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张国祚 孙亚芳:论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与丰富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13
字体: 打印
分享:
  “文化”是人类思维和实践的创造物,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文化。“传统文化”是特定民族原创的,随着民族历史发展逐渐沿传下来的,能够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本文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文化。本文所说的“传统文化观”是指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总的认识、理解、评价和取舍的观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盛世修文的传统。新时代,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平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中华民族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华民族处于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盛世时代,习近平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创造性地继承和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并形成了充满辩证思维的传统文化观,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文化观主要包括重视本民族历史,尊重本民族文化,结合中国特点去阐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要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对于毛泽东上述传统文化观,习近平都创造性地有所继承。
  (一)继承“重视民族历史”,着眼“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诉说历史,历史凝结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在毛泽东看来,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展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我们应当重视并继承。1938年10月14日,他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应当给以总结,并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认为今天的中国是在历史的中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是中国现时的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离不开对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继承。因而,他多次强调“历史总是要重视的”。重视历史意味着我们要珍视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文化、知识、经验和教训。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前世今生,更好地汲取历史中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提出更优秀的方案。但是,毛泽东提出的“重视民族历史”,更多地表现为对民族历史的珍视和尊重。正如他指出中国历史久远,回顾起来是有些麻烦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割断历史、抛弃老传统,要尊重历史,给予历史以科学的地位,尊重历史辩证发展。
  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重视民族历史的思想,并将其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习近平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在他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与伦比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习近平认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习近平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强调重视历史就是重视文化。然而,单单重视民族历史并不足以培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强调对民族历史的强烈认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并且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自信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其他文化交流互鉴。从“重视民族历史”到“增强文化自信”,既体现出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也表明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审视具有更为开放、包容的视野,这种转变有助于我们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二)继承“以本民族文化为主”,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优秀遗产。然而,许多中国人特别是文艺工作者“看不起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拼命地去抄袭西方”。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强调这是错误的风气,中国人应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发展本民族文化。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就如何处理发展本民族文化和学习外国文化这一问题给出答案。他以艺术为例,提出中国民间艺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外国的合理原则,但是“中国人还是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发展本民族的艺术。在他看来,中国民间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历史发展紧密相关。文艺工作者在本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进行选择时,首先要继承吸纳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而后才是借鉴外国的好的文化。毛泽东之所以强调“以本民族文化为主”,是因为当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而且遇到苏联文化的掩蔽挤压。正是在这样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强调将本民族文化放置优先位置,要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其他文化的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毛泽东提出的“以本民族文化为主”,初步地表明了我国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习近平继承毛泽东坚持以本民族文化为主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抛弃五千多年没有中断的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风起云涌、汹涌激荡中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根基。面对世界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守住中华文化立场。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暨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与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的交流过程中博采众长,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但是不能“以洋为尊”“以洋唯美”“唯洋是从”,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习近平之所以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是基于高度的文化自信,也是着眼于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他看来,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日新月异,我们只有牢牢守住中华文化立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交织交融中,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提出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以及自身文化独立性的保持。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会轻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坚定的立场和昂扬的自信。从“以本民族文化为主”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体现了从强调主导地位转向坚守立场的演变过程,表明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为坚定。
  (三)继承“结合中国特点阐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强调“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实践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对指导中国革命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对于如何发挥历史遗产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毛泽东认为必须结合中国特点阐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这里的“结合中国特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要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即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适当的调整,而后才应用于指导中国革命。这就意味着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必须考虑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经济水平和政治体制等具体条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这就要求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确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中不是抽象空洞的,也不是照抄照搬的,而是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的“结合中国特点阐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的开始。
  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的这一论断,提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必定与这个国家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基本国情紧密相关。他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的这一论述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实践需求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道路。另外,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气壮理直地去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使之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提出“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中国特色”表示新时代继续简单地结合中国特点阐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已经不足以应对中国的发展变化。习近平认为除了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还应当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表达。从“结合中国特点阐释和应用马克思主义”转向“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习近平在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文化自信和理论创新。
  (四)继承“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强调“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
  毛泽东指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化都是封建糟粕,其中也包含人民的和反封建的内容,对待传统文化应当做好甄别和分析工作,有批判、有区别地加以利用。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封建社会中创造的古代文化,必须将其中一切腐朽的东西和优秀的人民文化区分清楚,“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在他看来,继承传统文化要审慎地进行辨别和筛选。舍弃那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封建残余,保留其中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意识形态,并在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现时的新文化。毛泽东提出的“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是一种选择性的方法,即经过分析鉴别而做出取舍,而后加以利用。他的这一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怎样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没有来得及给出进一步的答案。
