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陈麟辉 杜娟:党的文化领导力的主要特质

发布时间:2024-06-03
字体: 打印
分享:
  文化领导力作为一种文化层面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对党的领导活动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艰苦奋斗,不仅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锻造了自身强大的文化领导力。
一、中华优秀文化是党的文化领导力的厚重底蕴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就,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成为世界诸多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先进政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力的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 ,“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2] 。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中华文化虽拥有辉煌的历史,但也经历了近代以来剧烈变革的阵痛。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大门,以“野蛮”和“文明”两种形式输出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华儿女始终坚守住了最深层的民族根基,民族屈辱感所激发的对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内化为中华民族现代精神中的潜在气质,中国近代思想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到“维新变法”“民主共和”,再到“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各类政党大都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则在社会变革和思想变迁中担负起了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传承者。
  回望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坚持立破并举,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构建了包含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在内的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巩固了全国团结奋斗的文化基础,激励中国人民重拾了文化自信,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重焕生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度文化自信中延续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彰显。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毛泽东强调“古为今用”,善于用自己的话语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寓言、典故也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特色和亮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将其立足于历史传统,结合现实国情,统筹于未来规划,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站稳世界脚跟的文化根基,始终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进而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铸就着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中国文化在薪火相传中不断开拓创新、在与时代的结合中充分彰显出了跨越时空、永不褪色的旺盛生命力和融合力。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源。瞻望新征程,面对复杂多元的世界文化,我们仍需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包容,坚持扬弃继承,推动转化创新,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力的灵魂根脉和深厚养分。
  (三)坚持古为今用的守正创新力
  以科学态度对待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需要先审视古人创造的中国传统文化,以科学、辩证的态度对待它,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3] 
  把传统优秀基因融入新时代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的流变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稳定特性,这些特性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熔铸于民族血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任务。”[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打造传世精品。始终保持对中国文化价值和文化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持续推陈出新,自觉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不断实施高质量的重大文化工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创造、生产生活,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5]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力的核心问题
  意识形态作为国家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存在,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党的文化领导力的核心问题。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探索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与巩固的规律和方法,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具备科学的理论武装和强大的思想引领。“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6]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以实现全人类的根本解放为根本价值诉求的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广泛传播,造就了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传播者。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华儿女抗御帝国主义的艰辛探索中逐渐传播确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国革命运动,从此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7] 。
  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其阶级意志的思想表达,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思想引领作用,以满足人民的现实利益诉求为价值追求,带领中国人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使党的意识形态随着中国革命实践不断扩大传播、深入民心,增进了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倾向和思想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初步释放出巨大能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整合,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充分运用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不断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大力倡导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团结全国知识分子和进步民主人士,清除党内少数官僚主义者和变质分子,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员,组建了党的理论和思想宣传的专业队伍。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不仅在现实基础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认同,而且为国家权力的构建和人民政权的巩固提供了可靠保障和现实根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发展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与发展为主线,实现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会造成使党“翻船”的危险,明确指出“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8] 。通过总结我国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日益完善,推动了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不断巩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9] ,针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果断作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战略部署,全面加强党对文化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指导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真理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基础。
  (二)切实守好新时代意识形态阵地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新时代,我们既要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有利机遇,同时也应清醒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的严峻性,牢固坚守思想阵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意识形态不仅影响着一个政党的生存发展,同时也决定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一定意识形态的解体很可能颠覆整个时代。因此,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仅是历史的经验,更是现实的需求。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绝对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引导社会舆论,加强正面宣传,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引领力,汇聚民众力量;顺应网络新媒体传播形势,不断打造新的传播平台,扩大传播面,拓展传播途径,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织紧织牢意识形态网络,让意识形态工作覆盖到关系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高度重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积极开展舆论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错误观点,毫不妥协地守住思想舆论阵地。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推进深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力和说服力,坚持既斗争又包容,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统领力和整合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思想精髓,从各个领域深入理解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凝魂聚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汇聚起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三、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力的红色基因
  回顾百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铸就的一系列崇高精神,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进程中,动员和感召中国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嘹亮凯歌,铸就了一座座不朽丰碑。
  (一)百年中共党史是铸就崇高革命精神的文明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蕴藏着强大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孕育而生,一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便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生长扎根。这种建党精神,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精神气质,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以此为逻辑和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将自身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政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上,孕育产生了与之一脉相承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革命精神,引领着革命志士以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前仆后继,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冲破西方封锁,克服国内困难,凭借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中,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内容,积蓄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凝聚起了加速推进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磅礴力量,促使中国建立了相对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一次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政治前提、物质保障和精神启迪。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促成了伟大觉醒,孕育了伟大创造,实现了伟大飞跃,成功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条战线的奋斗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畏困难、砥砺前行,继承和发展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核,在投身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以特区精神、工匠精神、孔繁森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不仅对“建党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传统革命精神进行了深刻总结、系统概括,还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先后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的脱贫攻坚精神,在与重大疫情作斗争中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在新时代前进道路上进一步发扬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在全社会、各领域汇聚起了正能量,铸就了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等为民报国、勇攀高峰的新时代革命精神,激励各行精英振奋精气神,奋斗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奋进的实践中积淀而成的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虽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每一种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最为形象生动的话语表达,每一种精神都承载着一段具有非凡意义的历史记忆,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谱系,是中华儿女优秀民族品格的集中呈现,支撑着中国革命道路前进的步伐。在这些鲜明生动的革命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追随者,革命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力的精神标识。
