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万光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的生成逻辑

发布时间:2022-11-03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提出“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十个方面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坚持人民至上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中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发轫形成与发展完善,蕴含着深刻而厚重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深入系统探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的生成逻辑,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坚持人民至上经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的理论逻辑

1.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主体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主体思想是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的根本理论遵循。坚持人民至上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主体思想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实的个人”是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前提。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系统全面阐发了唯物史观的本质要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P151)可见,“现实的个人”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一定物质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有生命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基于人的内在需要,以生命维系、生存延续与生活发展,确证人的个体本质。这决定了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原点,必然要肯定与尊崇人民需要的内生性与合理性,注重人民需要的多维度、多层次实现与满足。

第二,“历史创造者”是人民主体思想的本质定位。人民作为实践主体,发挥着创造历史的根本作用。人是基于实践(自由自觉的活动)确证了人的类本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P96)基于实践的本质规定,人民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3](P353)人民作为社会成员中的绝对多数,在协作与耦合过程中,形成具有广泛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凝聚着社会合力。正如恩格斯所言:“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4](P304)人民是以“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4](P304)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构成具有历史决定性的根本主体力量。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生成是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目标。在人的发展维度,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P52)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生成是人之发展的一体两面存在,这既是人的个体全面发展,即劳动能力、社会关系与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是人的整体全面发展,促成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协同发展,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422)由此,人民的全面发展在个体层面是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同发展;在整体层面是在人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中,构筑稳固的和谐关系,以人民整体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化成果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既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光辉奋斗史,亦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成果是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生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提出并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思想。党的七大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党章,由此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蕴含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与“全心全意”的路线方法。“为人民服务”是以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作为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多次指出,党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6](P1094)“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6](P1004)“全心全意”蕴含着“为人民服务”的路线基准,是对人民的价值尊重与地位尊崇。对此,毛泽东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P103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7](P168)明确将“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最高评价准则,将“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根本力量之源。

第二,坚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判断标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化发展。关于“什么叫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优越性是以生产力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为基本衡量标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8](P63)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8](P63)并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重要论断。[8](P116)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路径,邓小平注重改革开放对于解放生产力的本质意义,对于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之一。

第三,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9](P16)深化了“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内涵。党始终将人民作为执政理念的价值基准。江泽民指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10](P21)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围绕“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9](P16)明确“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11](P8)坚持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作为科学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P8)坚持以人为本是以人民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与主体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12](P369)

第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9](P25-26)“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9](P2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人民与发展的本质关联,承载着“发展为了人民”的人民价值指向、“发展依靠人民”的主体价值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价值归属,构成了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主线,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结晶升华为文明形态的价值内核,彰显与高扬以人民性为价值要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3. 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

坚持人民至上经验是积极辨识、甄别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价值精髓的时代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尚民思想。“民”远处意指与“君”相对应的平民庶众,所涵盖范畴包括“士、农、工、商四民”(《管子·小匡》)。“民本”以“尚民”为价值定位,蕴含着“民惟邦本”(《尚书·五子之歌》)的多重意义。“尚民”是尊尚民众的根本地位,从治国之道维度,审视民众对于稳固执政安邦的根基作用。“尚民”思想主张民众作为社稷根本,例如“民社”一词作为民众与社稷的合称,将民众的根本地位与社稷的重要意义相并列。稳固“民本”作为执政之德的衡量标准,强调“敬德保民”的治国理念、“为政以德”的执政方式以及“太上有立德”的治国衡量维度。安定“民分”作为执政根基,民众以“各安其分、各足其性”的自我定位,达到“各得其所”的治理功效。如王阳明所言,“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进”(《王阳明全集·节方庵公墓表》)。

