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外马克思主义

陈兴亮: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意识形态学说的历史贡献

发布时间:2021-10-29
字体: 打印
分享:

  众所周知,理解意识形态是打开现代政治与社会革命逻辑的一把重要钥匙。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是现代政治逻辑最广泛的演绎,它指向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妄图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实现对人的征服;无产阶级除了完成自身的政治革命外,还要完成社会革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继而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这条由政治革命向社会革命转换追求人类解放的道路,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布尔什维克适时应运而生,它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担负起了推进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的伟大使命。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之所以能够承担起该历史使命,是因为列宁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紧紧把握住时代转变的主题,在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中,确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对其进行了创造性阐释,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使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将之融进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实践活动当中。

一、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特质的前提:列宁对科学的意识形态学说的创造性阐释

  在从19世纪迈向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上,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引发了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处境艰难,俄国沙皇对现状极度不满,新兴资本家亦是颇多怨词,工人罢工运动更是此起彼伏。因此,发起工人运动的组织开始在俄国工业集中的城市出现并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由于内外交迫,陷入危机。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在传播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侵袭”。在俄国日益复杂的境况下,列宁必须着手解决混沌无章的各种思想、混乱无序的工人运动、忙乱无依的人民群众彼此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重重困局,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进行时代转换已然迫在眉睫。从列宁自身来说,他“是一个富于革命精神的领袖和领导革命的领袖”,“在20世纪初不仅凭直觉,也不仅在策略上,而且在理论上也已经天才地预见到并描绘了人类生活中日益迫近的伟大革命的时代”。探究其缘由,一方面是因为列宁能够根据实践变化需要和现实斗争中理论发展的需要,把握住时代主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通过对所处的思想环境、政治环境和斗争环境的科学分析,认识到对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进行阐释时融入意识形态逻辑分析的极端重要性。

  1.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推动列宁以理论化的方式表达无产阶级的利益

  “理论符合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理论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取决于理论阐释者在面对时代问题时对理论的选择、运用与发展,只有符合时代需要的理论才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才能实现理论武装群众。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同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论战中继续传播,并逐渐在关于俄国发展形势的理论论战中居于主导地位。虽然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尚处在童年期和少年时期,但是俄国资本主义已有所发展,工人阶级数量急剧增加,罢工运动不断扩大。群众性的工人运动将会走向何方,就成为列宁思考的重心。当时整个俄国思想界对俄国形势的判断是参差不齐、混乱无序的,尤其是在如何协调个人行动与群众参与现实政治斗争方面存在较大争论。所以,列宁提出了关于“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和吸引群众参加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活动的理论,并对之进行了现实思考。

  在当时,复杂的现实状况和理论界的混乱状况对于在新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极大地影响了无产阶级对阶级斗争理论的科学认识,二是严重影响了正确理解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支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而这二者归根结底都直指对唯物主义的方法的诘难。在列宁看来,只有科学认识阶级斗争理论,才能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只有捍卫唯物主义的方法,才能应对出现的危机。为此,他在阐释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两种社会关系的区分,一是物质的社会关系,二是思想的社会关系。而区分这两种社会关系有助于认清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及其同物质的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

  列宁在把握当时资本主义现实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一方面,大资本给劳动者造成了社会灾难,如受压迫、受欺凌、身心受摧残;另一方面,劳动者又必须从争取经济利益、保证生存出发,克服来自经济压迫、政治统治、思想毒害、文化侵蚀等的综合影响。正是这些社会灾难“启迪工人的思想,把隐约的和模糊的不满变成自觉的反抗,把零星的无意义的小骚动变成争取全体劳动者解放的有组织的阶级斗争,这一斗争从这个大资本主义存在的条件本身中吸取力量,因而绝对有希望获得可靠的成功”。然而,在现实生活与政治斗争中,忽略了“把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人口同‘意识形态的阶层’加以比较”的重要性,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是劳动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列宁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是劳动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列宁基于对俄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无产阶级运动未来前途的忧心焦思,并以亲身的革命实践为依托,决定通过理论斗争的方式实现对社会行动的诉求。因此,列宁通过娴熟运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得出“俄国当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是缓慢的”这一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认识与分析俄国社会现实的结构和社会变动,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传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这些是“列宁有可能对俄国社会的力量对比的每一个情况、移动和改变做出准确而天才的判断的基础和认识”的必要条件。

