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果综述·活动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论坛与讲堂>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成果综述·活动报道

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30年——“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23-12-20
字体: 打印
分享: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的内在关联, 2008年12月20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广西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在广西大学举办。论坛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围绕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来自6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
  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赞扬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 在总结30年来党的理论和实践主题时, 把三个问题拓展为四个问题, 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的前面增加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晋保平认为, 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 在未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 更要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回顾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如真理标准大讨论, 推动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选编和新版发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著作出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评析“普世价值观”等。
  王秀华认为,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和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真马克思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和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等多种马克思主义观的分歧乃至对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不仅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自觉表达和成熟形态, 而且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最本质、最鲜活、最精髓的东西。张广照等强调,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有科学的方法论, 要善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要善于接受历史和现实的教训。
  与会学者还从不对视角对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提出了诸多创见。汪宗田等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及其当代价值。认为,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有五个层次的动力 (人的需要、生产力、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社会发展合力) , 这些动力的交互作用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全面把握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诸要素对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田鹏颖分析了马克思视野中资本与全球化的内在关联。认为,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 资产阶级推动了全球化的生成与发展, 资本及其运动是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资本扩张悖论是全球化双重价值的总根源。陈俊明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和逻辑就是科学批判。批判性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可或缺的品质。近年来,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在大学教科书中却越来越少, 并且根本没有体现马克思科学批判的内容, 不能体现这门科学特有的批判品格。
  部分与会专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程恩富认为, 如何看待金融危机是判断马克思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的试金石。只有对金融危机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 才能揭示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实质。顾珏民认为, 把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操作和监管层面问题的观点, 只是停留于现象的分析, 并没有揭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分析, 从客观规律和经济制度层面来揭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不过, 对金融危机也不能做简单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首先, 不能只是在资本主义爆发金融危机时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其次, 不能简单化地用资本主义爆发危机, 出现经济衰退来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他强调, 要深刻认识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实质是生产过剩, 直接表现是整个经济运行产生了严重的比例失调, 从而使经济不能正常运行。马克思关于私人资本将由社会资本所取代, 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国家从社会利益出发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的预见, 被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验证。当前爆发的金融危机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 以及整个资本主义发展所显示的基本趋势, 验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日益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 企业资本的社会化发展, 私人资本将由社会资本所取代的预见, 验证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活动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国家从社会利益出发对经济进行调节的预见。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次理论上的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胡光等认为, 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民主社会主义尽管也叫做“社会主义”, 但二者在本质上却是截然有别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统摄着整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实施与发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它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全过程。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方略。王明初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动态构成、整体框架、基本内容、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发。孙武安认为, 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概念、研究角度、历时起点、历史地位、基本内涵等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 有必要在学术研究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活动;第二层次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活动;第三层次是关于中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再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活动。这是狭义的、也是最基本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学者强调要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成果作整体化的理解。王彦坤强调不能割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有学者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彭德中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外延既包括理论, 又包括实践。但时代性与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形态下的延续;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也是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有学者也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发表了看法。于今认为, 要用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有宽广的眼界和世界视野, 把握空间上的全局性,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应国际国内局势,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要有历史眼光, 把握时间上的全局性,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具有普遍联系的眼光,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与时俱进, 又一脉相承的一系列理论成果, 贯穿其中的共同特性是实践性。彭德中认为, 要重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是内在统一, 相互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程恩富认为, 首先, 从30年的历程来看,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是探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途径。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通过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各项政策, 提高改革开放的协调性, 推动改革开放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从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其次, 实践表明, 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调整和完善的范畴, 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新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因而走的既不是传统社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老路, 也不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邪路, 而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新路。由此创造性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创新成果, 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和理论品质的结晶。最后, 当前我们理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进一步阐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模式”的优势与潜力, 阐明改革开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互促关系。通过继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坚持科学的发展,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化为强大的全社会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 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并使之深入人心, 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并使之越走越宽。高建生认为, 我们党做出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判断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大决策对改革开放具有决定性意义。
