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学与无神论

吕建福:中国传统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儒释道三教论争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15
字体: 打印
分享: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中国无神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于4月21日北京举办了一次主题为“中国传统宗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题研讨会。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要点摘录如下。
一、中国传统宗教发展的整体情况
  中国传统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大致而言,最早流行原始宗教,以自然崇拜为主,神道设教,人神杂糅,盛行巫术,与原始社会制度融为一体,主导原始文化,这便是传说的“三皇”时代。其后进入阶级社会,相当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颛顼进行“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人神分治,神道倾向于人道,突出帝王权威。直至夏商周三代,人神关系进一步分化,史称夏人尊命而忠,殷人尊神事鬼,周人尊礼近人。最终导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大转型,传统的宗教文化体系转变为新兴的人文体系。秦汉之际,随着大一统体制的建立,以儒家学说为国家意识形态,以六艺人文为民族文化体系,敬天法祖的传统宗教成为儒家礼学的一部分,占卜灾异的巫术沦为易学的附庸。汉魏之际,本土道教兴起,域外佛教传入,后来形成儒、释、道三教并行格局,或论衡争胜,或互相吸收,乃至出现三教合一现象。近代以来随西方文化传入,人们往往立足于西方宗教文化立场,以为汉魏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教构成,乃至视儒教为宗教。但这种观点仅仅在于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关系而言,绝非民族文化的视角和传统文化的整体而论。实际上,春秋战国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易传哲学、诗经文学、尚书政治学、礼仪法学及伦理学、乐礼音乐舞蹈学、春秋历史学为主体,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国家统治思想,以天、地、君、亲、师五伦为精神信仰对象。儒教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道教以及诸多民间宗教信仰是附属,只限于宗教信仰领域发挥作用,限定于方外精神领域,故儒道有出家、出世传统。宗教也不得干涉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生活,更不得干涉敬天法祖的传统文化信仰,否则就如同“三武灭佛”、诛灭会道门的案例。故总体而言,中国传统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上处于附属地位,其作用限定在宗教信仰以及哲学思想等精神领域。
二、儒释道三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建构史
  秦汉以来形成的中华传统宗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传统宗教,主要指儒、释、道三教,儒教指儒家中敬天法祖的传统宗教,并不是说整体的儒家是宗教,儒家是传统文化的代表,相对于佛教与道教而言,但也不是传统文化的全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面貌,俗称三教九流,此“三教”指夏、商、周三种文化传统,孔子概括说:夏道尊命,周人尊礼尚施,二者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礼记·表记》)。这就指出了夏人与周人偏重人文而殷商偏重宗教的三教文化传统。而到春秋战国时期,殷商巫术日趋衰微,华夏人文发扬光大,文化繁荣,流派纷呈,史称百家争鸣。至秦汉时百家沉淀为“九流”,《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载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影响最大。汉武帝独尊儒术,六艺为法,形成以儒家为主体的新型传统文化。但太史公明确说:“此务为治者也,直所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即就治国理政的学术派别而言。即便六艺为法,也非文化的全部。《汉书·艺文志》载六艺之外,尚有诸子、诗赋、兵术、数术、方技诸略,六艺一百三十家,其中诸子又有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农家者流、小说家者流,综称十家九流,除杂家或小说家外,或不计儒家,即是九流。说明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并非儒教一家,但儒教具有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地位。释、道二家,释教从域外传入,道教在本土形成。另外还有其他域外宗教如唐代景教、摩尼教,元代也里可温、答失蛮等,但并未形成传统宗教,又有诸多民间宗教和信仰,如南北朝时期的弥勒教、元明清时期的白莲教等,也没有形成宗教传统,故此诸不论。
  以儒释道三教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近代以来流行的一种观点。其原因有三,一者魏晋以来在思想信仰领域就有儒释道三教之间相互比较、争论的史实存在,故有儒释道三教并称的现象。二者基督教传入以后往往以“宗教”作为区分和判定民族文化的参照系,西方人信仰基督教,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而中国人则信仰儒释道三教,其中以儒教为主。三者随着清朝覆亡后传统文化的解体,中国人产生了以传统文化抗衡西方文化的心理,以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无须接受洋教,尤其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建构新儒家,佛教、道教亦纳入其中,认同儒释道三教共同代表传统文化。而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学者,以为缺少佛教哲学难以书写中国哲学史,把南北朝佛教经学、隋唐佛教宗派哲学纳入中国哲学范畴,尤其以隋唐佛教哲学为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又认为儒家宋明理学吸收佛教禅学而形成,于是以儒释道三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随着宗教学研究的发展和宗教文化论的流行,从宗教学乃至宗教立场和视角出发研究传统文化,把儒教也看作宗教或中国式宗教,更加强化了儒释道三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这种观念最大的问题在于过于强调宗教的地位和作用,从西方文化的宗教性来理解中国文化的世俗性,模糊了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界限,也模糊了传统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区别。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春秋战国时期将传统文化的宗教体系转换为人文体系,诸子百家中即便主张有神论的墨家,也属于人文学派,其科技成份还最多。按《易传》的定义,刚柔交错而成文,是天文,秦汉之际,独尊儒术,六艺为法,人文教育制度化,形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性。独尊儒术,是确立国家意识形态,以仁、义、礼、智、信为统治思想,以天、地、君、亲、师为信仰对象。六艺为法,是建构民族文化体系,六艺即六艺经传,“经”为原典,“传”即解释,至汉代经传成学。易学即是哲学,诗学即诗歌文学,书学即是政令政治学,礼学即礼法伦理学,乐学即音乐舞蹈,春秋即历史学,具备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形成一个结构稳定、内涵充分、体系完整的中华民族文化。