  习近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对待传统文化要“吸收精华、剔除糟粕”的方法,提出“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处于封建时代长达几千年,产生并形成于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难免会受限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糟粕或者已经过时的内容。基于此,他提出人们在学习、研究和应用传统文化时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有鉴别的对待”强调基于深入的分析对传统文化进行细致地辨别,根据内容是否符合时代需要而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有扬弃的继承”要求在深刻把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抛弃和否定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阻碍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糟粕思想,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积极合理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除了强调在分辨识别传统文化精华和糟粕的基础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还特别重视如何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明元素相结合,对其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改造和发展,丰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的“继承”不是谨慎保守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它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再创造。习近平的“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回答了传统文化如何转化和发展的问题。
  二、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丰富和发展
  新时代,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基础上,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论断。
  (一)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的认识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指出产生于历史进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定会不断焕发出耀眼光芒,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成落后的东西。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在习近平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茁壮成长的根脉,也是中华民族凝神聚力的灵魂,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将无法兴旺发达。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习近平看来,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延发展,并且在一次次的挫折与苦难中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其原因在于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他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并从多个角度对此展开论述: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及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的形成、延续和巩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也为形成并巩固和谐统一的国家局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推动社会发展与维护社会利益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生态理念等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正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观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依据。其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三观”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根”。习近平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使命。他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无数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艰巨任务的制胜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键。2022年10月,习近平在陕西延安、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在他看来,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理论创新的前提。中国共产党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他强调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如果在理论创新中数典忘祖,最终会犯颠覆性的错误。在当代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矛盾挑战风险考验之际,只有继续推进“两个结合”,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引领时代潮流。
  (二)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认识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导人们客观认识当代中国提供精神指引。习近平指出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有必要引导人们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特别是向人们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中国及其发展道路的意义。他提出:“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在他看来,要全面认识当代中国,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会塑造不同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都必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特色。第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不仅饱含着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且蕴藏着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广大中华儿女的共同决定,而且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的进步要求。第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华民族必将以创新精神,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习近平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他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这些治国理政的经验既包括太平盛世期间的成功经验,也包括社会动荡之时的惨痛教训。而无论是古代成功的经验,还是深刻的教训,习近平指出都要采取择善而从、择不善而去之的态度,牢记历史经验教训,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习近平提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并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其中关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德主刑辅”等思想都能为今天的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因而,要治理好当今的中国,需要深入了解我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同时积极总结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源泉。习近平认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价值体系。而这些价值体系在一代代地传承和守护中早已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基因,深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并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发挥作用。在他看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这样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特色,具有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2014年2月24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从习近平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之源,是支撑其发展和存在的核心要素。如果我们丢弃了这一道德宝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将无法发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基于此,为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和道德基础,习近平提出要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进行深度挖掘和阐释,并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进一步凝聚起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提供宝贵资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复制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交融生成的结果。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等,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他认为站立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大地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路,舞台无比宽阔,底蕴无比深厚,定力无比强大。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对绵延千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信心。他认为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进一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一道,为破解国内外发展难题提供智力支持。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文艺创新提供思想资源。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他认为一切割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血脉的文艺创作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优秀的文艺精品,一定要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习近平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仁爱、重民本、求大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具有永恒的价值,是当代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的珍贵思想资源。他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提倡“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文艺工作者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文艺创作中善于把中华优秀传统的价值观和艺术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现代的审美诉求和中华优秀传统的审美精神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文艺作品重新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另外,他强调文艺工作者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作时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系统的战略规划
  1.切实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战略位置。新时代,习近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不仅在多个场合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国家发展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和谐稳定、个人成长成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入阐述,并就如何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详细部署,而且在甘肃、河南、山西、陕西、福建、山东等地考察时参观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对如何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发表讲话。与此同时,习近平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高度,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提升到新的时代高度。他强调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并要求全党上下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多重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组织学界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和解读,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求。习近平多次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在他看来,当前要重点挖掘和阐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演进的研究和阐释,并以此揭示其发展的脉络、形态及基本走向。二是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精神标识、独特创造以及价值理念的挖掘和提炼,并将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展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时代价值。三是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的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各种途径推广和传播,使其在世界上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四是在对孔子和儒家思想进行研究和传播的过程中,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根脉、突出优势、深厚软实力,同时阐释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和民族性。