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学与无神论

引进一批 激活一片 带动一方——贵州省从相对发达地区引进干部担任县委书记情况调查

来源:《求是》2012年第12期 发布时间:2012-06-28
字体: 打印
分享:

  2010、2011年,贵州省分两批从江苏、山东、浙江、河北、重庆5省(市)选拔引进12名优秀干部担任县委书记。引进县委书记的意义何在,这些同志干得怎样,干部群众评价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程赴贵州进行调研。通过访谈省市领导,深入引进干部县实地察看、访谈县领导班子成员、与基层干部座谈,开展分类问卷调查,我们切身体会、亲眼目睹了引进优秀干部给当地发展带来的新变化、给干部队伍带来的新面貌,感受到了贵州上下奋力赶超的新气象。

  着眼转型跨越发展 放开胸怀视野选人

  面对全国竞相发展的蓬勃态势,贵州省紧紧抓住“十二五”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着力选配发展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精神,在深入分析省情和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作出了从相对发达地区选拔引进优秀干部担任本省县委书记的决策。

  既“转”又“赶”关键是要选好带头人。贵州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省份,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不足和发展方式粗放、经济质量不高的问题并存,发展面临着既要“转”又要“赶”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省委分析认为,贵州要“转”得好、“赶”得快,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必须把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重点工程来抓,特别是要选好配强县委书记这个科学发展的领头人,为贵州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跨省引进县委书记是个便捷有效的好办法。省委分析认为,选好配强县委书记,靠调整、靠培养固然重要,但任务等不起、发展慢不得,从相对发达地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是一个借智借力、便捷有效的好办法。实践证明,这样做,既有助于引入先进发展理念、优秀人才资源和新的工作方式,又有助于促进本地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干事激情,还有助于利用发展资源,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快本地开放发展。

  以求贤若渴之心招贤引才。省委高度重视引进县委书记工作,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主动与有关省(市)沟通协调。省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亲自审定工作方案,专门听取人选考察情况和使用建议的汇报。省委常委会多次就引进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对人选条件、岗位确定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直接牵头抓,具体指导工作环节。省委组织部成立专门机构,抽调精兵强将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各兄弟省(市)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党委或组织部门主要领导认真审定了引进方案和推荐人选。

  引最需要的干部 放最合适的岗位

  引什么样的人、怎么引,事关引进工作的成败。贵州省委立足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实际,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实行层层差额比选,有针对性地引进所需人才,确保人选选得准、引得进、用得好。

  立足发展特点,从自身需求出发引进干部。根据贵州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需要,选择不同类型、代表性强、有发展潜力的县,采取缺什么、补什么,急什么、引什么的办法,从发展条件相似、发展阶段居前的兄弟省(市)有关地区,重点引进熟悉工业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四个方面工作的领导人才,实现人才引进的供需对接。

  层层差额比选,实现好中选优。整个引进工作通过衔接沟通、报名推荐、组织考察、酝酿决定等程序,采取层层差额的方式进行。首先对引进人才应具备的任职经历、年龄条件、基层工作经历和抓经济工作经验作出明确规定。再经过沟通衔接,由有关省(市)根据贵州提出的引进条件和要求,组织动员符合条件的干部报名参与,从中差额推荐人选,实行差额考察。根据考察情况,结合岗位要求和人选特点及专长,省委常委会慎重研究确定任职人选。为切实把好人选廉政关,对拟任人选还在其原任职地新闻媒体上公示。

  为干部到岗履职创造良好条件。任职人选确定后,贵州省委组织部及时与有关省(市)衔接人选到岗事宜。召开任前集体谈话会,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向他们介绍省情,对做好今后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引进县所在市(州)委书记与引进干部进行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宣布任职前,与引进县委班子成员、人大和政协主要领导分别进行谈话,对支持配合新书记的工作提出要求。

  投进一颗石头 激活一池春水

  12名引进的县委书记到任后,认真加强学习,抓紧熟悉情况,迅速融入班子,大胆开展工作,带动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真心接纳和衷心拥护。