第二,爱民思想。爱民思想以仁爱作为施政原则,推行以仁政治民之道。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由“立人”“达人”的仁爱践行,推及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仁政实施(《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民为贵”,以“不忍人之心”施“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将“立君为民”作为行王道与行霸道的分野标准。爱民思想主张惜爱民力,珍惜民之财用,以宽民力作为“仁政”的施政标准,主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爱民思想注重顺应“民望”,关注民之所望,顺应“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春秋·左传·哀公十六年》)的民之所盼。以“民牧”“民师”为施政者的理想定位,治理民众,为民之师表。以“民贼”作为施政者的负面典型,如孟子提出“伤民也,故谓之贼也”(《孟子·告子下》),将行苛政与暴敛而残害民众之人视为民贼。

第三,安民思想。安民思想以民生安稳、民心安定作为施政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安定民生方面,重民事,节用民众力役之事,提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春秋·左传·宣十二年》)。关注民隐、民瘼,体恤人民疾苦,主张“勤恤民隐而除其害”(《国语·周语上》),通过“薄赋敛,省傜役”,达到“劝农桑、务积谷”的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在安定民心方面,以“民鉴”为施政衡量与参照,以民为镜子,“视民行事”。如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通过“制民之产”的政令实施,以恒心让民众安居于生活,以恒产让民众专注于乐业。

第四,惠民思想。惠民思想注重实施惠民之策,达到民众利益惠及。在执政方式方面,要求以“执两用中”的执政方式,保持“取于民有度”与“用之则止”(《管子·权修》)之间的适度张力,继而实现利民与利国的内在统一。如孔子提倡“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的利民之策(《春秋·左传·哀公十一年》),达到民众的“庶”(人口增殖)、“富”(生活富裕)、“教”(人文教化)的循序施政。在执政施策方面,惠民思想注重以富民之策,追求“天下大治”的治国愿景。如管子主张“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通过推行富民之策,既实现国家富足、国力增强,又让民众形成“安土重家”的安定心态,稳固“敬上畏罪”的安定秩序。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的历史逻辑

1.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经验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党领导人民砥砺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形成发展与成熟完善。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经验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奋斗中生成。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成就,彻底实现了“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9](P63)中华民族站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历史前提,为人民的解放与发展创造了根本条件。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终结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民族危局,实现了民族独立,彻底废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人民的桎梏枷锁,“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9](P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与政治保障,有力保障人民享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方面各项权益。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经验在中华民族富起来的伟大奋斗中逐渐发展。中华民族富起来,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与丰厚的经济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国家综合实力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关系,有力营造了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发展环境。

第三,坚持人民至上经验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强起来是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9](P2)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强国建设。同时,国家软实力与影响力日益强大。习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13](P20)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逻辑,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化强国建设从国家独立自主到经济繁荣富足,再到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强大的内生逻辑。

2. 世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和深刻汲取

坚持人民至上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放眼寰宇,科学总结世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经验,深刻汲取其教训,不断凝练升华的宝贵执政经验。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要注重推动经济建设与保障改善民生有机统一。如何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模式,是无产阶级政党面临执政的时代命题。以苏联的发展模式为例,僵化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忽略轻工业与民生,在执政初期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与综合国力增强;在执政中后期出现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的低迷,“短缺经济”的长期困扰导致人民生活水平的停滞甚至下滑,引发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怀疑与不满。习近平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4](P44-45)坚持人民至上经验要注重协调好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坚持不断保障好与改善好民生、防止社会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要注重推动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执政有机结合。无产阶级执政党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安定有序的同时,必须加强制度化、法治化建设,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保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人民民主的高度统一。坚持人民至上经验,必然要求加强无产阶级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始终将民主集中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与领导制度原则,健全完善党内民主与监督机制,切实维护与加强党内的团结统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9](P39)

