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九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汇总
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课题——首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13年2月28日-3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共同主办的“首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来自越南、老挝、朝鲜、古巴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和古巴共和国驻华大使白诗德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坎蓬·本纳迪、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范文德、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哲学学部副教授金龙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等近20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在会上发了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邓纯东主持了开幕式,副院长樊建新致闭幕词。
一、关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李慎明在题为“正确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有着很多共同的语言和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从历史上看,西方对外扩张的殖民或霸权方式有四种: 军事、政治、经济与文化。当前,以美国为首的新帝国主义集团继续综合使用这四种手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文化手段或“软实力”,对非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美式“普世价值观”,进而获取全球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团结合作与互相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侯惠勤在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会议主旨报告中提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应包含两大价值追求: 一是增进社会共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是丰富精神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因此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加以引导人民至上。劳动优先、共同富裕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构成和首要价值,自由、民主、公正、人权等只有以此为依据才能有别于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而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所包容。
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哲学部讲座长李远哲认为,社会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如果没有思想工作,社会主义制度就不会诞生,也无法存在和发展。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很多原有的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不了的新问题,劳动阶级政党必须根据时代变化和革命建设前进的情况,抓好思想理论工作,深化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范文德介绍说,越南是一个大部分劳动力依然是普通劳力的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因此,加强教育以提高人口素质是越南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越南社会科学院高秋恒、阮家诗和阮秋义等几位学者则分别从弘扬越南民族文化、克服传统文化中的小农思维和小知识分子思维、培养可持续发展思维、推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权国家等方面阐述了越南加强本国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路
坎蓬·本纳迪介绍了老挝思想文化建设的情况。他说,老挝人民革命党将文化思想工作视为各个阶段革命的重要阵地; 对于文化的发展,必须将“保护和发展国家和民族的优良文化”和“放弃阻碍国家发展的落后的风俗”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有选择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使之具有国家特点、先进特点和大众特点。
白诗德强调,社会主义的古巴坚持了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特性,在苏联解体后生存了下来,在美国实行了历史上最长的封锁后生存了下来。目前,古巴还在对本国的经济社会模式进行更新。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巴文化所具有的力量。文化已成为古巴的灵魂和盾牌。
二、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安全
李慎明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在提升经济力和军事力这两种“硬实力”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政治价值观、文化力、自主科技创新力等安全“软实力”的建设,使国家安全建设获得协调发展和整体跃升。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内部协商逐步解决,而决不能允许其他别有用心的国家插手其中——这是一条大的原则,是关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程恩富认为,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霸权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二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革所产生的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主导文化,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覆盖,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当前,意识形态的对立表面上看是被弱化了,实质上是采用了新的隐蔽形式。苏联和东欧的演变,就是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的结果,即所谓的“静悄悄的文化输出”,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软化战争”。因此,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维护民族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保障国家文化主权的完整性和自主性,是每一个民族、国家的合法权利,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法权利。此外,由于实行市场经济而带来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构成了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挑战。
侯惠勤认为,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多样、个人利益的确立和彰显、价值多元与是非善恶界限的模糊等,使得共同理想的培育倍加困难,意识形态也就失去了其坚实的基础。防止物质至上主义对理想信念的解构,保持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化部副主任金民卿在发言中提出,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主要通过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途径来展开。文化渗透的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更加注重渗透手段的欺骗性; 二是核心价值观由幕后走向台前,更加注重渗透效果的现实化; 三是传统途径与新兴媒介并行,注重渗透渠道的立体化; 四是利用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炒作发挥,注重渗透时机的针对性。
范文德介绍了越南在文化方面受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一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很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因而也不可能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竞争; 二是全球化具有导致各民族文化失去民族特色的危险。越南政府把培养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各方面人才作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措施,在教育和培训内容中,加强激发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公民意识和责任以及对祖国的责任等方面的教育。
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金锦南在“关于消除反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传播的危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发言中说,帝国主义打着“思想自由”、“全球一体化”的招牌,大肆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赋予其普世的价值,为其传播不择手段。
徐世澄介绍了古巴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理念。古巴党和政府强调要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主张“高雅”和“大众”文化同时存在和发展; 政府允许自由选择创作题材和艺术表演形式,但不允许以此为手段,宣传同社会主义相对立的有害思想,强调要抵制帝国主义腐朽文化的渗透。
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方松华在题为“中国模式与中国文明”的论文中,阐述了当代中国价值体系与思想资源的内涵。他认为,中国崛起的背后有思想文化的支撑,中国的文化建设,从当代的实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了中国古老传统文明的资源,同时还吸收了现代人类诸多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 也就是说,这些构成了支撑中国模式背后的“中国现代文明”。
韩喜平强调意识形态具有经济发展的功能。他认为,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含义是非常深刻的。一方面,我们在思想文化上要塑造主流意识形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在人们的经济需求基本满足之后,文化需求就占了上风。所以,发展文化本身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直接就是经济发展的因素。
范文德介绍了越南革新前后对文化的不同政策。在革新之前,在文化思想建设的过程当中,越南采取的政策是用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统领整个社会生活,清除资本主义思想残余,目的是使人民除了有社会主义思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思想。对于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宗教信仰等,统统都废除。而在革新后,越南对于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因此采取的政策从“与过去的文化彻底决裂”,变为“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一切人类文明的精华,并根据时代条件加以发展”,提出了“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根基和持续发展的动力”的理念。
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哲学学部金龙镇对朝鲜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认为朝鲜社会主义把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完善的主体的社会主义。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是社会主义朝鲜的始祖,他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主体思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并付诸实践,从而在朝鲜建立起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金正日在继承金日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建设的思想理论,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主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金正恩在深化发展主体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创的强盛国家建设战略,即一心团结和不败的军力加上新世纪的产业革命,就是社会主义强盛国家的标志; 同时还提出了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高举金正日爱国主义旗帜的思想。
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卢胜日在提交会议的论文中介绍了金正恩的社会主义文明国家建设思想。在《2013年新年讲话》中,金正恩指出: “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强盛国家是全体人民具备高级文化知识水平、强健体魄、高尚道德品质,在最文明的条件和环境中尽情享受社会主义文化生活,全社会洋溢着美好而健康的生活风气的社会主义文明国家。”
徐世澄介绍了古巴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1961年6月30日,卡斯特罗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知识分子》的讲话,最早提出了古巴文化建设的六个原则。正是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半个多世纪来,古巴的社会主义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方面,古巴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得了崇高的声誉; 另一方面,古巴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繁荣昌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古巴不仅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更新,在文化方面也实施了一系列更新措施,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下放权利、增加一些文艺团体的自主权利、允许建立一些私人的演出团体等。
四、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展部副主任辛向阳论述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确保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安全的根本方法,那就是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与共产党的发展相结合。
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哲学部部长周昌日在提交会议的论文中,介绍了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即在文化建设中要固守主体性,坚持民族性,以自己的方式推进文化建设 换句话说,文化建设要根据本国本民族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凭借自身的力量来推进; 同时,也应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地、积极地引进并批判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创造的优秀的先进文化成果。
白诗德援引古巴著名知识分子辛迪奥·维铁尔给文化下的定义说: “文化是道德世界的太阳。太阳是属于所有人、普照所有人的。太阳指引方向,照亮大地,带来温暖; 道德是每个人内心的太阳。”古巴拯救和保护了本国的历史古迹和遗产,同时也没有把人放置一边而不顾。古巴只有一种文化,她应该属于全体人民。古巴著名历史学家艾乌赛比奥·雷阿尔曾说: “我们要发展的是崇尚现实的文化,我们不应引导人们盲目崇拜过去。当然,我们相信,我们只能从过去走向未来。要弘扬我们的民族特性、民族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不把我们看作是地球的中心,但同时也要知道我们为世界的普世文化作出了什么贡献。”
坎蓬·本纳迪介绍了老挝的文化观,认为从古至今,老挝人都认为维护和传承文化传统是巩固和发展国家的重要根本。老挝有句话说: “文化体现国家价值、人的礼貌体现家族的教养; 失去文化就等于失去国家,失礼就等于失去家族的名誉”。
五、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交流
程恩富强调,世界文化应该是包容众多特殊性的、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允许多元发展的文化生态平衡模式,而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霸权威胁和破坏着世界文化生态平衡。因此,改变以西方主导的世界文化旧秩序,重建新的国际文化关系格局,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才能确保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安全。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扬长避短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又要确保国家文化安全,通过团结合作,力争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文化新秩序。与此同时,全球化给社会主义国家不只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有利时机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进取地参与国际竞争,在认清世界潮流的前提下主动融入现代文明主流。
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阮才东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人不能只以劳动力或者劳动力资源的身份存在,人首先是“大写的人”,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只有当全球化给人带来美好价值的时候,全球化才真正是所有人的全球化。全球化过程中的各个主体要善于总结经验,要善于利用全球化来破解落后国家的发展难题。
朝鲜学者表示,朝鲜并非一个故步自封的国家。李远哲在论文中提出,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开拓前无古人的道路,作为其指南针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完善,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不仅有优秀的成果,也有缺点。这些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析总结、推而广之,就成为深化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
