建设来看,表现为执政党的组织动员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的有机统一;从政府决策来看,表现为效率与民主的有机统一;从社会变革来看,表现为改革、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有机统一;从处理国际关系来看,表现为维护自身利益与关注共同利益的统一。
肖贵清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制度层面是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按劳分配又使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在坚持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原因。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一系列思想观点和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化。因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于晓雷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即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而不顾生态的承受力)带来的恶果之一;生态问题靠资本主义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度(即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相协调)下才能得到真正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意。徐春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破解两个难题:一是如何走生态文明道路,完成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个是如何化解环境和发展的二元对立,使环境保护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给个人、企业和国家带来经济效益。
五、增强三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伟大成果,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应该以高度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陈金龙认为,“三个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我们改革与发展的智慧,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和政党自信的统一。三个自信的社会功能在于: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政党形象,提升国家地位;有利于我们达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有利于发现各种矛盾,迎接各种挑战;有利于矫正改革过程中的西化倾向。
袁久红认为,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观点,深刻阐述了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逻辑,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金民卿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必须深化学术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研究当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切实建设和发展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在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问题的基础上,学者们还把中国梦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生长点加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观点。程恩富认为,中国梦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第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第三,凝聚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包括软硬实力。第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第五,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第六,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中国梦与要求和平和共同繁荣的世界人民之梦是一致的。邵彦敏认为,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是多维力量的合力,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力量的方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力量的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力量的核心,人民群众是中国力量的主体,文化是中国力量的灵魂。只有凝聚这些力量,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与会学者一致表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历史赋予每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作者简介:于晓雷,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成瑶,中国传媒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纪志耿,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