第三,无产阶级执政党要注重保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有机统一。纵观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执政历程,立足先进性的建设导向,注重党员质量的提高。苏联共产党在执政初期,严把入口与畅通出口相结合,提高吸纳新党员的标准,以“清党”的方式加强“内部改善”;在执政后期,数量膨胀与质量下降,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党内信仰缺失的问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无产阶级执政党坚持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寻求广泛社会基础,夯实执政的社会根基。苏联共产党在执政初期,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适时制定、调整与优化制度政策,例如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在执政中后期,党内特权逐渐泛化,制度体制的僵化与社会阶层的固化,导致形成特权阶层,滋长腐败现象愈加严重。鉴于正反两面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人民至上经验,要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执政党先进性的本色与底色,以是否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作为其先进性的衡量标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9](P66)坚持人民至上经验,要厚植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9](P66)“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15](P56)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的现实逻辑

基于现实逻辑维度,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人民至上经验是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1. 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的本质要求与根本保障,也是在坚持人民至上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内在统一与完善发展。

第一,以正确道路指引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9](P68)“方向”是遵循“合规律”的本质规定与必然趋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根本的发展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4](P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循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发展指向,以社会主义为本质规定,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发展方向。“命运”是以“合规律”为必然前提,渐进于“合目的”的价值指向,确立了“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价值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9](P68)

第二,以科学理论指导人民,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南。“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4](P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历史性成就,科学而深远地确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14](P16-17)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9](P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4](P20)“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9](P26)人民的实践智慧是以科学理论的指导,激发历史自觉的主动创造,笃实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价值定力与发展定力。

第三,以系统制度保障人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16](P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坚持人民至上为制度主旨,不断深化制度探索实践与改革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制度指向,始终围绕尊重民意、体察民情、纾解民难、维护民利,充分发挥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主体作用,推进制度不断完善发展与制度显著优势的充分发挥,充分保障人民各方面的合法权益,有力维护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以先进文化引领人民,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14](P1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基于“为人”的价值要义,深化“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筑牢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基于“人为”的价值主体与动力,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融通发展,凝聚文化强国的建设合力。

2.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是“继往”与“开来”的历史生成发展,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与辉煌成就,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为愿景感召,基于国家、社会与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统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基于“富强”的强国愿景,全面提升人民创造与享有的物质文明。坚持人民至上是在强国建设的经济领域,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富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强国的本质要求,是坚持遵循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更为丰厚的物质文明。坚持人民至上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以发展方式的优化转变,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促进人民所享有的物质文明“质”与“量”的协同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深化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在生产、消费、流通与投资等各环节方面,优化人民物质生活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为人民物质生活注入竞争活力与发展动力。

第二,基于“民主”的强国愿景,全面提升人民创造与享有的政治文明。坚持人民至上是在强国建设的政治领域,不断发展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基于人民民主的政治高度,在制度顶层设计、制度安排与制度执行等各环节,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拓展人民民主的广度,实现人民民主的主体、内容与形式的全覆盖,让人民享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权益保障。拓深人民民主的深度,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等各方面,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本质底色。

第三,基于“文明”的强国愿景,全面提升人民创造与享有的精神文明。坚持人民至上是在强国建设的文化领域,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围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特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以更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重人民主体之间素质的协同发展,促进人民个体内在素质的综合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贯穿融入公民道德建设、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价值引领的规范与匡正、评判与监督等作用,丰富完善以公序良俗为主导的社会规范,积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四,基于“和谐”的强国愿景,全面提升人民创造与享有的社会文明。坚持人民至上是在强国建设的社会领域,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通过推动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达到社会“和睦谐顺”与动态发展的有机平衡。社会建设是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指向,推进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协同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9](P47)在民生保障方面,民生建设是以“坚守底线、突出重点”的建设思路,切实补齐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问题短板。在民生改善方面,民生建设是以“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建设思路,通过制度体系的有力保障,增强民生建设的系统性与持续性,促进人民美好生活的层次提升与品质优化。

第五,基于“美丽”的强国愿景,全面提升人民创造与享有的生态文明。坚持人民至上是在强国建设的生态领域,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建设指向,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体系,深化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意识;要遵循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建设路径,增强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力,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相协同的经济体系;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9](P51)为人民美好生活创设更为优美的生态环境。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彩虹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