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颂森·赛亚翁认为,老挝很久以来就受全球化的影响,这对改变老挝文化有积极影响,使老挝人更多地了解世界,懂得如何进行贸易,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更多乡村人口想要到城里工作,懂得商业化种植和商业化养殖,学习更多的外国语言等。全球化也带来消极影响,带来了与老挝传统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比如: 女性的着装暴露,婚前性行为,更加容易离婚,乡村僧人减少,歌颂爱国主义、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的音乐在减少,粗俗的情爱歌曲却在增多,社会奢侈、贪污行为也在增多等,这些都违背了老挝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提倡人们要廉洁、怜惜弱小者、为他人牺牲的精神。但老挝党和政府认为,全球化对老挝的影响利大于弊,主张通过弘扬本国民族文化,来抵御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越南、古巴、老挝、朝鲜和中国的学者尽管都主张弘扬民族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其中,越南和老挝的学者都认为全球化对本国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两国提出“积极而主动地融入国际”,强调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要保留和弘扬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去,吸收全人类的文明精华。相比之下,朝鲜学者则对全球化保持高度警惕,认为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蚀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途径,强调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头等大事。古巴则对本国的思想文化建设成果抱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学者则更加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中既要重视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的建设,同时还要致力于改变不公平的旧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建立公平合理的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新秩序。
然而,尽管各社会主义国家对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实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政策不尽相同,但与会各国学者一致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条件下,团结社会主义国家的广大学者,加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加强学术交流,增进沟通和理解,进而相互学习和借鉴,必将对各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会各国学者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研讨会,首次把世界上五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增进了学者们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的了解,有益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信任与友谊。
首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举办了两届“中越马克思主义论坛”的基础上,把参加会议的国家扩大到包括老挝、古巴、朝鲜在内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今后将在这五个国家轮流举行论坛。
(潘金娥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3期)
建设团结共识社会,共创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第二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14年11月26日-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二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在老挝万象成功召开。来自中国、越南、老挝、古巴等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外交使节,围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团结共识社会”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与交流。
“社会主义国际论坛”源起于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创办的“中越马克思主义论坛”。后经几国学者的共同努力,坛更名为“社会主义国际论坛”, 并于2013年2月28日-3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论坛。此次在老挝举办的第二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受到了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书记处对论坛的主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了解各国学者对建设团结共识社会的观点,以期为将于2016年举行的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提供决策参考。这是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承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全院上下全力以赴,为论坛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院长扎伦·叶宝河博士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建设团结共识社会”是老挝人民革命党下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坚持正确的国家发展路线、确保社会平等正义、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倡导互尊互信的社会风气是老挝党和国家构建团结共识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及社会主义各国间的团结共识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与设的决定性因素,只有高度重视团结共识社会的建构,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坎潘·本纳迪博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团结共识社会,应建立统一的国家民族意志、力行依法治国、发展全国统一战线、实施全面合理的社会政策、消除两极分化、解决贫困问题和发扬社会主义国际团结精神。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越南代表团团长范文德副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代表团团长變建新研究员,也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三十余位各国学者及官员围绕以下议题作了大会发言,与会的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构建团结共识社会的一般理论
论坛第一阶段的主题为“构建团结共识社会的一般理论”。大会发言者结合各自的研究专长和各国国情,对“什么是团结共识社会”“团结共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等基本问题作了阐述。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范文德就“当前越南社会团结共识的作用和基础”作了大会发言。他说,社会团结是越南民族的美好传统,胡志明主席与越南共产党一贯重视“民族大团结”思想,并坚持运用于实践,视其为“保卫和建设国家的强大动力和方向”。从哲学角度而言,社会团结是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基础,巩固社会团结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利益关系, 倡导兼顾各方的利益和谐原则;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是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也是越南在全球化时代谋求稳定发展的前提。
老挝建国阵线副主席赛亚芒·翁撒介绍了“老挝祖国阵线和群众组织对建设老挝团结共识社会的作用”。他指出,老挝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民族团结是老挝统一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最重要的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老挝就建立了建国阵线及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人民革命青年团、老挝妇女联合会和老挝工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老挝统一战线和群众组织为维护老挝各民族、各阶层、各宗教群体的合法权益,团结和动员老挝各界民众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发展纲要和国际团结政策,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凯山·丰威汉主席与老挝人民革命党历来高度重视老挝建国阵线及群众组织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老挝统一战线和群众组织应处理好与党政部门间的权职关系。
古巴驻老挺公使阿贝拉多·费尔南德斯结合古巴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进程,总结了古巴参与国际援助的历史经验。他说,古巴革命胜利后,在社会主义阵营、拉美友好国家和国际合作组织的帮助下,不但经受住了美帝国主义严厉的经济封锁,还大力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依托人力资本优势,积极开拓对外医疗援助和对外教育援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潘金娥就社会共识问题介绍了中国学者的观点。她说,当前中国正在积极凝聚改革共识、发展共识和稳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有学者认为,应超越保守与激进的两极思维,以中道理性为基础重建社会共识;还有学者认为,应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协调各方利益差别,围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措施和制度建设方面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有学者认为, 应借助新兴媒体、政务信息公开等综合手段凝聚社会共识。此外,还有学者从中国政府倡导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建设和谐世界、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团结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金民卿在发言中指出,“培育核心价值观是形成社会共识的关键环节”。他说,文化价值观是形成社会共识的重要基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导凝聚作用、认同整合作用和塑造教育作用;通过培育、建构、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共识,推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方祥以“缩小党内思想差异、凝聚全党改革共识”为题,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治党的相关经验。他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尊重差异、扩大认同、凝聚共识必须从执政党自身做起。中国共产党具有正确处理党内思想差异的优良传统,但在基本原则、重大是非问题上向来旗帜鲜明。
老挝国家司法部办公厅主任普铜·乔段玛尼在发言中指出,平等与公正是老挝建设团结共识社会的重要因素, 老挺人民革命党在历届代表大会中均对平等公正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老挝人生性友善、勤奋坚忍、互尊互谅、善恶分明,老挺社会崇尚公平正义。自1975年老挺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老挝政府积极推行平等公正政策,极大地促进和实现了老挝人民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此外,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阮氏兰香博士与陈氏雪硕士,分别就“理论与实践: 当前越南社会公平对社会共识的作用”及“社会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社会团结”介绍了越南的认识与经验。
二、各国构建团结共识社会的实践
“各国构建团结共识社会的实践”是本次论坛的第二个议题,几位发言人围绕各国建设团结共识社会的基本经验与主要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在发言中指出,“驾驭好资本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他说,构建和谐社会包括: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各种功能间的和谐;要清醒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艰巨性,因为资本原则在本质上是反和谐的。中国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贯彻资本原则,与资本主义世界贯彻资本原则有着本质区别,中国旨在消灭和超越资本原则,在实施反和谐的资本原则中去实现社会和谐,如何驾驭和支配好资本原则,如何在实施资本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是当前中国人民面临的一项时代难题,中国各界正努力破解这一难题。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副教授武文园就“国家民主化进程中社会团结与共识”作了发言。他说,民主、团结与共识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和动力,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定向目标,团结与共识是实现民主等社会发展目标的具体方式,越南的民主化进程是建立在国家团结与社会共识基础上的历史进程,越南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扩大人民民主参与创造了条件,体现了越南民主化进程的优越性。该所的陈俊峰教授就“社会团结与人的发展”作了发言。他认为,人的发展与动物发展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发展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人本质上的社会历史性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文化的代际传承上。胡志明主席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穷,人人都有工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温饱和幸福”,社会主义是一个“所有人都有机会自由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社会团结体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共同建设美好人文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在人类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家庭平安、社会和谐、国家稳定与世界和平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剑、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副研究员王瑾、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汤志华结合当下中国国情和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分别就“以生态文明建设凝聚社会共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化与利益协调”“包容性发展:中国模式的核心价值—兼论构建团结共识社会的基础原则”进行了论述。张剑提出,进人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压力最大的阶段。近年来中国的环保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环保立法进程加快、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强,区域性环保联防联治和全民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也得到了有序推进,中国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缓解。王瑾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收入差距的扩大、劳资冲突的加剧、干群关系的紧张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此必须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缓解贫富分化,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正确处理党群干群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汤志华提出,包容性发展是“中国模式”的核心价值,“平等、共赢、持续、协调”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要义。“包容性发展”理念,对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人的发展能够良性循环的发展,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合理地共享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对外强调不同文明之间减少傲慢和偏见、相互尊重和包容、求同存异,各国应该少对抗、多对话、多理解、多沟通,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发展。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阮廷和博士、陈元越博士、武氏草硕士结合越南的历史与国情,分别就“胡志明关于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及越南共产党的运用”“社会共识的历史及其对当前越南建设民族大团结的意义”“越南陈朝的社会团结及其对当代越南的意义”作了发言。 阮廷和博士认为,胡志明的民族大团结思想主张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为实现全体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自觉地、有组织地维护民族大团结和国际团结;越南共产党将这一思想与越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创造性地结合在了一起,把实现民族大团结视为越南整个政治系统的责任,把越共领导下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联盟视为民族大团结的坚实基础;当前,越南共产党与政府力图完善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体制,按照“民知、民议、民办、民察”的方针建设基层民主,并通过公平合理的民族政策和阶级政策,促进越南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民族大团结基础上的“幸福越南”。
老挝国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坎邵·盖松与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欣坎·蓬玛赛博士,分别在“老挝各族同胞建设团结共识的实践经验”和“团结共识是老挝建设人民民主制度的基本因素”的发言中,介绍了老挝的相关认识与经验。坎邵·盖松认为,老拔人民革命党是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党的社会基础包括所有劳动人民及全国民众;为融人国际社会,老挝需要一个更加灵活、坚强、透明、公正和勇于直面现实及问题的党,一个善于听取人民意见以不断改善公共服务的政府,进而实现老挝的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睦与民主公正。 欣坎·蓬玛赛认为,老挝党和政府有关建立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是建立国家团结共识的基础,是建设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和创造基本条件逐步走上社会主义的基础,革命力量(党内) 的团结、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国际团结是老挝建设团结共识社会的三大支柱,应推动老挝各界在思想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发扬各民族特点等方面达成一致,在建设和改善党组织、政府部门、爱国阵线和群众组织等方面达成一致。