  2.培育无产阶级意识,实现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工人运动本身不能产生革命的社会主义意识,而必须从受过教育的先进知识分子那里获得社会主义意识,这个观点是列宁、考茨基、维克特·阿德勒和在这一点上强调与工团主义者有所区别的许多社会民主党领袖所共有的。当资产阶级因利益而强化掌控的国家权力统治功能、压榨工人阶级时,工人阶级必须在无产阶级类型政党领导下实现内部团结,这“有助于根除一切偏见和神话,使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聚集起来,由其余的集团组成一个民主主义政党”。

  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应该从俄国历史与现实中寻找问题的解答。一方面,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理论工作的方向应当是具体地研究俄国经济对抗的一切形式,研究它们的联系和一贯发展,凡是这种对抗被政治史、法制特点和传统偏见所掩盖的地方,都应把它揭示出来。理论工作应当把我国现实作为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系给以完备的说明,应当指明劳动者在这个体系下遭受剥削和剥夺的必然性,指明经济发展所昭示的摆脱这个制度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必须做到两个领会。一是“工人阶级的先进代表领会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领会了关于俄国工人的历史使命的思想”。只有在这两个领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

  在上述基础上,还必须通过先锋队的先进战士——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对工人阶级进行必要的灌输,才能真正把“工人团结为一支政治力量”。该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实现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工人阶级诞生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其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与此相随而生的资产阶级观念随时都会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和媒介影响工人阶级,这表明工人的文化教育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统治的产物。要克服这种困难,需要工人阶级实现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统一。这“两种统一”的实现离不开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阵营的明确区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批判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而言,必须坚持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的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

  列宁在坚持唯物主义的方法基础上,强调了实现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批判性与革命性统一的重要性。如果工人运动缺乏政治方向,就会“屈从于民主革命的资产阶级的领导,并使工人在组织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丧失自主性的危险”。事实上,工人的现实境况是工人运动自发性深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支配,其一,资产阶级拥有巨大的意识形态优势——它的意识形态历经几个世纪锤炼,更久远、更普遍,并且在掌握文化教育控制权的助推下,其意识形态日常化渗透无处不在;其二,“因为自发的工人运动就是工联主义的、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是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这是因为,工人群众并没有在“其运动进程中自己创立的独立的意识形态,那么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意识形态,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所以,“我们应当坚决地同一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斗争,不管它披着怎样时髦而华丽的外衣”。

  3.确立科学的意识形态,定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坐标

  20世纪初俄国沙皇对外发动战争、对内镇压工人罢工,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社会、经济事件,列宁也受到迫害,颠沛流离。他在艰苦环境中继续从事无产阶级革命解放事业,并极力消除因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造成的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突出表现在党内出现了悲观情绪和消极的革命念头,其中有不少人逐渐偏离马克思主义信仰,甚至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消极现象,尤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丛》知识分子群为代表,他们完全主张哲学上的经验批判主义观点。对此,列宁决意“无论如何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意见”。他能够说出自己的意见,主要得益于他“深刻地掌握了辩证法,所以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十分善于克服抽象地对待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永远不能从一般和总体中看到特殊和特点,正如实用主义不能从特殊中看到一般一样”。“这种非凡的辩证性和灵活性是列宁的历史活动的基本特点。”特别是针对波格丹诺夫经验一元论孤立地、极端地坚持生产力对于意识形态来说具有首要性的学说,并对意识形态分立,即“规范性的意识形态与认识性的意识形态之间对立日益加剧,并把不同阶级分化为两个社会”这样的论断进行了透彻说理。

  在列宁的革命实践视阈中,哲学问题投射到现实社会中,始终被看作一个政治问题,而政治总是和意识形态紧密相关的。出于政治现实的需要,列宁在反驳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知识分子群时提出“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识形态)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列宁这个命题的提出,是列宁早期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完整地、确切地和充分地叙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的必然结果,更是列宁始终坚持按照“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内在逻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工作。这也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的真理性的本真内核。

