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康媛璐:新时代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提升的三重逻辑

发布时间:2024-06-27
字体: 打印
分享: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这无疑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就是要顺应时代大势,贯彻落实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实践证明,新时代抓落实能力建设具有鲜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历史逻辑: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伟大的成就,在全国各族人民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享有崇高的威望,靠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靠的就是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1] 这两个“靠的就是”,前者讲的是决策正确,后者讲的是执行有力,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抓落实的光荣传统。
  (一)驰而不息抓落实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精神内核
  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要把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形”[2]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三三制”统战政策下,为进一步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毛泽东同志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正确的政策和行为的示范,进一步提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解放战争时期,为克服党内地方主义、分散主义的倾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8年8月通过《关于严格执行报告制度的指示》,批评了党内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现象,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可以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力挽地方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危机局面,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克服一盘散沙的状况,拥有统一意志,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上下同欲者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同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以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我国在国防军事、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路线、方针、政策、方案必须得到落实的重要性,多次强调将政策落实好,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团结稳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推动政策方案落地的主体力量,“有了中央正确的领导,还必须有忠实执行中央指示的各级党的组织和干部”[3] 。为此,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摆脱思想的僵化或半僵化状态,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提出改进党的作风,“首先是高级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把我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很好地恢复起来,坚持下去”[4]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危急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战略定力和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凭借一股干事创业的韧劲、闯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高级干部率先垂范,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下,推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有力地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赢得干部群众广泛拥护和世界人民高度认可。
  江泽民同志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因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环节。”[5] 切实抓好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成为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关键。抓落实关键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讲担当、重实干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此,针对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全党上下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将这两股歪风刹住。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把握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集中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在坚定信心、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锐意改革、真抓实干,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胡锦涛同志在继承我们党关于抓落实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思想。在抓工作落实中,既要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全面准确地加以落实;又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求真务实抓落实。同时,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抓好工作落实,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抓紧工作、抓紧落实”的历史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感,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辩证地做到既要把握基本原则刚性执行,又要结合地区实际创新执行。
  (二)驰而不息抓落实是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依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抓落实工作及干部抓落实能力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6]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并提出八个方面的执政本领,狠抓落实本领为其中之一,并且对领导干部如何提高狠抓落实本领作出全面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大命题,强调制度执行力的重大意义,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加强抓落实能力建设。2022年10月,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围绕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7] 
  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的工作作风。从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提出“马上就办”精神、打造效能型政府,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上率下推动党的作风建设;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到找到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广大党员干部乃至普通群众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不断深化,从高度重视到深刻认识,这离不开以巨大勇气魄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刚性执行。作为政治能力的最重要展现,这里所讲的抓落实能力不是通常所讲的工作能力,更不是西方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意义上的执行力,而是坚持政治清醒、领会政治意图、把握政治方向、坚定政治担当、落实政治要求、进行政治斗争、完成政治任务、实现政治目标的实际能力,强大的抓落实能力凸显的是坚定的政治性和坚强的原则性。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时代抓落实能力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任何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思想都不是无中生有,都有其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为新时代抓落实能力建设提供了深刻的理论遵循。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建设提供了根本理论遵循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这对哲学概念。“批判的武器”指理论,“武器的批判”指无产阶级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及改造,即实践。“抓落实”的过程便是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及改造过程,“抓落实”的前提是具有透彻到位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并反映人类历史进步的规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跳出“抓落实”本身,来看正确的意识变为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运动的巨大作用。决策正确才能执行通畅、有力,脱离科学的、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决策部署,就“抓落实”来研究“抓落实”,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性活动。因此,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在现实实践中凸显出理论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化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建设无疑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抓落实能力建设,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乃至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理论,从俄国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措施坚决清除党内官僚主义现象,强调“应该摒弃门外汉和官僚主义者的‘共产党员的’狂妄自大”[8] 。这说明,官僚主义历来是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摒弃的对象。列宁十分重视纪律建设,强调通过严明的纪律规范党员行为、从严惩治腐败,指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9] 。此外,列宁既强调党内监督的基础作用,又重视人民群众的党外监督作用,这一系列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如何从党的先进性建设入手,加强思想觉悟、完善反对腐败的纪律建设和监督机制,进而提升党员干部抓落实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二)“两个结合”为新时代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建设提供了鲜明的实践指向和丰富的思想养分