三、各国建设社会主义团结共识的方针和举措
会议第三阶段的发言人就“各国建设社会主义团结共识的方针和举措”,进行了深人探讨和交流。
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凤斯·老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老挝的社会团结建设”的发言中指出,自1986年老挝党和政府实施全面革新政策以来,老挝从集体经济、补贴管理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老挝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随之提高的同时,市场经济体制对老挝文化教育、司法公正和经济秩序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老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团结共识社会,应严格要求公职人员清正廉洁,正确利用经济杠杆和物质激励机制,向基层人民和全社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控。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张小平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的发言中指出,文化在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文化价值观要从“文化”的战略高度审视和支撑和谐社会。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将和谐作为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赋予文化本身以目的与意义。当今中国应以和谐的思维方式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和谐的发展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开展文明对话,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副教授杜明合、副教授阮廷祥、高秋恒博士、阮氏芳梅博士和阮氏云英硕士,分别就“对话马丁·布伯:形成团结社会模式的前提”“有关社会共识的若干措施”“提高当前越南的社会共识”“包容—为实现社会共识”“当前阶段越南巩固和发挥民族大团结的若干措施”进行了论述。高秋恒认为,“共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客观存在的必然因素,越南共产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社会共识问题,并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 济、社会、文化制度,以促进越南的社会共识。近年来,越南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均得到了大幅改善,越南包容团结的社会传统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扬,经济与社会实现了整体性协调发展。目前,越南还存在着贫富分化、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为促进越南的社会共识,实现越南社会主义的“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越南应进一步完善民主对话和利益协调机制。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袁群的发言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合作与团结共识社会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苑秀丽的发言“社会主义国家间团结共识关系的构建”和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坎曼·西潘赛的发言“全球化时代建设社会团结共识与融人国际的关系”,集中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合作、构建各国间团结共识的可能路径。袁群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曾指出,“自从有历史以来,任何国家间的关系,都不可能像社会主义国家间这样休戚与共,这样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这样互相援助和互相鼓舞”。团结共识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政治交往与文化交流,有助于各国巩固团结共识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精神基础。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应遵循主权平等原则、合作共赢原则和包容互鉴原则。苑秀丽认为,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合作面临资本主义反动势力、社会主义国家间分歧、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反政府力量等诸多挑战。在当前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优势的格局下,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更有效地团结起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团结共识、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国家间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坎曼·西潘赛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老挝人民革命党坚持“接轨而不退化”的原则,始终奉行和平、独立、友好与合作的外交政策,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多边和多维外交关系,老挺人民革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还制定了“增加朋友、减少敌人”和“积极主动融人国际”的外交原则;建设和发扬老挝各民族间的团结和谐传统,有利于全面推进老挝革新政策,为老挝融人地区和国际经济创造条件。
四、结语:共识与团结
在本届论坛的闭幕词中,樊建新建设性地总结了本次论坛的“八点共识”:(1)团结共识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2)团结共识既是一个价值目标,也是一个动态实践过程,要辩证地看待团结共识的构建过程,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3)在阶级社会构建团结共识,不能忽视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阶级斗争;(4) 要处理好思想价值多样性与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关系;(5)党的团结是社会团结的火车头,必须要有一个团结坚强的领导核心;(6)团结共识需要意识形态的支撑,更需要制度和政策的支撑;(7)构建团结共识社会须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8)除加强自身团结共识建设外,社会主义各国应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互助。各国学者对上述八点共识高度赞同。
第三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初步定于2015年第三季度在越南中部城市顺化举行,主题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
(贺钦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期)
当前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的管理能力——第三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15年7月12日-16日,由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在越南古城顺化召开,本届论坛由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承办。来自中、越、老三国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提高国家的管理能力”的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樊建新、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范文德、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坎蓬·本纳迪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在闭幕式上作了总结。本文将本次论坛上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作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一、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能力建设:目标一致,路径有別
中、越、老三国都是由共产党(老挝称人民革命党)一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最高的领导地位,因而执政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本次论坛中,三国学者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本国执政党在这方面的做法及其经验与教训。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樊建新研究员以“共产党如何防范蜕化变质”为主题作了发言。他提出,在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资强我弱”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如何防范自身蜕变和政权变色,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面临的共同考验。社会主义国家一是要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建党,防止指导思想改旗易帜,防止指导思想的分裂和对立;二是要夯实思想防线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利用市场机制壮大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保证上述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 即保证“关键的少数”干部不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干部队伍的教育工作,包括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展舆论斗争、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陈志刚研究员介绍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变革,包括重建政治局常委会的权力结构,由分权转变为领导小组的体制集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自上而下推进党的建设;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重要依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三个方面。中央编译局、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其他学者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处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等情况。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所长阮才东副教授在主旨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权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是其唯一的宗旨,而党对政治的领导最重要的是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然而,在一党执政的条件下,易于产生诸如滥用权力、不民主、不透明、贪污腐败、宗派主义等等消极现象,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杜绝,共产党将可能失去民心,偏离最终目标。越南共产党认为,干部工作是最为紧要的问题,是决定革命成败的决定因素,是党的建设工作的关键。因此,不断革新和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之具备领导能力、革命道德、组织纪律、团结精神,尤其是能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精英和国家的栋梁。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黎德胜教授作了题为“革新干部工作、建设骨干干部战略是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紧迫要求”的报告,提出:越南革命的实践证明了胡志明主席“干部是所有事情的根本”“任何事情的成功或者失败都是由干部的好或坏决定的”判断的正确性。他还介绍了前不久刚刚结束的越共中央十一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越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及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和国会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标准,认为这些标准是越南革新30年来的干部选拔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选拔干部的标准。越南的其他学者还从扩大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革新党的领导与政府的管理之间的关系、发挥政治-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等方面提出改革党对国家的领导的各种方式和途径。越南学者尤其强调:党必须在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活动,接受人民、政治-社会组织的监督、检查和质询;党的路线方针必须经过法律程序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并通过国家系统中的党员干部加以贯彻和落实。
老挝学者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老挝人民革命党的性质、 思想路线、 组织原则和最终目标, 以及当前人民革命党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改革措施。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丰沙旺·翁成在题为“建设和发扬党内民主”的报告中提出: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个人负责是人民革命党的基本原则。“集中”是党的一条严格纪律,体现在党的所有活动都要按照党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作出的决议统一行动,体现在党在组织上的统一和党对各个领域的领导权的统一;“民主”则是要发挥集体的创造性智慧和当家作主精神,是党内团结一致的保障,尤其是要保障各级党的统一领导。人民革命党以民为本,目标是建设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和为了人民的党,以民为本就是要走群众路线,忠诚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依靠群众并通过群众运动来建设和发展党。人民革命党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履行好党员干部的本职工作。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优尼科·思帕索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革新党的领导方式:一是路线的正确性与战术的灵活性;二是重视党内团结,保证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是密切党与各族群人民群众的关系,绝对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四是注重各级干部的政治、思想、专业知识、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和培养;五是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六是必须加强干部下到基层去锻炼和了解情况。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赛克汉·蒙·马尼旺博士在“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发言中提出:党与国家的关系体现在二者的职能中。其中,党的任务是领导国家,而国家则要按照党的路线和方针来运行;国家的任务是把党的路线和主张落实到实践中去。此外,还有老挝学者在发言中强调要警惕和抵制西方“和平演变”图谋,加强党对国内媒体的控制和管理。
综观三国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大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党的领导,当前条件下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与此同时,三国学者对于如何发挥执政党的作用的观点有所不同。其中,中国学者更多地强调如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提髙党的领导能力和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越南学者更多地关注如何革新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如何加强党内和社会民主;老挺学者则更强调党内团结、民主集中制和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仍需探讨
中、越、老三国都把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本次研讨会上引起学者们的强烈关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越南和老挝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然而如何处理市场机制与政府的作用问题依然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上都未能解决好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潘金娥研究员在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的结合抑或较量?”的报告中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当前中国学者的不同观点,引起了与会学者广泛的兴趣和讨论。实际上,在越共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即将于明年初召开的新一届党代会已将此问题作为重要议题的背景下,越南和老挝理论界正对此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越南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阮氏兰香博士在报告中提出,自越共九大确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越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越南已成功地从最不发达国家上升为中等收入国家。然而过去几年来,越南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出现了国有企业亏损、贪污腐败和利益集团出现、贫富分化差距加大等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将严重打击越南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甚至造成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管理,然而国家对市场干预的程度、方法和范围如何把握,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与其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除了要发挥稳定宏观经济、保证经济运行效率等经济职能以外,还需要发挥好利益协调的作用、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发展机会等社会目标,如何同时发挥好上述职能,是当前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