  (二)革命精神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力量源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根本支撑。中国共产党就是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始终成为中流砥柱、民族脊梁、时代先锋,就在于其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了以文化人的文化领导力。从中国共产党诞生成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到新中国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改革开放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到进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各个历史阶段培育出来的革命精神,无不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和宝贵财富,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寻胜利的源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也要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智慧、经验、精神和力量。革命精神与党的历程同行,走得越远,初心和使命的呼唤就越是强烈,文化的感召力就越是强劲。如今,经过百年的积淀与滋养,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重要部分,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已经深深融入自身血脉与灵魂,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力量源泉,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他的“红色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坚持宽广深邃的大历史观,多次在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会议,以及考察革命纪念地的重要活动和其他许多重要场合,论述强调革命精神的重要性,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深入贯彻到中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赋予了革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革命精神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印记,更是新时代党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推动力量;革命精神不仅没有远去,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10] ,这“四力”当中,无一不蕴含着党的精神引领力,彰显了党的文化领导力。
  (三)在薪火相传中释放革命精神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11] 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学习光辉历史、继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始终保持革命精神的蓬勃生机,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让革命精神释放出新的时代光芒,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和领导力。
  立足于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弘扬革命精神提升到关系党的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作为革命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要永葆革命精神和政治本色,主动承担起肩上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多个角度对革命精神的弘扬与发展问题进行思考,深刻认识革命精神的战略地位,坚持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自觉将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统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创新党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缔造出红色基因的文化创造力,在实现社会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全党广泛开展中共党史学习和革命精神教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要将党的历史学习与党的事业发展相结合,将理论武装与业务提升相统一,创新学习的方式手段,将党史学习教育列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号召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接受教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使党史学习和革命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的血脉之中、内心世界、灵魂深处,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解锁精神密码,弘扬革命传统,汲取精神力量,增进信心信念,以昂扬姿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对革命精神时代价值的挖掘、宣传与研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领导人民铸造了伟大的革命精神,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阵地和精神家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把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英烈的故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传播好。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力的时代表达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起中轴作用,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中国共产党凝炼、构建和领导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其与时俱进的文化领导力。
  (一)领导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层面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和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质的规定。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身处屈辱苦难中的劳苦大众为争取自身解放而奋起抗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把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宏伟目标,在社会上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构建奠定了一定的政治前提、物质基础和文化条件。
  (二)逐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12]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提出要“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3] 的重要思想。随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不断探索和党的理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形势,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全局出发,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相统一,明确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积极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的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而且对“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专门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认同,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文化领导力建设的应有之义。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要将其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来抓,多管齐下,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全面发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强培根铸魂的人格锻造力
  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引导。加强党员教育,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带头和榜样作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加强青少年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和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加强知识分子引导,引导他们加强自身学习和理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主流价值观,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文化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爱国实践中;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破坏国家完整和民族团结的行径;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正确理解和消化吸收祖国的悠久历史、深厚文化,不断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荣誉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促进公共政策的道德影响评估,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用法律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中,使之转化为人们的基本情感认同和日常行为习惯;倡导好家训、好家风,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各类具体社会实践中学思践悟,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五、文明互鉴是中国共产党跨文化领导力的必要途径
  世界文明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正是不同文明的交流、交锋、交融,才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一)坚持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平等性
  纵观世界人类文明,呈现出明显多样性特征。每一次文明更替都是一次社会革命,是一个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这些文明多元共生成为人类社会存在的常态,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生动美好。历史告诉我们,各种人类文明的形成都经过了长期的积淀,它们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不论是中华文明,抑或是其他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是人类精神瑰宝的一部分。因此,世界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也正是因为人类文明在价值上的平等性,才使得文明有了交流的基础,有了互鉴的前提,有了交融的源泉,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互鉴,才会让各国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二)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文明总是在交流中发展、在交锋中交融的。中华文明具有鲜明的包容特质,它始终秉持以和为贵,海纳百川,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兼收并蓄历久弥新,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漆器、丝绸、瓷器、生铁和制钢技术、科举制等,都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征程中,成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向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中华文明不仅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的文明。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锋、交融。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环境下,各国文化发展早已离不开跨文化交流,习近平主席多次以“交流”“互鉴”“共存”诠释了人类文明发展之道,他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开放包容的中国精神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从战略上对我国文化建设作了规划和设计,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在与世界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过程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2023年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中,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的鲜明态度,之后反复强调中国将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的规律性认识。
  (三)在文明互鉴中提升党的跨文化领导力
  切实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正所谓“形于中”而“发于外”,提升党的跨文化领导力必须以夯实内部文化根基为基本前提,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切实加强自身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水平。加强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的平台和载体,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和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传播出去,以理服人、以文服人,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舆论引导。面对国际上一些唱衰中国的论调,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努力争取国家话语权,传播好中国声音,将我国的发展优势及时转化为话语优势,建立我国的话语体系。面对质疑和误解时,我们要主动发声,先入为主,做好国际的思想舆论引导工作,对别有用心的人散布的政治谣言,党员干部和更多的文化人要坚定立场,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引领力,及时反驳纠正,让正确声音盖过它们,维护好中国的国际形象,让世界人民真正认识中国、全面了解中国、客观评价中国。
  拓展务实合作,构建人文共同体。加强高层的战略规划和协调沟通,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规划好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发展方向,深化党际交流和治国理政经验互鉴,加强各层次沟通对话和协调合作。拓展民间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通过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不断夯实国家之间的友好民意支撑。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加强文明对话交流,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在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推动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进而提升党的跨文化领导力。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