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办第十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
2025年6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在南昌举办。本届院长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南昌航空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辛向阳,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剑飞,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李德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正华主持。
辛向阳指出,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迄今已走过十七载,不仅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更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已成为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本届论坛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这一关键主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体现了理论创新的高度、深度和厚度,是理论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希望各位专家、同仁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加强交流、集思广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认识,为进一步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建构、学理化阐释作出应有贡献。
李德平在致辞中表示,南昌航空大学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牵头参与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有效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本届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深化拓展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建构和学理化阐释,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我们将珍惜这一机会,全力做好会务组织和后勤保障工作,积极推动与兄弟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作出更大贡献。
龚剑飞指出,本届论坛的举办,既是深化党的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导新时代发展实践的迫切需要。江西期待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凝聚全国理论界力量,深入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逻辑的统一性和理论发展的原创性,共同推动构建标识性概念清晰、学理性阐释透彻、逻辑层次严密的理论体系框架;共同探索将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成果有机融入思政课程改革、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中,把体系化的深度与学理化的厚度转化为启迪心智、浸润灵魂的育人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再上台阶,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开幕式后,辛向阳作题为“马克思主义体系化学理化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的主旨报告。马克思主义体系化学理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产生了三个深刻影响:一是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学理化的中国观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解放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二是马克思主义深刻的体系化的文明观为中华民族建立现代文明形态提供了强大基础;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化学理化的时代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他强调,马克思主义体系化学理化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既要研究好基础性课题,更要关注现实问题,形成两者互相促进的局面。
在大会发言环节,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骆郁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院长项久雨、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祝黄河、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邰丽华、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杰忠、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成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维国、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分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历史基础与内在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与原理性贡献”“‘两个结合’注脚”“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历史境遇”“论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认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内在契合的三重逻辑”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主题发言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主任余斌和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永穆主持。
本届论坛还设有“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政课建设”5个平行论坛。
闭幕式环节由南昌航空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光亮主持。五个平行论坛代表作分组汇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纪委书记、副院长陈志刚作大会总结。陈志刚表示,本届论坛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更加深了彼此间的学术友谊。希望以此为新的起点,携手共进,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致力于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研究阐释,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者,《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红旗文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代表参加论坛。
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创办的高端论坛,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定期交流的重大平台,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以及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供稿人: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