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冯旺斯·老冯博士在题为“国家在管理和发展现代经济中的作用”的报告中介绍了老挝的国家管理体系、自1986年实行革新以来所取得成就、当前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一些具体措施和问题。其中,国家对经济管理的任务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颁布市场经济的相关政策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参与;二是投资基础设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三是发展科技,鼓励科研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生产;四是对货币金融市场进行管理,鼓励进出口;五是对劳动力进行管理,均衡各地的劳动力需求。自2000年以来,老挝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均GDP从1986年的114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1671美元。与此同时,老挝经济制度仍不完善,法律系统不健全,市场机制带来了欺诈、打压、混乱等消极现象,贪污腐败、贫富分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发挥国家对经济的指导和管理作用,也是老挝面临的紧要问题。
综观中、越、老三国学者的发言可见,三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不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都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和贪污腐败等问题,而当前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紧要问题。
除了集中讨论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问题外,各国学者的发言还涉及党政关系、法治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等问题。越南、老挝学者尤其对我国提出的“国家治理”理念表现出浓厚兴趣,对我国当前反腐工作大加赞赏。越南学者认为本国的反腐力度远远不如中国,他们倾向于扩大和加强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通过提高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来达到防止腐败的目的。
三、社会主义改革目标一致,发展道路呈现差异性
樊建新研究员在闭幕式上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他认为,这次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办得很成功三国学者对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的管理能力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他就讨论中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总结,并阐明了中国学者的观点。他说,首先,处理好党政关系,目的是要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甚至抛弃党的领导。其次,在社会主义国家讲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更核心的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再次,执政党建设要抓住“人”这个核心问题,防止出现苏共“雅科夫列夫”那样的人物。最后,共产党执政要把当前工作任务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衔接起来,而不能背道而驰。越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范文德教授也表示,我们三国的改革和革新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思路和实践并不完全相同,而所有的理论和思想,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究竟孰是孰非,因此这种差异性还有待实践过程的检验并作出判断。老挝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坎蓬·本纳迪表示,中国和越南走在社会主义改革和革新的前面,老挝的社会主义革新刚刚开始,中国和越南的经验值得老挝学习和借鉴。
综上所述,由于中、越、老三国执政党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因而党的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各国也强调,应结合当前条件和本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对改革的实践进行总结,探索出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和步骤,因而越来越体现出自身的特点。这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观点。
(潘金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9期)
社会主义改革(革新):回顾与展望——第四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16年11月1日-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和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协办的“第四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在广西桂林成功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教授和副院长樊建新教授、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所长阮才东教授、老挝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方习·老峰博士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梁宏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赵勇富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邓纯东指出,本次论坛以“社会主义改革(革新):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学者集中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探讨,有利于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来自中国、越南、老挝三国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改革(革新):回顾与展望”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与交流,其中3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大会发言。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保障和政治前提: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越南和老挝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老挝称之为人民革命党) 的领导。因此,三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都强调要确保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共产党的领导。
在围绕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上,各国学者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宣教授以 “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为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他从经济社会形态、主体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和交往社会形态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进行了多维度分析,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正确认识本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改革(革新)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广西师范大学钟瑞添教授以“论马克思主义之‘用’”为主题进行的发言,从不同层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价值,有力回击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或“无用论”等错误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指导一切科学领域的科学,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圭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破解不同区域发展困局的理论工具,指导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科学。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孙应帅副研究员、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正学教授则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具体观点对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指导作用。
党的领导是决定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在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方面,越南承天—顺化省宣教部部长阮泰山指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局势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更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广西师范大学汤志华教授则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角度,阐述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既坚持在思想上从严治党,也强调在制度层面从严治党,强调通过国家法律和党纪党规来加强制度反腐。吉林大学陈松友教授提出要从党的具体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出发,以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引领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老挝社会科学院组织局局长恩高·习巴色博士以“老挝革新公务员职工干部事业”为主题,论述了人民革命党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强调党员是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中介,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执政党是否能够加强党的建设和提高党员素质,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加大对党员的培训力度。老挝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卡盘·拉米翁博士以“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方法革新”为发言主题,通过界定何为党的领导、总结党的领导成就以及明确党的领导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党建工作的改革(革新),提出了党建工作改革的六大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发展社会民主、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增强民族自信,进而使人民革命党学会和善于全面领导和把握全局。
中国、越南和老挝三国学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或革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但是中国学者更为注重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与运用,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而越南和老挝学者侧重于通过加强执政能力的培训,改革和创新党的领导方法。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实践: 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领域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越南和老挝都把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因此,三国学者对如何推进经济领域的改革、各自取得了哪些经济发展成就和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外关注。
北京大学孙蚌珠教授以“中国在改革和发展中消除贫困”为主题进行大会发言。她强调,改革开放的最大历史功绩体现在中国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最终消除贫困。孙教授概括了 1978 年以来中国在改革发展中消除贫困的历史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消除贫困需要兼顾的六大关系: 发展经济与消除贫困的关系、经济发展阶段和消除贫困的关系、产业和城市化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关系、政府和市场以及社会力量的关系、关注贫困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总结扶贫过程中的具体经验。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张福军副研究员在发言中提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对 “两个毫不动摇”的全面坚持。
越南和老挝学者介绍了各自国家经济革新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阮才东教授以“越南革新开放30周年的经济成就与经济民主化的问题”为报告主题,通过对比分析1986年-2015年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总结越南 30 年革新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特点就是逐步实现经济民主化和经济体制法制化,概括了越南革新开放发展经济民主化的六大原则是: 保障人民富裕的权利、消除经济特权和独裁、完善监督体制、体现公开透明、注重社会公平、民主制定经济政策。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副教授阮嘉诗作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运用”的主题发言,将越南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进行考察,一是在越共六大以前关于市场思想的初步形成;二是1986年-2001年,越南对市场运行的框架和体制进行革新,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三是2001年-2006年,市场由工具性质和管理机制转变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四是2006年-2015年,则是对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的延续和完善阶段。
老挝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宋森·赛雅翁以“老挝市场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 成就与挑战”为主题进行大会发言。他指出,在将近30年的革新历程中,老挝不断推进民主主义制度的建设进程,逐步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习·老峰以 “老挝经济革新与挑战”为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他通过对一系列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革新开放加强了老挝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所有经济成分的发展,解决了极度贫困问题,提高了老挝的国际地位和加强了老挝人民建设祖国的凝聚力。
从三国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到,中国、越南和老挝三个国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改革的目标都是为了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国强民富。
三、社会主义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中、越、老三国在社会主义改革(革新)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逐渐摆脱了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困境。但是,在现实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三国学者重点关注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腐败问题、社会意识形态冲突、发展不平衡、公平与效率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等挑战。
山西财经大学王素萍副教授以“分配公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为主题进行大会发言,强调了分配公正的重要性。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陈氏雪以“当前越南革新进程面临的挑战”为题,强调革新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越南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巨大挑战和严重危机,即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经济落后、官僚腐败问题。阮嘉诗认为,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产品生产和产品分配的问题,需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需要制定科学透明的管理制度以及实行按劳分配和加强社会福利等组织制度。
方习·老峰指出,老挝在革新过程中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国家领导干部缺乏对市场经济的科学认识; 二是缺乏与时俱进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三是在经济运行方式上仍存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 四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而老挝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代理主任欧展·展通习博士则具体研究了老挝国有企业革新的成就与挑战,指出老挝国有企业在革新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国有企业数量不断下降; 二是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国有企业管理体系; 三是缺乏调动有利因素的积极性; 四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虽然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具体做法和具体路径不尽相同,但是三国学者都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公平与效率、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过大以及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共性问题,需要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