  敬天法祖的传统宗教,儒家的五伦信仰,在传统文化中起着维系中华民族心理、维护国家统一意识,维持封建社会秩序的核心作用。
  自从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体制化之后,本土出现道教,域外传入佛教,从东汉时期开始,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逐渐取得独立身份,与儒家并称三教,且相互论争,唐代称为三教论衡,也称佛道论衡。但儒、释、道三教论衡,并不意味着三教处于势均力敌的三足鼎立状态,而是儒教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体系的象征,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佛教、道教只是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的外教异流,在宗教中国化进程中总是处于附属地位,起着补充作用。
三、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差别
  儒释道三教之间最大的不同,除了儒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体系的主体之外,儒家的性质是人文,佛教、道教是宗教,但儒家也有宗教的成份,或有其宗教性,这就是敬天法祖的世俗信仰,在宗教层面,三教有一定的共同性。只是儒家的宗教性属于古老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带有一定的巫术特点。而佛教和道教是宗教专业,佛教属于世界宗教,道教是民族宗教,其教义都比儒教高明。因此佛道教在宗教信仰领域具有竞争力,突出表现在争取皇帝个人及其皇室成员的宗教信仰。皇帝除了履行其敬天法祖的宗教责任外,也被佛道教所吸引,往往在佛道教之间做出选择。历朝历代都有一部分皇帝以及皇室或者信仰佛教,或者信仰道教,皇帝的宗教信仰直接影响国家宗教政策的制定。佛道教也积极争取一部分儒臣和文人,对普通信众也有一定影响。
  而儒家作为一个学派,有浓厚的学术兴趣,对学术问题持积极开放的态度,佛教经典的翻译介绍大都由儒臣担当,译场大都也由国家组织实施。佛教和道教二家也有浓厚的学术性,道教以道家理论为支撑,秦汉之际黄老道术一度作为统治思想,对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也很熟悉。佛教起源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诸民族文化,释迦牟尼因反对宗教而起,故主张人本主义,其学说主题是人生哲学,属于认识论,与春秋战国时期时期的诸子百家相似。后来部派分裂也是因为学术分歧造成,其僧伽组织实行民主制度。在向西北中亚地区传播过程中,又受到希腊移民的文化影响,故由此形成大乘时期的佛教哲学和艺术。所以佛教从印度到中亚再传到中国,其中包含了诸多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前沿信息,这也是中国接受外来佛教的主要原因。
  佛道教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影响和评价,佛教与道教各有不同。关于佛教对中国哲学以及中国文化的评价,最积极的评价认为佛教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品质(余敦康语),实际上指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魏晋时期和隋唐时期的佛教辩证思维对中国传统辩证法的提升,一般认为魏晋玄学受到般若学的影响,《肇论》代表辩证思维水平,但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魏晋玄学并没有受到佛教哲学的影响,或只有间接影响,或受到一定启发,如佛教的六家七宗的水平反而低于魏晋玄学,即便僧肇也没有真正把握佛教中观的辩证法,反而受玄学辩证思维的影响,只是鸠摩罗什译经集团翻译中观学说,表现了佛教中观辩证法的最高水平。隋唐时期天台、华严、禅宗的佛教哲学达到中国哲学的最高水平,尤其华严哲学超越二元模式,以多元思维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的多重辩证关系。另外,佛教逻辑学以及唯识学说的传译,也提升了中国的逻辑思维能力。佛教哲学不仅在本体论上,也在认识论上都促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但其宗教哲学的唯心论也对中国哲学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禅宗思想对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的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宗教哲学的弊病也使中国佛教哲学走向信仰主义路线,以佛性论、如来藏、起信论和禅净思想成为唐以后的佛教哲学主流,也促使唯心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总之,辩证思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易传》以及老庄哲学中已有充分表达,这是中国哲学的基础。魏晋时期,中国传统的思辨哲学在魏晋玄学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佛教哲学相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传统哲学得到提升。其结果是形成隋唐佛教哲学,达到中国哲学的高峰。以佛教为媒介,中国传统哲学、希腊移民哲学、印度哲学在中国相遇,碰撞出佛教哲学的火花,在中国文化中结出果实。近代与西方文化相遇时,正因为中国有此基础,很容易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辩证唯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取长补短,就成为今天中国的时代主题。
四、儒释道三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释道三教从唐代以后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可以说是一种三家分工合作的模式,基本上反映了儒释道三教各自的特点和所起的不同作用,也基本上说明了中国士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事状态。宗的来说,儒教的信仰具有普遍性,是全民性的、终生的信仰,而佛道教的信仰只是一部分人的选择,具有阶段性。
  儒释道三教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儒教起到了维系中华民族心理、维护中国统一国家意识、维持封建社会秩序的作用。佛教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内容和深层心理结构,如三世业报说、净土信仰、明心见性等,其出世方式给一部分逃避现实俗务的人提供了生活出路和精神归宿,也是一种政教分离、宗教不干预政治的方式,同时造成了悲观厌世的负面情绪和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道教的生命哲学和长生成仙思想契合中国人的宗教心理,为处俗而追求精神超越的人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
  外来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石窟及寺院雕塑艺术,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洛阳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刻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文学、艺术、戏曲的题材、文体、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吕建福,四川大学讲席讲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科学与无神论》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