而对于如何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力量和丰富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融会贯通,使之一起形成我们党新的理论优势,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3.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新时代,我们党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如何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他认为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并对其所包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等进行深度的发掘,使之与时代需求相适应,让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然后将超越时空、超越国度、富于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且参与性强的方式弘扬起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提炼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解决当代人类难题、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创新人文交流机制,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把继承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并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开展交流互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4.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他看来,让青少年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提出具体要求。其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仍具时代价值的内容进行深度发掘与阐释,使之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宝贵材料,让青少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积淀文化底蕴,提升道德水平。其二,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道德理念、人文精神等内容的提炼,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历史文物、文化典籍等成为立德树人的丰富资源。其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材体系,让学生在内容厚重的课程教材中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认同。其四,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学,“在参观名胜古迹的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增强文化自信。
  5.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他认为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活化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他看来,创造性转化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过时的内容、陈旧的形式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改造,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譬如将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体系相对接,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再比如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形式,将传统文化因素融入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表达方式。创新性发展就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核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进展,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其中,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解读、再演绎以及创新的文化实践和艺术表达等。正如习近平强调加大对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和创新转化工作,不断创新文物价值解读方式,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推进文化遗产业态转型升级。
  6.切实加强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法治环境建设。习近平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他强调要把加强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环境建设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习近平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强对文物保护法规或规章性文件的宣传和普及,提升人们对文物的敬畏之心,筑牢文物安全底线。二是完善法律法规。修订文物保护法及相关配套行政法规。鼓励地方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关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三是推动实施并加强监督。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执法督察,规范举报流程,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同时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强对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四是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各级党政文化工作者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依法依规深入开展考古工作,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经验交流和国际合作,建立健全申遗长效机制,同时建设好博物馆,做好历史博物展览,并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从事文物藏品经营活动。五是大力开展普法活动。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的普及,营造依法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三、习近平继承和丰富发展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时代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的主要任务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在政治上的消极影响,对传统文化虽然“立破并举”,但主要是“破”。毛泽东虽然重视传统文化,强调要“吸收精华”“古为今用”,也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使用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但对传统文化究竟有何“价值”,如何“转化”,怎样“发展”,没有来得及从理论上进行深入且系统的研究。习近平对毛泽东传统文化观的继承和丰富发展,主要体现在“立”上,而且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意义非凡。
  (一)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之基
  相较而言,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价值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魂,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根基,而且提出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生生不息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共产党深化党的理论创新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及其认同感的强化,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他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难题、治国理政、精神文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艺创新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为人们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信。譬如习近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广泛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推进国家发展进步的有力支撑,而当人们真切地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大大提升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此外,习近平还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而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作用,让人们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互中,增强文化自信。
  (二)为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打开了新视野
  毛泽东提出要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第一个结合”,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法宝。新时代,习近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以崭新的视角提出了“第二个结合”,即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毫无疑问,习近平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更是我们党思想上的又一次解放。这一论断的提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思考和创新空间,打开了我们党探索中国道路的新维度,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新法宝。纵观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理论和实践无不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相契合。尽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极大的融合可能,这两者的紧密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代以来各类思潮的涌动和碰撞中崭露头角,逐渐在中国扎根并成为主流,并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助力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不断丰富发展得益于“第二个结合”。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中华文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实践提炼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将继续推动中国共产党在更宽广辽阔的文化领域中,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三)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习近平在深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塑造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提供了重要元素。他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重要元素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展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新形态,不仅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思想资源。同时,习近平提倡在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为构建以包容性、开放性为特征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的融合,主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转化发展,这无疑也有助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四)为夯实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不仅限于经济和军事领域,还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同时,也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拉帮结伙对我国围堵打压、污蔑诽谤、造谣抹黑,无所不用其极。国际舆论场暗潮涌动,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文化相互激荡。面对这样充满挑战的国际形势,亟须大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而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为夯实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他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建设良好党风政风社风家风以及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效率、中国价值,同时要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人类文明进程、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等方面的内容,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且凝结中国发展经验,又面向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传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等等。习近平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科学指导。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2024年第2期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