四、社会主义国家深化改革的基本路径: 探索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要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改革创新道路。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潘金娥研究员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 发展路径与理论创新的异同”为题进行大会发言。在社会主义国家变革的具体实践方面,她对中国、越南、古巴、老挝和朝鲜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比较; 在社会主义国家变革的理论创新方面,对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南的“胡志明思想”、老挝的“凯山·丰威汉思想”、古巴的“菲德尔·卡斯特罗思想和何塞·马蒂学说”、朝鲜的“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等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强调这五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路径和理论创新存在差异,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科学论断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对于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不断探索,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如何将社会主义与市场实现更好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杂志原副主编邓有全以“越南共产党对于国家发展战线的新理论思维”为主题进行大会发言。他指出,跨越式发展是越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发展路线。越南的跨越式发展并非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既抛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统治地位,又有选择性地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
宋森·赛雅翁强调改革要将发展经济和保护本土文化相结合。他指出,老挝的革新开放虽然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但是老挝十分注意保护本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融合,以社会文化促进经济革新。
此外,中国社科院杨建民研究员、贺钦博士和广西大学王承就教授还分别对古巴社会主义改革状况进行了论述。中国社科院袁振东研究员、荀寿潇助理研究员和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袁群教授则分别介绍了拉美 “21世纪社会主义”、朝鲜劳动党理论本土化和实践的最新变化以及南亚国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最后,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樊建新教授在闭幕式上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樊建新教授指出,本届论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大会发言交流既有对本国改革情况的介绍,也有深入的理论分析; 既有对社会主义改革共性的研究,又有对社会主义改革 (革新) 的个性特色关注; 既有思想上的共鸣,也有学术观点的争鸣。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那就是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各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如同“月映万川”一般,一轮明月,印象万千。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才能呈现出勃勃生机。
(汤志华 刘晓华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12期)
社会主义各国共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第五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17年11月22—23日,第五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在老挝万象举行。本届论坛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论坛”资助,由老挝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共同主办,由老挝社会科学院承办,论坛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来自中国、老挝、越南的专家学者以及老挝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共120 多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古巴共和国驻老挝大使玛利亚·德拉孔塞晋西翁·穆纽兹·普利耶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老挝大使李常根出席会议。
在开幕式上,三国学者代表团团长及古巴大使分别致辞。老挝社会科学院院长苏孔森·赛雅烈教授致辞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宏伟的思想和科学的观念,社会主义各国虽然国情不同,但都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建设本国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越南、老挝社会主义革新试验的成果,以及古巴、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都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鼓舞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应加强团结与合作,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樊建新研究员致辞说,中国、越南、老挝、古巴、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想信念相通,发展道路相近,前途命运相关,这是五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根基,也为深化五国的党际交流、促进互学互鉴、加强治党治国经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坚力量,我们五国应该携起手来,深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左翼的基本状况、改革和革新实践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范文德教授致辞说,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在现实发展中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例如民主建设、法治建设、腐败问题、政治稳定、社会团结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廉政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玛利亚·德拉孔塞晋西翁·穆纽兹·普利耶多致辞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个既定方案,而是一种方法、一种诠释、一门科学。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来说,认真学习和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根本的、决定性的、至关重要的意义。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老挝社会科学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作了精彩发言和交流。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和地区社会主义实践 (革命、建设、改革、发展) 的应用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其灵魂——立场、世界观、方法论,同各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形态的过程。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文副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是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是回答和解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指南,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唯一正确的科学理论。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恩良教授借助对 《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分析认为,必须在实践中将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必须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各社会主义国家革新开放的关系,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发展需要相结合,及时对本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白锡能教授从学理视角分析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两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马克思所界定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二是现阶段我们要建设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现时代的社会主义产生有其必然性,考察现时代的社会主义有两个准则 (规律准则和价值准则)和三个维度,即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并且这三个纬度是辩证统一的。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阮英俊副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在 20 世纪并不像马克思所设想的那样首先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得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首先建成并得以初步发展,这是由社会发展基本规律造成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既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指导社会实践,又需要根据实际国情来进行具体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看法及其设想在各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到了直接的理论指导和科学预见作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特别是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
樊建新研究员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 “所有制是判断一个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重要标志,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任何淡化所有制、否定所有制的重要意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二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他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一开始必定是低起点的、低水平的和不发达的。如果我们的理论和政策超越或滞后于这个阶段的要求,社会主义实践就会遭受损失。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阮氏槐副教授认为,公有制是一种客观要素。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首先在法律上肯定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公有制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应当准确定位本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承认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存在,合理界定公有制、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所占比例,以利于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国安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分不开,并且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起了关键作用。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客观分析每一阶段经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才能够确定经济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
老挝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方习·老冯副教授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评估的重要指标。目前老挝的经济增长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有很多方面。政府需要在各个领域力争完成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的同时,认真解决由此引发的社会不良影响和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人类未来政治发展的设想中,不仅包括对阶级消灭、国家消亡的论述,也包括对民主发展、民族融合等问题的论述。与会者结合本国实际充分肯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健全人民民主国家、发展政治制度和促进团结中的指导作用。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阮庭祥博士认为,民主作为一个历史的概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前就存在。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是民主的最高发展形式。人民民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随后,包括中国、越南在内的各国共产党也在效仿和实践中根据本国国情对之加以调整、创新。
老挝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代理所长卡盘·米拉翁博士认为,健全和完善政治体制是目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所要求的。老挝人民革命党对未来健全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政治体制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方针,也做了许多具体工作: 提高和加深对人民民主制度政治体系的认识、了解与研究,制定党和政府的工作计划; 加强党政及其体系的领导作用; 继续改善政府机关的职能和作用; 根据经济政治发展的情况,更新群众组织的内容和行动计划; 重视公务人员数量和质量的培养,以适应政治体系的发展; 重视人民民主政治组织与活动的领导工作; 引导监督政治体系的运行。这些方针旨在改善政治组织机构,促使所有组织充分履行其职责和权力。
老挝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代理所长彭沙万·翁迪展介绍了老挝人民革命党在促进民族大团结中的作用。他认为,不管是在民族解放时期,还是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都必须认识到民族大团结、各民族同心协力、各民族人民主动参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老挝人民革命党在独立探索本国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重视融合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消除相互间的隔阂,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保持政治社会稳定。
四、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文化的发展所提出的设想,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价值取向和最终奋斗目标。与会者都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在培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所长阮才东认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理论和发展模式,还需要在文化方面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越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需要借助加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研究、革新思维来加以解决。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的段世兴副教授认为,经济全球化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发展条件、提供全球化方案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资本主义文化价值有关,社会主义国家对此应保持警醒。
老挝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宋森·赛雅翁认为,老挝是多元化文化并存的国家,老挝人民革命党在领导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十分注重保护和发扬老挝多元文化的作用。老挝人民革命党十分注意处理好群众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倡导全面教育,传授党政相关的理念、文化。在政治思想教育中,也十分强调爱国观念。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瑞添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主要有三方面来源: 一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是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形成的内在基因。三是源于中国共产党90多年淬火成钢的奋斗史,使党的伟大精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谱系。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作用,我们必须要大力弘扬。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自身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充分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有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答时代课题,创新性地总结了时代发展特点,创新性地提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这一新思想高度概括了中国实践、中国经验,集中凝结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显示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科学指导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教授阐述了新发展理念的中国价值与世界意义。他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中国价值体现在: 新发展理念来自中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中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 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着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新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百姓导向、民生导向,反映着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世界意义,具体表现在: 新发展理念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超越; 新发展理念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新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新发展理念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理念。