  大力推动思想观念更新。金沙县委书记丁翊强到任后,提出用资源换资本、资本换产业、产业换空间,着力打造7大特色经济板块,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县实际的发展路子。2011年该县在全省县级综合排名从上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6位。南明区委书记柯德来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小富即安、小胜即满思想,提出只要是对加快发展有利、对老百姓有利,就要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2011年该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5.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89%。龙里县委书记胡志峰、晴隆县委书记许凤伦、玉屏县委书记王俊铭等都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县奋力赶超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狠抓干部作风整顿。引进的县委书记敢于负责、敢抓敢管,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倡导“说了就干、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绥阳县委书记尹恒斌一上任,就大刀阔斧整顿干部“庸懒散”问题,组织纪检、组织部门明察暗访,召开全县干部作风整顿大会评议曝光,并大力整治“吃拿卡要”现象,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企业经营环境大大改善。织金县委书记崔英魁、印江县委书记陈代军在全县开展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活动。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发挥曾担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的优势,积极对外协调争取支持,规划启动县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建设,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台江县委书记戚咏梅带队赴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开展招商活动,签订投资框架性协议12个,涉及资金87亿元。平坝县委书记沈新国带头招商,两个多月时间引进项目14个,到位资金11.23亿元。丹寨县委书记张淼大力宣传苗族贾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丹寨知名度。

  注重改善民生。引进县委书记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办好民生实事。金沙县针对群众反映的教育医疗水平不高、群众住房条件差等问题,抓紧建设县一中新校区,引资建设三甲医院,一年建成1000套保障性住房。南明区启动28个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项目。绥阳县狠刹农村滥办酒席“凑份子”的歪风,干部群众拍手称快。独山县深入治理“黑车”、乱搭乱建、违法土葬等问题,严肃查处不认真执行强农惠农政策的行为。

  从相对发达地区跨省引进干部担任县委书记,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益探索,是推动东中西部干部交流、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干部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关键岗位重点管理、选优配强县委书记的有力举措。贵州的做法,对于欠发达地区做好引进优秀领导人才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消除思想障碍是前提。从相对发达地区引进县委书记,首先要克服来自思想认识上的顾虑。贵州启动这项工作时,有的担心引进干部占了“位子”、影响本地干部的积极性,有的担心来的人不一定干得好,等等。省委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引进县委书记可以直接快捷地带来先进思想理念、管理方式和优质资源,起到引进一批、激活一片、带动一方的倍增效应,从而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引进优秀领导人才,必须从事业发展的长远出发,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选人用人。

  第二,注重人选实际经验是关键。选好选优引进人才,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突出重基层、重经验的用人导向。县委书记担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任,尤其需要有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做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贵州十分重视人选的经历阅历和实际能力,注重引进经过多岗位历练、熟悉基层情况、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决不搞降格以求。实践证明,只有重视实际经验,把好人选质量关,才能保证引进的干部干得好,保证引进工作收到实效、得到认可。

  第三,争取各方支持配合是基础。跨省引进县委书记,仅凭单方面力量难以办成,须有各方支持配合。从一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就加强指导,协调贵州与有关省(市)衔接沟通。有关省(市)热情回应、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积极做好动员发动、推荐考察等工作,推荐的人选综合素质较好,为贵州“好中选优”奠定了基础。同时,贵州省内注重搞好省、市协作共管,实行省、市联合考察把关。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统筹协调,各方积极参与,才能确保引进工作顺利开展、持续进行。

  第四,调动好本地干部积极性是保证。引进干部工作要持续有效开展下去,必须调动好各方面干部的积极性。干部跨省交流,环境变化大,情况不熟悉,干部群众对他们的了解认同也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组织上跟踪管理、关心帮助。同时,也要重视调动本地干部的积极性。贵州省在为引进干部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按照“有进有出”原则,将相关市州部分优秀县委书记特别是引进县的有关干部,交流提拔到省直部门或其他地方任职。实践证明,只有把引进优秀干部与使用本地干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本地干部在推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引进工作得到可靠支持,促进引进干部与本地干部的团结融合,形成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网络编辑:嘉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