  有学者认为, 抗击汶川大地震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正确。韦日平认为, 抗击汶川地震又一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从抗击汶川地震可以总结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之源,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取向, 举全国之力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危机应急机制的最大优势。
  有专家从意识形态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解放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程恩富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共有六次大的思想解放。王万征认为, 对于什么是解放思想, 要解放什么思想, 继续解放思想的背景、任务、标准是什么, 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哪些等一些理论问题, 普遍存在认识不清、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的现象。尤其对于“在当代中国这一特殊背景下, 究竟怎样去理解和把握解放思想的政治定位”这一根本性问题, 连学术界也说法不一。他认为, 解放思想最根本的是意识形态创新。意识形态创新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西方发动的意识形态战争。
  罗建林提出要从层次性特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他认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基本内容上的层次性, 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主体需要上的层次性, 要求我们鼓励先进、照顾多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层次性, 要求我们强化规范、增强引导。
  王建钧认为, 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和目的性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实意义,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学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公平问题进行了伦理思考。高巍翔认为, 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的难题, 解决这个难题的基本途径需要政府依据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原则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公平。
  有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进行了思考。陈元中认为,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种“中国式”的民主政治类型, 体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 其价值选择就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政治的发展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孔令国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党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党内民主、提高执政能力, 不断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改革反映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愿望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 党内民主不断完善, 党员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张全省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本身已经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取得了成功并将取得新的成就。30年来,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的深刻启示是, 必须从国情出发,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党、人民与国家的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全面改革协调发展。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利用资本主义的长处, 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卫灵对所谓“中国威胁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她认为, 各种“中国威胁论”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纷纷出台, 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外部阻力。“中国威胁论”的理论和思想支撑主要来自“霸权稳定论”、“权力转移”理论、“文明冲突论”等。此外,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的偏见以及西方社会的国际话语权优势也是其存在的重要因素。对此, 中国在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针的同时, 还应进一步开展公共外交, 并更加“有所作为”, 塑造具有责任感和亲和力, 积极、开放的大国形象, 以沉着、自信的心态理性应对“中国威胁论”。
  有专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阐发了见解。陈潮光认为, 我国高校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经过不断演变和发展, 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运行机制, 其演变过程受到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 必须构建高效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 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确立依法办学、彰显学术、公平正义、优质高效的理念。当前高校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创新, 关键是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权力结构进行调整, 寻求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机制的平衡与和谐, 实现机制运行过程中各要素的和谐 (党委与行政、领导与群众、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等) 。必须建立运行机制内在的有机联系, 不断推进高校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的自我完善和创新, 努力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系统性及其相关实践问题发表了观点。
  肖贵清阐发了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首先, 科学发展观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阈。在经济建设方面, 提出了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文化建设方面, 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 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在社会建设方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拓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其次,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科学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最后, 科学发展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利益标准的根本价值取向。
  有专家分析和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刘建武认为,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经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这是因为, 它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深化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 进一步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规律, 对社会系统各个要素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 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协调均衡规律,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认识, 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规律。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一个概括比较完整和层次清楚分明的逻辑结构系统,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
  陈跃认为,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并从精髓、要义、主题、核心、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他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在于坚持科学。坚持科学就是强调要用科学的认识、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去看待发展, 去推动发展。首先, 要科学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谋发展。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信息社会迎面而来的时代, 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异常激烈, 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时代高度来认识和思考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努力构建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的国际平台, 提升经济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其次, 要以尊重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去促进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发展观, 是求真务实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去认识和思考发展, 反对主观臆断地去设计发展, 反对在发展问题上的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 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谋发展, 脚踏实地地去促发展。再次, 要立足国情, 不断探索求发展。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现实国情是生产力落后, 经济不发达, 地区发展不平衡, 人口众多, 并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关键期, 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中国的发展必须从这样的现实国情出发去探索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新路径, 去开创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新思维, 坚持为我所用地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 引进先进的人才、学习科学合理的管理经验, 加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钟君,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