在四个单元的讨论环节,三国的专家学者们对上述四个议题所涉及的经济发展、党建、环境、反腐败、意识形态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教育等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坦诚的交流和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当今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潘西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5期)
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与时代意义——“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六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六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在越南河内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越共中央党校)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为“马克思的思想遗产与时代意义”。来自越南主要党政机构、越共中央宣教部、越共中央理论委员会、越共中央党校、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来自中国、老挝学术界的 300 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理论委员会主任、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院长阮春胜代表越共中央党校致辞,并做主旨演讲,高度肯定了马克思思想遗产的理论价值。他指出,马克思作为天才的理论家和革命家,留给我们丰富而庞大的思想遗产,在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列宁肯定了马克思思想是科学的、革命的学说,并结合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建设实践对马克思思想进行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业已成为世界工人阶级的理论武装,在现实中需要与具体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在创造性运用中得以创新和发展。为此,我们一是要肯定马克思思想遗产的价值;二是在评价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时应避免教条主义;三是应继续在灵活运用中完善马克思主义,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是要继续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新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金民卿代表中国代表团发言。首先,他介绍了第六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的背景,对越共中央参与筹办本次论坛表示赞赏,感谢越共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各国合作的重视。他向大会介绍,中共中央正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各国之所以纪念马克思,就是因为他有最彻底的、最深厚的、最广泛的、最坚定的人民立场; 是因为他具有伟大的真理力量,把认识世界的武器交给了全世界,尤其是无产阶级; 是因为他有伟大的实践力量,给工人阶级和全世界提供了行动指南; 是因为他有伟大的世界历史意义,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持久地指引人类历史发展。其次,他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基本特点。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多要素互动的、自主创造性的结合过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主体、中国实际、结合过程、结合成果等多要素互动的动态过程。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的结合过程,是一个学习、吸收、融合、再生、突破、创新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再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能动性的结合。在新时代到来之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当代世界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原创性的新内容,让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方习·老冯就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和自然的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谈了几点看法。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有关环境和自然的思想中强调了自然的优先地位,人类依靠自然生存和发展。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只有提高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经济,方能在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老挝人民党目前正着手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改善问题。
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教授黎有义以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与时代意义”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与时代性是统一的。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对于人类解放起到理论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理论价值长久存在。我们不应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应视为行动指南,应根据各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中国、越南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已经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副主任潘金娥在《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与中越两国的实践》一文中指出,中越两国对本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定位不同,反映出中越两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理论认识,形成了民族化或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中越两国通过实践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发展,具有了时代特征和现实生命力。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成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观点。
武汉大学教授汪信砚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做了发言。他认为,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探索和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紧密联系中国实际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因而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初,对中国道路作了初步的哲学表达。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标志性成果,它对 “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做出了创造性的解答,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积极回应当代中国实践需要、聚焦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的过程中取得了多方面的理论成就,在不同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发挥了理论先导的引领作用,成为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越南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谢玉晋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民主思想对越南社会主义民主的影响”。马克思曾经批判各种非民主及假冒民主的国家制度,认为不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有名无实,是反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是民主的最高发展形式。在越南,胡志明思想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民主的思想。法律是人民存在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政治投票权体现了人民对政治的参与。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家事务,实现人民监督、人民协商、人民当家作主。尽管现在生活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马克思关于民主的思想仍有价值。
老挝国家经济研究院宋森·迪翁撒就“马克思主义关于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对当前社会主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了发言,重点阐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再生产危机的理论。他说,马克思早已提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学说,并且使用剩余价值率这一概念来描述资本主义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马克思强调经济危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供过于求,这一理论至今仍有重要价值。世界各国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的思想运用于本国实践,力求解决本国所面临的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实践中的灵活运用。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教授胡士贵就“马克思关于人的重要思想”做了阐述。他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的本质及现代人的特点。这为解释现代人在各个领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解释各种宗教和理论提供了理论武器。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就“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作了发言。他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既不能因为强调文化的统一性而否定文化的多样性,也不能因为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而否定文化的统一性。只有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才能真正把各民族和国家正常的文化交流、交汇、交锋与某些西方人士鼓吹的世界文明、世界文化的“同质化”说教区别开来,真正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看清 “文化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本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孙应帅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一文中指出,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分析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深层矛盾和社会结构失衡现象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今日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主要是运用阶级分析的视角和方法,并注意把握阶级与阶层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阮春胜在大会总结中指出,中国、老挝、越南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通过理论研讨形式向马克思及其伟大思想致敬,从各个领域肯定了马克思思想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与会者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马克思本人及其思想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第二,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为我们解决各种阶级和世界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三,马克思的思想是人类思想的遗产,各国实践需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马克思的思想解决社会主义实践问题; 第四,马克思主义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五,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此外,他还特别肯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成果和特点,认为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成是一个过程,提出“包容性全球化”的观点等,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会议论文100篇。学者们肯定了马克思思想遗产的科学性和时代价值,强调当今世界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要灵活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肯定了中国、越南、老挝本着创新精神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就,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新的理论与实践成就。越方表示,所有参会者的论文将由会议主办方翻译为英文,以英文和越文两种语言集结出版。
经中、越、老三方初步协商决定,第七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将于 2019 年 7 月在中国大连召开,会议主题暂定为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发展”。
(潘西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9期)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发展——“第七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19年6月25—26日,第七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在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运研究部承办,主题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发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朝鲜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等 60 多个研究机构和高校的 130 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并进行了交流。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革新)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政治保证。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指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樊建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固本强基、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经验。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范文德提出,建设纯洁、强大、政治过硬的执政党是越南共产党确定的关键任务。朝鲜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所长徐成日指出,朝鲜劳动党把党的建设视为一个基本问题,把加强党的建设置于优先地位。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宗教信仰研究室主任本习·普他翁指出,老挝人民革命党在国家各领域工作的执政领导是老挝革命的根本问题,是老挝革新开放事业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指出,在古巴共产党领导下,古巴已踏上了一条在变革开放中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2.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很重视党的建设,并不断创新,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