  “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对新时代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建设具有最为直接的指导意义。
  第一,抓落实的工作实践必须注重反对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不良倾向,扎根地方治理的实际与时代场域。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指导工作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在推进工作落实的进程中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为此,推进抓落实能力建设,必须注重反对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的不良倾向,并且警惕抓落实工作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10] 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行动指南,是历史与逻辑、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工作实践中,固守个别判断的教条主义,根据需要任意“剪裁”的实用主义,均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
  第二,抓落实的工作实践必须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思想养分。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与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智慧拥有一脉相承的血肉联系。其中,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特质、革新图强的历史担当,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抓落实能力建设提供了诸多经验智慧。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很早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保民”是“邦固”的根本原因,“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政权的长治久安与民众的安康紧密相连。孟子也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最大共识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身体力行地践行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导向,对抓落实能力的强调也是为了将体现人民意志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惠及人民,“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始终贯穿抓落实始终。儒学一贯强调“笃行”“力行”精神,正如《中庸》中所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是中国儒学提倡的一种文化精神。儒家文化重视实践精神,尤其重视道德实践和政治功用,“笃行”在儒家学说中强调现实的经世致用,就是说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可以说,从个体发展到国家治理,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强毅力行、崇尚实干的优秀基因;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进程中也历来注重实干、强调实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中强调的“实践性”“实干精神”,也充分蕴含着“笃行”“力行”的传统基因。
三、实践逻辑: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强化领导干部抓落实能力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面临新的时代课题。一是治理重点全面化,这是指治理重点既注重数量,更追求质量,强调结构合理、质量保障的全面发展;二是治理任务模糊化,这是指确定性任务相对减少,模糊性任务日益增多;三是治理目标多样化,目标的多样化决定了个体角色的多重化。面对治理重点全面化、治理任务模糊化、治理目标多样化,抓落实能力建设要求领导干部紧紧围绕“狠”“抓”和“落实”三个关键词发力。
  (一)在“狠”字上下功夫,彰显敢抓落实的勇气担当
  治理重点全面化、治理任务模糊化、治理目标多样化,要求领导干部在“狠”字上下功夫,彰显敢抓落实的勇气担当。治理重点全面化要求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制约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沉下心来找准方向、狠下心来“对症下药”。治理任务模糊化要求领导干部注重打破追求速绩、显绩的功利主义心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求新、求质上下狠功夫。治理目标多样化要求领导干部既要做到雷厉风行、又要做到久久为功;既要树立尊重规律、符合科学的理性精神,更要拥有心怀“国之大者”的境界格局,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求得实效。在这一过程中,发扬斗争精神是至关重要的。既要刀刃向内,同贪图一时名利、在意个人得失的功利主义心理作斗争;又要刀刃向外,同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甚至失职渎职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要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直面问题矛盾,杜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和稀泥的“老好人”思想,深入病灶、根除毒瘤,以“遇河架桥、逢山开路”的魄力狠抓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在“抓”字上下功夫,彰显善抓落实的本领智慧
  治理重点全面化、治理任务模糊化、治理目标多样化,要求领导干部在“抓”字上下功夫,彰显善抓落实的本领智慧。首先,必须明确“为谁抓”这一根本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要求“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11] 。也就是说,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是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策部署执行到位、落实到位的具体过程,抓落实的工作成效最终也都要交由人民群众来进行评判。为此,必须时刻以“答卷人”的奋斗姿态,在抓工作落实的进程中,不断提高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等的吸纳力和包容性,凝聚起人民拥护、群众满意的磅礴力量,这也是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最大底气和根本动力所在。其次,明确“要抓什么”。抓落实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找到了“抓”的着力点和主动权。在此过程中,调查研究能力至关重要,正确的决心和科学的决策有一大前提,就是符合实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从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高度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12]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题中应有之义,“抓什么”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抓得紧不紧”、效果怎么样,也要建立在对实际情况持续追踪、持续反馈的基础之上。
  (三)在“落实”二字上下功夫,突出“干成事”的结果导向
  本质上来看,“落实”就是落到实处,效率上表现为“马上就办”,力度上体现为“掷地有声”,成效上能够“落地生根”。不论是狠抓落实,还是善抓落实,均是为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最终能够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伴随着治理重点全面化、治理任务模糊化、治理目标多样化,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着更为多样化、复杂化、动态性的治理环境,治理环境的复杂化、任务目标的多重化与对治理行为的愈加规范化、严格化要求,一并构成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抓落实的治理场域。强调过程而不重结果、注重程序正义而忽视结果正义、强调苦劳而没有功劳,成为复杂治理场域中极易出现的组织行为偏差。因此,注重过程管理的同时,还要强调结果导向,确保经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艰苦努力,蓝图能够变为现实、行动能够锚定结果。这既要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狠抓落实、善抓落实,也要完善组织的制度保障。一是提升资源分配的制度化水平。资源分配的制度化水平包括资源在央地之间以及条块之间的科学合理分配,重点是资源的下沉。一个普遍的共识是,随着行政层级的下移,资源匮乏的矛盾更为突出,以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改革实践为启发,可以从实现资源的绝对占有转变为实现资源的相对流动为突破口,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二是明确权责关系。权责不明确,容易出现“九龙治水”、推诿扯皮和“一个部门管不了、多个部门管不好”“有利可图争着做、没利可图踢皮球”等现象和问题,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权责清单制度改革,逐步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有限而人事无穷,每一种制度的功效都要靠机制去实现它。只有当制度形成了机制,也就是人们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制度目标的时候,制度才算真正得以建立。这就要从体制机制上下文章,机制的建立应贯穿责任建设始终,在从严管理的主基调下,着力于强化正向激励。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抓落实、重实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实干观念,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执行,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到不同时间节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顺利完成党中央的各项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