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书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全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总任务、根本出发点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新时代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主线。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在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的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新时代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主线。
收进《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共146篇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指示、批示、训令等,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全面深刻地回答了几个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都作了重要论述。从篇幅上看,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最多,仅公开发表的就有3万多字,这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的第一卷、第二卷中得到了体现。《习近平著作选读》中,至少有27篇文献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从而有力驳斥了国内外有些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曲为“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的谬论。
在史论结合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习近平总书记还联系东欧剧变20多年后的现实状况指出,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得出铿锵有力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上述阐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100多年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根本指导,又是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个论断实际上是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维度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作了大量深刻的重要论述,这在《习近平著作选读》中有充分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用“众星捧月”来形象而深刻地表达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党在我国的最高领导地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这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史论结合上,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才彻底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我们的民族才彻底从沉沦中奋起、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的人民才彻底摆脱备受剥削和压迫的地位。“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就决定了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党中央权威,才能把全党全国牢固凝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这是“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政治前提和理论依据。因此,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依靠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依靠无私无畏的自我革命,才保证了我们这个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始终保持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牢记“三个务必”,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坚定不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使我们党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理论探索和奋斗实践的主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习近平著作选读》开卷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5大特色: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阐明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遵循的5项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从9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部署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还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自身发展(包括发展路径)的特殊性等。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我们党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这条路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正如《习近平著作选读》开卷篇指出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
毛泽东曾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改革开放以来,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真正原因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
共产党的先进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而共产党的先进性又集中体现在其性质和宗旨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出发点上。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及指导思想的出发点。毛泽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9个字来概括。邓小平有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名言。江泽民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终要落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人民至上的鲜明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出发点,渗透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的字里行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从本质上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一致的,在党的指导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习近平著作选读》开卷篇用“六个必须坚持”阐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第一个“必须坚持”就讲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是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也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出发点的最好诠释。
充分认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前进的道路上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回顾党的100多年历史、新中国成立70多年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道路都是不平坦的,都要付出巨大努力、进行顽强斗争才能取得成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因此,我们要充分估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
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邓小平同志当年说这个话,主要是从政治上讲的,强调的是在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需要很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现代化,要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世世代代坚持下去,仍然要一以贯之地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解决好,不可能一劳永逸。”
正因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主要是指,要应对来自5个方面的风险挑战。一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二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三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四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五是危害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对于这些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到党的二十大强调“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两个提法时隔10年,从“必须准备”,到“义无反顾”,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不断夺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作者简介:严书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前线》杂志2023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23-07-05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