(1)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成果与基本经验。从党的鲜明品格、政党治理、战略举措等视角,与会学者凝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成果。从党的鲜明品格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金民卿指出,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源于党的政治属性和思想文化基础,是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锻造出来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特征和核心内容。从政党治理视角,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崔桂田认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中国话语和逻辑,既以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政党文明发展为大逻辑,又有自己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呈现出既有大格局又有新布局、从注重硬实力建设向软实力建设的新转换、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特点和趋势。从战略举措视角,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魏晓文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将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紧密结合、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互相促进、党内治理和国家治理相统一,实现了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从反腐败和政党制度等视角,与会学者分析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经验。从反腐败视角,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晓楠归纳总结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六个相统一”经验: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 “关键少数”和管 “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从政党制度视角,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研究员柴尚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的制度特色进行了深入解读。
(2) 越南共产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首先,越南学者介绍了一党执政条件下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和实践。范文德认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越南共产党发挥全民族力量的重要内容,民主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是推动国家快速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裴源庆指出,革新 30 年越南共产党在党内民主、国家民主、社会民主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但也存在干部和组织革新缓慢、思想工作缺乏锐度、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受到侵犯、民主带有形式性、检查监督机制不健全、民主法制化进展缓慢等问题。其次,越南学者解析了越南共产党的执政和干部队伍建设问题。越南新闻宣传学院院长张玉南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执政模式的比较视角阐释了越南共产党对执政方式、执政内容认识的变化,指出越南共产党还需解决干部队伍建设、党和国家机关负责人职务一体化、党内国家社会权力监督等若干问题。越南共产党中央理论委员会委员黎德胜介绍和剖析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最后,与会学者对当前越共的反腐败形势进行了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潘金娥指出,越共十二大以来,越共中央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反腐执法力度、提高干部待遇、完善反腐败机制等措施,构建了“不能贪、不敢贪、不想贪”的一整套反腐败机制。尽管过去两年来越共反腐败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但腐败问题依然严峻。越南学者阮玉河强调,如果腐败不根除,那么越南共产党将逐步失去自己执政的正当合法性。
(3) 老挝人民革命党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基本经验。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组织人事局副局长潘翁萨·康本雅指出,老挝人民革命党建设和不断完善党的组织形式、规则、原则,制定了“五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凯山·丰威汉思想、民主集中制、党内团结、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和“三大建设方针”(建设坚强稳固的党、以质量为本、加强党的领导和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紧密结合),提出建设坚强和善于全面领导的“四强五全” (“四强”:政治、思想、组织和领导方式坚强; “五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专业技能和领导能力、改善党群关系、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对国防治安的领导) 党支部,建设廉洁、稳固、坚强的党。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因猜·音沙威汉指出,老挝人民革命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经验,就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民族民主革命和发展国家事业中,制定各个时期的战略和政策。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党建与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谷阳·西松本和老挝国家社会科学院唐马来·展塔孟昆都指出,老挝人民革命党组织建设和落实工作的最重要方针就是始终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和“三大建设方针”。不同之处在于,谷阳·西松本提出在融入国际条件下提高党的自我建设和自我完善,而唐马来·展塔孟昆则强调提高党的领导和先锋模范作用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性。与会学者探讨了老挝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评价、反腐败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举措。
(4) 朝鲜劳动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徐成日指出,朝鲜劳动党在党的建设中强调确保思想和领导力的继承性,目的是为了确保以领袖为中心的全体党员在思想、目的和行动上的统一,主要内容是让忠于领袖思想和领导的人成为继承领袖事业的接班人,巩固其组织和思想基础,建立自己的领导体系; 基本途径是由前领袖指定接班人,并按前领袖的指示开展党的所有工作和活动。朝鲜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李男龙认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建立朝鲜劳动党的主要方法,这种自下而上的方法有助于巩固党的组织和思想基础,
成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关键。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具有重大意义。王寒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如下: 回答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回答了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具有强大生机活力; 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思维定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世界各国执政党建设、实现政党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轩传树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国外政要、学者、媒体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和实践关注的核心问题,指出他们主要关注四个方面: 全面从严治党的体系性与科学性、独特性与继承性、必要性与战略性、影响力与可能性,希望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和实践找到中国成功的密码,为破解如何进行执政党建设、实现政党良性发展寻找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孙应帅认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功致胜的法宝在于,中国共产党有坚定切实的宗旨目标、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南、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的建设规划、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公有为主的经济底线、纪律严明的组织制度、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如果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借鉴和吸取中国共产党的这些智慧和经验,将为其走出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全新选择。
4.加强团结和交流互鉴是社会主义国家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主义在其中显示出勃勃生机,但也面临着诸多共同的新挑战、新课题,加强各国间的交流互鉴,既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又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樊建新指出,巩固传统友谊、加强交流互鉴是社会主义国家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唯有团结互信,同舟共济,不断提升拓展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高度、深度与广度,才能共同推进 21 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振兴。王寒松提出,推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要守正创新、交流互鉴、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共同谱写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篇。范文德指出,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政策启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而且秉承友好、科学精神把来自越南、中国、老挝和朝鲜的研究人员团结起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实现提供政策建议的目标,进而实现马克思提出的解放全人类的长远目标。
(洪晓楠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9期)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第八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21年 12 月 20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 ( Lao Academ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ciences,原名老挝社会科学院) 和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 ( 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原名越南社会科学院) 共同主办的 “第八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以视频会议方式在中国北京、老挝万象与越南河内同期举行。论坛主题为 “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届论坛由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承办并在万象设立主会场,论坛北京分会场与河内分会场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承办。来自中国、老挝及越南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及 “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宣教部和古巴共和国驻老挝大使馆官员也出席了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本届论坛承办方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副院长吉乔·占塔布里(Kikeo Chanthaboury)主持,来自老挝、中国和越南三个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领导分别致辞。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院长宋塔努·塔马旺(Sonethanou Thammavong)博士在致辞中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历史使命,是伟大、深刻、全面、曲折和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国家应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交流互鉴,共同应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风险与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社会主义国际论坛自 2013 年创立以来,聚焦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时代进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等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为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与社科界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思想交流与理论互鉴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和宝贵的学术资源。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克服重重困难,保稳定,促发展,谋未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使命担当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把符合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发展需要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两制交锋中,社会主义国家唯有团结互信、同舟共济,才能实现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邓春青(Dang Xuan Thanh)博士在致辞中指出,百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探索虽然遇到了诸多困难,但社会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不仅要继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多样的、符合各国特定条件的发展道路。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重要使命。
1.关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研究员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要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研究员指出,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阈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体现中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的现代化。中国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对于世界现代化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樊建新研究员指出,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和谐安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民主本质的重要实现方式,是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政治发展史上崭新的民主形态,具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研究所《哲学评论》副主编阮氏兰香(Nguyen Thi Lan Huong) 立足越南基本国情,对越南在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共识社会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了党的建设、政治体制建设和政治社会团体建设对统合群体利益、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意义。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拉达万·宋韦来(Latdavanh Songvilay) 就促进经济增长与包容性社会发展问题作了发言,重点阐释了老挝促进包容性增长、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及举措。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波万·维拉萨(Bouavanh Vilasak)围绕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创造潜能的问题,介绍了老挝在经济发展中通过建立健全法治机制、发扬人民民主,激发人民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挑战。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宗教研究室主任部西·冯塔旺(Bounsy Phoutthavong)阐述了老挝人民革命党致力于赋予人民权力、确保公平正义的举措,总结了老挝维护人民民主与社会公平正义的经验与不足。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民族研究室主任塔潘尼·彭坎西(Thatpany Phengkhamsy)聚焦发展中的平等问题,重点阐释了老挝坚持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的基本政策。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所长阮才东(Nguyen Tai Dong)主持了该单元的讨论。