二、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的特质

  在列宁从科学方法论与工人解放的综合角度提出与界定了科学的意识形态之后,谁来承担发展该学说的历史使命就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事实上,只能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觉担负起这个历史使命。因为“无产阶级的党是一个自由的联盟,建立这个党就是为了同资产阶级‘思想’(应读做:意识形态)作斗争,为了捍卫和实现一种明确的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的特质,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前提下,通过对时代特点的准确把握,以推动无产阶级组织与无产阶级思想的统一为契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继而达到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最高组织形态,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并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捍卫工人解放事业。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以此统领社会思潮与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发现,在推动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列宁基于革命现实运动的需要,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所以他才能够正确区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他在深化布尔什维克作为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理论特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正是“由于列宁拥有结合革命理论和实践的非凡禀赋,因此使得这个派别显得特别重要”,他才能够遵循“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的逻辑要求,这为我们理解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的特质提供了切入口。

  第一,之所以要凸显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的特质,是源于列宁在革命现实主义与工人现实运动双重逻辑影响下,对马克思主义是劳动阶级意识形态这一论断的强调。我们通常理解布尔什维克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依据其特征,即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和革命性、强调组织上的集中制、坚定灵活的策略原则这三个方面。在这三者中,尤为重要的是思想意识问题。我们知道,作为个体或者阶级存在的群体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人类交往实践的总和。交往的实现,离不开人类文明,在人类文明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利益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国家作为强力机关出现。在这种人文环境中,国家统治阶级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便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上层建筑的功能。对此,恩格斯说:“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

  恩格斯强调意识形态在历史发展与现实政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在他看来,法国革命扫荡了封建的最后残余,清除掉覆盖在资产阶级身上的中世纪意识形态的最后残留物,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政治自由主义。它包括两点:“一是政治就其特征而言乃是一种彼此对抗的利益之间达成非强制性协调的艺术,二是民主程序乃是达成这种协调的唯一有效方法。”政治自由主义在成为资产阶级统治合法化的意识形态根源后,他们反对任何威胁资本主义国家统治的行为,尤其对无产阶级不满政治的抗议行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除了暴力手段之外,他们还希望通过政党政治、普选、议会等民主形式销蚀、软化、俘获无产阶级。此时,无产阶级本身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组织上、策略上还存在不少无法克服的问题,致使其阶级力量不能够实现有效聚合。马克思发现了无产阶级被掩埋在资本中、被囚禁于金钱与权力的赤裸关系中的事实,而要破解这种困境需要一场比法国大革命更彻底的社会革命,才能助推工人摆脱贫困、反抗剥削,进而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

  尽管马克思为工人阶级提供了全新的意识形态,但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仍然还有很多,突出表现在传统与现代、有教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思想道德滞后的无产阶级和农奴之间确实存在尚待缝合的裂隙。这个裂隙必须由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布尔什维克来进行缝合弥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然而,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发展却给工人团结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毋庸多言,资产阶级正是通过政治与舆论不断的交叉控制实现了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这并不意味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得到消除,资本主义党争仍会造成资产阶级内部的分歧。于是,作为机器大工业产物的工人阶级,便时常被资产阶级当成争夺权力的工具。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内部权力斗争倾轧司空见惯,一旦无产阶级诉求超越资产阶级统治下的容忍限度,资产阶级必然会作出反扑,对无产阶级实行镇压。无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核心是争取经济利益以及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而资产阶级国家却是“资本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该类共和国主要体现为,“在不同的财产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其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列宁此时处于沙皇政府的统治之下,对马克思关于此问题的论述感同身受,要摆脱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列宁必须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先锋队在劳动阶级意识形态中的统领地位,这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它又有着特殊的历史。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内争论起,它就在(1)政党理论,(2)领导权理论,(3)联盟政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正是因此,列宁才不止一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劳动阶级的意识形态。所以,布尔什维克一刻都不应该放弃马克思主义作为其科学的意识形态的灵魂地位。

  第二,布尔什维克担负着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特质的生产者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曾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当时俄国正处于沙皇政府专制统治的环境中,秘密警察制度同强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机器既合作又分歧,并且在它们共同作用下,压迫并未减少,尤其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道德、教育生存环境更处于一种低限度的腐朽败落中。这是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特质的生产者的生存境况。无产阶级要实现自身历史使命,就不能逃脱历史与现实的限制,而是要通过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达,即由作为先锋队的布尔什维克来承担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重任。

