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星宇 王黎薇: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与党的新闻宣传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1956年4月2日,《人民日报》编委会讨论通过《关于讨论改进〈人民日报〉工作的计划》。4月6日,胡乔木在改版动员大会上作报告,正式宣布《人民日报》将进行改版。为此,《人民日报》就办报宗旨、编辑方针、报道内容以及版面编排形式等,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发动全社人员反复讨论和拟订改版方案,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民日报》于7月1日以社论的形式郑重宣布了报纸的改版方针。
尽管此次改版后来由于形势变化被迫中断,但它作为一次“向新闻本位”回归的重大改革实践,在中国共产党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许多经验至今对党的新闻工作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一、《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的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民经济逐渐恢复,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都促使党的工作重点向领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党报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宣传为本位”的政策显然已不合时宜,新闻媒体的改革迫在眉睫。特别是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出台和党的“双百方针”的提出,使得摒弃“苏联模式”探索“自己的路”成为现实。正是在社会性质改革、生产关系转变、社会风尚变革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以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观念,必然要让位于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思想观念,即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需要由“解放生产力”转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自然也要根据这种变化而作出变革。具体来说,《人民日报》改版的背景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机械照搬照抄苏联《真理报》的办报模式不接地气,亟需调整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我国政府基本上采取“一边倒”的做法,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新闻界也从理论与业务两方面开始了向苏联学习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日报》曾两度派代表团去前苏联学习《真理报》经验,回国后,国内报业纷纷照搬苏联《真理报》的新闻模式,逐步陷入向苏联学习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中。《人民日报》虽然没有全盘套用这些经验,但是受其影响甚深。连毛泽东也批评当时的《人民日报》“搞部门经济学”,报纸思想性差,版面“死板”,他“不爱看”等①。因此,《人民日报》必须改版,摈弃错误和不适宜的经验,清除其影响。
二是《人民日报》的办报形式限制了鲜活的内容,亟需调整变革。《人民日报》四个版面的篇幅和容量制约了对建设情况的报道、对建设发展的讨论和对建设前景的思考。“1954至1955年,一版大都是各种会议新闻和迎来送往的消息,标题全是一行题;反映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新闻,只占一版较少篇幅;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每个歌舞团、体育代表团来访的消息都放在一版。”②。
三是党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带来的宽松环境,为报纸调整变革营造了良好氛围。1956年后我国开始逐渐摒弃“苏联模式”,这为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外部动力。
在上述情况下,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最前沿的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改版,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便呼之欲出了。
二、《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的主要内容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致读者》社论,宣布实行改版。社论的发出既是对新闻改革的宣言,也是对改版内容的阐述。社论明确指出“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1.5倍;开展自由讨论、阐发社会言论;改进文风、活泼空气”;“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我们的报纸名字叫‘人民日报’,意思就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
改版之后的《人民日报》面貌的确焕然一新,报纸版面由以往的四个版扩展为八个版,报道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经济报道、建设报道和批评报道明显增多,报道形式也变得更为多样,增加了许多群众性讨论内容,更加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同时活跃了思想,对国际报道采取了客观公正的态度,形成了生动活泼、真实有理、简短有力的文风等③。
这些变化基本达到了社论中对改版内容的阐述。具体说改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扩大了报道范围。报纸改出八个版以后,新闻在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半左右,题材范围也得以扩大,特别是反映国计民生的经济建设报道超过了以往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新闻。二是开展了自由讨论。报纸积极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积极开展批评报道,表达人民心声和意见,并为人民群众提供发声平台,开始成为公共意见表达的论坛。特别是报纸就“百家争鸣”本身开展的公共讨论产生了较大影响。“改版后的7月份《人民日报》共发表各类批评稿件150余篇(条),比6月的多出120余篇(条),扣除版面增加一倍的因素,实际比上月增加了一倍多……”④三是改进了文风与作风。报纸的文风有了较大改变,突出的变化是刊发新闻的条数增多,篇幅变少,并且力求做到“每篇新闻只谈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改版后“平均每天登载新闻约74条、40000字、其中国内新闻25000字、国际新闻15000字;而新华社新闻1708条、占74%,本报新闻占26%。基本达到了改版预定目标”。⑤四是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改版后,报纸刊登读者来信量显著增长,来信内容既有褒奖也有批评建议的内容,更好地增进了与读者的沟通联系。
三、《人民日报》1956年改版的意义及党的新闻宣传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伟大尝试,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进行新闻改革和新闻理论探索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它为1956年9月党的八大的召开提供了自由活跃的舆论环境,营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氛围,进而为党的八大正确分析当时的国内形势、主要矛盾变化和主要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等营造了舆论氛围。
这场新闻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创造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方向。《人民日报》在改版社论中明确表示:“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是人民的公共武器”,并表示要做人民的“益友”和“知音”,要“尽量满足读者的多方面的要求”。《人民日报》改版最重要的标志便是扩充了版面(由四版改为八版),增加了新闻容量,减少了文件公告以及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把更多的版面用以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
二是更加重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报道。改版后的报纸政治新闻让位于经济新闻,这使得对全国轰轰烈烈经济建设的反映更加及时,指导更加专业。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类新闻的刊发数量明显增长,影响越来越大,地位更加突出。
三是更加突出报纸的新闻属性及特征。改版后的报纸更加注重发挥报道新闻的功能,强调要“多发新闻,发多方向的新闻”,使得报纸的新闻报道更加及时、充分、多样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加适应读者需要,同时也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干预,更加重视批评报道和言论工作,增强言论的针对性,同时提倡开展自由讨论,通过自由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进而发挥报纸在引导社会舆论和凝聚社会共识方面的作用。
四是更加注重改进新闻文风与工作作风。改版后的报纸提倡写短文,发短文,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造成生动活泼的文风。同时,更加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强调要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人民日报》的这次改版继承了“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奠定的“党报模式”,同时又成为1978年第三次新闻改革的“起点”。⑥改版内容中提到的“开展自由讨论”,贯彻落实了毛泽东在4月份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重要方针。而“扩大报道范围”则是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情况做出的调整。由此可见,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是党的新闻事业按照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当时新闻工作实际出发走出的一条变革创新之路。这次改版对党的新闻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党报工作的改革发展。
1956年8月,《中共中央批转〈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向中央的报告》结合报纸的改版经验强调:“我们党的各种报纸,都是人民群众的报纸,它们应该发表党的指示,同时尽量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我们党的各种报纸,都是人民群众的报纸”。
在中央的报告印发之后,全国党报纷纷学习《人民日报》的经验实行改革。如《解放日报》就提出党报要“广泛干预人民生活”,报上要“充满群众的声音”,“强调报道群众生活和各行各业的群众活动”,这些都体现了当时党的新闻媒体坚持群众路线开始实行变革。
虽然由于1957年开始的反右斗争使得这场改革被迫中断,但是《人民日报》的这次改版所引发的党报改革实践及其形成的新闻理念和经验,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上依然有着重要位置,直至今天仍然对当下的新闻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马星宇系重大项目组成员、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合作者王黎薇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注释:
①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复旦大学,2005年。
②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酝酿》,《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③郑保卫,王青:《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重大改革及其历史经验》,《当代传播》2021年第4期,第4—10页。
④⑤转引自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0页。
⑥王晓梅:《一次注定失败的新闻改革——对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夭折的探讨》,《新闻记者》2009年第10期,第18—22页。
来源:中国理论网
网络编辑: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