2.关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侯为民研究员指出,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对 “共同富裕”的认识不断深化,并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寻求共同富裕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并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和化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曾宪奎副研究员认为,中国的新发展格局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新发展阶段、把握发展先机而提出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须进一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和提升供给效率,从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社会学研究所阮德占(Nguyen Duc Chien)副教授就越南经济增长与农村发展问题作了发言,介绍了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并对制约越南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代理所长坎访·米拉旺(Khamphanh Milavong)重点介绍了老挝农村扶贫脱贫工作的经验、成效及问题。他指出,尽管老挝脱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农村的基层治理工作仍有待加强。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苏力有·乔侃占(Souliyo Keokenchanh)指出,自革新开放以来,老挝私营经济在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推动科技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就业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引导、规范和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应优化市场法治环境,强化私营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民族品牌自主创新。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社会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坎否通·韦兹拉西(Khamphouthong Vichitlasy)指出,自革新开放以来,老挝就业率不断提升,劳动竞争力有所增强。未来,老挝将高度重视劳动力健康水平,着力改善劳动力知识结构,并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部主任潘金娥研究员主持了该单元的讨论。
3.关于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苏散·赛亚旺(Somseng Xaiyavong)指出,自革新开放以来,老挝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老挝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例如市场经济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老挝文化传统存在相斥的现象。目前,老挝主要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未来,老挝计划通过培养高科技人才,推动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文化研究所所长阮氏芳珍(Nguyen Thi Phuong Cham)指出,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精神物质产品,是一国文化基因的体现和延续。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应尊重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并深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期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共十三大提出,经济应与文化协同发展,经济社会投资应与文化投资齐头并进。未来,越南将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文化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使文化遗产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
吉乔·占塔布里博士主持了该单元的讨论。
在讨论环节,与会学者还就社会主义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验与挑战、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具体路径、中老铁路建成的历史意义等共同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流。老挝学者充分肯定了中老铁路开通对于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论坛闭幕式上,吉乔·占塔布里博士作了会议总结。根据三方商议,“第九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拟于2022年召开,由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承办。
(谈社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期)
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第九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综述
2022年9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和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共同主办,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国际合作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的 “第九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践”。论坛分别在越南河内和中国北京设立分会场,老挝代表团出席了河内现场会议。来自中国、越南和老挝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国际视角”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越南和老挝三个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领导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在致辞中指出,进入 21 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不但走出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历史低谷的阴霾,更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自主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近年来,社会主义国家总体步入了制度体系建设的稳定发展期,开启了集中力量建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党代会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对各国的大政方针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共产党即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也将为大家进一步观察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提供又一次重要契机和窗口。在世界 “资强社弱”的整体格局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仍将面临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风险挑战和政治压力。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的交流互鉴,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增强战略自信、优化战略前瞻,从而更加坚定地推进以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邓春青在致辞中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既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要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中国、越南和老挝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各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政治版图上日益重要的地位,并为当今人类的共同发展贡献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社会主义国家要继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时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符合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方式,以推动社会主义取得成功,让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范围具有普遍性。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副院长坎腊西·乔本潘在致辞中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处于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老挝必须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和绿色发展。老挝应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交流,从而找到适合本国的模式,实现新时代老挝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愿望。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理论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辛向阳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深厚根源所在,是万里长河的不竭源泉所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和方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对社会生产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调节,社会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产阶级政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纯洁性、道德性,未来社会文明程度非常高,整个社会共同富裕,强大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等九个方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就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越来越强大。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原副院长范文德指出,必须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到越南的实践中,才能找到适合越南的社会主义模式。越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是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为此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 发展知识经济、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发展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进步和公平; 坚定保障国防安全、社会秩序安全; 奉行独立自主、对外关系多边化和多样化、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的外交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挥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等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龚云强调,新时代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他指出,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系到中国农民共同富裕,关系到中国农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关系到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需要有效路径和举措,加强党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全面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作用,培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庞大队伍。应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农民共同富裕高度,从实际行动上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推进乡村振兴如期实现。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党组成员、社会研究所所长坎鹏·帖门达理指出,为实现社会变革和建设美好新社会的目标,各国执政党必须建立起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发展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回答实践问题三个基本要求的理论基础。老挝人民革命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凯山·丰威汉思想作为制定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各方面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在历届党代会中不断深化和发展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理论认识。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原副所长、人类学研究所梁廷海指出,越南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包括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文化的建设和人的发展是革新事业的目标和动力,越南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劳动人民、越南民族的先锋队,等等。越南社会主义模式体现了越南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和实践成就,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贡献。
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实践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不同的维度分别作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等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充分体现了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的正确把握,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仍然强调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其重要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党组成员、历史与考古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坎满·西潘赛指出,目前老挝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人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仍面临诸多障碍,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多边合作的时代背景下,各国需要交流、合作、互鉴,推动各国社会主义模式进一步发展,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际共运研究部主任潘金娥指出,2021 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重大事件有: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赏; 四个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召开新一届党的代表大会,积极抗疫并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非执政的各国共产党坚持议会内和议会外斗争,作出适应性调整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巴黎公社和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回顾,重温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革命家的革命思想,旨在以史为鉴,应对现实挑战。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研究所博士陶氏明草指出,经过35年的革新,越南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更加鲜明,国家建设革新呈现六个方面的总体变化: 实施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实行民主、社会公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权国家,执行进步的对外路线,建设纯洁坚强的党。
3.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国际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贺钦介绍了古巴社会主义模式更新的新进展。她指出,古巴共产党八大强调,古巴社会经济模式更新必须坚守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在封锁与疫情的双重考验下,古巴人民在古巴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深化经济模式更新,加强民生保障与疫情防控,积极拓展多元外交与国际合作,为建设繁荣、民主与可持续的古巴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老挝社会与经济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所长潘冯萨·坎班雅指出,老挝与越南、中国、古巴和朝鲜建立了作为朋友、兄弟及同志的牢固友谊,今后将继续争取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越南的支持,全面深化与朝鲜、古巴的关系,力图提升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东北亚研究所朝韩研究中心主任阮氏深介绍了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革新。她指出,自朝鲜确立 “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路线以来,侧重经济管理体制的调整,从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各方面规定 “社会主义企业责任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各层级经济单位的工作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荀寿潇介绍了朝鲜劳动党指导思想的演变与新发展,指出金正恩进一步发展了朝鲜劳动党的唯一指导思想金日成金正日主义,回答了 “怎样建设朝鲜式社会主义”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将其本质归结为“人民群众第一主义”。
在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改革进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动向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交流。三国学者还共同展望了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越南和老挝学者表达了对中共二十大的热切期待和良好祝愿。在闭幕式上,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院长邓春青致闭幕词。根据三方商议,“第十届社会主义国际论坛”拟于 2023 年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办。
(刘向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