  布尔什维克之所以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众多政党中脱颖而出,恰恰得益于列宁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组织改造与指导思想上的马克思主义化。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深刻变动下催生了数百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按照政党派别分类主要包括社会主义(革命)类型政党、自由主义类型政党和传统保守主义政党三类,而在社会主义(革命)政党内部又出现了社会民主派与新民粹派之分,其中社会民主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派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民族社会主义党、崩得(“立陶宛、波兰、俄罗斯犹太工人联盟”)、革命乌克兰党、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爱沙尼亚社会民主联盟、亚美尼亚社会民主党“格恩恰克”(钟)等几个派别;而新民粹派主要有无政府主义、社会革命党人、白俄罗斯社会主义村社、民族新民粹党、亚美尼亚达什纳克楚党(亚美尼亚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波兰社会主义党等。在1905—1907年间,上述几个主要政党的人数分别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70000人、社会革命党人65000人、俄国立宪民主党50000人、十月党人(1905—1914年俄国大地主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类型政党,又称“10月17日同盟分子”)50000—60000人、君主帝制派100000人。

  虽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有分歧,但在革命目标上还保持着立党之初的追求,其政治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长期的理论宣传,能够深入工人运动,切身体验到工人生活的不幸,并适时组织工人罢工运动,以争取工人生存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从而促成了保护工人权益的劳工立法。但由于沙皇政府对工人歧视,致使其在制定劳工立法的同时又设立了工厂检查机关,以此严密监控工人阶级,这就激化了沙皇政府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工人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在1905年革命时期达到顶点。几乎全国的所有行业、所有地方都发生了罢工,工会和苏维埃也遍布开来。政府在1905年12月宣布工人罢工合法化,1906年3月宣布工会合法,希望通过罢工和工会的合法化,以及允许工人选举代表参加新一届国家杜马等做法,让工人运动走向更为和平的道路”。这种情况的出现给布尔什维克带来了巨大挑战,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问题是“工人中的很多活动家和很多‘有意识的’工人经常抱怨,普通的工人阶级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醉生梦死,消极悲观,从娱乐小说、音乐厅以及(战争前夕)品味低下的电影院内寻求刺激,浑浑噩噩地度过蹉跎岁月”。

  应该说,在工人生活现实与革命未来图景的双重效应下,列宁不得不多次重申布尔什维克作为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特质的生产者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这个历史使命,需要在工人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学说武装群众,建立与无产阶级相适应的革命氛围、革命文化,最终实现以革命的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布尔什维克应该自觉承担起意识形态生产者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布尔什维克才能领导工人阶级实现其作为意识形态生产传承主体的使命。

三、布尔什维克新型政党意识形态的特质对苏联命运的影响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形势复杂多变。面对重重困难,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积极应对,寻求解决办法。尤其在“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上,列宁毫不妥协,他一方面积极应对来自反动势力的威胁,另一方面协调参与十月革命的各方革命力量,如左派社会革命党,同时又积极同孟什维克、右派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围绕政权问题展开交锋。最后布尔什维克取得了胜利。然而在十月革命起义和立宪问题上同布尔什维克采取联合行动的左派革命党,却因《布列斯特和约》、农民政策和粮食政策等问题同布尔什维克发生了分歧,以致左派社会革命党想通过刺杀德国大使、逮捕捷尔任斯基等布尔什维克,实现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掌权。在1918年7月4—10日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该派参会成员被逮捕,该派分裂解散,一部分转入布尔什维克,一部分退党。该政治形势的出现,极大影响到了十月革命后俄国政权建设的进程。同年3月份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改变党的名称的决定,更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并修订了党的纲领。在1919年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对党纲的修订,党纲肯定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贡献,并申明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肯定了依靠苏维埃国家组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要使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成就,继续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在列宁看来,上述情况只是十月革命后出现的诸多状况之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情况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后的布尔什维克认同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提上议事日程。列宁认为,其原因是居民文化水平不够高,群众长期被资本主义弄得愚昧无知。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必须开展最广泛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工作。这要求俄共(布)能够领导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即作为列宁意识形态学说高度理论概括的无产阶级文化。发展无产阶级文化以孕育社会主义新人就被提上日程,而社会主义新人应具备无产阶级品质,即“有韧性,能坚持,有决心,善于反复试验、反复修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些无产阶级品质应该是“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新人”的重要内容,唯此才能保证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同时,“我们要运用全部国家机构,使学校、社会教育、实际训练都能在共产党员领导之下为无产者、为工人、为劳动农民服务”。更重要的是“要使我们的鼓动和宣传工作建立在分析和说明上”的重要意义得到彰显,这充分表明“布尔什维克从执政的第一天起,就十分重视和依靠意识形态的强大功能”。

