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外马克思主义

[意大利]安德瑞·卡托纳:假革命真霸权的“颜色革命”逻辑

发布时间:2016-01-24
字体: 打印
分享:

 

  “颜色革命”是西方政府发明的一种新的战争形式。美国正在利用“颜色革命”这一新的攻击手段扶持亲西方势力,输出西方价值观,并企图从国家组织内部分化瓦解他国国家凝聚力,进而催毁他国现政府和国家机器,实现其从“世界警察”转变为“幕后领导”的全球霸权战略。

“颜色革命”的目标与行动组织者

  “颜色革命”是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暴动运动的统称,这些运动均受到美国政府通过非政府组织(NGO)的积极支持。非政府组织专门以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控制的社交媒体和具体的其他组织(美国国际共和学会、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学会、自由之家、美国民主基金会、福特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会)为工具,向非西方国家渗透,并在政权更迭开始后增强它们的影响力。它们的活跃分子,常从西化学生中招募并加以资助和训练,同时还在所在国鼓励配备所谓“独立”的媒体和新闻人,意在培养其成为亲西方的、训练有素的宣传鼓动员。非政府组织通常以操纵大量群众的方式,创造仿佛是不满群众自发起来反对现政府统治的广泛“草根”运动的幻觉,并通过这种政治误导,为策划他国政变在西方社会民众中寻求合法的、广泛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对当事国进行国际政治诋毁,实现其颠覆他国现政权的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不再有能力或意愿向前推进——绝不是——而是在大规模入侵和轮番轰炸以外,演化中的美国霸权战略倾向于以更间接的方法来展现自己的力量,这种方式我们可形象地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

  世界上哪些国家最容易受到“颜色革命”的攻击?最容易的是那些缺乏强大政治力量、政府和人民之间缺乏信息沟通、腐败盛行以及个人利益取代了国家利益的国家。当然,经济落后的弱国,通常也十分容易受到“颜色革命”策略的伤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攫取这些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在地缘政治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位置的国家也容易受到攻击。

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认同自贬

  在1989年至1991年期间发生的苏联和欧洲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过程中,思想—文化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自1985年以来,媒体和出版界加剧了苏联的历史虚无主义运动,这一运动诋毁了所有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功绩,并将其归为犯罪史(远甚于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20大上关于斯大林的报告)。这就让很大一部分苏联人深深地迷失了方向,不再相信社会主义价值观,而去笃信西方价值观。因此,要想应对“颜色革命”的攻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认同自贬的战斗具有决定性意义。

  具体看,通过“颜色革命”实现政权更迭的意识形态工具之一,是普世主义概念。在使用这一词语时尤其需要注意,因为现代先进的革命文化(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反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对一些过时的、落后价值观认同地反对,例如反对排除大众的封建特权、反对将无产阶级排除在生产管理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之外的生产资料资产阶级私人所有制。但被西方吹捧的普世主义,是对西方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模式(基于垄断私有制的自由民主国家)的价值肯定,这是错误的,其实质是继续认同建立在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意在剥削和压迫亚、非、拉人民的,以西方霸权模式强加给有着不同历史路径、历史发展近况、各自特色文化文明的国家和民族的西方专制霸权的专制主义价值观。世界不同民族拥有的不同历史和文化是人类的宝藏,必须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式和解释历史的正确方法。如果诋毁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的国家,事实上就是在支持“颜色革命”的攻击。(刘子旭\译)

(作者系《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主编;译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网络编辑:张剑

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15日第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