  第一,以培养共产主义年轻一代成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接班人为使命,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这种凝聚集中体现在列宁倡导的“共产主义道德”上,“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因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实现时,“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然而,资产阶级并不会放弃意识形态渗透,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的道德自然深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这说明没有超人类社会的道德存在。对我们来说,必须依靠共产主义道德凝聚力量实现阶级斗争,因为“在共产主义者看来,全部道德就在于这种团结一致的纪律和反对剥削者的自觉的群众斗争。我们不相信有永恒的道德,并且要揭穿关于道德的骗人的鬼话。道德是为人类社会上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对劳动的剥削服务的”。

  第二,“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巩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地位,同时以“文化革命”为契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列宁认识到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政权后,执行一般性教育、宣传等的人员都来自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阶层本身还残留旧的资产阶级、沙皇时代的旧习遗痕,在思想认识上仍然不能符合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要求,他们对无产阶级文化究竟是什么还缺乏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俄共(布)在取得政权后并没有定义无产阶级文化,反而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化派”虚无主义观点。这个派别属于一种极左文化思潮,一是标榜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鼓吹脱离或者不要党的领导,实行分立主义;二是否定过去时代的和资产阶级的文化遗产;三是排斥和打击非无产阶级出身的作家和艺术家,推行宗派主义的文化政策;四是该派过度崇拜现代机器生产,并有庸俗化、简单化马克思主义倾向,从而对苏联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该情况引起了列宁的极大重视,为此,列宁专门为全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写了一份决议草案。列宁认为,苏维埃整个教育事业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而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和所有无产阶级组织”必须积极参与,并申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革命无产阶级的重要性。

  第三,列宁明确了发展无产阶级文化的领导力量,定位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文化意蕴,就在于其不能割裂历史,要尊重文化的历史传承而不是“无产阶级文化派”“臆造自己的特殊的文化”。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的最后的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这表明无产阶级文化应该是在无产阶级专政实际经验指导下发展。无产阶级文化由于其本身就包括对优秀文化的批判继承,是对人类过往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并结合时代条件尤其是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对革命文化的优先承认,从而赋予了无产阶级自身革命性。无产阶级恰因自身的彻底性,才不会同任何反动与落后势力妥协。这种坚决彻底的斗争又必然在文化上有所体现,即对任何旧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无情批判。无产阶级取得执政地位后,其自身必然履行文化更新的使命。所以,无产阶级文化的发展,是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落实来实现的。要实现上述社会革命的文化任务,首要的问题是无产阶级文化创造问题,无产阶级文化任务是什么。其次是无产阶级文化建设问题,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依托哪些社会力量实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列宁提出了“文化革命”思想,通过文化工作:一是实现对旧时代的接收的国家机关的改造,二是“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在列宁看来,一场文化革命对提升人民认识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同时,“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危害的”,“文化问题,因为在这种事情上,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做已达到的成就”。在文化革命思想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革命性成为凝聚、引领这个时期苏维埃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智力支柱。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正是列宁在推进无产阶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原则又富有战斗性的精神,充分发挥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人民的教育与引导作用以及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而易见,列宁既旗帜鲜明又不失原则、既坚持革命批判又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现实问题。这些都是列宁意识形态学说在其时代运用中体现的“活原则”,同时也是其学说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布尔什维克继续发展壮大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影响到苏联命运。从此,苏联命运同俄共(布)对意识形态强烈依赖的复杂关系越发紧密,同意识形态功能恰当发挥紧密相连,在这两者综合作用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的命运走向。

四、余论

  在列宁生活的时代,苏联共产党进行了很多富有启迪的探索与尝试,从而推动“布尔什维主义创造了真正的革命者典范”以及“布尔什维克在长期不断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的政治环境,而且创造了自己的道德环境”,形成不依赖于资产阶级的社会舆论,建立有利于布尔什维克的社会舆论。给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注入了革命实践的时代养料,同时,也给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担当提出了新挑战。在新时代,面对众多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造成的各种威胁,必须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首先,应该在准确判定历史方位基础上,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其次,在文化多样性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基石;最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自觉承担起在推进意识形态革命理论创新基础上、实现改革开放新的伟大社会革命,自觉担负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